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斯闻 朱杰 +5 位作者 周秀华 邹延红 刘丹 李春香 张恒 王斯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63-186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患者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MODS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TPN组),每组30例,在摄入同等热量和氮量的条件下,检测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血红蛋...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患者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MODS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TPN组),每组30例,在摄入同等热量和氮量的条件下,检测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等指标,同时观察两组营养支持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平均住ICU天数和营养支持费用等。结果 EN组营养支持后患者Hb和ALB水平明显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共20例次发生消化道出血、腹泻和消化道二重感染;TPN组共66例次发生上述并发症,两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天营养支持费用EN组为(282.8±76.3)元,明显低于PN组的(517.6±82.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ICU的天数EN组为(6.08±3.94)d,明显短于PN组的(11.9±4.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DSE患者及时应用营养支持能促进康复,且肠内营养有费用低、并发症少、实施方便等优点,更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老年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2
作者 齐艳 张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病毒多潜伏在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HHV-6的再激活。我国超过80%的健康成年人群可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HHV-6 DNA,但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发病较为罕... 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病毒多潜伏在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HHV-6的再激活。我国超过80%的健康成年人群可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HHV-6 DNA,但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发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HHV-6B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血液及脑脊液中高置信度的HHV-6B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 感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3
作者 齐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一例39岁男性患者因腹胀、意识不清和无尿入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弥漫性脑水肿,CT高密度处斑块内对比剂蓄积区高密度影面积为38 HU,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SAH、不全性肠梗阻、脓毒症。入院后患者突发... 一例39岁男性患者因腹胀、意识不清和无尿入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弥漫性脑水肿,CT高密度处斑块内对比剂蓄积区高密度影面积为38 HU,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SAH、不全性肠梗阻、脓毒症。入院后患者突发双眼上翻、肢体抽搐,降钙素原超过100 ng/mL,血压低,出现感染性休克。采用亚胺培南强化抗感染治疗后,患者降钙素原呈缓慢下降趋势,肾功能恢复正常,腹内压降至正常,尿量逐渐增多,但血小板计数仍呈下降趋势。腰椎穿刺见无色清亮脑脊液流出,脑脊液生化及常规结果均正常,排除SAH及颅内感染可能,考虑头颅CT所示为假性SAH。患者入院第3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中转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中见阑尾化脓坏疽、肠管表面脓苔附着、腹腔内大量脓液。患者术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意识清楚,复查头颅CT结果正常。患者术后第19天出院,出院3个月随访无特殊不适,再未出现腹痛、腹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犬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营养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伟伟 陈倩倩 +4 位作者 苗程怡 常笑寒 赵丽丽 王龙姣 熊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178,共5页
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CDS)是一种常见于老年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表现包括空间定向障碍、焦虑、社交互动改变及日夜节律紊乱等。基于CDS复杂的病理机制,营养干预已成为一种多靶点、低风险的管理策略。其核心作用机制包括提供替代能... 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CDS)是一种常见于老年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表现包括空间定向障碍、焦虑、社交互动改变及日夜节律紊乱等。基于CDS复杂的病理机制,营养干预已成为一种多靶点、低风险的管理策略。其核心作用机制包括提供替代能源、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减轻氧化应激和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文章综述了老年犬CD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营养干预策略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提升老年犬生活质量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营养干预 中链甘油三酯 必需脂肪酸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脂多糖致伤老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脏器损害规律及TNF-α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兴胜 吴国明 +5 位作者 钱桂生 徐智 陈维中 李淑平 薛桥 王士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 观察油酸 脂多糖致老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intheelderlyrats ,MODSE)脏器损伤的规律 ,探讨肺损伤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TNF α在MODS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80只SD大鼠 (2 0... 