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蔬菜幼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毅
温海祥
+1 位作者
邓日烈
肖洪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7,46,共2页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菌剂对蔬菜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 4 0 ml清水中加入2 ml或 lml菌剂浸种 2 h可分别促进菜心、小白菜。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浸种
蔬菜
幼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对菜心和小白菜的施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
5
2
作者
曹毅
温海祥
+1 位作者
邓日烈
温玉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3,共2页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菌剂对菜心和小白菜幼苗素质及小区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耐氨固氮菌作种子处理、移苗后喷施和淋根可促进菜心和小白菜生长 ,提高幼苗素质及小区产量。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菜心
小白菜
幼苗素质
产量
抗
氨
阻遏型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对节瓜和黄瓜幼苗生长和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区炳庆
温海祥
+2 位作者
曹毅
邓日烈
何丽烂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用耐氨型固氮菌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液体活菌及粉剂溶液对节瓜和黄瓜种子作浸种处理 ,结果表明 :两种处理均可提高幼苗素质 ,节瓜地上部干重分别为对照的 135 76 %和 139 0 7% ,粉剂处理根干重为对照的 12 8 5 7% ,节瓜幼苗根中SO...
用耐氨型固氮菌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液体活菌及粉剂溶液对节瓜和黄瓜种子作浸种处理 ,结果表明 :两种处理均可提高幼苗素质 ,节瓜地上部干重分别为对照的 135 76 %和 139 0 7% ,粉剂处理根干重为对照的 12 8 5 7% ,节瓜幼苗根中SOD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 137 5 7%和 15 3 2 4 % ;黄瓜地上部干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节瓜
黄瓜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素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何丽烂
区炳庆
+2 位作者
温海祥
陈惠娟
曹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20,共3页
采用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黄瓜种子。结果表明,用2%菌液浸处理黄瓜种子,黄瓜种子发芽势、幼苗素质及子叶保护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幼苗子叶抗氧化功能增强,其中以浸种时间为3、4 h的效果尤为明显。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黄瓜
萌发
幼苗素质
保护酶
保护酶活性
黄瓜种子
种子萌发
种子发芽势
浸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芥蓝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初探
被引量:
3
5
作者
何丽烂
区炳庆
+1 位作者
温海祥
任吉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13,43,共3页
采用耐氨固氮菌对芥蓝浸种处理,测定了芥蓝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催芽3d后芥蓝芽POD活性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PPO活性降低,差异显著(P<0.05);芥蓝幼苗叶和根中SOD、PPO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或差...
采用耐氨固氮菌对芥蓝浸种处理,测定了芥蓝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催芽3d后芥蓝芽POD活性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PPO活性降低,差异显著(P<0.05);芥蓝幼苗叶和根中SOD、PPO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或差异显著(P<0.05),而根中POD、CAT活性表现出下降随势(P<0.01或P<0.05)。这表明浸种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芥蓝的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浸种
芥蓝
抗氧化酶活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对刺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曹毅
丘明祺
+1 位作者
温海祥
李浩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5,共3页
研究了施用耐氨型催娩克氏菌对刺黄瓜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 5 %菌液浸种、在移植第 1d和 2 0d用 0 5 %菌液喷施叶面和淋根 ,可分别促进种子出苗、幼苗生长、提高小区产量及果实品质 ;用相同处理粉剂也有类似效果 ,但不如菌液明显。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刺黄瓜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菌液浸种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何丽烂
区炳庆
+2 位作者
温海祥
陈惠娟
喻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用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黄瓜种子,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5℃低温胁迫2 d,清水组黄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度、MDA含量及CAT活性显著升高,SOD及POD活性、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恢复1 d,这种差异更显著,活性变化不...
