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力通颗粒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尹宏伟 周慧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达力通颗粒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口... 目的:探讨达力通颗粒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达力通颗粒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疗效和内镜下食管改善情况,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低于对照组68.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内镜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明显差异。结论:达力通颗粒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食管情况,疗效确切,安全性较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力通颗粒 泮托拉唑 食管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军 朱宇欣 彭超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8期723-724,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卫生相关因素调查表,对8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该组患者的SCL90总分为(137.5±27)分,阳性项目数为(29.9... 目的分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卫生相关因素调查表,对8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该组患者的SCL90总分为(137.5±27)分,阳性项目数为(29.9±17),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除精神病性及敌对因子分外,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0.01),按显著性排列,前3位是躯体化、抑郁和焦虑。本组患者的SCL90总均分符合正态分布。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医源性应激和疾病的长期化倾向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两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症状自评量表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48-248,共1页
目的分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102 例老年RE 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各51 例.结果:①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PSQI 均显著降低(P〈0.05),且... 目的分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102 例老年RE 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各51 例.结果:①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PSQI 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结论:在老年RE 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提高睡眠质量和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护理干预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NF-κB通路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宗德 吕静静 赵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改善作用。方法11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行改良贲门部分肌切开术结合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构建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9.6 g/...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改善作用。方法11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行改良贲门部分肌切开术结合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构建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9.6 g/kg)、西药组(雷贝拉唑钠2.1 mg/kg+枸橼酸莫沙比利1.6 mg/kg)、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病变情况,HE染色观察食管组织病理学变化,甲苯胺蓝改良法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的数量和脱颗粒率,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食管组织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食管组织TNF-α、IL-8、IL-6、IL-1β水平,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A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食管组织SIg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肉眼可见红色、点片状糜烂、充血和增生的白斑,食管组织TNF-α、IL-8、IL-6、IL-1β水平及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肥大细胞数量和脱颗粒率增加(P<0.05),血清IgA水平和食管组织SIgA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状态改善,食管组织TNF-α、IL-8、IL-6、IL-1β水平及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肥大细胞数量和脱颗粒率减少(P<0.05),血清IgA水平和食管黏膜组织SIgA水平降低(P<0.05),以联合用药组最显著(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与雷贝拉唑、莫沙比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食管黏膜损伤程度,三者发挥协同作用,可能作用机制为激活TLR4/NF-κB转导途径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轻食管黏膜组织炎症,从而改善食管黏膜病理状态、增强食管上皮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食管 雷贝拉唑 莫沙比利 TLR4/NF-κB转导途径 免疫调节 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慧霞 郑晓娜 +2 位作者 郭金依 邵智愚 苏秀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疏肝和胃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反酸、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胃镜下观察患者的胃液反流情况(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胃液反流分级),采集粪便检测肠道菌群种属和数量,并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疏肝和胃组患者在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方面较西药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酸方面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胃液反流情况:治疗后两组24 h食管内胃液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及胃镜下食管内胃液反流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疏肝和胃组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疗效:疏肝和胃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西药组的78.18%(43/55)(Z=2.54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肠道菌群:治疗后疏肝和胃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西药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疏肝和胃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口干、头痛,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82%(12/55),疏肝和胃组为16.67%(10/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9,P=0.066)。