目的 观察油酸 脂多糖致老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intheelderlyrats ,MODSE)脏器损伤的规律 ,探讨肺损伤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TNF α在MODS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80只SD大鼠 (2 0月龄和 3月龄各 40只 )分为老年组及青年组 ,予油酸 (OA ,0 2 5ml kg)和脂多糖 (LPS ,3 5mg kg)分次静脉注射(间隔 4h) ,建立二次打击MODSE和青年MODS(MODSY)模型。观察对照组及伤后 2、6、2 4h ,重要器官 (肺、心、肝、肾 )病理及功能的变化 ,同时检测血清及肺、心、肝和肾组织中TNF α含量。结果 相同剂量的OA +LPS均能导致青年及老年鼠发生MODS。OA +LPS致伤后 2h ,老年组和青年组PaO2 即显著降低 [分别为 (67 5± 8 66)、(5 9 3± 7 41)mmHg ,P <0 0 1] ,提示肺脏损害出现最早、程度最重。伤后 6h ,心、肝、肾生化指标达峰值 (P <0 0 5 ) ,且老年组脏器损害较同时相点的青年组明显为重 (P <0 0 5 )。伤后 2h ,血清及肺、心、肝和肾组织中TNF α含量即达峰值 ,且持续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以肺脏中TNF α升高幅度最大。老年组TNF α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时相点的青年组 (P <0 0 5 )。结论 油酸 +脂多糖所致老年鼠多器官功能障碍重于青年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 油酸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被引量:2
6
作者 俞宙 赖添顺 郭振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滤过(CH)对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送入监护室治疗的AMI后合并MODS的老年患者34例,根据是否行CHF治疗分为CH组及非CHF组(NCH),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7d时...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滤过(CH)对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送入监护室治疗的AMI后合并MODS的老年患者34例,根据是否行CHF治疗分为CH组及非CHF组(NCH),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7d时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28d死亡率及90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无显著差异,而治疗7d后CH组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P<0.05、P<0.01),而NCH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Marshall评分则变化不大(P>0.05)。28d总病死率、90d总病死率分别为41.18%、61.76%,而CH组、NCH组28d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90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H可改善老年性AMI后合并MODS患者器官功能状态及短期预后,但对其长期预后无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血液滤过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725-72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脑出血昏迷老年患者92例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继发MODS分为继发组(33例)和正常组(59例),比...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脑出血昏迷老年患者92例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继发MODS分为继发组(33例)和正常组(59例),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继发组IL-1、IL-6、IL-10、出血量、血糖、APACHE II评分均高于正常组,GCS评分低于正常组。IL—10活性、出血量、血糖、APACHEII于脑出血昏迷老年患者继发MODS危险因素,血糖水平最为相关。结论:影响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危险因素包括IL-10活性、出血量、血糖、APACHEⅡ,临床应有针对性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出血昏迷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超 苏强 +3 位作者 张淑文 阴赪宏 王红 王宝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建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方法收集MODS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出反映脏器功能的指标并赋予各指标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值,分值范围为0~4分,0分表示脏器功能正常,1~4分表示脏器功能障碍至衰竭,... 目的建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方法收集MODS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出反映脏器功能的指标并赋予各指标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值,分值范围为0~4分,0分表示脏器功能正常,1~4分表示脏器功能障碍至衰竭,据此建立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结果对MODS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筛选出收缩压、氧合指数、意识状态、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总胆红素浓度、血肌酐浓度及肠鸣音、消化道出血情况作为反映心血管、肺、脑、凝血、肝脏、肾脏和胃肠7个脏器系统功能状态的指标,结合所赋予的等级分值,建立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根据患者各指标的实际情况对各脏器功能进行评分,将各脏器功能状态的评分分值相加后得到MODS总分,总分值最高为24分。MODS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显示,随着MODS总分的增加,病死率显著增加(P<0.001)。结论本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价MO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情严重度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文放 林兆奋 +2 位作者 陈德昌 赵良 杨兴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 1999年 1月至2 0 0 3年 12月长征医院急救科综合性加强监护病房 (GICU)收治的 2 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 15 7例 ,女性 79... 目的 :探讨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 1999年 1月至2 0 0 3年 12月长征医院急救科综合性加强监护病房 (GICU)收治的 2 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 15 7例 ,女性 79例 ;年龄 13~ 76岁 ,平均 (4 5± 2 8)岁 ;分为大黄治疗组 (A组 ,n=12 4 )和非大黄治疗组 (B组 ,n=112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 N)、丙氨酸转氨酶 (AL 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免疫球蛋白 (Ig A、Ig G和Ig M)、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MODS发生率、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A组患者氧合指数、SCr、BUN、AL T、AST、Ig G明显改善 (P<0 .0 5 ,P<0 .0 1) ,Ig A和 Ig M无显著性差异 ;B组仅 SCr、BU N和 Ig G有差异 (P<0 .0 5 ) ,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A、B两组 MODS发病率分别为 2 2 .6 % (2 8/12 4 )、4 0 .2 % (4 5 /112 ,P<0 .0 5 ) ;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8.87% (11/12 4 )、33.0 3% (37/112 ,P<0 .0 5 ) ;住院天数分别为 (16 .7± 6 .9) d、(2 2 .8± 7.6 ) d(P<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9.6 8% (12 /12 4 )、2 2 .3% (2 5 /112 ,P<0 .0 1)。 