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子·封禅》考索 被引量:5
1
作者 巩曰国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4期20-23,35,共5页
本文根据古代文献的相关引文及记载,对已经亡佚的《管子.封禅》篇的原貌进行了探究,并对其内容是否可信进行了考辨。
关键词 《管子·封禅》 原貌 考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崂山“采风”与相关篇章史料传说的考索 被引量:2
2
作者 盛伟 《蒲松龄研究》 2012年第2期103-116,155,共15页
蒲松龄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与同游八人进崂山"采风",在此期间蒲松龄在崂山民间搜集多篇《聊斋》故事的创作素材,后来加工成了《聊斋》的名篇佳作。有的反映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有的反映了崂山的自然景观。这些,对其后世的读... 蒲松龄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与同游八人进崂山"采风",在此期间蒲松龄在崂山民间搜集多篇《聊斋》故事的创作素材,后来加工成了《聊斋》的名篇佳作。有的反映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有的反映了崂山的自然景观。这些,对其后世的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他之作,对崂山的历史文化氛围增加了很多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崂山 采风 史料 考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度集经》中“兄弟”一词的“兄妹”义考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新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75-181,共7页
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将传统文言与通俗口语巧妙结合,成为汉译佛经雅化的典范。本文刺取"兄弟"一词,对其独特的兄妹一义的表现、成因及相关情况作考索,为语文辞书编纂提供新材料。
关键词 《六度集经》 兄弟 词义考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朝鲜史料中有关程伟元的记载——兼论程伟元生平资料的考索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詹颂 《曹雪芹研究》 2011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笔者近在道光九年(1829)朝鲜来华使团书状官朴来谦的《沈槎日记》中发现了一条关于程伟元的记载,可证程伟元在盛京文名颇盛,朝鲜使臣以未及见之而为憾。这是继2007年林骅、赵建忠先生之后又一次在朝鲜史料中发现有关程伟元的记载。程伟... 笔者近在道光九年(1829)朝鲜来华使团书状官朴来谦的《沈槎日记》中发现了一条关于程伟元的记载,可证程伟元在盛京文名颇盛,朝鲜使臣以未及见之而为憾。这是继2007年林骅、赵建忠先生之后又一次在朝鲜史料中发现有关程伟元的记载。程伟元生平研究尚有诸多问题未能解决,域外文献或可补国内文献之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伟元 考索 生平资料 兼论 沈槎 且住草堂诗稿 程小泉 盛京将军 程高 缪公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玄机研究文献考索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强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9-104,129,共7页
研究鱼玄机最大的难题首先是资料匮乏。鱼玄机现存作品较少,直接记载其生平事迹的史料也非常有限。分别考索唐至明清时期有关鱼玄机的文献,可以发现唐代皇甫枚《三水小牍·绿翘》、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鱼玄机》、五代后蜀韦... 研究鱼玄机最大的难题首先是资料匮乏。鱼玄机现存作品较少,直接记载其生平事迹的史料也非常有限。分别考索唐至明清时期有关鱼玄机的文献,可以发现唐代皇甫枚《三水小牍·绿翘》、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鱼玄机》、五代后蜀韦縠《才调集》、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宋代刻印的一卷《唐女郎鱼玄机诗》、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明代钟惺编《名媛诗归》、赵世杰编《古今女史》、清代《全唐诗·鱼玄机卷》(卷804)、黄周星《唐诗快》等几部非常重要,对鱼玄机研究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玄机 研究文献 考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现、表现与表征:“西游”题材影像的旨归嬗变考索
6
作者 杨璟 袁智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7-40,共4页
