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PET及PET/MR脑成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 被引量:3
1
作者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与额颞叶痴呆(FTD)均为常见痴呆类型。MRI、PET及PET/MRI可无创精准评估AD及FTD患者脑结构、功能及分子水平改变,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MR、PET及PET/MR脑成像鉴别AD与FTD现状进行述评。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树奎 任义涛 +4 位作者 马昕 宋盼盼 马金祥 张紫钰 陈虹汝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6-1003,共8页
背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ADRD)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带来了沉重的照护压力,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ADR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探究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对ADRD发病率和患病... 背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ADRD)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带来了沉重的照护压力,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ADR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探究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对ADRD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影响,并对2021年以后中国老年人群ADRD发病率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中ADRD数据为数据来源,提取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ADRD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死亡率及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按照年龄标准化(简称标化)后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及队列因素对中国老年人ADRD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影响,并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其2022—2030年的发病率。结果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的ADRD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AAPC=0.57%,95%CI=0.41%~0.72%;患病率:AAPC=0.64%,95%CI=0.60%~0.68%)。其中男性标化发病率增速高于女性(AAPC:0.63%>0.60%),女性标化患病率增长高于男性(AAPC:0.68%>0.66%)。1992—2019年的三个区段中国老年人ADRD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0.11%、-0.41%、-0.08%),2019—2021年标化死亡率呈升高趋势(APC=1.96%,95%CI=0.78%~3.15%)。年龄效应:6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ADRD的发病、患病风险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性95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分别为60~64岁组的13.24倍和13.53倍,患病风险是60~64岁组的13.55倍和16.05倍。时期效应:ADRD在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患病风险随年份推移而增加,均在2017—2021年达到最高。队列效应:男性和女性的ADRD的发病、患病风险在队列效应方面,均随着出生年份的推移而逐步下降。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30年中国男性与女性ADRD的标化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女性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ADRD的标化发病率将从2021年的1267.77/10万上升至1820.80/10万,增幅约为43.62%;男性从2021年的920.22/10万增至2030年的1256.30/10万,增幅约为36.52%,男、女性2022—2030年的ADRD发病人数也在持续升高,2021—2030年男、女性发病人数增长幅度分别为89.74%和105.06%。结论中国老年人群ADRD的负担严重且呈现上升趋势,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特别是加强对老年女性人群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疾病负担 老年 中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丽彬教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岳晓青 路童 +1 位作者 王天娇 战丽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37,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ADD)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对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担。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临床Ⅲ期试验结果令人振奋,但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阶段的临床治疗,目前世界范围内尚...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ADD)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对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担。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临床Ⅲ期试验结果令人振奋,但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阶段的临床治疗,目前世界范围内尚缺乏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药物。将中医药治疗的理念引入到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临床治疗领域,可能会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概述中医对ADD病因病机的源流及进展认识,总结战丽彬教授多年来对ADD治疗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并提供了经典个案分享,为中医药治疗ADD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丽彬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向阳 于勰荔 吕春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探究胱抑素C(Cys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2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AD患者40例作为AD组,VD患者40例作为VD... 目的 探究胱抑素C(Cys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2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AD患者40例作为AD组,VD患者40例作为VD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AD和VD患者分为轻度AD组22例、轻度VD组24例(MoCA评分18~26分),中重度AD组18例、中重度VD组16例(MoCA评分≤17分)。检测血清Cys C、HDL-C含量;ROC曲线分析血清Cys C、HDL-C对AD及VD的诊断效能。结果 AD组和VD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AD组和中重度VD组Cys C水平高于轻度AD组和轻度VD组(P<0.05);中重度AD组、中重度VD组、轻度AD组、轻度VD组H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ys C和HDL-C联合诊断AD和V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95%CI:0.943~1.000)和0.951(95%CI:0.905~0.996)。结论 Cys C、HDL-C检测便捷,在AD和V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可能成为筛查AD和VD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 胆固醇 H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疗中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如霞 姜婧 +2 位作者 王湫澄 王越 赵小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18-3226,共9页
