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与进展
1
作者 张通海 王礼宁 +4 位作者 胡永康 马天赐 韩安扬 马勇 郭杨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0-448,共9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一项日益严峻的公共健康挑战,其隐蔽性强、患病率高、导致残疾的风险大,对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构成了重大影响。构建一个理想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理解其病理机制至关重要,并且对于开发抗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一项日益严峻的公共健康挑战,其隐蔽性强、患病率高、导致残疾的风险大,对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构成了重大影响。构建一个理想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理解其病理机制至关重要,并且对于开发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和识别新的治疗靶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综述详细梳理了当前广泛使用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局限,并探讨了动物模型在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通络止痛方抑制巨噬细胞衰老改善BMSC成骨分化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丢失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天驰 李沐哲 +6 位作者 牛园园 郭杨 王礼宁 田霖坤 王遇珩 王泉荃 马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60,共12页
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止痛方调控巨噬细胞衰老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过氧化氢制备衰老巨噬细胞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以及qPCR... 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止痛方调控巨噬细胞衰老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过氧化氢制备衰老巨噬细胞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以及qPCR、Western blot检测衰老指标p21和p5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衰老的影响。使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染色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q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CD206、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精氨酸酶(Arginase,ARG1)和iNOS的蛋白表达,评估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qPCR检测成骨相关指标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α1,Col1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mRNA水平以及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评估含药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成骨分化的影响。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温肾通络止痛方低剂量组、温肾通络止痛方高剂量组,D-半乳糖制备SOP小鼠模型。Micro-CT分析小鼠股骨微结构,HE染色检测小鼠股骨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分子p21、p53和成骨相关指标OCN、Runx2蛋白表达水平,qPCR检测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分子p21、p53 mRNA和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IL-6、iNOS、CD20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温肾通络止痛方对小鼠SOP模型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肾通络止痛方含药血清干预后,衰老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21和p5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此外,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巨噬细胞ROS的产生(P<0.05,P<0.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含药血清处理后,巨噬细胞M1相关基因iNOS的mRNA表达下调(P<0.01),M2相关基因CD163和CD206 mRNA表达上调(P<0.05),iNOS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ARG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含药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可增加ALP阳性细胞数(P<0.01,P<0.001)、茜素红阳性面积(P<0.05),以及升高成骨相关基因Runx2、Col1a1和OCN mRNA表达(P<0.05,P<0.01)。Micro-C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温肾通络止痛方组小鼠股骨BMD、BV/TV、Tb.N显著增加(P<0.05,P<0.01,P<0.001),Tb.Sp显著降低(P<0.05,P<0.01);HE结果显示,骨小梁明显改善,数量增多变宽。此外,温肾通络止痛方可显著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基因p21和p53 mRNA和蛋白上调(P<0.05,P<0.001,P<0.0001),促进成骨相关指标OCN、Runx2蛋白表达(P<0.01,P<0.0001),促进M1相关基因IL-6和iNOS下调(P<0.05),同时可促进M2相关基因IL-10和CD206表达(P<0.05,P<0.01)。结论温肾通络止痛方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衰老,促进BMSC成骨分化,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温肾通络止痛方 巨噬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脑命门相关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鑫生 朱换平 +3 位作者 李育光 张鑫 谢潜锋 王文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6-920,共5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已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生命健康,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亟待解决。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是防治的关键。中医学认为脑与命门密切相关,命门贯属于脑。脑髓失养,命门火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已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生命健康,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亟待解决。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是防治的关键。中医学认为脑与命门密切相关,命门贯属于脑。脑髓失养,命门火衰是该病发生的根源。现代研究发现,中医温补命门的针灸和中药复方,可作用于下丘脑及其靶腺轴,调节骨代谢紊乱,改善SOP症状。因此,笔者试从脑命门相关理论出发,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SOP发病机制和中医药防治最新进展,以期为SOP提供新的防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命门相关 下丘脑 老年性骨质疏松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_0001445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翠萍 滕若凌 +4 位作者 傅琪 刘芬芬 刘萍 杨玉娇 丁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究血浆circRNA_0001445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检测法(DXA)测量骨密度(bone m... 