结论 :大黄可保护创伤性休克患者重要器官 (肺、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创伤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亮 段绍斌 +7 位作者 居来提 杨东鹰 邓明飞 樊晓静 吾买尔江 史志涛 刘郁 张增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MODS致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组和治疗组。MODS组和治疗组复制大鼠MODS的动物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入黄... 目的通过建立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MODS致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组和治疗组。MODS组和治疗组复制大鼠MODS的动物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入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和MODS组注入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注射黄芪注射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后24h,48h采集血液和心脏组织标本,测定大鼠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心脏组织标本行光镜下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h和48hCEC数量、NO、ET-1水平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h和48hTNF-α、ICAM-1、CK-MB、CK、LDH水平明显低于MODS组相同时间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两次打击致MODS模型大鼠的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明显的减轻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心肌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雷 李良志 +5 位作者 何先红 汤跃武 史继红 吴泽成 刘春秋 佘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5-1207,121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81例蜂蜇伤患者,其中57例(70.37%)发生MODS。57例MODS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81例蜂蜇伤患者,其中57例(70.37%)发生MODS。57例MODS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治疗及激素治疗,共分为以下两组:(1)HP/H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HMP组),共26例;(2)HP/HD+常规大剂量甲泼尼龙组(HMC组),共31例。HMP组采用甲泼尼龙0.5 g或1.0 g,1次/d,连续3 d冲击治疗后改为甲泼尼龙40~80 mg/d;HMC组常规应用大剂量激素,甲泼尼龙80~160 mg/d。两组均采用HP/HD,1次/d,连续3次后改为HD,每周3次治疗。结果 HMP组26例患者中21例(80.77%)好转出院,4例死亡,1例患者24 h后自动出院后死亡。HMC组31例患者中22例(70.97%)好转出院,7例死亡,2例患者入院后48 h内自动出院后死亡;两组患者的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3,P>0.05)。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 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Hb)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两组患者的TB iL、ALT、AST、LDH、CK、CK-MB、WBC及Hb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与常规大剂量激素相比,可能有利于加快患者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但能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认识的变迁及现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盛志勇 姚咏明 林洪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0,共3页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and its lethal sequela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re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 illness, such as severe trauma, shock, infection and major operatio...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and its lethal sequela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re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 illness, such as severe trauma, shock, infection and major operations.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evolution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SIRS and/or MOD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advances i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have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complex condition. The earlier emphasis on the pro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volved in propag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has gradually been replaced by a realization that SIRS/MODS are the result of an imbalance of pro and anti inflammatory mediators to create the final status of excessive inflammation or immunoparalysis’. Though prognosis remains poor, the knowledge that now exists about SIRS/MODS gives great hope for the futur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 and re evaluation of current available measures. Nevertheless, improved techniques to monitor immunological or other markers of inflammatory and host defense responses will be important in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future therapies on central mechanisms contributing to SIRS/M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基因治疗 营养支持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危重症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母婴结局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晓宇 宋岩峰 +2 位作者 黄惠娟 许波 余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 :探讨产科危重症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与母婴结局的关系 ,以提高产科危重症合并MODS的救治水平。