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盐穗木根际耐盐碱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樊永红 史长鑫 +2 位作者 王杰 陈晓钦 何晓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8-261,共4页
从新疆和田地区盐碱地的盐穗木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耐盐碱菌株D8,对菌株D8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8菌株具有较为广谱的碳源偏好,牛肉膏、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均为其偏好碳源,而D8菌株对氮源的偏好较为狭窄,对蛋白胨... 从新疆和田地区盐碱地的盐穗木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耐盐碱菌株D8,对菌株D8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8菌株具有较为广谱的碳源偏好,牛肉膏、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均为其偏好碳源,而D8菌株对氮源的偏好较为狭窄,对蛋白胨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性;生长曲线测定的结果显示D8菌株在前8 h生长比较缓慢,26 h达到对数生长期的后期并基本进入稳定期;盐碱去除实验结果表明D8菌株降pH值性能比较明显,而降盐过程无明显变化;从不同初始的pH浓度实验结果可以看出,D8菌株具有较强的耐碱性能,pH值8、9皆为适宜其生长的pH值,pH值到达11时,菌株的生长受到极大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根际 耐盐碱菌 盐碱去除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中驯化耐盐碱菌修复混凝土裂缝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涵 徐苏云 张雨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6-970,共5页
从剩余污泥中驯化耐盐碱菌诱导碳酸钙沉积,修复了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混凝土裂缝。通过对剩余污泥中微生物进行驯化,培养分离出耐盐碱菌;提出了产脲酶微生物利用生命活动诱导碳酸钙沉积的新机理并进行实验验证;基于所提出的新机理进行... 从剩余污泥中驯化耐盐碱菌诱导碳酸钙沉积,修复了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混凝土裂缝。通过对剩余污泥中微生物进行驯化,培养分离出耐盐碱菌;提出了产脲酶微生物利用生命活动诱导碳酸钙沉积的新机理并进行实验验证;基于所提出的新机理进行了耐盐碱菌对混凝土裂缝的修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剩余污泥中驯化出的耐盐碱菌,仍具有产脲酶的能力;微生物通过自身呼吸、三羧酸循环及所代谢的脲酶过程诱导碳酸钙沉积;基于完善后的新机理,耐盐碱菌可对氯化钠溶液中的混凝土裂缝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环境 耐盐碱菌 碳酸钙沉积 混凝土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碱土著菌的解钾性能及其对盐渍土钾素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冉玥 代群威 +6 位作者 张永德 郭军 王维富 高俊 山静 蒋瑞阳 谢远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218,229,共9页
为利用盐渍土壤存在的大量含钾矿物,改善土壤盐渍化造成的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微生物法,从硫酸盐型盐渍土中分离筛选出3株耐盐碱菌株,以土壤矿物钾长石为底物,在实验室开展批量试验,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三维... 为利用盐渍土壤存在的大量含钾矿物,改善土壤盐渍化造成的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微生物法,从硫酸盐型盐渍土中分离筛选出3株耐盐碱菌株,以土壤矿物钾长石为底物,在实验室开展批量试验,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其解钾性能和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挑选其中解钾性能最优的菌株进行接种试验,探究该菌株对盐渍土中钾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3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且均能耐受极端盐碱环境,解钾量能达到18.8 mg·L^(-1)。与不接菌对照相比,3株菌均能使发酵液的pH降低,且对难溶性含钾矿物有一定程度的溶蚀作用,因此初步推测菌株通过分泌某种酸性物质溶解矿物;施NYJ01菌后盐渍土壤有效钾含量相对提高13.76 mg·kg^(-1),该菌可作为盐渍土改良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菌 盐渍土 解钾性能 钾长石 溶解性有机质(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莫格湿地石油污染土壤中耐盐碱石油烃降解细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樊黎黎 徐兴健 +4 位作者 韩雪容 李海彦 王娜 冀伟 于洪文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原位筛选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可以用来修复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土壤。本研究从莫莫格湿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以菲(Phe)作为唯一碳源,分离出一株多环芳烃耐盐碱的Phe高效降解细菌株,通过形态学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其系统发育进化地位... 原位筛选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可以用来修复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土壤。本研究从莫莫格湿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以菲(Phe)作为唯一碳源,分离出一株多环芳烃耐盐碱的Phe高效降解细菌株,通过形态学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其系统发育进化地位;系统研究了该菌株对Phe的降解特性及其降解动力学,为湿地石油污染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研究结果表明,耐盐碱的Phe降解细菌S1-8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命名为Halomonas sp. S1-8; Halomonas sp. S1-8降解Phe的最适盐浓度(Na Cl)为5%,p H为8. 0,温度为30℃。在盐浓度低于5%时,随着盐度的增加,菌株S1-8在盐碱胁迫下对Phe的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菌株S1-8对盐浓度和环境酸碱度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分别为Na Cl含量0~30%和p H 6. 0~11. 0。Halomonas sp. S1-8在湿地油田污染的生物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菲降解 盐单胞 湿地土壤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碱溶磷菌Y2R2的分离鉴定及溶磷特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海霞 刘希旻 +2 位作者 潘奕臣 赵香林 黄海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134,共8页
为筛选适应滨海盐碱地环境条件的溶磷菌,从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耐盐碱溶磷菌Y2R2,多相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其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的一个新种。菌株Y2R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45℃,能够耐受pH 14和NaCl浓度15%的生长条件。... 为筛选适应滨海盐碱地环境条件的溶磷菌,从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耐盐碱溶磷菌Y2R2,多相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其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的一个新种。菌株Y2R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45℃,能够耐受pH 14和NaCl浓度15%的生长条件。在低于pH 13和NaCl浓度12%的条件下,菌株Y2R2具有较强的溶磷能力,在pH 8和NaCl浓度9%的无机磷培养基中,发酵48 h溶磷能力最高,达到247.6 mg/L。筛选到的菌株Y2R2为适应滨海盐碱地土壤和气候环境的土著微生物新种,具有较高的耐盐碱和溶磷能力,有望用于耐盐碱溶磷菌剂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溶磷 分类鉴定 盐单胞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一株促进苜蓿生长的细菌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向君亮 唐呈瑞 +3 位作者 王佳琦 刘权 张兴梅 殷奎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6-272,共7页
为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本研究以大庆草原盐碱土为材料,在Na_2CO_3和NaHCO_3终浓度分别为50、100 mmol·L^(-1),pH 8.5的条件下对其中耐盐碱细菌进行分离,并在CAS铁载体检测培养基、ADF培养基、PKO无机磷培养基等功能性培养基上对菌株... 为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本研究以大庆草原盐碱土为材料,在Na_2CO_3和NaHCO_3终浓度分别为50、100 mmol·L^(-1),pH 8.5的条件下对其中耐盐碱细菌进行分离,并在CAS铁载体检测培养基、ADF培养基、PKO无机磷培养基等功能性培养基上对菌株的促生功能进行检测;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菌株的菌种鉴定,在pH 8.5,25 mmol·L^(-1) Na_2CO_3胁迫下测试菌株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菌株S11具有产植物激素IAA和产ACC脱氨酶功能;通过对菌株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初步鉴定菌株S11为堀越氏芽孢杆菌(Bacillus horikoshii)。盐碱胁迫条件下,浸种接菌处理苜蓿种子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了15%和10%,幼苗根长、株高、鲜重以及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4.78%、12.5%、27.3%和43.30%,这证明菌株S11具有缓解盐碱胁迫促进苜蓿生长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促生 株筛选鉴定 盐碱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