目的探究血浆circRNA_0001445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检测法(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据BMD结果分为SOP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及circRNA_0001445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ircRNA_0001445与骨密度的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O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ircRNA_0001445对SOP的诊断价值;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比较SOP治疗前后circRNA_0001445表达量变化。结果共纳入150例患者,每组各50例。SOP组circRNA_0001445表达量(0.58±0.30)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0.88±0.35)及骨量正常组(1.15±0.62),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circRNA_0001445表达量与腰椎BMD(r=0.427,P<0.001)、股骨颈BMD(r=0.363,P<0.001)及髋部BMD(r=0.435,P<0.001)存在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示高TC(OR=2.740,95%CI:1.473-5.099)、低BMI(OR=0.674,95%CI:0.543-0.837)及circRNA_0001445(OR=0.019,95%CI:0.002~0.144)是SO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ircRNA_0001445可将SOP组与骨量正常组(AUC=0.810,95%CI:0.728~0.892)、骨量减少组(AUC=0.756,95%CI:0.662~0.849)及非SOP组(AUC=0.783,95%CI:0.706~0.860)区分开来。SOP治疗1年后circRNA_0001445表达量较前升高(1.13±0.61 vs 2.14±0.61),P<0.001。结论circRNA_0001445在SOP中低表达,对SOP的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CircRNA_0001445 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被引量:25
5
作者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工作组 史晓林 刘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7-946,共10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慢病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效果,近年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更好地规范中西医结合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慢病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效果,近年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更好地规范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疗中的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防治发展共同体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依据循证医学标准,组织多学科专家形成指南制订专家组,经过指南立项与注册、临床问题筛选与确定、证据检索及评价、推荐意见形成等流程,制订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该指南涵盖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旨在规范和提高我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水平,保障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中西医结合 诊断 治疗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鹿茸健骨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机制研究
6
作者 周亚双 于澳雪 +4 位作者 曹文轩 李盼 梁金玲 冷向阳 刘佳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86-94,110,共10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来预测复方鹿茸健骨胶囊(CLJC)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TCM)、TCMID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中药系统药... 通过网络药理学来预测复方鹿茸健骨胶囊(CLJC)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TCM)、TCMID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CLJC的主要活性成分,ADME功能以及Uniprot数据库检索筛选CLJC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检索SOP主要作用靶点;通过Venny2.1.0软件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两者交集即为CLJC治疗SOP潜在靶点;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并且构建PPI网络图;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 3.9.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最后,通过Auto Dock Tools 1.5.7软件将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进一步验证CLJC治疗SOP以及网络药理学所得出的结论。CLJC共筛选到89种活性成分,相对应的药物靶点有463个;SOP共筛选到972个疾病靶点;CLJC与SOP共有81个靶点,核心靶点有AKT1、TP53、CTNNB1、SRC、RXRA、ITGB3、SP1、MMP3、TNF、MMP9、MMP2、TGFB1、PPARG、FOS、IGF2、VEGFA和IL10等;GO分析显示,BP有激素反应(Response to hormone)、肽反应(Response to peptide)、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nitrogen compound)等;MF有信号受体调节器活性(Signaling receptor regulator activity)、信号受体激活器活性(Signaling receptor activator activity)、受体配体活性(Receptor ligand activity)等;CC有隔膜筏(Membrane raft)、膜微结构域(Membrane microdomain)、质膜筏(Plasma membrane raft)等;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164条通路,主要有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癌症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in cancer)以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等;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都表现出良好的对接活性。本研究证实了CLJC中的quercetin成分与AKT1和TP53靶蛋白相互作用,通过Pathways in cancer、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S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鹿茸健骨胶囊 老年性骨质疏松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对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唐鹏 孟国林 +2 位作者 王军 张伟 刘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骨质疏松骨折的可行性以及长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对于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正确应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理论...