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精神和老西藏精神的传承价值研究
1
作者 高宝军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4,M0007,M0008,共11页
延安精神孕育于20世纪30年代的烽火岁月,历经十三载,铸就了永载史册的光辉篇章。老西藏精神,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及新世纪初明确定型,它不仅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雪域高原上的展现,更是我们党珍贵的精神瑰宝,深深融入中国共... 延安精神孕育于20世纪30年代的烽火岁月,历经十三载,铸就了永载史册的光辉篇章。老西藏精神,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及新世纪初明确定型,它不仅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雪域高原上的展现,更是我们党珍贵的精神瑰宝,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中。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和人民解放军进藏期间形成的老西藏精神,是我们党长期淬炼的优秀品质、正确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传承延安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老西藏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视角下“老西藏精神”内涵新解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波 赵洪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21-26,共6页
在西藏和平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定型的"老西藏精神",体现出老一辈西藏革命者和建设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坚强意志,其实质是人们渴望和平、追求自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 在西藏和平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定型的"老西藏精神",体现出老一辈西藏革命者和建设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坚强意志,其实质是人们渴望和平、追求自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美"。文章从"人性美""实践美""和谐美""人格美"的视域,重新审视"老西藏精神"的审美特征,对深入发掘与合理利用"老西藏精神",弘扬西藏红色文化,促进西藏城市文化的发展,推动美丽和谐新西藏的建设等具有启示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西藏精神 美学 审美性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老西藏精神” 甘为畜牧推广“孺子牛”——记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米玛次仁
3
作者 田莉 宋真 李昕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14期35-36,共2页
在素有“山水米林,花谷药洲”之称的黄牡丹之乡--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有一位二十年如一日,深深扎根于基层畜禽疫病防控第一线,为畜牧兽医科技推广而辛勤耕耘的牧技员,他就是米林县畜牧兽医站的米玛次仁。米玛次仁1999年7月大学毕业后被分... 在素有“山水米林,花谷药洲”之称的黄牡丹之乡--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有一位二十年如一日,深深扎根于基层畜禽疫病防控第一线,为畜牧兽医科技推广而辛勤耕耘的牧技员,他就是米林县畜牧兽医站的米玛次仁。米玛次仁1999年7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米林县派镇兽医所工作,2004年调入米林县畜牧兽医站。他以一个科技工作者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畜牧兽医战线上奋斗了22个春秋。米玛次仁服务“三农”,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积极从事畜牧兽医研究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到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的事业中。他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米林县畜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科技 畜牧兽医站 兽医所 科技工作者 畜牧业发展 米林县 老西藏精神 米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西藏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及实践要求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广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82-84,共3页
“老西藏精神”是党在解放、建设西藏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广大党员、干部在西藏艰苦奋斗、长期坚守、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支撑。“老西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时代,建设团结富裕文... “老西藏精神”是党在解放、建设西藏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广大党员、干部在西藏艰苦奋斗、长期坚守、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支撑。“老西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时代,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老西藏精神 艰苦奋斗 团结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老西藏精神”谱写雪域高原新篇章 被引量:7
5
作者 赵艾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02,共3页
“老西藏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平解放西藏和长期建设西藏的伟大社会实践中,由进藏人民解放军和一代又一代广大援藏人员在与西藏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中铸就的。它孕育在模范实践党的民族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十八军精神”中,在“长... “老西藏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平解放西藏和长期建设西藏的伟大社会实践中,由进藏人民解放军和一代又一代广大援藏人员在与西藏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中铸就的。它孕育在模范实践党的民族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十八军精神”中,在“长期建藏”的核心思想上不断发展。“老西藏精神”是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传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西藏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精神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西藏精神”在西藏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顿珠扎西 次仁片多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2,162,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与“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老西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之一,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与“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老西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之一,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弘扬“老西藏精神”指引了方向,“老西藏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西藏经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大力提倡和弘扬“老西藏精神”,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对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老西藏精神 时代价值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西藏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兼论“老西藏精神”有效融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毅 冯爱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老西藏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进军和解放西藏、建设和发展西藏的过程中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西藏军民扎根边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建设边疆伟大的精神指引。我国学者... “老西藏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进军和解放西藏、建设和发展西藏的过程中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西藏军民扎根边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建设边疆伟大的精神指引。我国学者对“老西藏精神”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对老西藏精神的研究,应根据时代特征深入挖掘“老西藏精神”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价值;采取多样的研究方法;加强“老西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其他精神的比较研究;打破响应化研究固有模式,谋求常态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西藏精神研究 回顾 前瞻 有效融入 二十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深刻内涵及其在西藏的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曲姿璇 扎西 朱玉荣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0,共6页