《西游记》作为中华优秀古典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取之不尽的"超级IP"。自1926年第一部《西游记》衍生电影《孙行者大战金钱豹》以来,"两岸三地"拍摄了100余部取材于《西游记》的电影。这些电影"... 《西游记》作为中华优秀古典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取之不尽的"超级IP"。自1926年第一部《西游记》衍生电影《孙行者大战金钱豹》以来,"两岸三地"拍摄了100余部取材于《西游记》的电影。这些电影"不仅促进了《西游记》的广泛传播,也丰富了对《西游记》多样化的诠释和接受。";"representation"一词自20世纪50年代西方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其内涵逐渐由"再现""表现"演变为"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古典文化 考索 孙行者 两岸三地 金钱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全书》所收《群书考索》底本考
7
作者 于亭 朱克理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所收《群书考索》212卷,《四库全书总目》题"内府藏本"。其所据版本未引起学者深究,览者多谓为明慎独斋本。经考索比勘其书元、明二本和四库本,可以发现《总目》所谓"内府藏本"当是元圆沙书... 《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所收《群书考索》212卷,《四库全书总目》题"内府藏本"。其所据版本未引起学者深究,览者多谓为明慎独斋本。经考索比勘其书元、明二本和四库本,可以发现《总目》所谓"内府藏本"当是元圆沙书院本。但四库本之面貌,并非简单承袭录用圆沙书院本,而是以圆沙书院本为工作底本,多加校理修改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书考索 《四库全书》 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母题的多元跨媒介叙事考索
8
作者 黄钟军 翟嘉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2,共6页
从图腾符号到神话传说,从文学作品到影视艺术,链接集体情感的白蛇母题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形式及文化内涵的艺术表达。影视艺术虽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但其对于白蛇故事的改编创作却不断涌现,其或是在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传统故事进... 从图腾符号到神话传说,从文学作品到影视艺术,链接集体情感的白蛇母题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形式及文化内涵的艺术表达。影视艺术虽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但其对于白蛇故事的改编创作却不断涌现,其或是在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传统故事进行再表达,或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现代意识的注入,亦或是通过形式的转换开拓经典故事的表达空间、增加受众……近年的《白蛇传·情》《白蛇:缘起》和《白蛇2:青蛇劫起》亦是在不同层面上对白蛇故事进行的再度创作。其在承续集体共享的传统故事的基础上,从形式或内容层面皆注入了一定程度的现代意识,使白蛇母题成为链接传统与当下的双重改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介叙事 白蛇故事 现代意识 白蛇传 影视艺术 考索 神话传说 再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无可恋的奥托》:从“跨媒介”到“跨文化”的共情叙事考索
9
作者 薛蓉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4-48,共5页
基于小说作品的影视作品创作、改编,既是不同文化相互审视的结果,也是多种媒介互相借鉴的产物。从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书写的内容到电影《生无可恋的奥托》(马克·福斯特,美国)的叙事转变,是小说文本充满吸引力、生命力驱动下... 基于小说作品的影视作品创作、改编,既是不同文化相互审视的结果,也是多种媒介互相借鉴的产物。从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书写的内容到电影《生无可恋的奥托》(马克·福斯特,美国)的叙事转变,是小说文本充满吸引力、生命力驱动下的结果,其改编力量源自创作者坚持的现实主义美学理念。小说原本讲述的是瑞典的人物故事,其中塑造的是相对疏离、冷峻的叙事氛围,而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导演通过坚持“本土化”叙事策略,把握大众的审美心理与欣赏需求,在发展叙事性的基础上,有力保障了影片的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故事 小说作品 跨媒介 考索 电影改编 现实主义美学 叙事性 审美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格勒藏《文酒清话》残本考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柴剑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8-86,共9页
一九○九年夏,以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柯兹洛夫(Ц.К.Коздов)为首的“探险队”,在我国内蒙的故西夏(1038——1227)黑城(蒙语“哈拉浩特”,今内蒙额济纳旗达兰库布东南)盗掘文物,将一座古塔中所藏的上万卷西夏文及汉... 一九○九年夏,以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柯兹洛夫(Ц.К.Коздов)为首的“探险队”,在我国内蒙的故西夏(1038——1227)黑城(蒙语“哈拉浩特”,今内蒙额济纳旗达兰库布东南)盗掘文物,将一座古塔中所藏的上万卷西夏文及汉文刊本、写卷洗劫一空。这些研究敦煌吐鲁番文化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本 黑城 考索 《提要》 列宁格勒 西夏文 张亢 书影 张元 上水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林》版本源流考索