方法 :对 4 8例产科危重症按 1995年重修MODS疾病评分标准进行诊断分析 ,并行多学科综合监护和救治。结果 :4 8例产... 目的 :探讨产科危重症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与母婴结局的关系 ,以提高产科危重症合并MODS的救治水平。方法 :对 4 8例产科危重症按 1995年重修MODS疾病评分标准进行诊断分析 ,并行多学科综合监护和救治。结果 :4 8例产科危重症 ,产妇死亡 12例 (2 5 .0 % ) ,围生儿死亡 14例 (2 9.17% ) ,母、婴病死率随脏器衰竭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0 5 ,P <0 .0 5 ) ,与终止妊娠的方式无关 ;围生儿死亡与终止妊娠的时机有关 ,孕周越小病死率越高(P <0 .0 0 5 )。结论 :产科危重症合并MODS的母婴死亡率高 ,抢救难度大 ,采用MODS评分进行产科危重症监护 ,结合产科处理与多学科综合救治方法 ,有利于提高临床监护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妊娠 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蝮蛇咬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万春 钟吉富 +4 位作者 喻文球 刘成 荀建宁 黄小宾 孔天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建立符合循证医学的蝮蛇咬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评分系统及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多样本研究,收集2004年5月—2007年11月,全省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重症... 目的:建立符合循证医学的蝮蛇咬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评分系统及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多样本研究,收集2004年5月—2007年11月,全省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总计120例蝮蛇咬伤MODS病例的临床资料。60例用于建立蝮蛇咬伤MODS诊断标准草案模型,建立MODS病情严重评分模型;60例用于验证蝮蛇咬伤MODS诊断标准,验证MODS病情严重评分模型。经过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判定蝮蛇咬伤MODS国际诊断标准、病情严重评分及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方案。结果:蝮蛇咬伤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评分,包括7个器官、系统以及判断脏腑功能的指标,蝮蛇咬伤MODS中西医结合防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率、严重度及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仲清 金英慧 +3 位作者 陈辉 付卫军 杨翃 王瑞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92-189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严重度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休克早期、有发展为MODS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EGDT组(给予EGDT)和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治疗)。记录两...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严重度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休克早期、有发展为MODS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EGDT组(给予EGDT)和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入ICU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血乳酸浓度、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第2、4天血乳酸浓度,住院期间最高SOFA评分,同时计算SOFA评分差值,器官衰竭数目,并统计ICU死亡率。结果EGDT组MOD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EGDT组MODS患者的第2、4天血乳酸浓度、住院期间最高SOFA评分,SOFA评分差值、器官衰竭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5,0.016,0.009,0.010,0.002)。EGDT组MODS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7)。EGDT组中严重感染与非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7,0.044)。结论EGDT可以减少MODS发病率,减轻MODS严重度,以及不仅可以降低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同时也可以降低非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死亡率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恒进 王笑云 +2 位作者 应旭旻 毛慧娟 沈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动物模型。方法:12只健康杂交家猪随机分成实验组(E组)和假手术对照组(C组)。E组行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并加做双侧输尿管结扎术(UL)制作成MODS合并ARF的动物模型,C组行... 目的:建立一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动物模型。方法:12只健康杂交家猪随机分成实验组(E组)和假手术对照组(C组)。E组行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并加做双侧输尿管结扎术(UL)制作成MODS合并ARF的动物模型,C组行盲肠和双侧输尿管探查术。两组动物均予24 h静脉输液,观察6天中动物的生命体征及主要器官功能改变。结果:E组动物在CLP+UL后4 h直肠温度升高;术后72 h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从术前的(91.40±10.85))μmol/L、(4.08±0.93)mmol/L、(3.81±0.57)mmol/L、(62.40±8.20)U/L、(53.00±14.85)U/L升高至(995.25±125.28)μmol/L、(48.80±1.41)mmol/L、(7.37±0.66)mmol/L、(115.75±33.42)U/L、(278.00±96.20)U/L,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从术前的(37.68±3.10)mmHg(1mmHg=0.133 kPa)升高至(51.98±4.51)mmHg(P均<0.01);pH值分别从术前的7.38±0.04下降至7.25±0.05(P<0.05);平均动脉压(MAP)从术后0 h的(160.20±18.58)mmHg降至术后72 h的(105.75±13.96)mmHg(P<0.01),6天内动物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时间(74.96±23.00)h。C组全部存活。且上述指标基本正常。