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际经济视角下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萌 袁益 张力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研究探讨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这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问题。基于代际经济视角和国民转移账户方法,量化了2000—2019年间老年期收入和消费与其他年龄组的差距,以及转移支付对老年人口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老年人口的收入高于... 研究探讨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这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问题。基于代际经济视角和国民转移账户方法,量化了2000—2019年间老年期收入和消费与其他年龄组的差距,以及转移支付对老年人口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老年人口的收入高于其消费;退休后的收入替代率持续改善。老年收入保障存在的短板主要有:老年人口的财富盈余与其他年龄组别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老年人口的公共和私人转移“收”少于“支”;老年消费中所缴纳的税费对冲了公共财政对老年收入的支持;公共转移未能充分发挥减少老年人口之间收入不平等的作用。研究认为,提供充分老年收入保障,需要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容和消费性税负减免改善政府对老年人口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 代际经济 国民转移账户 生命周期赤字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老年收入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珍 王海东 王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9-687,共9页
在中国城镇劳动人口建立退休金制度近60年后,2009年中国农村开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政府期望在2020年将该制度推广至全体农村人口。建立政府供给的农村老年收入制度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基于对财务可持续性、个人账... 在中国城镇劳动人口建立退休金制度近60年后,2009年中国农村开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政府期望在2020年将该制度推广至全体农村人口。建立政府供给的农村老年收入制度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基于对财务可持续性、个人账户的可接受性、账户资产管理的效率性等方面的分析,在"公平"、"城乡统筹"等口号下建立的、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构相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农村老年收入保障制度的最优选择是基于基本生活保障、财政可持续负担的农村居民普惠式养老金制度,即将现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部分建成真正的农村普惠式养老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老年收入保障 普惠式养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多支柱老年收入保障体系的评价及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雯 黄万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83,共7页
加拿大老年收入保障体系由三个支柱构成:第一支柱为普享型的公共养老金及相关津贴;第二支柱为收入关联的公共养老金;第三支柱为私人养老金,包括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在此体系下,各支柱定位准确、管理精细,支柱间有效衔接、运行高效... 加拿大老年收入保障体系由三个支柱构成:第一支柱为普享型的公共养老金及相关津贴;第二支柱为收入关联的公共养老金;第三支柱为私人养老金,包括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在此体系下,各支柱定位准确、管理精细,支柱间有效衔接、运行高效,减贫和再分配通过适度支出得以很好实现,年老风险通过高覆盖面的保险得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各制度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通过精细化管理得到保障,全社会对制度体系进行预防性改革的意识和能力都很强。基于加拿大这些有益的理念和技术,在完善我国老年收入保障体系过程中,需明晰"多支柱"而非"多层次"的核心理念,同时必须基于"多支柱"理念对我国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进行结构和参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老年收入保障体系 多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多层次多支柱老年收入保障体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珍 《行政管理改革》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政府提供或者组织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要为全体老年人提供保护,但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一元化之前,不应该一味将城乡统筹理解为城乡"一体化",追求形式上的统一大于追求收入保障的本身;应该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制度体系,不同的... 政府提供或者组织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要为全体老年人提供保护,但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一元化之前,不应该一味将城乡统筹理解为城乡"一体化",追求形式上的统一大于追求收入保障的本身;应该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制度体系,不同的人群适用不同的制度组合,以达到不付费者最低生活有保障,付费者老年收入保基本,自愿储蓄锦上添花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收入保障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转移与商业养老保险对老年收入的影响差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于文广 乔智 +1 位作者 管国锋 王琦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55,共8页
构建混合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下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个人最优消费决策,测算商业养老保险与代际转移对老年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代际转移支付比例提高会减少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进而降低老年收入水平,与其他因素相比,保险价格变动对... 构建混合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下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个人最优消费决策,测算商业养老保险与代际转移对老年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代际转移支付比例提高会减少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进而降低老年收入水平,与其他因素相比,保险价格变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最明显。鉴于此,应丰富居民投资结构,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发挥家庭养老除代际转移支付之外的多样化功能,同时通过供给侧降费推动居民参与商业养老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代交叠模型 混合动机 代际转移 商业养老保险 老年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多层次转移性收入差距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发现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楠 林志建 杨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9,共10页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缓解老年人转移性收入差距是缩小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2018年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分析来自政府-社会-家庭的多层次转移性资金...