用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黄瓜种子,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5℃低温胁迫2 d,清水组黄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度、MDA含量及CAT活性显著升高,SOD及POD活性、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恢复1 d,这种差异更显著,活性变化不明显;经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后,菌液组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显著增强,5℃低温胁迫2 d,也表现出清水组的变化规律,但CAT活性显著降低,恢复1 d,菌液组黄瓜叶片相对电导度、MDA含量则显著低于清水组(P<0.05),叶绿素含量则显著高于清水组(P<0.05), SOD及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OD和AsA-POD活性则降低。结果显示,经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后, 黄瓜幼苗提高了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而增强耐寒能力,避免低温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黄瓜
低温胁迫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耐氨固氮菌施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柯玉诗
黄继茂
+2 位作者
黄小红
肖参明
伦杏娟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4期301-303,共3页
早、晚两季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脑推荐施N水平上,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在低N情况下(每公顷减纯N 37.5 kg),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早、晚稻分别增产8.41%和7.21%。15N示踪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耐氨固氮菌对根...
早、晚两季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脑推荐施N水平上,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在低N情况下(每公顷减纯N 37.5 kg),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早、晚稻分别增产8.41%和7.21%。15N示踪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耐氨固氮菌对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秧苗期明显增加秧苗对肥料15N的吸收,禾苗分蘖盛期则增强了禾苗根系的吸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水稻
增产效果
根系生长
施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玉米接种耐氨固氮菌试验初步分析
被引量:
6
9
作者
陶家法
卢秋雁
程锐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3-25,共3页
1989—1992年,在广东省部分县市进行了小麦、王米施用耐氨固氮菌大田对比试验,小麦接种耐氨固氮菌后,接菌区小麦的穗氏、有效穗、每穗粒数均比不接菌区明显增加,株高、成穗率、千粒重比对照略有增加,平均每亩比对照增产1...
1989—1992年,在广东省部分县市进行了小麦、王米施用耐氨固氮菌大田对比试验,小麦接种耐氨固氮菌后,接菌区小麦的穗氏、有效穗、每穗粒数均比不接菌区明显增加,株高、成穗率、千粒重比对照略有增加,平均每亩比对照增产16.7kg干麦,平均增产率为8.1%。玉米接种耐氨固氮菌后,接菌区玉米的茎粗、收获时的青叶片数、单苞重均比对照区明显增加,秃顶度比对照区明显减小,晒干率:出米率略有增加,平均每亩比对照增产52.8kg玉米,平均增产率为1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小麦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蔬菜作物施用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
2
10
作者
丘元盛
谢小保
+1 位作者
朱红惠
卢秋雁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8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研究在小区试验条件下,施用耐氨固氮型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菌剂对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耐氨固氮菌可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供试蔬菜的平均增产率达20%,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蔬菜作物
增产效果
固氮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接种水稻所需最低活菌数的测定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陶家法
卢秋雁
+1 位作者
程锐彦
丘元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耐氨固氮菌在谷芽上能生长,每粒谷芽上的菌数可达104-105个。当70%以上的秧苗带有耐氨固氮菌时,经根系交叉感染能使所有的秧苗根系带上耐氨固氮菌。菌液浸泡谷芽接种水稻,耐氨固氮菌数/谷芽数达20时,可使70%的谷芽...
耐氨固氮菌在谷芽上能生长,每粒谷芽上的菌数可达104-105个。当70%以上的秧苗带有耐氨固氮菌时,经根系交叉感染能使所有的秧苗根系带上耐氨固氮菌。菌液浸泡谷芽接种水稻,耐氨固氮菌数/谷芽数达20时,可使70%的谷芽接种上菌,有210以上时,可使100%的谷芽接种上菌。菌液淋施秧苗接种水稻,耐氨固氮菌数/秧苗数为1600以上时,100%的秧苗带有耐氨菌。菌液浸泡秧根接种水稻,耐氨固氮菌数/秧苗数为70个以上时,可使100%的秧苗根部带有耐氨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水稻
活菌数
测定
生物
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在水稻根际的存活时间
12
作者
陶家法
程锐彦
+1 位作者
梁建庆
丘元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7-40,共4页
耐氮固氮菌接种水稻后,能够附着秧苗根系移动而迁移,其数量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少,耐氨固氮菌在水稻根际存活时间早造为7—8周,晚造5—8周.它们在水稻根际附近的泥土中存在时间较短,为5周左右。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当水稻根际有...