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骨质疏松骨折的可行性以及长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对于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正确应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理论根据。方法选择90只12月龄雌性SD大鼠,常规饲养至15月龄左右。每组于骨折造模前2周以及骨折造模后并开始给药后的2周、4周、8周、12周5个时间点,进行X线、组织形态、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以及micro-CT的检测。结果 X线:实验组A早期有明显的梭形外骨痂,但12周未愈合。组织形态学:实验组A早期见大量软骨细胞,愈合晚期虽有改建后成熟骨小梁和新生血管,但骨折处未愈合。骨代谢生化标志物:BAP:实验组A于12周的成骨活性均低于实验组B和实验组C;CTX-1:实验组A于8周后其水平逐渐增高。Micro-CT:实验组A的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增加。(统计数据均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P<0.05)。结论长期应用双膦酸盐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会导致骨折断端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阿仑膦酸钠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8
作者 许翎 邓海鸥 +3 位作者 智喜梅 张伟杰 王小娜 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密固达)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每日口服维生素D3与钙尔奇-D,治疗组加予密固达5 mg静脉滴注1次,1年后观察两组骨密度与...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密固达)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每日口服维生素D3与钙尔奇-D,治疗组加予密固达5 mg静脉滴注1次,1年后观察两组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1-4、Neck、Inter、Ward's骨密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β-胶原片段(β-CTX)较对照组下降(P<0.05),骨钙素(N-MID)、降钙素(hC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滴1次密固达,1年后能有效地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老年性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骨骼肌源性外泌体在老年性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沈耿杨 黄璇 +7 位作者 尚奇 江晓兵 余翔 张志达 招文华 汤凯 梁德 任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0-1703,共4页
中医学“骨肉不相亲”理论高度概括了老年性骨质疏松(senile osteoporosis,SOP)骨骼和骨骼肌的内在失衡状态,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囊泡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骨-肌交联”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骨骼... 中医学“骨肉不相亲”理论高度概括了老年性骨质疏松(senile osteoporosis,SOP)骨骼和骨骼肌的内在失衡状态,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囊泡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骨-肌交联”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骨骼肌源性外泌体在SOP中的作用,对挖掘中医药防治SOP的新靶点及丰富“骨肉不相亲”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调理脾肾、强肌健骨是治疗SOP“骨肉不相亲”的关键,为防治SOP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痿 骨肉不相亲 骨骼肌源性外泌体 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预防唑来磷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红 罗灵光 +6 位作者 覃保瑜 孙雯 杨曦 黄鸿 方丹 荣曦 王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塞来昔布是否可以减少使用唑来磷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6例,年龄61~86岁。依据输注唑来磷酸前是否预防应用塞来昔布及布洛芬分为空白对照组、布...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塞来昔布是否可以减少使用唑来磷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6例,年龄61~86岁。依据输注唑来磷酸前是否预防应用塞来昔布及布洛芬分为空白对照组、布洛芬组、塞来昔布组。观察输注唑来磷酸过程中及输液后3 d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1)塞来昔布组发热比例最少,塞来昔布组7例(14%)、布洛芬组8例(25%)、空白对照组13例(38.2%)。(2)中热(38.1-39℃)、高热(〉39℃)的塞来昔布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低热(37.3-38℃)的塞来昔布组比例略高于其他两组。各组在不同发热程度的比例分别为:塞来昔布组:低热4例(8%)、中热2例(4%)、高热1例(2%);布洛芬组:低热3例(6.3%)、中热3例(9.4%)、高热3例(9.4%);空白对照组:低热2例(5.9%)、中热5例(14.7%)、高热6例(17.6%)。三组发热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肌肉痛、骨骼关节疼痛、流感样症状、消化道症状、头晕、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塞来昔布组最低。除心悸、皮疹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塞来昔布可以减少唑来磷酸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唑来磷酸 塞来昔布 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小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亿楠 李丽辉 +1 位作者 张玲莉 邹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穴位埋线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小鼠(SAMP6)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该类方法对于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3月龄快速老化模型SAMP6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月组(C1组)10只、对照组2月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穴位埋线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小鼠(SAMP6)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该类方法对于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3月龄快速老化模型SAMP6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月组(C1组)10只、对照组2月组(C2组)10只、埋线1月组(埋1组)10只和埋线2月组(埋2组)10只。选同龄SAMR1小鼠20只作为正常老化同源对照组,即R1 1月组(R1组)、R1 2月组(R2组)各10只。选取双侧"肾俞"和"足三里"每两周进行一次穴位埋线,分别于1月后、2月后将小鼠摘眼球取血处死,取双侧股骨,进行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1埋2组小鼠股骨密度均显著高于C2组;R2组显著低于R1组,显著高于C2组。