11
作者 王韧 王天海 《云梦学刊》 201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唐代马总所撰《意林》一书,不仅成书年代较早,而且是历代古籍中囊括晋以前子书最多,并保存至今的唯一著作。
关键词 版本考索 意林 马总 文献价值 诸子辑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司马金龙墓乐器雕刻考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昆雨 《乐器》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5,共3页
文章介绍了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乐器雕刻的情况,认为这些雕刻渗透了强烈的西凉乐意识,并真实地反映了北魏时期乐器之形制、演奏方式和社会音乐风尚。
关键词 西凉乐 演奏方式 社会音乐 考索 北魏时期 伎乐 清商乐 乐伎 巫官 汉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传》跨媒介叙事考索与影像文化之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娟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7-32,共6页
《水浒传》自问世以来,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很快就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广为流传。采用何种媒介进行改编和传播,将会对信息的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在明清时期,《水浒传》主要被改编为戏曲、评书,进一步扩大了受众面。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技术... 《水浒传》自问世以来,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很快就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广为流传。采用何种媒介进行改编和传播,将会对信息的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在明清时期,《水浒传》主要被改编为戏曲、评书,进一步扩大了受众面。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了电影、广播、报纸、电视。《水浒传》出现了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同时《水浒传》的经典评书通过广播电台在民众中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介叙事 《水浒传》 考索 受众面 评书 广播电台 电视剧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考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旗 《中国文学研究》 1989年第4期21-24,共4页
李白《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一诗,为其重要作品之一。然此诗作时、作地、作意以及其他有关问题迄未受到应有注意,多付之不解,或解而未当。兹略陈管见,以供探讨。诗全文如下:
关键词 幽居 考索 石门 李白 时策 王昌龄 南阳 两蕃 天宝 二十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坛望族 经学世家——关于段玉裁家世的考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文野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4期38-40,共3页
关于段玉裁的生平,刘盼遂先生早有《段玉裁先生年谱》一书详细记述,其他同志也有过论述。这里仅就段玉裁家世作一些考实。 段玉裁雍正十三年(1735)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三代庠生的家庭,为金坛段氏百三公第十八世孙。段氏在金坛是望族。... 关于段玉裁的生平,刘盼遂先生早有《段玉裁先生年谱》一书详细记述,其他同志也有过论述。这里仅就段玉裁家世作一些考实。 段玉裁雍正十三年(1735)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三代庠生的家庭,为金坛段氏百三公第十八世孙。段氏在金坛是望族。当时金坛有一句俗语:“于王新发迹,虞段旧人家。”因为金坛有四个大家,即于、王、虞、段四姓,“科举莫显于于氏,文献莫盛于王氏,而皆敛手推虞段为望族。虞兴于明初,段氏种德自宋,绳绳六百年。”(王鸣盛《段氏家乘序》)大约在南宋高宗南渡时,段氏百三公由河南迁居金坛,为金坛段氏始祖。百三公“为人厚重,力学,慨然怀范文正公不为良师即为良医之志。”(毕沅《段氏重修家乘序》)他终身以医为业,救济世民。他临终嘱咐儿子段康年曰:“宋室日促,非可仕时也,惟医可托迹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坛 段玉裁 望族 考索 经学 世家 家乘 知县 三公 王鸣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原始音乐巫术性的考索
16
