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宁海城地区老虎沟基性岩墙锆石U-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博
何艳红
+2 位作者
孟祥舒
务磊
徐可心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80-94,共15页
胶-辽-吉活动带是华北板块重要的古元古代造山带,与南北两侧的狼林地块和龙岗地块通过断层接触,共同构成了东部陆块。造山带内分布有大量的变沉积岩系,并在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下,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在辽宁海城—...
胶-辽-吉活动带是华北板块重要的古元古代造山带,与南北两侧的狼林地块和龙岗地块通过断层接触,共同构成了东部陆块。造山带内分布有大量的变沉积岩系,并在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下,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在辽宁海城—草河口地区分布着大量古元古代变质基性岩墙,分别为北东—南西走向的什司县基性岩墙群和北西—南东走向的老虎沟基性岩墙群。什司县基性岩墙与北辽河群中的浪子山岩组和里尔峪岩组呈互层状产出于胶-辽-吉带内,老虎沟基性岩墙高角度侵入到龙岗地块东南缘新太古宙片麻岩中。LA-ICPMS锆石U-Pb-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老虎沟基性岩经历(1 864±15)Ma的变质作用,锆石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T_(DM1))为2 040~2 293Ma,代表了老虎沟基性岩从地幔中抽取出来的时间。以上测试结果与辽阳地区什司县基性岩年代学记录和Hf同位素数据一致。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亦表明,老虎沟基性岩墙与什司县基性岩墙的地化特征基本一致,均具有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选择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暗示两者形成于相似的构造环境。在Nb/Yb-Th/Yb图解中,老虎沟基性岩和什司县基性岩样品均具有Th的强烈富集,指示了俯冲作用的存在。但是老虎沟基性岩具有相对较高的Nb/Zr值,说明其源区经历过硅酸盐熔体的交代富集作用,而什司县基性岩低的Nb/Zr和变化较大的Th/Zr值指示其源区受到了流体的交代作用。综上分析,老虎沟基性岩和什司县基性岩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二者源区分别受到了硅酸质熔浆和流体的交代作用,随后受1 930~1 850Ma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发生了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吉构造带
老虎沟基性岩墙群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海城地区老虎沟基性岩墙锆石U-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博
何艳红
孟祥舒
务磊
徐可心
机构
陕西省宝玉石教学示范中心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80-94,共15页
基金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2121)
文摘
胶-辽-吉活动带是华北板块重要的古元古代造山带,与南北两侧的狼林地块和龙岗地块通过断层接触,共同构成了东部陆块。造山带内分布有大量的变沉积岩系,并在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下,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在辽宁海城—草河口地区分布着大量古元古代变质基性岩墙,分别为北东—南西走向的什司县基性岩墙群和北西—南东走向的老虎沟基性岩墙群。什司县基性岩墙与北辽河群中的浪子山岩组和里尔峪岩组呈互层状产出于胶-辽-吉带内,老虎沟基性岩墙高角度侵入到龙岗地块东南缘新太古宙片麻岩中。LA-ICPMS锆石U-Pb-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老虎沟基性岩经历(1 864±15)Ma的变质作用,锆石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T_(DM1))为2 040~2 293Ma,代表了老虎沟基性岩从地幔中抽取出来的时间。以上测试结果与辽阳地区什司县基性岩年代学记录和Hf同位素数据一致。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亦表明,老虎沟基性岩墙与什司县基性岩墙的地化特征基本一致,均具有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选择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暗示两者形成于相似的构造环境。在Nb/Yb-Th/Yb图解中,老虎沟基性岩和什司县基性岩样品均具有Th的强烈富集,指示了俯冲作用的存在。但是老虎沟基性岩具有相对较高的Nb/Zr值,说明其源区经历过硅酸盐熔体的交代富集作用,而什司县基性岩低的Nb/Zr和变化较大的Th/Zr值指示其源区受到了流体的交代作用。综上分析,老虎沟基性岩和什司县基性岩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二者源区分别受到了硅酸质熔浆和流体的交代作用,随后受1 930~1 850Ma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发生了变质。
关键词
胶-辽-吉构造带
老虎沟基性岩墙群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Keywords
Jiao-Liao-Ji belt
Laohugou mafic dykes
zircon U-Pb dating
Hf isotopes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宁海城地区老虎沟基性岩墙锆石U-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王博
何艳红
孟祥舒
务磊
徐可心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