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韩非的“法术势”给现代领导者的启示
- 1
-
-
作者
郎佩娟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19,共2页
-
文摘
韩非的“法术势”给现代领导者的启示郎佩娟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秦王赢政读《孤愤》、《五蠹》等篇,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生活的时代,秦统一中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思想界关注的重点已开始...
-
关键词
现代领导者
老子韩非列传
著名思想家
秦王
现代行政管理
秦统一中国
领导艺术
授官
战国末期
难势
-
分类号
C933.2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评《老子》选三章
- 2
-
-
作者
孙绍振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58,共5页
-
文摘
老子其人、其文都极奇持。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向老子问礼,此说若可信,则老子当与孔子同时代。《老子》巍巍五千言,理论体制之宏大,似乎超越了时代。商、周时期,由于工具局限,为文艰巨,问天卜卦,刻之于甲骨,三言两语而已。邦国记事,铸于钟鼎,征伐祭祀、赏赐,铭文不过五十来字。西周毛公鼎铭文最长,四百九十余字。《尚书》(就其可靠者如《盘庚》为代表),基本是记言。《尚书周书》中的诰、命、训、诫、誓,不仅记事,而且记言,乃一大进步。官方文书,不惜辛劳铭铸。民间交流,口头对话,限于现场,随时而逝。《论语》为孔子逝世后近一百年其门人及再传弟子追记,再逐渐编撰成书。
-
关键词
老子韩非列传
毛公鼎铭文
《尚书》
民间交流
官方文书
五千言
《老子》
再传弟子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史记》老庄同传发覆
- 3
-
-
作者
徐莹
-
机构
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5,共6页
-
文摘
庄子归属于老子的道家学派是汉代人所做的学术分野。汉人整合老庄的过程中,《史记》对老庄申韩的同传而书无疑具有开拓性的重要作用。《史记》归庄入老并不是因为司马迁没有读懂《庄子》,而是他看到却又舍弃了庄学的思想核心,认为那些不过是空洞虚无的"寓言"而已。这其中的原因,一则是源于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与儒道斗争的社会现实;一则是其"务为治"的指导思想导致了老庄的同传而书。
-
关键词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庄子
老庄合流
-
Keywords
Historical Records
biographies of Lao Zi and Han Fei
Lao Zi
Zhuang Zi
The same biogra-phy of Zhuangzi and Laozi
-
分类号
K20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