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衬底偏压电场调制的高压器件新结构及耐压模型
1
作者 李琦 唐宁 +1 位作者 王卫东 李海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9-1282,128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衬底偏压电场调制的薄层硅基LDMOS高压器件新结构,称为SB LDMOS.通过在高阻P型衬底背面注入N^+薄层,衬底反偏电压的电场调制作用重新分配体内电场,纵向漏端电压由源端和漏端下两个衬底PN结分担,器件的击穿特性显著改善.求... 提出一种基于衬底偏压电场调制的薄层硅基LDMOS高压器件新结构,称为SB LDMOS.通过在高阻P型衬底背面注入N^+薄层,衬底反偏电压的电场调制作用重新分配体内电场,纵向漏端电压由源端和漏端下两个衬底PN结分担,器件的击穿特性显著改善.求解漂移区电势的二维Poisson方程,获得表面电场和击穿电压的解析式,研究器件结构参数对表面电场和击穿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埋层LDMOS相比,SB LDMOS击穿电压提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底偏 电场调制 击穿电 耐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I双槽隔离结构的耐压特性
2
作者 陈健 朱奎英 +2 位作者 刘斯扬 钱钦松 孙伟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理论推导了绝缘体上硅(SOI)双槽隔离结构的耐压模型.该模型表明,在SOI双槽隔离结构中,因隔离氧化层压降的不均衡,高压侧隔离氧化层提前发生介质击穿,从而导致SOI双槽隔离结构的临界击穿电压小于理论值.增大沟槽纵横比和减小槽间距可以... 理论推导了绝缘体上硅(SOI)双槽隔离结构的耐压模型.该模型表明,在SOI双槽隔离结构中,因隔离氧化层压降的不均衡,高压侧隔离氧化层提前发生介质击穿,从而导致SOI双槽隔离结构的临界击穿电压小于理论值.增大沟槽纵横比和减小槽间距可以减弱隔离氧化层上压降的不均衡性,提高SOI双槽隔离结构的临界击穿电压.Sentaurus器件仿真软件的模拟结果和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0.5μm 200 V SOI工艺平台下的流片测试结果均证明,减小槽间距和增大沟槽纵横比是提高双槽隔离结构临界击穿电压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证明了该耐压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槽隔离结构 耐压模型 降不均衡 沟槽纵横比 槽间距 临界击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超高强度钢制载人球壳的极限强度分析与模型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于爽 胡勇 +2 位作者 王芳 杨青松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7,共7页
载人耐压舱是保证载人潜水器安全性的最核心部件,文章主要针对上海海洋大学正在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开展载人球壳的极限强度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该载人耐压球壳采用超高强度马氏体镍钢。有限元分析包括静应力分析和屈曲分析,获得... 载人耐压舱是保证载人潜水器安全性的最核心部件,文章主要针对上海海洋大学正在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开展载人球壳的极限强度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该载人耐压球壳采用超高强度马氏体镍钢。有限元分析包括静应力分析和屈曲分析,获得了耐压球壳的极限强度和失效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模型球进行了极限破坏试验。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获得了球壳极限破坏压力失效模式和加载过程中球壳表面应变的变化历程。试验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设计方法对马氏体镍钢球壳的适用性。该研究为后续全海深耐压球壳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镍钢 球壳模型 有限元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