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隔代照料、成年子女劳动参与和老年生产性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石贝贝
杨成钢
候蔺
-
机构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
出处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3,共13页
-
基金
河北大学“人才科研启动经费”专项资金项目“老年人生产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52100098123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命历程范式的老年人养老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BRK028)。
-
文摘
当前少子化、老龄化人口发展形势下,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成为缓解家庭照料负担、增加成年子女劳动参与、提升老年生产性的重要途径。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了控制不同协变量的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会显著促进成年子女劳动参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二者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隔代照料能够保障成年子女的劳动参与率;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即隔代照料对年轻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更显著,在城市地区更突出。基于实证结果,结合《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测算得到: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具有间接生产性,至少增加了1.63%(约675.71万人)的女性劳动参与。这有效保证了有照料需求女性的劳动参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代际间劳动力的结构性替代。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一方面减轻了家庭照料负担,缓解了母职困局,增加了成年子女劳动参与;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老年人力资本的开发,提升了老年生产性。中国具有隔代照料传统,且当前仍是紧密型代际关系为主导,因此,在中国劳动力短缺和结构性矛盾伴生以及生育政策调整交叠背景下,隔代照料有助于实现代际互助,提高家庭福利,并进一步促进代际共融,提升劳动生产力。
-
关键词
隔代照料
劳动替代
老年生产性
倾向值匹配
-
Keywords
Intergenerational Care
Labor Substitution
Productive Age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C913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