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老年创业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践路向
1
作者
陈馨
缪建东
周振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鼓励老年人创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缩减问题的有效路径。开展老年创业教育是支持老年人创业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尚未受到社会足够重视。老年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包含提高创业准备...
鼓励老年人创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缩减问题的有效路径。开展老年创业教育是支持老年人创业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尚未受到社会足够重视。老年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包含提高创业准备、促进主动调适和支持社会融入三个维度。老年创业教育兼具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既能够扩宽老年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支持老年人主动融入社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未来应以提升创业素养为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优势导向教育立场为路向开展老年创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教育
创业教育
老年社会参与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立黎
欧阳材泓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11,共17页
老年志愿服务契合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与生产性老龄化的内在要求,已成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当前研究聚焦机构或组织开展的正式志愿服务参与,对在中国情境中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非正式志愿服务参与...
老年志愿服务契合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与生产性老龄化的内在要求,已成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当前研究聚焦机构或组织开展的正式志愿服务参与,对在中国情境中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非正式志愿服务参与却缺乏足够关注,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类型与群体异质性有待梳理。同时,老化态度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老年人不同的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尚待厘清。本研究采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基于正式与非正式的角度,将老年志愿服务参与分类为“正式型”“非正式型”“双重参与型”及“非参与型”,并引入“身体-认知-社会”分析框架,探讨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非参与型,正式型志愿服务参与对老化态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参与正式型志愿服务对其老化态度的积极作用越突出,验证了志愿服务参与对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补偿效应”;而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参与正式型志愿服务则主要是通过提升个人价值感来获得更积极的老化态度。参与非正式型志愿服务对老化态度影响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其对心理获得维度显著的消极影响抵消了对心理社会丧失与身体变化体验维度的正向影响。参与非正式型志愿服务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个人价值感,从而降低其心理获得感。双重参与型的志愿服务参与虽然能够在身体变化体验维度与心理获得维度起到积极作用,但在老化态度的心理社会丧失维度呈现负向效应,因而总效应也不显著。一方面,双重参与既可以通过提升个人价值感来帮助老年人提高心理获得感,也可以直接促进对身体变化的积极感知。特别是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两种类型都参加有助于提高对身体变化的积极体验。另一方面,双重参与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导致心理社会丧失感,尤其是在尊老敬老氛围较好的社区,参与两种类型反而更容易导致心理社会丧失感和对身体变化的消极体验。建议加强老年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参与的均衡化;加大对非正式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营造年龄友好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积极的老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社会参与
老年
志愿服务
老化态度
个人价值感
年龄友好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社会参与及“趣缘”活动与茶文化研究
3
作者
彭定萍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2期308-309,共2页
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交往的场所,其本质属性也只有将物质空间环境的社会意义结合才能得到认识。研究发现,不同空间对个体的社会参与有着不同的影响。城市公共空间中有组织的兴趣小组、半组织的广场舞蹈、无组织的“看客”,共同构成了...
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交往的场所,其本质属性也只有将物质空间环境的社会意义结合才能得到认识。研究发现,不同空间对个体的社会参与有着不同的影响。城市公共空间中有组织的兴趣小组、半组织的广场舞蹈、无组织的“看客”,共同构成了老年人社会参与及“趣缘”活动,并影响着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反之,社会参与也在提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包括康养与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老年
人
社会
参与
融合机制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梅宇婷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4期84-88,共5页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从个体、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四个层面对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因素进行了层次性、系统性分析。结果发现,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表层因素有社会关系、社会参与认知和活动资源与互动,中层因素有...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从个体、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四个层面对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因素进行了层次性、系统性分析。结果发现,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表层因素有社会关系、社会参与认知和活动资源与互动,中层因素有年龄、收入状况、居住方式、子女数量、社会关注度、城乡类型,深层因素有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和政府支持。其中社会参与认知、活动资源与互动、城乡类型、社会关注度、居住方式、收入状况的综合权重相对较大,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人
社会
参与
影响因素
ISM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11
5
作者
刘晓梅
陈文斯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3-128,共6页
积极应对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探寻社区养老综合体的中国路径迫在眉睫。社区养老综合体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地域功能型共同体。目前,我国养老综合体的实践模式存在建设理念与传统观念相悖、商业氛围过于浓厚、...