耐氮固氮菌接种水稻后,能够附着秧苗根系移动而迁移,其数量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少,耐氨固氮菌在水稻根际存活时间早造为7—8周,晚造5—8周.它们在水稻根际附近的泥土中存在时间较短,为5周左右。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当水稻根际有耐氨固氮菌存在时,接种耐氨固氮菌的水稻根际乙炔还原活性比对照高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水稻根际
存活时间
乙炔还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13
作者
詹垭寿
邱桥姐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6年第3期149-152,共4页
耐氨固氮菌是通过基因工程选育出来的新型菌株,水稻接种后,因根系活性提高、吸收功能增强、体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而增产.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接种耐氨固氮菌后增产3.1%—7.1%,氮肥利用率提高1.4%—11.2%...
耐氨固氮菌是通过基因工程选育出来的新型菌株,水稻接种后,因根系活性提高、吸收功能增强、体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而增产.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接种耐氨固氮菌后增产3.1%—7.1%,氮肥利用率提高1.4%—11.2%;与对照区比较,土壤肥力并无下降的趋势,是一种投资小、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增产
耐氨固氮菌
氮肥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耐氨固氮菌培育壮秧试验
14
作者
董祥忠
林如秋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4-5,共2页
为探索水稻耐氨固氮菌对水稻增产的效果及应用技术 ,对协优 4 9进行菌液浸谷芽、喷秧苗、沾秧根 ,固体菌剂拌谷芽 ,以及清水对照 6个处理。结果表明 :水稻接种耐氨固氮菌后 ,秧苗素质明显提高 ,比对照增产 5.54%~ 1 1 .3 8%。
关键词
水稻
耐氨固氮菌
秧苗素质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耐氨固氮菌应用技术初探
15
作者
张思云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3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耐氨固氮菌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菌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初报
16
作者
黄禄生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1期30-31,共2页
1991年我县引进耐氨固氮菌剂,为进一步摸清菌剂对水稻的作用,设计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菌剂选用广东微生物所生产的水稻耐氨型固氮菌。试验设两因素三个水平,即固氮菌接种因素设亩施纯N10公斤(A_1),9公斤...
1991年我县引进耐氨固氮菌剂,为进一步摸清菌剂对水稻的作用,设计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菌剂选用广东微生物所生产的水稻耐氨型固氮菌。试验设两因素三个水平,即固氮菌接种因素设亩施纯N10公斤(A_1),9公斤(A_2),8公斤(A_3)。不接种因素也设三个水平:亩施纯N10公斤(CK_1),9公斤(CK_2),8公斤(CK_3),每处理重复3次。 选稔田乡河西塅,平坦、肥力中等的田块作试验田。前作早稻汕优64,各处理小区,随机排列,面积0.026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氨固氮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的某些生理特性
被引量:
1
17
作者
廖苏华
梁建庆
+1 位作者
李浩华
丘元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11,22,共4页
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KlebsiellaoxytocaNG13/pMC73A)的生长特性与其野生型亲本菌株相似。在好气和微好气环境中均能生长,对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要求不严格。最适pH值为6—9,其生长温度范围较宽,10℃开始生长,最适...