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改善患者反酸、胃胀等症状,抑制胃液反流,调节肠道菌群,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肝胃不和 疏肝和胃汤 肠道菌群 胃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叶萍 李兆申 +4 位作者 许国铭 卢任华 张梅琴 邹多武 尹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 (RE)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方面的改变。 方法 :对胃镜确诊的 45例 RE患者 ,采用 X线透视下观察食管的形态学、蠕动以及反流情况 ,并注意与其他胃肠疾病的关系 ,同时监测 2 4h食管 p H值和食管括约肌 (L ES)压力。 结...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 (RE)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方面的改变。 方法 :对胃镜确诊的 45例 RE患者 ,采用 X线透视下观察食管的形态学、蠕动以及反流情况 ,并注意与其他胃肠疾病的关系 ,同时监测 2 4h食管 p H值和食管括约肌 (L ES)压力。 结果 :45例患者 X线表现形态上均有食管粘膜增粗 ,2 2例可见食管痉挛 ,2 4例出现食管反流现象 ,以抽吸型为主 ,占44 .44 % ,廓清以被动廓清为主 ,占 5 5 .5 6 % ,而食管裂孔疝合并 RE患者表现尤甚。 2 4h食管 p H值 <4的总的、卧位和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食管裂孔疝合并 RE组 L ES静息压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 .0 5 ) ;L ES的长度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X线食管钡餐动态观察下的反流情况和反流量与 L ES静息压降低呈正相关性。结论 :RE患者 L ES静息压降低 ,临床上出现反流 ,吸气末加重 ,L ES压力降低可能在 RE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PH监测 食管测压 食管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X线钡餐与内镜检查动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叶萍 李兆申 +2 位作者 许国铭 邹多武 卢任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18-720,共3页
为探讨X线钡餐与内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 (HH)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以及两者在临床应用的优选问题 ,将 5 0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伴食管裂孔疝患者分为HH1组 (A、B级 )和HH2 (C、D级 )。在 1周内行X线钡餐与内镜检查 ,并将结... 为探讨X线钡餐与内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 (HH)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以及两者在临床应用的优选问题 ,将 5 0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伴食管裂孔疝患者分为HH1组 (A、B级 )和HH2 (C、D级 )。在 1周内行X线钡餐与内镜检查 ,并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中 ,两者疝囊诊断率为 10 0 %和6 0 % ,HH1组的反流方式以抽吸型为主 ,占 78 5 7% (2 2 / 2 8) ,而HH2组以倾倒型为主 ,占 81 82 % (18/ 2 2 )。HH1组的廓清方式以被动廓清为主 ,占 6 4 2 9% (18/ 2 8) ,而HH2组以延迟廓清为主 ,占 90 91% (2 0 / 2 2 ) ,且随着食管炎的加重而加重 ,延迟廓清呈逐渐增多趋势。内镜检查均可见食管粘膜炎症表现 ,食管下段粘膜以糜烂、溃疡为主。X线钡餐与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 6 0 %。两种检查方法均适用于食管裂孔疝诊断 ,X线钡餐以简便、痛苦少而常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食管 放射摄影术 硫酸钡 动力学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胃近端顺应性和感觉功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于凤海 李兆申 +2 位作者 许国铭 邹多武 尹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探讨胃近端顺应性和感觉功能与反流性食管炎 (RE)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胃食管一体式导管 ,在不断增加胃近端压力时 ,同步测量 9例健康志愿者和 31例 RE患者的胃近端顺应性和感觉功能。结果和结论 :RE组胃近端感觉阈... 目的 :探讨胃近端顺应性和感觉功能与反流性食管炎 (RE)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胃食管一体式导管 ,在不断增加胃近端压力时 ,同步测量 9例健康志愿者和 31例 RE患者的胃近端顺应性和感觉功能。结果和结论 :RE组胃近端感觉阈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RE组及正常组的最小感觉阈值、较强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阈值 (m l)分别为 :190± 12 3、316± 130(P <0 .0 5 ) ;2 5 0± 10 7、45 1± 95 (P<0 .0 1) ;314± 92、480± 75 (P <0 .0 1)。 RE组胃近端顺应性较正常组高 (4 18.92对35 9.6 5 ml/ k Pa) ,但无统计学差别。推测这些可能与 RE的某些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胃近端感觉功能 胃近端顺应 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食管外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荣欣 王晶 胡水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通过对伴有和不伴有食管外(extra-esophageal,EE)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合并症、目前用药、焦虑、抑郁等方面的比较,探讨EE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 目的通过对伴有和不伴有食管外(extra-esophageal,EE)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合并症、目前用药、焦虑、抑郁等方面的比较,探讨EE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并于胃镜下明确诊断为RE的3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存在EE症状,将其分为伴EE症状组和不伴EE症状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合并症、目前用药、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7(General Anxiety Disorder-7,GAD-7)焦虑量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GerdQ)、反流症状指数评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361例RE患者中,伴EE症状者218例,以咽部异物感、反复咽喉痛及慢性咳嗽多见,分别占52.75%、46.79%和26.1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低教育水平、吸烟、便秘、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焦虑及抑郁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教育水平(OR:1.646,95%CI:1.049~2.572,P<0.05)、吸烟(OR:2.488,95%CI:2.047~3.281,P<0.01)、高BMI(OR:1.067,95%CI:1.004~1.135,P<0.05)、抑郁(OR:1.062,95%CI:1.002~1.133,P<0.05)及焦虑(OR:1.061,95%CI:1.001~1.131,P<0.05)是RE患者发生EE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RE患者以咽部异物感、反复咽喉痛及慢性咳嗽为主要EE症状;低教育水平、高BMI、吸烟、抑郁和焦虑是RE患者发生EE症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外症状 焦虑 抑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金丸治疗对肝火犯胃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博 李乔 谢冰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30-833,共4页