背景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增幅较大,明确该领域最新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十分重要。目的通过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的相关研究,阐明2004-2023年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 背景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增幅较大,明确该领域最新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十分重要。目的通过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的相关研究,阐明2004-2023年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了2004年1月-2023年6月关于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发文量、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和共引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了3189篇文献。自2004年以来有关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的文献数量稳步增加,并从2015年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最高突破600篇。共有94个国家、3930家机构、13563位作者以及52019位被引作者参与了此研究。其中,美国和中国在这一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韩国大学发文量位列第一;此外,ZHANG DAOQIANG、LIU MINGXIA、SUK HEUNG-IL和CLIFFFORD R.JACK Jr不仅是高产的作者还是被引次数最多的作者。根据关键词和文献被引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发现AD的诊断与病程分类、预测AD的风险因素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任务分析是未来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中的研究趋势。结论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已经引起了全球研究者的广泛关注,AD的诊断与病程分类、预测AD的风险因素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而任务分析中的辅助药物的研发、个性化治疗和护理以及提升人工智能的算法性能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人工智能 CITESPACE VOSviewer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诊断与治疗临床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彬寅 徐玮 +6 位作者 邓钰蕾 马建芳 王刚 汤荟冬 丁健青 程琦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98,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病,通常65岁以后缓慢起病,表现为以记忆障碍为主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并难以逆转,最终导致痴呆和功能障碍,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预防成为重要临床和科研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阿尔茨海默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病,通常65岁以后缓慢起病,表现为以记忆障碍为主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并难以逆转,最终导致痴呆和功能障碍,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预防成为重要临床和科研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二五")时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开展包括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筛查、神经心理学测验、影像学和生物学标志物、早期干预等研究,本文拟就上述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中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定量脑电图波频差异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清 徐文炜 +6 位作者 张玉琦 堵强 陆春英 蒋幸衍 吴越 朱建中 李鹏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584-2588,共5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定量脑电图(EEG)波频差异,慢、快波比例与AD、VD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将30例AD患者、30例VD患者与30例正常老年人行EEG功率谱分析及视觉EEG评分。功率谱按频率分:δ(0.8~4.0 Hz)、θ(4.0~7.8...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定量脑电图(EEG)波频差异,慢、快波比例与AD、VD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将30例AD患者、30例VD患者与30例正常老年人行EEG功率谱分析及视觉EEG评分。功率谱按频率分:δ(0.8~4.0 Hz)、θ(4.0~7.8 Hz)、α(7.8~12.8 Hz)、β(13.0~20.0 Hz),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对3组全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中央、左额叶、左颞叶、左顶叶、左枕叶、左中央、右额叶、右颞叶、右顶叶、右枕叶及右中央的(δ+θ)/(α+β)值及视觉EEG评分进行比较。