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KlebsiellaoxytocaNG13/pMC73A)的生长特性与其野生型亲本菌株相似。在好气和微好气环境中均能生长,对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要求不严格。最适pH值为6—9,其生长温度范围较宽,10℃开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0-35℃,45℃才受到抑制。具有比野生型菌株强的固氮能力,在含有10mM硫酸铵的培养基中能正常固氮,乙炔还原活性可达636.5nmolC2H4/ml·h,而野生型菌株在相同培养基中无固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催娩克氏菌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质粒 pMC73A 在宿主细菌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19
18
作者
邱晓颖
朱红惠
+1 位作者
卢秋雁
丘元盛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2-55,共4页
针对基因工程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上的安全性问题,对质粒pMC73A在宿主细菌NG13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质粒pMC73A在宿主细菌中是不稳定的。在宿主细菌连续繁殖过程中,质粒pMC73A随宿主细菌的繁殖而...
针对基因工程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上的安全性问题,对质粒pMC73A在宿主细菌NG13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质粒pMC73A在宿主细菌中是不稳定的。在宿主细菌连续繁殖过程中,质粒pMC73A随宿主细菌的繁殖而发生缺失,当宿主细菌繁殖70代时,质粒pMC73A的缺失超过50%;宿主细菌繁殖约120代,质粒pMC73A的缺失几乎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NIFA基因
质粒稳定性
水稻
固氮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蔬菜幼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毅
温海祥
邓日烈
肖洪东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7,46,共2页
文摘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菌剂对蔬菜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 4 0 ml清水中加入2 ml或 lml菌剂浸种 2 h可分别促进菜心、小白菜。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浸种
蔬菜
幼苗素质
Keywords
Ammonia resistant strains of N 2 fixing bacteria Vegetable crops Growth Quality of seedling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对菜心和小白菜的施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
5
2
作者
曹毅
温海祥
邓日烈
温玉辉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3,共2页
文摘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菌剂对菜心和小白菜幼苗素质及小区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耐氨固氮菌作种子处理、移苗后喷施和淋根可促进菜心和小白菜生长 ,提高幼苗素质及小区产量。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菜心
小白菜
幼苗素质
产量
抗
氨
阻遏型菌株
Keywords
tolerance ammonia strains of N 2-fixing bacteria, 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 B chinensis var rosularis ,seedling diathesis,plot yield
分类号
S630.6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对节瓜和黄瓜幼苗生长和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区炳庆
温海祥
曹毅
邓日烈
何丽烂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 (2 0 0 2C40 40 4)
文摘
用耐氨型固氮菌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液体活菌及粉剂溶液对节瓜和黄瓜种子作浸种处理 ,结果表明 :两种处理均可提高幼苗素质 ,节瓜地上部干重分别为对照的 135 76 %和 139 0 7% ,粉剂处理根干重为对照的 12 8 5 7% ,节瓜幼苗根中SOD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 137 5 7%和 15 3 2 4 % ;黄瓜地上部干重。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节瓜
黄瓜
超氧化物歧化酶
Keywords
tolerance ammonia azotobacteria
Benincasa hispida Cogn.
Cucumis sativus L.