2小鼠股骨弯曲(断裂)强度:与C1组相比,R1组和埋1组小鼠股骨弯曲(断裂)强度显著增高;与C2组相比,R2组和埋2组显著增高;埋2组显著高于埋1组。小鼠股骨最大载荷:埋1组和埋2组小鼠股骨最大载荷显著高于C1组和C2组。小鼠股骨弹性模量:埋1组和埋2组小鼠股骨弹性模量均显著高于C1组和C2组;与R1组和R2组无差异。小鼠股骨横断面积:与R1组相比,R2组小鼠股骨横断面积显著性低下;埋1组显著高于埋2组。结论 "肾俞"和"足三里"穴位埋线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SAMP6 SAMR1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输注液和阿伦膦酸纳片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改丽 呼永河 +4 位作者 张汝 王晓湘 王建 王炜 汪丙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69-347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伊班膦酸钠输注液与阿伦膦酸钠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法纳入102例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组(51例)每3个月给予2 mg伊班膦酸钠输注液静脉滴注;阿仑膦酸钠组(51例)给予... 目的对比分析伊班膦酸钠输注液与阿伦膦酸钠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法纳入102例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组(51例)每3个月给予2 mg伊班膦酸钠输注液静脉滴注;阿仑膦酸钠组(51例)给予阿仑膦酸钠片70 mg,1次/周,口服。1年后对两组的疗效、安全性和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1年后,两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班膦酸钠组,治疗6个月时腰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分别增加3.59%和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1和2.122,P<0.05);治疗1年后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分别较治疗前增加7.52%和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1和2.421,P<0.01)。阿伦膦酸钠组,治疗6个月时腰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分别增加3.09%和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5和2.113,P<0.05);治疗1年后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分别较治疗前增加5.39%和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56和2.409,P<0.01)。治疗6个月时,伊班膦酸钠组和阿伦膦酸钠组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分别下降67%和56%;治疗1年后,伊班膦酸钠组和阿伦膦酸钠组CTX-Ⅰ分别下降73%和52%,两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年后,两组腰背痛缓解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0.271和0.280,P>0.05)。整个实验中两组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630.85和734.17;伊班膦酸钠组相对于阿仑膦酸钠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369.39。结论伊班膦酸钠输注液与阿伦膦酸钠片的临床总体疗效相当,成本-效益分析显示阿伦膦酸纳片优于伊班膦酸钠输注液。对于不能服用阿伦膦酸钠片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可选用伊班膦酸钠输注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伊班膦酸钠输注液 阿伦膦酸纳片 费用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星 廖正银 +5 位作者 杨益森 姚国荣 韩金元 杨四海 向超 杨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性骨质疏松 临床研究 椎体血管瘤 椎体恶性肿瘤 肿瘤转移 PVP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诊治及健康教育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昌贵 张涛 +2 位作者 施小燕 黄建 任跃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6-397,共2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防治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健康教育是社区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式,并可使之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不可替代的措施。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老年性骨质疏松 常见 社区预防 公共卫生问题 老年性疾病 诊治 不可替代 方式 生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与血清TGF-β_1、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刁迎斌 孙玉倩 +1 位作者 高萍 刘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5-148,200,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性激素与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测定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组20例,与年龄相匹配的骨量减少组26例,非骨质疏松组26例的血清TGFβ1水平,同时用IRMA法测定其睾酮(T)、雌二醇(E2)水平。...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性激素与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测定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组20例,与年龄相匹配的骨量减少组26例,非骨质疏松组26例的血清TGFβ1水平,同时用IRMA法测定其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结果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TGFβ1含量明显低于老年男性非骨质疏松组(含量分别为9.68±7.77ngmL、8.82±6.55ngmL、16.76±8.15ngmL,P<0.05)。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血清E2明显低于老年男性非骨质疏松组(含量分别为26.16±13.14pmolL、26.14±11.2pmolL、40.69±13.87pmolL,P<0.05)。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组与骨量减少组TGFβ1、E2含量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3组之间两两比较T的含量差别均无显著意义。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非骨质疏松组腰椎、股骨各个测量部位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与血清TGFβ1、E2均呈正相关,而与T不相关。TGFβ1与E2呈正相关。结论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与雌激素缺乏、TGFβ1降低有关。雌激素可能通过TGFβ1影响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 转化生长因子Β1 雌二醇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预防 被引量:31
16
