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林洁 朱宏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6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创通气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有创通气组采取有创机械通...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创通气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有创通气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联合治疗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酸碱度(pH)]。结果经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有创通气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 P=0.038<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O_2、PaCO_2、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_2、PaCO_2、pH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的PaO_2、PaCO_2、pH均明显优于有创通气组,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有创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 P=0.038<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9
2
作者 刘希芝 丁艳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86例经临床确诊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德国万曼BiPAP无创呼吸机行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86例经临床确诊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德国万曼BiPAP无创呼吸机行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呼吸机护理、营养支持。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氮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值、呼吸、心率、血压变化;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变化;并观察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PaO2、SaO2及pH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aCO2显著降低(P<0.01);患者平均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平均APACHEⅡ评分及辅助呼吸肌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GCS评分显著增加(P<0.05)。86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有效护理措施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好,创伤小,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玉华 《北方药学》 2017年第6期51-51,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对其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舒利迭。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PEF...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对其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舒利迭。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PEF)、动脉血气指标(PaCO_2、pH值、PaO_2)。结果:治疗后两组FEV1、PEF、pH值、PaO_2等指标均显著提高,PaCO_2显著降低,研究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对比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舒利迭可显著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舒利迭 功能 动脉血气 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居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兰 陈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成都理工大学医院内科治疗好转出院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成都理工大学医院内科治疗好转出院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居家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祛痰、清理呼吸道、消痉抑喘、抗感染、长期吸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NPPV治疗。随访1年,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住院情况、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6-min步行测试(6MWT)、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以及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中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F-36量表,呼吸困难程度采用圣乔治问卷。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住院(13.33±2.54)和(14.32±3.41)d,住院费用分别为(1.57±0.15)万元和(2.12±0.26)万元,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6,P>0.05),但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56,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6MW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氧分压(PaO 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6.0%(13/50)和34.0%(17/50),P=0.383]、依从性差发生率[24.0%(12/50)和34.0%(17/50),P=0.2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居家应用NPPV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驱动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护理干预策略探讨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莉 张蒙 张东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构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驱动影响因素模型,并据此制订护理干预策略。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老年C... 目的构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驱动影响因素模型,并据此制订护理干预策略。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VAP发生情况,将其分为VAP组(26例)、非VAP组(94例),回顾性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驱动影响因素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患者VA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VAP组年龄、意识障碍者占比、机械通气时间>5 d者占比、机械通气置管方式为气管切开者占比、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15分者占比、因COPD多次住院者占比、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者占比、营养支持途径为全静脉者占比、平卧位者占比均高于非VAP组,氧合指数低于非VAP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时间>5 d、机械通气置管方式为气管切开、APACHEⅡ评分>15分、因COPD多次住院、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营养支持途径为全静脉均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驱动影响因素模型:logit(P)=-14.690-年龄×0.683+意识障碍×0.706+机械通气时间>5 d×0.648+APACHEⅡ评分>15分×0.798+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0.564+营养支持途径为全静脉×0.733,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P<0.05)。结论建立驱动影响因素模型预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价值较高,对临床中高危患者的相应护理干预策略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老年 呼吸机相关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韩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3期2372-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宁陵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宁陵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50%呼气流量峰值(PEF 50)、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均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死2例(5.00%),对照组病死9例(22.50%),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肺功能,改善机体动脉血气指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老年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纳洛酮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胡雪 王傲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0期3774-3776,共3页
目的分析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 目的分析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盐酸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泵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BiPAP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活量、深吸气量、残气量较治疗前均升高,残气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肺活量、深吸气量、残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高于对照组,残气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H值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和观察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有助于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老年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呼吸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玉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接受BiPAP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pH、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H、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43%)高于对照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BiPAP治疗可改善血气指标,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以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老年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隆海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5期36-36,38,共2页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技术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和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技术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和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技术可有效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沙美特罗替卡松 无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7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行常规治疗和4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行常规治疗和4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2、24h后血气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h后pH、PaO2、PaCO2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4h后,两组三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沪〈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呼吸机感染,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邓增 黄铭 韩冬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F)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SM/FP)与无创呼吸机(CPAP)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144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RF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CPAP治疗...