seedling diathesis
superoxide dismutase
分类号
S144.5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素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何丽烂
区炳庆
温海祥
陈惠娟
曹毅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20,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002C40404)
文摘
采用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黄瓜种子。结果表明,用2%菌液浸处理黄瓜种子,黄瓜种子发芽势、幼苗素质及子叶保护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幼苗子叶抗氧化功能增强,其中以浸种时间为3、4 h的效果尤为明显。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黄瓜
萌发
幼苗素质
保护酶
保护酶活性
黄瓜种子
种子萌发
种子发芽势
浸种处理
Keywords
Ammonia-resistant strains of N2-fixing bacteria Cucumber Bourgeon Quality of seedling Protect enzyme
分类号
S566.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芥蓝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初探
被引量:
3
5
作者
何丽烂
区炳庆
温海祥
任吉君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13,43,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002C40404)
文摘
采用耐氨固氮菌对芥蓝浸种处理,测定了芥蓝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催芽3d后芥蓝芽POD活性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PPO活性降低,差异显著(P<0.05);芥蓝幼苗叶和根中SOD、PPO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或差异显著(P<0.05),而根中POD、CAT活性表现出下降随势(P<0.01或P<0.05)。这表明浸种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芥蓝的抗氧化功能。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浸种
芥蓝
抗氧化酶活性
影响因素
Keywords
Tolerance ammonea strains of N_2-fixing bacteria Brassica albogra Bailey Superoxide dismutase Peroxidase Catalase Polyphenol oxidase
分类号
S63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对刺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曹毅
丘明祺
温海祥
李浩华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5,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 (2 0 0 2C40 40 4)
文摘
研究了施用耐氨型催娩克氏菌对刺黄瓜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 5 %菌液浸种、在移植第 1d和 2 0d用 0 5 %菌液喷施叶面和淋根 ,可分别促进种子出苗、幼苗生长、提高小区产量及果实品质 ;用相同处理粉剂也有类似效果 ,但不如菌液明显。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刺黄瓜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菌液浸种
出苗率
Keywords
N_2-fixing bacteria
cucumber
growth
plot yield
fruit quality
分类号
S642.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何丽烂
区炳庆
温海祥
陈惠娟
喻敏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园艺系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9,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002C40404)资助
文摘
用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黄瓜种子,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5℃低温胁迫2 d,清水组黄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度、MDA含量及CAT活性显著升高,SOD及POD活性、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恢复1 d,这种差异更显著,活性变化不明显;经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后,菌液组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显著增强,5℃低温胁迫2 d,也表现出清水组的变化规律,但CAT活性显著降低,恢复1 d,菌液组黄瓜叶片相对电导度、MDA含量则显著低于清水组(P<0.05),叶绿素含量则显著高于清水组(P<0.05), SOD及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OD和AsA-POD活性则降低。结果显示,经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后, 黄瓜幼苗提高了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而增强耐寒能力,避免低温的伤害。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黄瓜
低温胁迫
保护酶
Keywords
ammonia-resistant strains of N2-fixing bacteria
Cucumis sativus L.
chilling stress
protective enzyme
分类号
S144.5 [农业科学—肥料学]
S642.20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耐氨固氮菌施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柯玉诗
黄继茂
黄小红
肖参明
伦杏娟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
出处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4期301-303,共3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101-03-04-01)
文摘
早、晚两季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脑推荐施N水平上,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在低N情况下(每公顷减纯N 37.5 kg),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早、晚稻分别增产8.41%和7.21%。15N示踪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耐氨固氮菌对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秧苗期明显增加秧苗对肥料15N的吸收,禾苗分蘖盛期则增强了禾苗根系的吸氮能力。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水稻
增产效果
根系生长
施用效果
Keywords
ammonia resistant strains of N2-fixing bacteria
paddy rice
yield increase
root growth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4.5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玉米接种耐氨固氮菌试验初步分析
被引量:
6
9
作者
陶家法
卢秋雁
程锐彦
机构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3-25,共3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课题
广东省科委重点课题
文摘
1989—1992年,在广东省部分县市进行了小麦、王米施用耐氨固氮菌大田对比试验,小麦接种耐氨固氮菌后,接菌区小麦的穗氏、有效穗、每穗粒数均比不接菌区明显增加,株高、成穗率、千粒重比对照略有增加,平均每亩比对照增产16.7kg干麦,平均增产率为8.1%。玉米接种耐氨固氮菌后,接菌区玉米的茎粗、收获时的青叶片数、单苞重均比对照区明显增加,秃顶度比对照区明显减小,晒干率:出米率略有增加,平均每亩比对照增产52.8kg玉米,平均增产率为11.89%。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小麦
玉米
Keywords
The Resistant Ammonia Strains of Nitrogen-fixing Bacte ria
Wheat
Maize.
