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耀州青瓷与北宋陆上丝路延续性的互证研究
1
作者 赵小芳 刘宗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0,共9页
唐宋变革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存续问题因考古新发现取得重要突破。传统观点认为党项政权崛起导致西北交通梗阻,将此时期视为陆上丝路“断裂期”。近年来耀州青瓷在丝路沿线的系统性出土说明耀州瓷在官方往来减少的背景下,通过新的路线和草... 唐宋变革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存续问题因考古新发现取得重要突破。传统观点认为党项政权崛起导致西北交通梗阻,将此时期视为陆上丝路“断裂期”。近年来耀州青瓷在丝路沿线的系统性出土说明耀州瓷在官方往来减少的背景下,通过新的路线和草原丝绸之路延续贸易。以耀州青瓷为代表的民间贸易维系了跨区域经济联系的同时,耀州窑历经了唐至宋的技术演进。文章从物质文化视角出发,采用三重复合论证模型——通过原料产地和窑口分布、窑具演变追踪技术传播轨迹、器型纹饰比较的审美互动机制研究,揭示了北宋时期陆上丝路呈现的“官退民进”商贸转型特征。该研究不仅为丝路延续性提供实证支撑,更为理解唐宋时期欧亚大陆技术传播与贸易流动的微观图景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北宋 陆上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宋代广西仿耀青瓷与耀州窑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铧 《文博》 1999年第4期86-89,共4页
宋代是陶瓷刻划和模印纹饰最盛行的时期,以定窑白瓷和耀州窑青瓷为代表的两个系统同时相互影响、发展和传播并迅速波及各地.远在岭南的广西青瓷和青白瓷窑场都几乎同时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青白瓷 青瓷 广西 模具 耀 还原气氛 景德镇 容县 碗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耀州窑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东晨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81-84,共4页
宋代耀州窑这颗渭北高原的明珠,遗落在铜川山区达七百余年,直到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才相继被考古工作者发现。近几年,随着窑址的陆续发现和文物的出土,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陶瓷界和史学界对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宋代耀州窑这颗渭北高原的明珠,遗落在铜川山区达七百余年,直到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才相继被考古工作者发现。近几年,随着窑址的陆续发现和文物的出土,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陶瓷界和史学界对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及其对研究宋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愈加明确,关注耀州窑的人也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重要地位 七十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 耀 考古工作 陶瓷史 同官县 史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月白釉瓷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薛东星 《文博》 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名窑,以宋时烧制的刻、印花青瓷最为著名.该窑还曾经成功地烧制出仿玉效果的月白釉瓷,不但为文人雅士所偏爱,而且进入封建贵族上层社会.建国以来,耀州窑月白釉瓷多有发掘出土,在窑址之外的窖藏和墓葬中亦有发现,但...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名窑,以宋时烧制的刻、印花青瓷最为著名.该窑还曾经成功地烧制出仿玉效果的月白釉瓷,不但为文人雅士所偏爱,而且进入封建贵族上层社会.建国以来,耀州窑月白釉瓷多有发掘出土,在窑址之外的窖藏和墓葬中亦有发现,但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白釉 耀州窑青瓷 青白瓷 含铁量 金代 中国古陶瓷 火焰气氛 瓷器 景德镇 上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与汝窑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涛 《文博》 1999年第4期25-29,共5页
耀州窑与汝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两个以生产青瓷为特色的窑业系统.耀州窑中心遗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汝窑系统各主要窑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在我国两代古陶瓷学者。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青瓷 宋元时期 北方青瓷 烧成温度 河南省 文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在五代、北宋、金三朝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丽丽 《文博》 1999年第4期18-21,共4页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最有影响的青瓷窑场,创烧于唐,衰落于元,五代、北宋、金三朝是耀州窑制瓷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本文试图就这三朝的制瓷成就略论其在中国青瓷史上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耀 北宋 耀州窑青瓷 龙泉 青瓷 月白釉 青瓷 历史地位 秘色瓷 耀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陶瓷在长安的新发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凤升 《文博》 1996年第3期98-101,共4页
耀州窑是古代北方著名的窑场,正史和方志等历史文献中有耀州“贡瓷器”的记载.建国后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对耀州窑的遗址进行过调查,陕西省考古所对该遗址先后组织过三次发掘,为耀州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该窑... 耀州窑是古代北方著名的窑场,正史和方志等历史文献中有耀州“贡瓷器”的记载.建国后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对耀州窑的遗址进行过调查,陕西省考古所对该遗址先后组织过三次发掘,为耀州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该窑场在中国陶瓷史中的重要地位.下面对西安最新出土的耀州窑各时代器物介绍如下,试说耀瓷的外销起源在唐长安城内经销延续,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 陶瓷 青釉 唐长安城 耀瓷器 耀州窑青瓷 瓷片 印花 装饰手法 施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耀窑剔花青瓷和东窑产地
8
作者 陆明华 《文博》 1999年第4期50-52,共3页
五代耀州窑剔花青瓷是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湛的产品.几十年来,随着陕西铜川窑场的不断发现,五代耀州窑青瓷已为世人所熟悉.1998年1月至9月,耀州窑又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清理出唐五代。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耀瓷器 花青 黄堡 《格古要论》 历史地位 牡丹纹 浅浮雕 唐五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窑白釉黑花瓷的装饰特色
9
作者 祝秀玲 《文博》 1999年第4期93-94,共2页
我国陶瓷的装饰艺术渊远流长,几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创造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其内容题材的广泛,构成变化的多样,以及所显示的民族风格和创造精神。
关键词 装饰艺术 耀州窑青瓷 白地黑花瓷 白釉 艺术风格 民族风格 景德镇 生活气息 绘画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瓷漫谈
10
作者 耿宝昌 《文博》 1999年第4期9-11,共3页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半个世纪以来,耀州窑青瓷散见于国内外的遗物以及考古墓葬出土物屡见不鲜.其以精湛的刻、印、划花工艺,葱翠的青绿釉色。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高丽青瓷 耀 北方青瓷 青釉 月白釉 三十年代 首都博物馆 出土物 省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瓷小札
11
作者 周晓陆 《文博》 1996年第3期37-40,共4页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附近的耀州窑遗址被发现,进行了数次科学发掘,九十年代在遗址处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大型古陶瓷专题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这不仅为耀州瓷研究本身,而且为中国北方制瓷业的研究、为中国瓷器...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附近的耀州窑遗址被发现,进行了数次科学发掘,九十年代在遗址处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大型古陶瓷专题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这不仅为耀州瓷研究本身,而且为中国北方制瓷业的研究、为中国瓷器史的研究,保藏和贡献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 黄堡 耀 龙泉青瓷 博物馆 耀 中国瓷器 完成时期 印花装饰 耀州窑青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秘色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辉炳 叶佩兰 《文博》 1995年第6期132-124,共2页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了秘色越器的釉色。唐未五代徐寅所作的《贡余秘色茶盏》诗,也以“捩翠融青瑞色新”,来赞咏秘色瓷。宋人越德麟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了秘色越器的釉色。唐未五代徐寅所作的《贡余秘色茶盏》诗,也以“捩翠融青瑞色新”,来赞咏秘色瓷。宋人越德麟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十国春秋》、《吴越备史补遗》、《宋会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 青瓷 法门寺 青黄釉 耀州窑青瓷 故宫博物院 钱氏家族 《宋会要》 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泉县古佛寺石窟造像
13
《文博》 1994年第4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甘泉县 旅游纪念品 石窟 佛寺 耀州窑青瓷 博物馆 文物复制 天目瓷 装饰手法 合资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