结论:盲肠结扎加穿孔造成严重腹腔感染致明显的多器官功能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穿孔 输尿管结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病情发展不同阶段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福清 邓小明 +4 位作者 李金宝 朱科明 许平波 江来 万小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病情发展不同阶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MODS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MODS病情演进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0例具有明显SIRS、MODS分期患者的外周血PMN...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病情发展不同阶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MODS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MODS病情演进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0例具有明显SIRS、MODS分期患者的外周血PMN进行趋化、吞噬、呼吸爆发功能检测,观察分析其功能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白细胞并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检测TNF-α、IL-8水平,硝酸还原比色法检测NO水平,并进行危重度评分。同时以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IRS期患者外周血PMN趋化、吞噬、呼吸爆发功能明显增强(P<0.01),而MODS期PMN的趋化、吞噬功能障碍(P<0.01),呼吸爆发功能显著增强(P<0.01)。白细胞计数、NE活性、MPO活性以及TNF-α、IL-8、NO水平变化及APACHEⅢ评分为MODS期>SIRS期>健康对照组(P<0.01)。PMN趋化功能变化与血浆NO水平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MODS期患者外周血PMN趋化、吞噬功能障碍,印参与先天免疫反应功能下降,但其呼吸爆发功能显著增强,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增多,加重自身组织的损伤,病情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毒蜂蜇伤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钱民 余旻 +2 位作者 张新黎 伍育旗 张冬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61-2962,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毒蜂蜇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收集三峡大学人民医院2001-2008年救治的32例毒蜂蜇伤并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灌流(HP)后继续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不同方法,... 目的:观察和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毒蜂蜇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收集三峡大学人民医院2001-2008年救治的32例毒蜂蜇伤并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灌流(HP)后继续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不同方法,将32例分为CVVH组(n=17)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n=1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0d),治疗后1、3、7、14d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的变化、病死率。结果:CVVH组在第1、3、7天APACHEⅡ评分低于IHD组(P<0.01),下降更为迅速,到第14天时两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差异。CVVH组死亡1例(5.9%),IHD组死亡2例(1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CVVH能迅速有效减轻毒蜂蜇伤并MODS患者的脏器功能损伤,但与IHD相比未能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春荣 刘学飞 程永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63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肠功能恢复汤组(每组21只)。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造模后24 h...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63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肠功能恢复汤组(每组21只)。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造模后24 h肠功能恢复汤组给予中药(10 mL/kg)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取肠组织,观察各组肠黏膜损伤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含量和分布;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A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肠功能恢复汤组光镜下肠绒毛脱落、上皮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均减轻。肠功能恢复汤组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158.90±6.21)介于正常组(151.30±4.86)和模型组(164.40±8.36)之间(P均<0.01)。3组比较,血浆及肠黏膜组织DAO、SOD、MDA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恢复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肠黏膜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与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光 陆江阳 +2 位作者 王宏伟 刘茜 杨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中脾脏树突状细胞(DC)变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小鼠MODS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DC免疫表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脾脏...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中脾脏树突状细胞(DC)变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小鼠MODS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DC免疫表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脾脏中促炎因子IL-1β与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计量观察DC与炎症因子在病程中的变化并做相关分析。结果伤后6h组,脾脏中CD11c+/MHC-Ⅱ+DC数目与IL-1β+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多,至24h组达峰值。自48h组,CD11c+/MHC-Ⅱ+DC与IL-1β+细胞含量开始下降,在6天组和10~12天组降至正常组或低于正常组含量;而同时CD11c+/MHC-Ⅱ-DC和IL-10阳性细胞含量则相对增多,至10~12天组阳性细胞含量显著升高达到峰值。结论DC的活性在MODS病程早期与IL-1β表达呈正相关性,在病程晚期与IL-10表达呈负相关,提示脾脏DC活性变化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均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树突状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