将AD、VD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δ+θ)/(α+β)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D组在全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中央、左额叶、左颞叶、左顶叶、左枕叶、左中央、右额叶、右颞叶、右顶叶、右枕叶、右中央的(δ+θ)/(α+β)值及视觉EE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除右颞叶及右中央,其余各观察区域的(δ+θ)/(α+β)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的视觉EE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VD组各观察区域(δ+θ)/(α+β)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除枕叶,其余观察区域左额叶、左颞叶、左顶叶及左中央(δ+θ)/(α+β)值高于右侧对称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对照组各观察区域的左右对称部位(δ+θ)/(α+β)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VD组MMSE评分、视觉EEG评分与各区域(δ+θ)/(α+β)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定量脑电图作为一种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测手段,有助于AD、VD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监测,对AD、VD患者认知能力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定量脑电图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基底细胞微管蛋白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计划 夏潮涌 +1 位作者 贾艳滨 郑佩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32-634,T002,共4页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皮肤基底细胞内微管蛋白的数量变化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作为早期诊断Alzheimer病生物学指标的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皮肤基底细胞α -微管蛋白进行检测 ,用图象...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皮肤基底细胞内微管蛋白的数量变化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作为早期诊断Alzheimer病生物学指标的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皮肤基底细胞α -微管蛋白进行检测 ,用图象分析仪进行定性与吸光度的定量分析。结果 :Alzheimer病组的积分吸光度(IA)为 2 6 1 43± 2 5 2 1、平均吸光度 (AA)为 1.89± 0 14,分别非常显著地高于血管性痴呆组的IA(12 0 .5 5± 19 71)和AA(0 .85± 0 14) ;P <0 0 1。结论 :提示基底细胞微管蛋白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有可能为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非神经系统的生物学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基底细胞微管蛋白 老年性痴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 被引量:77
9
作者 冯丽君 张楠 +1 位作者 程焱 杜红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比较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神经内科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中就诊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共11... 目的:比较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神经内科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中就诊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共115例,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的痴呆诊断标准。AD组61例,符合NINCDS-ADRDA可能或很可能AD诊断标准;VD组54例,符合NINDS-AIREN可能或很可能VD诊断标准中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WHO-UCLA AVLT),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对两组患者从记忆力、语言、注意力等方面以及妄想、幻觉、激越、抑郁、淡漠、易激惹、异常的运动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AD患者较VD患者MMSE量表中的语言能力,WHO-UCLA AVLT测评中的延迟回忆和长时延迟再认减退明显(均P<0.05),VD患者较AD患者MMSE中的注意力减退明显(P<0.05);NPI量表中,AD患者淡漠、激越、易激惹、异常运动行为明显多于VD患者(P<0.05),抑郁少于VD患者(P<0.05)。结论:AD和VD患者在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方面存在差异,AD患者的语言能力、记忆力较差,而VD患者的注意力较差;AD淡漠、激越、易激惹、异常运动行为多见,VD抑郁多见。临床工作中对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测评有助于AD和VD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症状 神经心理学量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相关标志物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云闯 金海强 +2 位作者 孙永安 白静 黄一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相关脑脊液标志物(Aβ_(42)、T-tau和P-tau181蛋白)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初步建立各检测指标的界定值,计算各指标诊断AD型痴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2015年7月至...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相关脑脊液标志物(Aβ_(42)、T-tau和P-tau181蛋白)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初步建立各检测指标的界定值,计算各指标诊断AD型痴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符合入排标准的AD型痴呆17例,其中5例完成匹兹堡复合物PET检测,正常认知对照49例,采用innotest检测试剂盒,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对脑脊液Aβ_(42), T-tau, and P-tau181蛋白进行检测,获得各自脑脊液浓度值,并计算得出Aβ_(42)/T-tau、Aβ_(42)/P-tau181比值,采用ROC曲线获得各指标诊断AD型痴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界定值。结果各脑脊液检测指标在AD痴呆组及正常认知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脊液Aβ_(42)、T-tau、P-tau181、Aβ_(42)/T-tau、Aβ_(42)/P-tau181的界定值分别为511 ng/mL、322 ng/mL、63 ng/mL、14.72、1.74;敏感性分别为64.7%、88.2%、58.8%、82.35%、76.47%,特异性分别为97.05%、75.5%、93.87%、95.51%、93.87%。结论 AD相关脑脊液标志物能对正常认知人群及AD痴呆人群进行鉴别,检测方法可靠,所得各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各指标界定值接近国外报道数值,该方法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崔瑞雪 牛娜 +2 位作者 张颖 袁晶 李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14-221,共8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阿尔茨海默病(20例)和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20例)患者的18F-FDG 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皮质代谢降低脑区间的差异。结果视...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阿尔茨海默病(20例)和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20例)患者的18F-FDG 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皮质代谢降低脑区间的差异。结果视觉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均表现为皮质代谢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双侧颞顶叶和后扣带回代谢降低明显,以及部分额叶皮质代谢降低,而基底节和丘脑不受累,18/20患者双侧大脑半球皮质代谢降低范围和程度基本对称;额颞叶痴呆患者额叶和前颞叶皮质代谢均降低,其中11例同时伴部分顶叶皮质和基底节、丘脑等皮质下核团不同程度降低,16/20患者双侧大脑半球代谢降低程度和范围明显不对称,4例以右侧为主、12例以左侧为主。