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缓解老年人转移性收入差距是缩小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2018年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分析来自政府-社会-家庭的多层次转移性资金在降低老年人收入差距中的效果。研究发现:(1)多层次转移性资金是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家庭与社会的占比分别为71.59%、28.26%和0.15%;(2)老年人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约为0.64,政府、家庭与社会转移性收入对不平等的贡献率分别为80.09%、19.80%、0.11%;(3)养老保险制度差异造成了养老金收入鸿沟,政府直接补助和社会捐助对缓解老年人转移性收入差距作用有限,而家庭养孩防老模式效果显著。据此,需逐步缩小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建立健全社会捐助渠道,鼓励家庭养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收入差距 转移性收入 共同富裕 基尼系数分解 再中心化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个人收入的增收效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杰 黄春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1-164,共4页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状况调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估计了商业养老保险对于老年人的个人收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用传统OLS多元线性回归验证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确实会对老年人的收入产生明显的增收效应,增收幅度在25%左右,但此...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状况调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估计了商业养老保险对于老年人的个人收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用传统OLS多元线性回归验证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确实会对老年人的收入产生明显的增收效应,增收幅度在25%左右,但此方法存在明显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相关系数得到平均处理效应为39%,故传统的OLS多元线性回归低估了商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收入的增收效应,大致低估了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养老保险 老年收入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妇女收入双重劣势研究——以1926-1950年出生队列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子杨 杨慧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8,共10页
运用1990-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和分层APC模型,在对1926-1950年出生队列的收入作研究后发现,20年来我国老年人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队列效应以及性别与年龄-时期-队列交互影响显著,总体呈现“男高女低”... 运用1990-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和分层APC模型,在对1926-1950年出生队列的收入作研究后发现,20年来我国老年人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队列效应以及性别与年龄-时期-队列交互影响显著,总体呈现“男高女低”以及性别差距、年龄差距不断扩大趋势;年龄越大,收入性别差距也越大。基于老年妇女收入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同时具有弱势特征,提出老年妇女收入双重弱势理论。老年妇女零收入以及收入年龄差距、性别差距扩大问题,冲击着老有所养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分类施策,精准解决贫困问题,适当缩小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收入 性别差距 年龄效应 时期效应 队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特征分析 被引量:62
9
作者 乔晓春 张恺悌 孙陆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共6页
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2000年12月组织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原始数据,在得到中国老年贫困人口规模估计的基础上,将总体规模按照老年人的人口、社会、经济、健康等多种特征,对老年贫困问题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分析发现... 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2000年12月组织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原始数据,在得到中国老年贫困人口规模估计的基础上,将总体规模按照老年人的人口、社会、经济、健康等多种特征,对老年贫困问题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中,女性贫困人口大大多于男性;高龄老年人的贫困比例高于低龄老人贫困的比例。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遭受贫困的风险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农村老年人贫困的比例高于城市老年人贫困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贫困 老年收入 人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未必多福——基于子女数量与老年人养老状况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慈勤英 宁雯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4,共6页
从老年人个体生活质素角度来分析子女数量对于城乡老年人养老的影响,以验证"多子即多福"的观念。分析结果表明,子女数量的多少对于老年人的养老影响都不显著,基本否定了子女数量多的老年人经济收入更高、生活自理能力更强、... 从老年人个体生活质素角度来分析子女数量对于城乡老年人养老的影响,以验证"多子即多福"的观念。分析结果表明,子女数量的多少对于老年人的养老影响都不显著,基本否定了子女数量多的老年人经济收入更高、生活自理能力更强、精神状况更好以及生活满意度更高这四个假设。子女的经济状况以及婚姻状况分别对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有显著影响;城乡仍有子女处于不在婚状态的老年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较低;有子女同住的农村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相对更强;同住、有子女不在婚的城市老年人,其精神状况较差。子女对老年人养老状况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有无子女以及子女提供养老资源的方式以及质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数量 老年人经济收入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老年人精神慰藉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老龄亲和产业的经验与不足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桂莲 刘文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93-102,共10页
中韩老龄化日益严重,经济发展缺乏人力资源驱动,老龄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比较分析中韩及韩日老龄产业现状可知:中韩老年住—养—医设施与服务、老年用品、老年休闲文化、老龄金融产业等存在较大差别;中国老龄产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韩... 中韩老龄化日益严重,经济发展缺乏人力资源驱动,老龄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比较分析中韩及韩日老龄产业现状可知:中韩老年住—养—医设施与服务、老年用品、老年休闲文化、老龄金融产业等存在较大差别;中国老龄产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韩国老龄亲和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但仍落后于日本。中国应加强与韩国老龄亲和产业的合作,还应借鉴韩国的经验及落后于日本的教训:通过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与增强个人养老意识,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逐步提高老龄产业认知度、优化老龄产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产业 老龄亲和产业 合作 老年收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