目的:察和分析左金丸治疗对肝火犯胃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消化科收治的肝火犯胃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 目的:察和分析左金丸治疗对肝火犯胃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消化科收治的肝火犯胃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结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加以左金丸口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内镜分级,自主神经检测数值,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可见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反流病诊断问卷(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LF提高,HF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左金丸治疗肝火犯胃证反流性食管炎可以更加有效的调节患者的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缓解反酸、胸骨后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金丸 食管 肝火犯胃 病诊断问卷评分 内镜分级 自主神经功能 临床疗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对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1
作者 高玮 杜昕 王洪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55-3257,共3页
目的研究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对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均给予莫沙必利,对照组给予穴位埋线[足三里(双)、胃腧穴(双)、中脘],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旋覆代赭汤... 目的研究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对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均给予莫沙必利,对照组给予穴位埋线[足三里(双)、胃腧穴(双)、中脘],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旋覆代赭汤加减,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症状评分、GAS、MTL,炎症因子(IL-1、TNF-α)、胃镜疗效变化。结果观察组胃镜、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炎症因子降低(P<0.05),GAS、MTL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可降低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炎症反应,抑制反酸、胸痛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穴位埋线 食管 肝胃不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底压力改变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凤海 李兆申 +2 位作者 许国铭 邹多武 尹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为了解反流性食管炎 (RE)患者胃底压力改变对下食管括约肌 (LES)和食管体下部运动功能的影响 ,采用自行设计的胃食管一体式导管 ,在不断增加胃底压力时 ,同步测量 8名健康志愿者和 13例RE患者的LES压力改变与食管体下部运动功能的改变... 为了解反流性食管炎 (RE)患者胃底压力改变对下食管括约肌 (LES)和食管体下部运动功能的影响 ,采用自行设计的胃食管一体式导管 ,在不断增加胃底压力时 ,同步测量 8名健康志愿者和 13例RE患者的LES压力改变与食管体下部运动功能的改变。结果发现 ,RE组在空腹时和胃气囊充气后的LES压力、食管体下部运动功能显著低于正常组。RE组在胃底膨胀后有LES持续松弛、频发和持续时间过长的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TLESR)。提示RE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其LES的基础压力降低、食管体下部运动功能减弱和胃底膨胀后LES持续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压力 食管胃接合处 食管活动障碍 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降逆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 血清胃泌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强 袁红霞 李晓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9-751,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和胃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和胃降逆法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 目的:观察应用和胃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和胃降逆法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医和胃降逆法与西医治疗均能够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和胃降逆法对血浆胃动素的作用弱于西医治疗,二者对血清胃泌素的作用相当。结论:和胃降逆法能够通过调节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作用达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降逆法 食管 胃动素 胃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糜烂性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外周敏化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敏 李兆申 +4 位作者 陈东风 刘重阳 徐晓蓉 邹多武 许国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5-718,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亚类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食管内脏敏感性的变化及其食道下端括约肌(LES)局部神经纤维终末形态的特征及差异性,探讨内脏高敏感性形成的外周敏化机制。方法NERD组患者31例,EE组患者13例,正常对照...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亚类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食管内脏敏感性的变化及其食道下端括约肌(LES)局部神经纤维终末形态的特征及差异性,探讨内脏高敏感性形成的外周敏化机制。方法NERD组患者31例,EE组患者13例,正常对照组12例。采用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检测食道对气囊扩张刺激的敏感性;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比研究NERD组不同亚类[NERD感知过敏(NERD-H)、NERD感知正常(NERD-N)]、EE组和正常对照组LES局部神经纤维终末形态的差异。结果NERD-H组食管初始感知阈值(IPT)较NERD-N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最大耐受疼痛阈值(MPT)较其余3组显著降低(P<0.05)。EE组和NERD-N组的MPT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EE组IPT值显著低于NERD-N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NERD-H组、NERD-N组以及正常对照组LES局部神经纤维内的突触小泡在形态、大小和电子密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NERD-H组LES有大量富含突触小泡的膨体及神经终末,所含突触小泡以大颗粒囊泡型为主,还可见到一些肥大细胞和一种富含线粒体的神经终末。而NERD-N组、EE组和正常对照组神经终末的突触小泡以无颗粒囊泡型为主。结论NERD-H患者LES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及其所含突触小泡的形态、大小和电子密度有异常,神经功能处于致敏状态,提示LES神经支配异常可能参与了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形成的外周敏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消化 神经纤维 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新纪 郭涛 +9 位作者 王立东 王海艳 王晗晶 冯常炜 张延瑞 王苒 刘宾 逯越 田金亚 杨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变化的特征。方法:对临床内镜诊断的86例RE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的食管黏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RE患者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乳头升高发生率分别...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变化的特征。方法:对临床内镜诊断的86例RE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的食管黏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RE患者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乳头升高发生率分别为64%(55/86)、20%(17/86)和76%(65/86),高于对照组的30%(18/61)、0(0/61)和20%(12/61)(P均<0.05);RE组乳头密度(3.7±2.8)个/mm,高于对照组的(1.2±1.0)个/mm(t=8.28,P<0.05)。