积极应对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探寻社区养老综合体的中国路径迫在眉睫。社区养老综合体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地域功能型共同体。目前,我国养老综合体的实践模式存在建设理念与传统观念相悖、商业氛围过于浓厚、专业人才缺失等困境。美国的高度市场化模式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模式值得借鉴:他们更加重视健康管理理念,实行多职业联合服务,致力于促进代际交流,推动资源整合。建设中国式社区养老综合体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长护险支持下的综合服务体系、强调老年社会参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社区智慧平台,多主体共同发力为养老事业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区养老综合体
养老服务体系
老年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创业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践路向
1
作者
陈馨
缪建东
周振华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开放大学老年发展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人口老龄化社会养教结合模式研究”(编号:JSS-B-2020008),主持人:周振华
华东地区开放大学联盟联合科研攻关课题“文化养老支持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1-Z-01),主持人:周振华。
文摘
鼓励老年人创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缩减问题的有效路径。开展老年创业教育是支持老年人创业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尚未受到社会足够重视。老年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包含提高创业准备、促进主动调适和支持社会融入三个维度。老年创业教育兼具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既能够扩宽老年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支持老年人主动融入社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未来应以提升创业素养为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优势导向教育立场为路向开展老年创业教育。
关键词
老年
教育
创业教育
老年社会参与
人口老龄化
Keywords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elderly social participation
population ageing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立黎
欧阳材泓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11,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年长员工就业质量与延迟退休问题研究(23BRK009)。
文摘
老年志愿服务契合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与生产性老龄化的内在要求,已成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当前研究聚焦机构或组织开展的正式志愿服务参与,对在中国情境中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非正式志愿服务参与却缺乏足够关注,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类型与群体异质性有待梳理。同时,老化态度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老年人不同的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尚待厘清。本研究采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基于正式与非正式的角度,将老年志愿服务参与分类为“正式型”“非正式型”“双重参与型”及“非参与型”,并引入“身体-认知-社会”分析框架,探讨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非参与型,正式型志愿服务参与对老化态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参与正式型志愿服务对其老化态度的积极作用越突出,验证了志愿服务参与对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补偿效应”;而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参与正式型志愿服务则主要是通过提升个人价值感来获得更积极的老化态度。参与非正式型志愿服务对老化态度影响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其对心理获得维度显著的消极影响抵消了对心理社会丧失与身体变化体验维度的正向影响。参与非正式型志愿服务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个人价值感,从而降低其心理获得感。双重参与型的志愿服务参与虽然能够在身体变化体验维度与心理获得维度起到积极作用,但在老化态度的心理社会丧失维度呈现负向效应,因而总效应也不显著。一方面,双重参与既可以通过提升个人价值感来帮助老年人提高心理获得感,也可以直接促进对身体变化的积极感知。特别是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两种类型都参加有助于提高对身体变化的积极体验。另一方面,双重参与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导致心理社会丧失感,尤其是在尊老敬老氛围较好的社区,参与两种类型反而更容易导致心理社会丧失感和对身体变化的消极体验。建议加强老年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参与的均衡化;加大对非正式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营造年龄友好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积极的老龄观。
关键词
老年社会参与
老年
志愿服务
老化态度
个人价值感
年龄友好环境
Keywords
Social Engagement of Older Adults
Older Volunteering
Aging Attitudes
A Sense of Personal Worth
Age-friendly Environment
分类号
C913.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社会参与及“趣缘”活动与茶文化研究
3
作者
彭定萍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2期308-309,共2页
基金
浙江省社科联一般课题“发展理论视阙下新型农民培育机制与路径比较研究”(2016N50M)。
文摘
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交往的场所,其本质属性也只有将物质空间环境的社会意义结合才能得到认识。研究发现,不同空间对个体的社会参与有着不同的影响。城市公共空间中有组织的兴趣小组、半组织的广场舞蹈、无组织的“看客”,共同构成了老年人社会参与及“趣缘”活动,并影响着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反之,社会参与也在提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包括康养与茶文化。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老年
人
社会
参与
融合机制
茶文化
分类号
D669.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梅宇婷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出处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4期84-88,共5页
文摘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从个体、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四个层面对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因素进行了层次性、系统性分析。结果发现,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表层因素有社会关系、社会参与认知和活动资源与互动,中层因素有年龄、收入状况、居住方式、子女数量、社会关注度、城乡类型,深层因素有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和政府支持。其中社会参与认知、活动资源与互动、城乡类型、社会关注度、居住方式、收入状况的综合权重相对较大,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老年
人
社会
参与
影响因素
ISM
AHP
Keywords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
influence factors
ISM
AHP
分类号
F913.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11
5
作者
刘晓梅
陈文斯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长春人文学院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精准扶贫视角下辽宁省贫困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LN2020Z08)
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城市社区CCRC养老综合体模式实践性研究”(2019JD1)。
文摘
积极应对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探寻社区养老综合体的中国路径迫在眉睫。社区养老综合体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地域功能型共同体。目前,我国养老综合体的实践模式存在建设理念与传统观念相悖、商业氛围过于浓厚、专业人才缺失等困境。美国的高度市场化模式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模式值得借鉴:他们更加重视健康管理理念,实行多职业联合服务,致力于促进代际交流,推动资源整合。建设中国式社区养老综合体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长护险支持下的综合服务体系、强调老年社会参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社区智慧平台,多主体共同发力为养老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区养老综合体
养老服务体系
老年社会参与
分类号
C913.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老年创业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践路向
陈馨
缪建东
周振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研究
谢立黎
欧阳材泓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市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社会参与及“趣缘”活动与茶文化研究
彭定萍
《福建茶叶》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梅宇婷
《热带农业工程》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
刘晓梅
陈文斯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