作者 黄淑纾 林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1-386,共6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项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和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量丢失在变成一个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然而老年人骨量丢失这个情况很少被人们发觉,因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除了骨矿物含量密度(骨密度)的下降,导致骨...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项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和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量丢失在变成一个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然而老年人骨量丢失这个情况很少被人们发觉,因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除了骨矿物含量密度(骨密度)的下降,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因素常与影响姿势稳定性的神经肌肉失调有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围绕充足的矿物营养,包括每日钙和维生素D的供应以及抗骨吸收药物的应用,两者都可以降低骨折发生风险。预防骨折还需要预防跌倒,并减少跌倒产生的冲击力。因此,药物和非药物干预同样重要。本综述也探讨了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的使用,它可以通过使用患者的特定数据来预测特定时间内骨折的风险。当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仍缺乏诊断和治疗,但年龄并不能成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干预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折 骨密度 预防 FR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84
17
作者 丁超 孙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2-375,共4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人群发生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不同,发生主要与年龄有关,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上目前也无确切有效的药物。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人群发生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不同,发生主要与年龄有关,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上目前也无确切有效的药物。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人们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文辉 蒋云霞 +3 位作者 白蕊 李双蕾 陈远瑾 王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10-213,共4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是指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以骨小梁发生改变为主,包括骨小梁断裂和变薄。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髋部骨折,由于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给...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是指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以骨小梁发生改变为主,包括骨小梁断裂和变薄。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髋部骨折,由于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中医药是指南承认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之一,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带来契机。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进展进行阐述,以便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老年性骨质疏松 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血瘀病机的微观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眭承志 范燕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25-330,共6页
目的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NO、ET、VEGF)、血小板活化功能(CD62p、CD63)等的检测和分析,从微观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血瘀"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对3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A组)、30例低骨量老年患者(B组),进... 目的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NO、ET、VEGF)、血小板活化功能(CD62p、CD63)等的检测和分析,从微观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血瘀"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对3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A组)、30例低骨量老年患者(B组),进行骨密度(BMD),血清NO、VEGF,血浆ET、CD62p、CD63等进行检测,同时检测30例健康青壮年(C组)作为对照,并将3组的NO、ET、VEGF、CD62p、CD63和骨密度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1)A、B组NO、ET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NO、ET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VEGF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VEGF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B组CD62p、CD63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CD62p、CD63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B、C3组的NO、ET、VEGF、CD62p、CD63与BMD均具有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表明上述指标的变化与BMD的下降有关。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NO、ET、VEGF)、血小板活化功能(CD62p、CD63)等微观分子生物学变化,其微观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可能参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血瘀 病机 血管内皮功能(NO ET VEGF) 血小板活化功能(ED62p CD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命门火衰,督脉阳虚”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中锋 马鹏龙 +1 位作者 邓强 王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2-566,579,共6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虚损性疾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历代医家均认为:本病病位在肾,病性多为阳虚。而命门内藏元气,为一身阳气之根本,督脉总督诸阳,调节一身阳经脉气,且二者功能的正常与否均与人体肾...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虚损性疾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历代医家均认为:本病病位在肾,病性多为阳虚。而命门内藏元气,为一身阳气之根本,督脉总督诸阳,调节一身阳经脉气,且二者功能的正常与否均与人体肾精的虚实密切相关。故本文试结合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命门火衰、督脉阳虚与SOP发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命门火衰 督脉阳虚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