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来,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并为此矢志不渝,奋斗不息,书写了恢宏的伟绩,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指引西藏实践,形成了推翻黑暗社会,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建设社会主义新... 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来,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并为此矢志不渝,奋斗不息,书写了恢宏的伟绩,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指引西藏实践,形成了推翻黑暗社会,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在西藏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精神 “两路”精神 老西藏精神 西藏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历史、社会记忆及身份建构——以“老西藏”群体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海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21-27,共7页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回顾西藏社会的历史变革与发展,研究该进程中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的社会记忆,对于印证地方历史,再现社会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社会记忆理论,通过对"老西藏"群体进行访谈与参与式观察,整理分...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回顾西藏社会的历史变革与发展,研究该进程中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的社会记忆,对于印证地方历史,再现社会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社会记忆理论,通过对"老西藏"群体进行访谈与参与式观察,整理分析媒体文本,探讨"老西藏"群体在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历史进程的社会记忆,研究社会范畴化和自我范畴化交互作用下"老西藏"群体的身份建构,以期建构"社会记忆"与"身份建构"理论间的交互关联,增强国家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为西藏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身份建构 西藏”群体 西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探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宁 丁苗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9,共10页
西藏红色文化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而产生,“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构成了西藏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解放西藏和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铸造了西藏红色文化的灵魂,留下了大量红色文化遗存,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西藏红色文化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而产生,“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构成了西藏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解放西藏和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铸造了西藏红色文化的灵魂,留下了大量红色文化遗存,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只有建立西藏红色文化的完整脉络体系,多途径推广宣传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旅游,深化红色文化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西藏红色文化的赓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红色文化 老西藏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校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宝慧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人才的价值观决定其能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西藏高校担负着为国家边疆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西藏高校应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应将...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人才的价值观决定其能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西藏高校担负着为国家边疆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西藏高校应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应将中华民族认同教育融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把"老西藏精神"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校 核心价值观 教育过程 中华民族认同 老西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之发韧、特征及其在西藏的践行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勇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中国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开辟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中国梦——承载了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同样,在西藏这片雪域热土上,300多... 中国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开辟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中国梦——承载了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同样,在西藏这片雪域热土上,300多万追梦人立足高原,将勤勤恳恳镌刻成疏疏密密的岁月,将勤俭朴实的种子播撒在高原的热土里。因为,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共同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由来 特征 实现 老西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边疆地区孩子插上翱翔的翅膀
13
作者 德吉卓嘎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对我而言,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我有幸入选“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与1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获得此项殊荣。这让我既激动又感动,它既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作为一名扎根... 对我而言,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我有幸入选“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与1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获得此项殊荣。这让我既激动又感动,它既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作为一名扎根祖国边疆的一线教师、校长,从教近18年来,我先后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那曲市巴青县巴青乡、扎色镇,边境一线的米林市南伊珞巴民族乡、羌纳乡等地任教,我克服高寒缺氧、身体不适等种种困难,践行和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潜心教书、用心育人,希望为边疆地区的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广阔天地间自由翱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一线教师 教书育人 高寒缺氧 自由翱翔 老西藏精神 边疆地区 巴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藏工作是全国各族人民履行共同使命的集中体现
14
作者 廉湘民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M0003,共7页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各对口支援单位和广大援藏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干部援藏、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各对口支援单位和广大援藏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干部援藏、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组团式”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不断加大援藏力度、丰富援藏内涵、调整援藏重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援藏工作,对口援藏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一股股活力,极大地促进了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广大援藏干部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扎根雪域高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新篇章,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西藏视察指导,两次主持召开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多次对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作为西藏工作的战略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值此对口援藏工作30周年之际,《西藏研究》汉文版特约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廉湘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徐志民撰写论文,以宣传弘扬伟大的援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工作座谈会 对口援藏 老西藏精神 援藏工作 雪域高原 定期轮换 对口支援 汉文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次旦央吉简介
15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3-1243,共1页
次旦央吉,女,51岁,藏族,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中心主任,西藏眼科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身上有着特别能吃苦、无私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了给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几乎跑遍了整个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程达18万公里。仅白内障一种... 次旦央吉,女,51岁,藏族,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中心主任,西藏眼科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身上有着特别能吃苦、无私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了给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几乎跑遍了整个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程达18万公里。仅白内障一种手术就亲自参与完成3万多例,复明率达99%左右,是西藏现代眼科历史里程碑的人物。自2005年至今坚持下乡组织乡村医师培训班多次,授课达4000多人次,为西藏的基层眼科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下乡手术4000多例,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眼科中心 科技工作者 学科带头人 中共党员 高寒缺氧 老西藏精神 眼科研究 次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