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F)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SM/FP)与无创呼吸机(CPAP)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144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RF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M/F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84.72%)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更高(P<0.05)。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的(85.40±4.22)、(353.50±8.50)、(46.47±4.22)mm Hg(1 mm Hg=0.133 kPa)相比,观察组PaO_(2)(96.60±4.56)mm Hg、PaO_(2)/FiO_(2)(365.49±9.02)mm Hg更高,PaCO_(2)(40.50±3.90)mm Hg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未见差异(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Ⅱ型RF患者采用SM/FP与CPAP联合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安全性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无创呼吸 老年 慢性阻塞性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李茉莉 刘俊永 +2 位作者 罗庆凯 伍峻仪 熊艺为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0期140-143,161,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组(n=60)和HFNC组(n=60),分别予以无NIPPV和HFNC治疗,比较两组的呼吸循环指标、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结局指标。结果HFNC组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NI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 h HFNC组氧分压(PaO2)高于NI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IPPV组比较,HFNC组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p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乳酸(Lac)、气胸率、气管插管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HFNC进行临床治疗,在改善缺氧状态的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呼吸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马竞驰 张丽 +1 位作者 季学丽 赵青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160例,均采用...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160例,均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并分析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24 h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机械通气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60例患者均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16例(72.50%)通气成功并撤机(通气成功组),44例(27.50%)通气失败(通气失败组)。160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24 h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较治疗前升高,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589,95%CI 1.210~2.087)、糖尿病(OR=2.257,95%CI 1.319~3.86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4.710,95%CI 2.580~8.598)、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9分(OR=22.280,95%CI 2.538~195.586)、PaO_(2)<55 mmHg(1 mmHg=0.133 kPa;OR=8.712,95%CI 2.220~34.189)和PaCO_(2)≥75 mmHg(OR=25.800,95%CI 4.703~141.535)是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获取良好疗效,能够改善缺氧症状及肺功能,但年龄、糖尿病、MODS、APACHEⅡ评分、PaO_(2)和PaCO_(2)是其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需在临床应用中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郭维军 李斌 +1 位作者 王郑莲 潘沐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0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发作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祛痰...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发作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祛痰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联合组采用清金化痰汤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值]、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计算死亡率、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SaO_(2)较治疗前高(P<0.05),PaCO_(2)较治疗前低(P<0.05),且联合组Pa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EV1、FVC和FEV1/FVC值均较治疗前高(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IL-17、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89%(32/36),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可改善急性发作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状态和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清金化痰汤 呼吸衰竭 功能 血气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15
作者 王习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2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隆回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隆回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SaO_(2)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稳定患者血气指数,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 泡灌洗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尤文光 邢月 +1 位作者 赵玉环 关凯棋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2023年2月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南庄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2023年2月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南庄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NIPP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咳痰评分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IPPV联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电子支气管镜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朱建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6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家庭氧疗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被引量:4
18
作者 裴爽 李华 +1 位作者 裴丽红 王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慢阻肺病评估量表(CAT)评分,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状况评估量表(BODE)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PaO_(2)、SaO_(2)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IL-8、PaCO_(2)、CAT评分、mMRC评分、BODE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功能,调节血气指标,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II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指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小花 何凤珍 +1 位作者 刘雪 袁晓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Ⅱ-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80例AECOPD合并Ⅱ-RF患者,依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及NIPPV组,各40例,对比...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Ⅱ-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80例AECOPD合并Ⅱ-RF患者,依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及NIPPV组,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HFNC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NIPPV组(75.00%)(P<0.05);治疗后,与NIPPV组及治疗前相比,HFNC组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更低(P<0.05);治疗后HFNC组CRP、IL-6、WBC水平低于NIPPV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HFNC组MDA、MPO低于NIPPV组及治疗前,SOD高于NIPPV组及治疗前(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IPPV组(P<0.05)。结论 经HFNC治疗后可改善AECOPD合并Ⅱ-RF患者血气功能,减轻患者机体炎症状态,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病情较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用药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何柳君 叶淑如 黄炜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用药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临床药师用药教育)、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用药教育)。比较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用药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临床药师用药教育)、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用药教育)。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康复情况、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接受用药教育后两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评分高于用药教育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用药教育后观察组FEV_(1)提升值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用药教育后两组SGRQ评分低于用药教育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接受用药教育后两组CAT评分低于用药教育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接受用药教育后观察组mMRC评分0~1级占比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用药教育后两组SF-36评分高于用药教育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用药教育能够使老年患者掌握更多的用药知识,依从性更高,各项呼吸、身体指标更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 高血压 临床药师 用药教育 服药依从性 呼吸困难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