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住院老年人中2型糖尿病与老年性骨折呈负相关―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戴蓉 刘华清 +1 位作者 顾勤明 张增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法初步分析2型糖尿病与老年性骨折的关系。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大于60周岁的住院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病人,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病史和治疗情况,采用SAS 9.2软件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多种因素后2型糖尿...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法初步分析2型糖尿病与老年性骨折的关系。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大于60周岁的住院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病人,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病史和治疗情况,采用SAS 9.2软件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多种因素后2型糖尿病与老年性骨折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50例病例,平均年龄82.39岁。女性(OR:3.314,95%CI 1.191~9.218)和年龄(每增加5岁OR:1.399,95%CI 1.010~1.939)是老年性骨折的危险因素;调整年龄和性别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之后,患2型糖尿病和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发生老年性骨折的风险更低,OR值分别为0.237(95%CI 0.072~0.787)和0.091(95%CI 0.015~0.742)。结论本研究提示在高龄住院老年人中2型糖尿病与老年性骨折呈负相关,其原因有待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折 2型糖尿病 血管性痴呆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骨汤联合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春虎 莫南文 +1 位作者 莫方良 邓行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探讨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8)。2组患者均实施PKP治疗,观察组术后增加壮骨汤治疗,连续服用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情况及腰部功能恢复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74%,高于对照组的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伤椎楔变角及后凸Cobb角均明显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表(JOA)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汤联合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明显抑制骨丢失,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壮骨汤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腰背疼痛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海蛟 王齐超 +4 位作者 李玉伟 谢广田 马培栋 赵松海 许纬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32例(67个压缩性椎体)行经椎弓根路径PVP治疗.压缩椎骨注射骨水泥量为4~12ml.结果:全组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9个月.疼...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32例(67个压缩性椎体)行经椎弓根路径PVP治疗.压缩椎骨注射骨水泥量为4~12ml.结果:全组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9个月.疼痛范围仅限于压缩椎体部位者15例,其中¨例术后疼痛消失,4例疼痛缓解,有效率100%;压缩椎体部位同时伴非压缩椎体部位疼痛者17例,其中术后疼痛消失6例,减轻4例,无效7例,有效率58.8%.总有效率为78.1%.并发骨水泥外漏9例(椎旁漏5例、椎管内静脉丛漏3例、椎间盘内漏1例),但未出现不良后果.结论: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腰背疼痛尤其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腰背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楷锋 徐忠宁(综述) 田耘(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2-1116,1128,共6页
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是老年性骨折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随着老龄化的增长,发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多,因此,对于IF的有效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1~4]。当前,IF的治疗方式是多样的,大体分为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2种,每种固定... 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是老年性骨折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随着老龄化的增长,发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多,因此,对于IF的有效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1~4]。当前,IF的治疗方式是多样的,大体分为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2种,每种固定方式又有多种不同的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优势、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可早期负重等优点,对IF的治疗已被广泛认可[5~9]。IF治疗的目标是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以上、创伤小、出血及输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愈合时间短。目前,对于各种类型的骨折首选哪种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仍存在较大争议[10~12]。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IF髓内固定方式的优缺点及并发症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髓内固定 并发症发生率 文献总结 老年性骨折 输血量 愈合时间 髓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