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
被引量:
7
1
作者
耿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17,共13页
20世纪初,以法国超级东方学家伯希和为首的西域考古探险团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敦煌,发掘到许多珍贵历史文献文物,从敦煌藏经洞中劫掠走大批文化瑰宝。伯希和劫掠的文物和文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它主宰了法国几代汉学家们的研究方向...
20世纪初,以法国超级东方学家伯希和为首的西域考古探险团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敦煌,发掘到许多珍贵历史文献文物,从敦煌藏经洞中劫掠走大批文化瑰宝。伯希和劫掠的文物和文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它主宰了法国几代汉学家们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在西方发展起了一门敦煌西域学,造就了法国几代汉学家,推出了一大批传世名著。我们对伯希和劫掠和盗窃我国文献文物的行为要永远严厉谴责,而对于他及其弟子们的研究成果亦应介绍和吸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希和
西域
探险
文物外流
中国
西域
考古探险
团
图木舒克
千佛洞
历史文物
历史文献
敦粕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23年初奥登堡与伯希和之间的通信译注及相关问题考释
2
作者
张惠明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204,共17页
法国与俄国的东方学家们从1887至1935年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由于此时正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在中亚地区及中国西部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掀起考古探险热潮并在各考古遗址劫取大批文物时期,因此各种中亚历史语言写本和艺术品文...
法国与俄国的东方学家们从1887至1935年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由于此时正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在中亚地区及中国西部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掀起考古探险热潮并在各考古遗址劫取大批文物时期,因此各种中亚历史语言写本和艺术品文物被运往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在法俄东方学学者之间的通信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关这一时期欧洲特别是法俄两国学术界在历史语言、宗教历史文化与考古等诸多学科展开信息情报相互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以及研究方面密切合作的信息,为欧洲特别是法俄两国东方学学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选取了收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与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分馆的俄国印度学家奥登堡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1923年初相互间的通信予以译注,梳理了信中当时的法国与俄国东方学学者们相互交流有关西域考古探险的信息及学术研究资料,并对信中两位学者的有关莫高窟考察及研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要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希和
奥登堡
东方学家
莫高窟
西域
考古探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
被引量:
7
1
作者
耿昇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17,共13页
文摘
20世纪初,以法国超级东方学家伯希和为首的西域考古探险团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敦煌,发掘到许多珍贵历史文献文物,从敦煌藏经洞中劫掠走大批文化瑰宝。伯希和劫掠的文物和文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它主宰了法国几代汉学家们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在西方发展起了一门敦煌西域学,造就了法国几代汉学家,推出了一大批传世名著。我们对伯希和劫掠和盗窃我国文献文物的行为要永远严厉谴责,而对于他及其弟子们的研究成果亦应介绍和吸取。
关键词
伯希和
西域
探险
文物外流
中国
西域
考古探险
团
图木舒克
千佛洞
历史文物
历史文献
敦粕西域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23年初奥登堡与伯希和之间的通信译注及相关问题考释
2
作者
张惠明
机构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中心
出处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204,共1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俄藏敦煌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22JJD77065)。
文摘
法国与俄国的东方学家们从1887至1935年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由于此时正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在中亚地区及中国西部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掀起考古探险热潮并在各考古遗址劫取大批文物时期,因此各种中亚历史语言写本和艺术品文物被运往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在法俄东方学学者之间的通信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关这一时期欧洲特别是法俄两国学术界在历史语言、宗教历史文化与考古等诸多学科展开信息情报相互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以及研究方面密切合作的信息,为欧洲特别是法俄两国东方学学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选取了收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与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分馆的俄国印度学家奥登堡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1923年初相互间的通信予以译注,梳理了信中当时的法国与俄国东方学学者们相互交流有关西域考古探险的信息及学术研究资料,并对信中两位学者的有关莫高窟考察及研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要考释。
关键词
伯希和
奥登堡
东方学家
莫高窟
西域
考古探险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
耿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23年初奥登堡与伯希和之间的通信译注及相关问题考释
张惠明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