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图像证史到文化诠释:中国服装史的学术构建与教学适配——评《中国服装史(2025版)》
1
作者 李凌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1-I0002,共2页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未曾中断,服饰作为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表征,深刻映射着民族记忆的沉淀与审美观念的演进。《中国服装史(2025版)》系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由华梅撰著,是一部融汇考古实证、文献考据与图像...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未曾中断,服饰作为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表征,深刻映射着民族记忆的沉淀与审美观念的演进。《中国服装史(2025版)》系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由华梅撰著,是一部融汇考古实证、文献考据与图像史料于一体的学术力作。该书兼具研究深度与教学适配性,自1989年首版以来,已历经5次修订、45次印刷。2025年6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推出的最新版本,在持续更新历史资料与吸纳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扣学科发展趋势与教材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夯实其在高校服装史教学中的权威地位,已成为该领域不可替代的经典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实证 文献考据 中国服装史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古演艺述略——《中国演艺史稿》系列之一
2
作者 丁修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121,112,共10页
中国演艺史是构建中国演剧体系的基础工程。中国演剧体系是中华文明之"乐文化"的戏剧阐述。中国"乐文化"萌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初始阶段。1978年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距今8000年前的骨笛,音列完备,是具有音律理念指导... 中国演艺史是构建中国演剧体系的基础工程。中国演剧体系是中华文明之"乐文化"的戏剧阐述。中国"乐文化"萌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初始阶段。1978年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距今8000年前的骨笛,音列完备,是具有音律理念指导的乐器,证实了中国"乐文化"的开端。"乐"是歌、诗、乐、舞的总称,许多情况下,"乐"就是演艺,也是上古先民们摆脱蒙昧状态,踏入文明进程的标志之一。上古的"乐",包裹在神话之中。在上古人的眼里,"乐"与神、与圣人、与祖先、与大自然(天)紧密联系在一起。远在国家机构出现之前,氏族部落已经有了管理"乐"事的官员——"典乐",也出现了专业乐舞演员——"乐倡"。产生于史前时期的笛、琴、瑟、磬、钟等等许多乐器,是中国原生文明的产物。乐器和原生原创的中国律学、作曲法及其音乐理念形成的中国音乐学,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一大贡献,亟待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演艺史 中国演剧体系 太一 神话 传说历 考古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