结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固有膜乳头升高和增生是河南食管癌高发区RE患者的基本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 高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芩温胆乌贝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TNF-α、NO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利平 陈丹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柴芩温胆乌贝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8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柴芩温胆乌贝汤,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8周后比较2组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 目的:探讨柴芩温胆乌贝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8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柴芩温胆乌贝汤,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8周后比较2组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疗效对比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均能降低RE患者血浆TNF-α、NO水平,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芩温胆乌贝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影响TNF-α、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医药疗法 TNF-Α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43例和观察组(雷贝拉唑组)43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周时的食管压力、反流...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43例和观察组(雷贝拉唑组)43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周时的食管压力、反流时间百分比及其他食管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周时的食管压力、反流时间百分比及其他食管动力学指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3、6周时的检测结果好于本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患者疾病的改善作用相对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食管 食管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30例及食管pH检测
18
作者 刘同亭 赵立群 +1 位作者 张维莉 孙自勤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对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近期疗效及对食管24小时 pH的影响。方法:60例确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兰素拉唑30mg,qd,层服;对照组30例,用雷尼替丁150mg,bid,早晚各服。均8周为1个疗程,服药第5天进行食管p...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对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近期疗效及对食管24小时 pH的影响。方法:60例确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兰素拉唑30mg,qd,层服;对照组30例,用雷尼替丁150mg,bid,早晚各服。均8周为1个疗程,服药第5天进行食管pH24d小时检测。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56.67%,内镜下愈合率90%和53.33%,均在异析显著(P均<0.01)。pH检测结果:治疗组pH<4的总时间和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1,0.05),平均pH和中位p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兰索拉唑通过抑酸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老年 兰索拉唑 雷尼替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壁内NO能、VIP能神经的改变和相互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风海 李兆申 +5 位作者 许国铭 倪灿荣 邹多武 孙振兴 屠振兴 龚燕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0-330,共1页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 (RE)患者食管运动障碍的发生机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IHN Envision法 )结合IMS型彩色图像分析综合系统 ,对 39例RE患者及 14例正常人食管壁内一氧化氮 (NO)能及血管活性肠肽 (VIP)能神经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结...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 (RE)患者食管运动障碍的发生机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IHN Envision法 )结合IMS型彩色图像分析综合系统 ,对 39例RE患者及 14例正常人食管壁内一氧化氮 (NO)能及血管活性肠肽 (VIP)能神经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结果发现 ,RE组食管粘膜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VIP阳性产物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多 (P <0 .0 1) ,RE组NOS及VIP阳性区域的面积比和阳性强度均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NOS和VIP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r=0 .87,P <0 .0 1)。RE组食管粘膜肌层NOS及VIP阳性神经纤维比正常组明显增多、增粗、染色增强 ,粘膜下层易见NOS及VIP阳性神经节细胞。结果提示 ,RE患者食管壁内NO能和VIP能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增多 ,活性增强 ,表明RE患者食管壁内NO能和VIP能神经显著增加在RE的发生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活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覆代赭汤联合低强度氦-氖激光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IL-4、IL-17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佳薇 裘生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4-867,共4页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联合低强度氦-氖激光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IL-4、IL-17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RE患者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分别采用中药、西药及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各8周,以酶联免疫分析法分析各组患者血清IL-4、IL-17含量...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联合低强度氦-氖激光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IL-4、IL-17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RE患者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分别采用中药、西药及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各8周,以酶联免疫分析法分析各组患者血清IL-4、IL-17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加激光组药效明显(P<0.01),可显著调节患者体内IL-4、IL-17含量,而中药组、西药组在此方面效果并不显著。结论:运用中药、西药、中药配合激光技术治疗的这三种方式均可以调节患者体内IL-4和IL-17含量的变化,其中采用中药配合激光技术疗法作用尤为显著,使IL-4和IL-17及Th1/Th2细胞因子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低强度氦-氖激光 食管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