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雷成 肖守讷 +1 位作者 罗世辉 张志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40,共10页
对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列车碰撞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耐撞性车辆设计及评价标准进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在轨道车辆耐碰撞安全性技术研究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在列车碰撞响应与车体结构... 对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列车碰撞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耐撞性车辆设计及评价标准进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在轨道车辆耐碰撞安全性技术研究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在列车碰撞响应与车体结构安全性关系、列车碰撞试验标准和试验设备、列车碰撞后脱轨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亟待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列车碰撞安全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耐碰撞性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面力传递路径的轿车车身结构耐撞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钊 朱平 +1 位作者 喻明 卢家海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为了提高整车安全性,研究了某轿车车身结构耐撞性。分析了整车正面碰撞过程中碰撞力传递路径,利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对车身结构关键零件(前纵梁、保险杠横梁和冲撞盒)进行改进设计。利用LS-DYNA软件,根据中国新车评价... 为了提高整车安全性,研究了某轿车车身结构耐撞性。分析了整车正面碰撞过程中碰撞力传递路径,利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对车身结构关键零件(前纵梁、保险杠横梁和冲撞盒)进行改进设计。利用LS-DYNA软件,根据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碰撞安全法规,进行了100%刚性壁(RGB)正面碰撞和40%偏置可变形壁障(ODB)偏置碰撞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车身结构改进后,两种碰撞的前围板侵入量明显降低;两侧B柱加速度均减少;碰撞吸能增加(对100%RGB,增加9.8kJ;对40%ODB,增加3.3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结构耐碰撞性 力传递路径 轿车车身 有限元法(FEM) 偏置可变形壁障(OD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卧铺客车乘员二次碰撞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施青松 刘艳文 +1 位作者 杨超 肖守讷 《机车车辆工艺》 2013年第6期6-8,10,共4页
针对轨道卧铺客车包厢结构复杂、乘员二次碰撞具有多样化且国内鲜有相关研究文献的现状,以某型卧铺客车为研究对象,基于2个典型碰撞工况对车体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验证,同时研究了乘员二次碰撞安全性。通过详细建立卧铺车厢结构,将客车... 针对轨道卧铺客车包厢结构复杂、乘员二次碰撞具有多样化且国内鲜有相关研究文献的现状,以某型卧铺客车为研究对象,基于2个典型碰撞工况对车体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验证,同时研究了乘员二次碰撞安全性。通过详细建立卧铺车厢结构,将客车一次碰撞"加速度—时间"响应曲线作为输入,对不同位置、不同姿态、不同性别乘员的二次碰撞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卧铺车厢结构设计及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铺客车 耐碰撞性 二次碰撞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汽车前部结构的耐撞性优化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国春 成艾国 +1 位作者 胡朝辉 钟志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2,共5页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板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拟法构建了前部结构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大吸能的近似模型。以B柱加速度最大值...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板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拟法构建了前部结构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大吸能的近似模型。以B柱加速度最大值为目标,以前部结构的质量、各板件厚度和最大吸能为约束,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全局优化,最终得到一组前部板件厚度的最优组合,使B柱加速度最大值达到最小。Kriging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满足耐撞性工程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正面碰撞 优化 KRIGING模型 拉丁超立方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