作者 齐霞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现在对原始音乐的了解只能从考古实物、图像或是文献资料的传说上推测,因为它是口头相传的。巫术说作为众多音乐起源的论说之一,不能完全否认其存在的价值,至少原始音乐中是含有巫性成份的。文章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证实巫术这一原... 现在对原始音乐的了解只能从考古实物、图像或是文献资料的传说上推测,因为它是口头相传的。巫术说作为众多音乐起源的论说之一,不能完全否认其存在的价值,至少原始音乐中是含有巫性成份的。文章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证实巫术这一原始宗教形式与当时音乐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应从客观的、历史的视角上去认识和接受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音乐 巫术性 考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野光影百年:蒙古国电影史考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小轩(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21,共2页
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41万平方公里,北与俄罗斯接壤,南与中国相邻。蒙古有着电影工作者最向往的无边无际的蓝天,在蒙古,一年有超过300天是晴天。蒙古拥有峻峭的山脉,茂密的原始森林,遍布古城遗迹的荒漠、草原、河流,以及各种动物。这片... 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41万平方公里,北与俄罗斯接壤,南与中国相邻。蒙古有着电影工作者最向往的无边无际的蓝天,在蒙古,一年有超过300天是晴天。蒙古拥有峻峭的山脉,茂密的原始森林,遍布古城遗迹的荒漠、草原、河流,以及各种动物。这片土地养育了游牧民族和数不清的羊群、马群、骆驼和牦牛,更吸引着外来游客、猎人、民族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这样一个神奇又充满魅力的国度有着电影发展的天然优良条件。蒙古电影发展史要从1921年的人民革命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家 电影工作者 国土面积 民族学家 考索 电影史 优良条件 游牧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流脂粟米白”考索
18
作者 李浩 《杜甫研究学刊》 1992年第3期67-68,共2页
杜甫七古《忆昔二首》作于广德二年(764)在成都严武幕府中时。其二首首六句为:“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史家论述开元盛世天下大治,皆喜援引以为佐证,各类... 杜甫七古《忆昔二首》作于广德二年(764)在成都严武幕府中时。其二首首六句为:“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史家论述开元盛世天下大治,皆喜援引以为佐证,各类唐诗选集与杜诗注本亦收录此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武 开元盛世 考索 流脂 杜甫 忆昔 唐诗 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时为郎”及“何自为郎”——司马迁生年问题考索
19
作者 罗芳松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60-65,共6页
关于司马迁的生年问题,曾引起史学界争论达半个世纪以上。 主要分为两说:一说主迁生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公元前一四五年),王国维先生首倡其说,梁启超、张鹏一、郑鹤声、刘汝霖、(日)泷川资言、朱东润、季镇淮、包树棠、程金造诸先生从之... 关于司马迁的生年问题,曾引起史学界争论达半个世纪以上。 主要分为两说:一说主迁生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公元前一四五年),王国维先生首倡其说,梁启超、张鹏一、郑鹤声、刘汝霖、(日)泷川资言、朱东润、季镇淮、包树棠、程金造诸先生从之,一说主迁生汉武帝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一三五年),由(日)桑原骘藏发难,有(日)山下寅次、李长之、郭沫若、赵燕士、陈监先、王达津、黄烈等先生赞同。两说之争,以五十年代中叶尤为激烈,六一年八月以后,这种争议暂停约二十年,近年来又有李伯勋(主迁生“建元六年说”)和黄瑞云(主迁生“景中五年说”)两先生重题旧议,仍各执其理,至今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年 考索 季镇淮 黄瑞云 程金造 汉武帝时代 李长之 五十年代 太史令 桑原骘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离成都至嘉、戎时间考索
20
作者 陶瑞芝 《杜甫研究学刊》 1989年第3期57-58,共2页
杜甫临往戎渝时曾作《去蜀》一诗,其中云:“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杜甫是何时离开成都,经嘉、戎、渝、忠、云安、夔州而出峡,“转作潇湘游”的?历来研究者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一是清浦起龙的见解。他在... 杜甫临往戎渝时曾作《去蜀》一诗,其中云:“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杜甫是何时离开成都,经嘉、戎、渝、忠、云安、夔州而出峡,“转作潇湘游”的?历来研究者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一是清浦起龙的见解。他在《读杜心解》(中华书局版)中说:“公(杜甫)于严交谊何如,岂有在蜀亲见其殁,无一临哭之语见于诗者?且此后《去蜀》诸诗,亦绝无严卒始去明文也。愚意公之去,在四月以前严未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起龙 《读杜心解》 考索 中华书局版 夔州 杜甫 潇湘 交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