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姜凤依 史晓 +3 位作者 季思勤 施丹 鲍晓敏 周永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共计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共计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结合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观察各组数据: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及Fried表型衰弱量表(frailty phenotype,FP)评分变化及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握力变化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变化、5次坐立试验(five-times-sit-to-stand test,FTSST)变化、步速变化、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变化、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变化、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变化、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微型营养评估(mini nutritionaal assessment,MNA)评分变化、患者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6.08%(49/51)vs84.31%(43/51)],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04%(50/51)vs84.31%(43/5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且可自行缓解,P>0.05。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能缓解衰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增加肌肉质量,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综合征 补肾健脾通络方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先天和后天论治老年衰弱综合征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立 陈民 +1 位作者 尹江涛 张兴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43-2546,共4页
老年衰弱综合征是体现老年人生理储备及病理状态的一系列症候群,目前其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中医缺乏与其相对应的辨证论治体系,因此,基于整体论治,从先天及后的角度探讨老年衰弱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以期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老年衰弱综合征 整体论治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秦丽 梁珍珍 +3 位作者 葛立宾 陈亮 霍永彦 李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8-603,共6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衰弱综合征引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日益凸显。老年衰弱综合征会导致跌倒、残疾、住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我国关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流行病数据较少。目的探究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现状及其影响...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衰弱综合征引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日益凸显。老年衰弱综合征会导致跌倒、残疾、住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我国关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流行病数据较少。目的探究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4-9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基础慢性病调查问卷,并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询问研究对象后填写,其中部分资料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体检数据库导出;Fried衰弱表型检查由调查员辅助研究对象完成,以确定研究对象的衰弱程度;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基础慢性病因素。结果 408例老年人中,非衰弱期184例、衰弱前期201例、衰弱期23例。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的性别、年龄、身高、2017年体质量、2018年体质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饮食习惯、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期老年人基础慢性病的患病率由高到低排列前6项依次是:高血压、脑梗死、骨质疏松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慢性肝病、慢性肾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39,95%CI(1.580,11.911)]、脑梗死[OR=2.787,95%C(I0.510,1.540)]、骨质疏松症[OR=2.048,95%C(I0.083,1.350)]是发生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骨质疏松症是发生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全科医生可通过定期筛查识别高危衰弱人群,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脑梗死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要多加重视,及时预测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指导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该疾病,重视老年人健康情况,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综合征 Fried衰弱表型 社区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脾肾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老年衰弱综合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嵛镌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1-675,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原发性OP和老年衰弱综合征成为目前常见的两种老年疾病。在中医理论方面,原发性OP以肾虚为本,脾虚为源,肝虚为关键,衰弱多由于老年人五脏俱虚,脾肾尤甚...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原发性OP和老年衰弱综合征成为目前常见的两种老年疾病。在中医理论方面,原发性OP以肾虚为本,脾虚为源,肝虚为关键,衰弱多由于老年人五脏俱虚,脾肾尤甚,二者有部分相同的病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二者在钙磷调节激素、外泌体、营养物质、炎症因子等方面均有联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从肝脾肾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寻找原发性OP和衰弱之间的相同点,为后续两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肝脾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衰弱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