结论由于18F-FDG PET显像所显示的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患者之皮质代谢降低图型不同,故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体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钟笑梅 宁玉萍 +12 位作者 侯乐 施海姗 罗新妮 陈辛茹 张岳峰 郑东 谭燕 陈建平 魏文洲 黄癸卯 吴华旺 刘莎 黄建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双侧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代谢物水平变化特点,探索海马1H-MRS在区分DLB... 目的研究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双侧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代谢物水平变化特点,探索海马1H-MRS在区分DLB和AD中的意义。方法在3T场强条件下,对14例DLB、14例AD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双侧海马进行单体素1H-MRS采集,测定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及肌醇(myo-inositol,mI)与肌酸(creatine,Cr)的比值。结果三组海马1H-MRS测量值比较,左、右侧海马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47,P=0.009;F=5.302,P=0.009)。DLB组左侧海马NAA/Cr值(1.56±0.30)、AD组左侧海马NAA/Cr值(1.51±0.22)均低于NC组(1.84±0.35)(均P<0.05)。DLB组右侧海马NAA/Cr值(1.62±0.27)、AD组右侧海马NAA/Cr值(1.49±0.39)均低于NC组(1.90±0.37)(均P<0.05)。DLB组双侧海马NAA/Cr值略高于A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双侧海马mI/Cr值、Cho/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LB、AD患者双侧海马存在神经元功能障碍,其代谢物水平不能有效区分DLB和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体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旭 韦晓波 +3 位作者 廖金池 陈丹 陈兆煜 王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和酶法检测56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和酶法检测56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表达差异。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13.41(9.98,17.77)μmol/L]和血管性痴呆组[13.00(10.87,17.13)μmol/L]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9.92(8.26,12.09)μmol/L,均P=0.000],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1.37(0.38,4.60)mg/L]低于正常对照组[4.55(1.55,8.40)mg/L,P=0.002]和血管性痴呆组[3.30(1.20,12.25)mg/L,P=0.006]。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共同危险因素,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将有助于延缓痴呆进程;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二者鉴别诊断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半胱氨酸 尿酸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鉴别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放 苏卫红 +1 位作者 陈雨 王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鉴别诊断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SIVD和AD患者各50例。选取同期于复兴医院月... 目的探讨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鉴别诊断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SIVD和AD患者各50例。选取同期于复兴医院月坛社区体格检查健康者50名为对照组。3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匹配。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MES检测全部受试者并加以比较;记忆与执行评分比值(MES-R)对于SIVD与AD区分度的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 (1)SIVD组与AD组的MMSE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5.5)分比(20.6±3.3)分,P>0.05]。(2)3组患者MES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IVD组句子记忆1、3、4、5评分均明显高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执行部分指标:SIVD组左、右手连续动作及指令与动作矛盾刺激评分均低于AD组[(5.1±3.1)分比(7.3±2.1)分,(5.2±3.0)分比(7.7±1.9)分,(3.5±4.4)分比(6.2±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IVD组MES-R值高于AD组(1.2±0.7比0.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MES-R≥0.7时,区分SIVD与AD的敏感度76.7%,特异度为83.3%;而MMSE总分区分SIVD与AD的敏感度为40.0%,特异度仅为0.7%。结论对SIVD与AD患者进行MES测定,反映句子记忆和执行部分的差异,可以较好地区分两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变化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郁俊昌 唐牟尼 +1 位作者 韩海英 王华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障碍(MCI)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以50例MCI、45例AD、30例VD患者和40名健康老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BDNF浓度。结果:对照组(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障碍(MCI)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以50例MCI、45例AD、30例VD患者和40名健康老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BDNF浓度。结果:对照组(6.4±3.1)μg/L、MCI组(6.2±5.1)μg/L、AD组(8.1±5.0)μg/L及VD组(5.6±4.8)μg/L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且AD组BDNF浓度显著高于MCI及VD组(均P<0.05)。轻、中重度AD及MCI组间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未发现各组BDNF浓度与性别、年龄、病程、卒中次数、MMSE评分、CDR评分及ADL评分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AD患者血浆BDNF浓度显著高于MCI及VD患者,但三者BDNF水平与病程及认知功能损害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轻度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血脂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琪 方莹莹 高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血脂特点。方法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记忆障碍专科门诊50例AD患者、42例VaD患者和50例非痴呆老人(对照组)进行血脂检测,并 进行分析比较。结...