分类号
S144.5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蔬菜作物施用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
2
10
作者
丘元盛
谢小保
朱红惠
卢秋雁
机构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8年第4期288-290,共3页
基金
国家人事部非教育系统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
文摘
研究在小区试验条件下,施用耐氨固氮型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菌剂对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耐氨固氮菌可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供试蔬菜的平均增产率达20%,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蔬菜作物
增产效果
固氮菌
Keywords
ammonia-resistant strains of N_2-fixing bacteria,vegetable crops, productiveness-improving effect
分类号
S154.38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接种水稻所需最低活菌数的测定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陶家法
卢秋雁
程锐彦
丘元盛
机构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文摘
耐氨固氮菌在谷芽上能生长,每粒谷芽上的菌数可达104-105个。当70%以上的秧苗带有耐氨固氮菌时,经根系交叉感染能使所有的秧苗根系带上耐氨固氮菌。菌液浸泡谷芽接种水稻,耐氨固氮菌数/谷芽数达20时,可使70%的谷芽接种上菌,有210以上时,可使100%的谷芽接种上菌。菌液淋施秧苗接种水稻,耐氨固氮菌数/秧苗数为1600以上时,100%的秧苗带有耐氨菌。菌液浸泡秧根接种水稻,耐氨固氮菌数/秧苗数为70个以上时,可使100%的秧苗根部带有耐氨菌。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水稻
活菌数
测定
生物
固氮
Keywords
resistant ammonia strains of azotobacter
rice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Q945.13 [生物学—植物学]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在水稻根际的存活时间
12
作者
陶家法
程锐彦
梁建庆
丘元盛
机构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7-40,共4页
文摘
耐氮固氮菌接种水稻后,能够附着秧苗根系移动而迁移,其数量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少,耐氨固氮菌在水稻根际存活时间早造为7—8周,晚造5—8周.它们在水稻根际附近的泥土中存在时间较短,为5周左右。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当水稻根际有耐氨固氮菌存在时,接种耐氨固氮菌的水稻根际乙炔还原活性比对照高1-2倍。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水稻根际
存活时间
乙炔还原活性
Keywords
Ammonia Resistant Strains of Nitrogen Fixing Babteria
Rhizosphere of rice
Existence
Acetylene Reduction Activity (ARA )
分类号
Q939.113 [生物学—微生物学]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13
作者
詹垭寿
邱桥姐
机构
广东省土壤研究所
出处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6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文摘
耐氨固氮菌是通过基因工程选育出来的新型菌株,水稻接种后,因根系活性提高、吸收功能增强、体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而增产.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接种耐氨固氮菌后增产3.1%—7.1%,氮肥利用率提高1.4%—11.2%;与对照区比较,土壤肥力并无下降的趋势,是一种投资小、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
关键词
水稻
增产
耐氨固氮菌
氮肥
土壤肥力
Keywords
ammonium-tolerable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nitrogen utilization rate,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耐氨固氮菌培育壮秧试验
14
作者
董祥忠
林如秋
机构
霞浦县州洋乡农技站
霞浦县土肥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4-5,共2页
文摘
为探索水稻耐氨固氮菌对水稻增产的效果及应用技术 ,对协优 4 9进行菌液浸谷芽、喷秧苗、沾秧根 ,固体菌剂拌谷芽 ,以及清水对照 6个处理。结果表明 :水稻接种耐氨固氮菌后 ,秧苗素质明显提高 ,比对照增产 5.54%~ 1 1 .3 8%。
关键词
水稻
耐氨固氮菌
秧苗素质
产量
效益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耐氨固氮菌应用技术初探
15
作者
张思云
机构
福建省霞浦县州洋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3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耐氨固氮菌
应用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菌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初报
16
作者
黄禄生
机构
上杭县捻田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1期30-31,共2页
文摘
