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S诱导红阳猕猴桃耐寒突变体的筛选及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娜 叶琴霞 +1 位作者 魏卓 张汉尧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0-1709,共10页
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以及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但近年红阳猕猴桃产区如云南、四川等多地多次遭遇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其抗寒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发展空间。该研究通过... 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以及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但近年红阳猕猴桃产区如云南、四川等多地多次遭遇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其抗寒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发展空间。该研究通过在组培的过程中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红阳猕猴桃突变体,进而筛选出耐寒突变体,并通过转录组分析探究其胁迫响应机制。该研究以红阳猕猴桃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组培时(4.4 g·L^(-1) MS+4.5 g·L^(-1)琼脂+1.5 mg·L^(-1)6-BA+0.1 mg·L^(-1) NAA+15 g·L^(-1)蔗糖+0.01~0.10 g·L^(-1)EMS)利用EMS诱导技术诱导突变体,并在低温环境下筛选出耐寒突变体。选出的耐寒突变体和正常红阳猕猴桃组培苗先进行4℃12 h寒胁迫处理,再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初步的表型鉴定,当EMS处理浓度为0.06 g·L^(-1)时诱导的部分突变体具有一定的耐寒性;(2)在转录组测序数据GO功能富集分析中,富集条目最多的是生物学过程;(3)利用KEGG数据库分析时,共筛选到2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15条通路中得到注释且均为上调表达,其中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通路(ath04141)中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并且该通路内的sHSF、Hsp70和NEF可能与耐寒机制调控有关。综上研究结果为红阳猕猴桃耐寒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材料基础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甲基磺酸乙酯(EMS) 耐寒突变体 转录组 热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雀稗体细胞低温筛选获得耐寒突变体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晓青 佘建明 +4 位作者 梁流芳 张旭 王松凤 董民强 吴瑛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2,共6页
旨在细胞水平上建立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Sw.)低温胁迫定向筛选耐寒突变体技术,为开展海雀稗耐寒品种选育提供新途经。于2008年1月以海雀稗Adalay品种(P.vaginatumcv.Adalay)的幼穗诱导产生的颗粒状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在6℃和0℃... 旨在细胞水平上建立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Sw.)低温胁迫定向筛选耐寒突变体技术,为开展海雀稗耐寒品种选育提供新途经。于2008年1月以海雀稗Adalay品种(P.vaginatumcv.Adalay)的幼穗诱导产生的颗粒状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在6℃和0℃低温条件下进行培养和筛选。试验结果:在6℃和0℃下,培养30 d,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均在80%以上,比对照处理(培养温度26℃)绿苗分化率略有下降;培养45 d,绿苗分化率分别为60%和50%;培养60 d,绿苗分化率分别降至33%和23%。在0℃下培养75 d,愈伤组织完全丧失分化植株的能力;0℃培养0、30、45和60 d的再生植株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5.69℃-、6.07℃-、6.35℃和-6.63℃。SRAP分子标记测定结果显示,特异性SRAP标记与海雀稗体细胞突变体的耐寒性相关。海雀稗颗粒状愈伤组织在0℃下培养和筛选45 d和60 d获得了耐寒突变体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愈伤组织 体细胞突变体:耐寒 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