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血脂特点。方法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记忆障碍专科门诊50例AD患者、42例VaD患者和50例非痴呆老人(对照组)进行血脂检测,并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D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VaD组的TC、TG、和LDL-C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但两组HDL-C水平没有明显差别;AD组和VaD组 TC水平没有明显差别,但是,AD组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VaD组,而VaD组TG水平却明显高于AD组。结论血清高胆固 醇是AD和VaD共同的危险因素,AD患者的HDL-C和LDL-C增高更显著,而VaD患者的TG增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血脂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帆 徐书雯 +1 位作者 黄越冬 肖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228-3230,共3页
目的:探讨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AD患者20例(AD组)、VD患者18例(VD组)、正常体检人员2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各4mL,离心后使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 目的:探讨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AD患者20例(AD组)、VD患者18例(VD组)、正常体检人员2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各4mL,离心后使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并以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VitB12、叶酸水平,进行组间Hcy、VitB12与叶酸水平差异比较以及三者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分别是(17.6±4.3)、(14.7±3.0)μmol/L以及(13.1±2.5)μmol/L,其中VD组与AD组、V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8和P<0.001),而A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129)。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间血清VitB12、叶酸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浆Hcy与血清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0,P=0.021)。结论:VD患者平均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AD患者,提示血浆Hcy水平对于鉴别AD和VD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仍应同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痴呆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生弟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1906年11月3日,德国病理学家Alois Alzheimer首次在图宾根(Tabingen)举行的第37届德国西南精神病学年会上报告了一例56岁患严重记忆障碍女性患者的病理所见,即在其脑组织中发现大量“神经炎性斑[NPs,即老年斑(SPs)]”和“神经原... 1906年11月3日,德国病理学家Alois Alzheimer首次在图宾根(Tabingen)举行的第37届德国西南精神病学年会上报告了一例56岁患严重记忆障碍女性患者的病理所见,即在其脑组织中发现大量“神经炎性斑[NPs,即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4年后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Emil Kraepelin将由此种病理改变引起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洪霞 张振馨 +3 位作者 武力勇 史丽丽 赵晓晖 魏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评估复杂图形测验(CFT)量表区分阿尔茨海默病(AD)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方法采用CFT量表,对183例AD患者进行检测,并与1283名认知正常者(正常组)和134名可能与痴呆混淆的其他疾病患者(混淆组)进行比较。结果经协方差分析对年龄、性别... 目的评估复杂图形测验(CFT)量表区分阿尔茨海默病(AD)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方法采用CFT量表,对183例AD患者进行检测,并与1283名认知正常者(正常组)和134名可能与痴呆混淆的其他疾病患者(混淆组)进行比较。结果经协方差分析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进行修正后,正常组、混淆组、轻度AD组和中度AD组CFT得分的校正均数分别为38.7±0.2、35.3±0.8、23.7±0.8、13.2±1.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量表总分第五百分位数为分界值,本量表区分AD与非痴呆的敏感性为73.8%,特异性为93.8%。结论 CFT是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神经心理量表,可用于区分AD与非痴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心理量表 复杂图形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与甲状腺轴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农 吴晓平 +1 位作者 尹世杰 杨明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通过对Alzheimer痴呆 (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垂体 -甲状腺轴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 ,探讨AD、VD与垂体 -甲状腺轴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或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 11例AD、2 3例VD、2 8例不伴痴呆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目的 通过对Alzheimer痴呆 (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垂体 -甲状腺轴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 ,探讨AD、VD与垂体 -甲状腺轴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或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 11例AD、2 3例VD、2 8例不伴痴呆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MCI)及 2 3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T3 、TT4、FT3 、FT4、TSH水平。结果 血清TT3 、FT3 、FT4、水平三病例组均低于对照组 ,而血清TT4、TSH值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各病例组之间相比仅发现 :FT3 、VD组低于MCI组 ;其它检测值各组相比无差异。结论 AD、VD患者存在垂体 -甲状腺轴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的降低可能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过程 ,甲状腺功能状态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为VD的影响因素 ;FT3 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衰退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甲状腺轴功能 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