1991年我县引进耐氨固氮菌剂,为进一步摸清菌剂对水稻的作用,设计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菌剂选用广东微生物所生产的水稻耐氨型固氮菌。试验设两因素三个水平,即固氮菌接种因素设亩施纯N10公斤(A_1),9公斤(A_2),8公斤(A_3)。不接种因素也设三个水平:亩施纯N10公斤(CK_1),9公斤(CK_2),8公斤(CK_3),每处理重复3次。 选稔田乡河西塅,平坦、肥力中等的田块作试验田。前作早稻汕优64,各处理小区,随机排列,面积0.026亩。
关键词
水稻
耐氨固氮菌
分类号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的某些生理特性
被引量:
1
17
作者
廖苏华
梁建庆
李浩华
丘元盛
机构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11,22,共4页
文摘
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KlebsiellaoxytocaNG13/pMC73A)的生长特性与其野生型亲本菌株相似。在好气和微好气环境中均能生长,对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要求不严格。最适pH值为6—9,其生长温度范围较宽,10℃开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0-35℃,45℃才受到抑制。具有比野生型菌株强的固氮能力,在含有10mM硫酸铵的培养基中能正常固氮,乙炔还原活性可达636.5nmolC2H4/ml·h,而野生型菌株在相同培养基中无固氮能力。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催娩克氏菌
生理特性
Keywords
Ammonia-resistant nitrogen fixing bacterium
physiological property
nitrogenase activity
分类号
Q939.11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质粒 pMC73A 在宿主细菌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19
18
作者
邱晓颖
朱红惠
卢秋雁
丘元盛
机构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2-55,共4页
基金
863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基因工程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上的安全性问题,对质粒pMC73A在宿主细菌NG13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质粒pMC73A在宿主细菌中是不稳定的。在宿主细菌连续繁殖过程中,质粒pMC73A随宿主细菌的繁殖而发生缺失,当宿主细菌繁殖70代时,质粒pMC73A的缺失超过50%;宿主细菌繁殖约120代,质粒pMC73A的缺失几乎达到100%。
关键词
耐氨固氮菌
NIFA基因
质粒稳定性
水稻
固氮菌
Keywords
Ammonium resistant nitrogen fixing bacteria, NifA gene, Plasmid stability
分类号
S154.381 [农业科学—土壤学]
Q78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蔬菜幼苗素质的影响
曹毅
温海祥
邓日烈
肖洪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耐氨固氮菌对菜心和小白菜的施用效果初探
曹毅
温海祥
邓日烈
温玉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耐氨固氮菌对节瓜和黄瓜幼苗生长和SOD活性的影响
区炳庆
温海祥
曹毅
邓日烈
何丽烂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耐氨固氮菌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素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何丽烂
区炳庆
温海祥
陈惠娟
曹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芥蓝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初探
何丽烂
区炳庆
温海祥
任吉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耐氨固氮菌对刺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曹毅
丘明祺
温海祥
李浩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何丽烂
区炳庆
温海祥
陈惠娟
喻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稻耐氨固氮菌施用效应研究
柯玉诗
黄继茂
黄小红
肖参明
伦杏娟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小麦、玉米接种耐氨固氮菌试验初步分析
陶家法
卢秋雁
程锐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蔬菜作物施用耐氨固氮菌的增产效果
丘元盛
谢小保
朱红惠
卢秋雁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耐氨固氮菌接种水稻所需最低活菌数的测定
陶家法
卢秋雁
程锐彦
丘元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耐氨固氮菌在水稻根际的存活时间
陶家法
程锐彦
梁建庆
丘元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耐氨固氮菌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詹垭寿
邱桥姐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水稻耐氨固氮菌培育壮秧试验
董祥忠
林如秋
《福建农业科技》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水稻耐氨固氮菌应用技术初探
张思云
《福建稻麦科技》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耐氨固氮菌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初报
黄禄生
《福建农业科技》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的某些生理特性
廖苏华
梁建庆
李浩华
丘元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质粒 pMC73A 在宿主细菌中的稳定性研究
邱晓颖
朱红惠
卢秋雁
丘元盛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