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欧亚草原翼兽造型探源——以格里芬为主要线索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龙海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88-98,共11页
翼兽造型是斯基泰艺术动物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斯基泰艺术中的出现和发展与外来格里芬造型密切相关。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斯基泰艺术中翼兽造型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近东型、希腊型、波斯型和融合不同文化后自身创造的斯基泰型。...
翼兽造型是斯基泰艺术动物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斯基泰艺术中的出现和发展与外来格里芬造型密切相关。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斯基泰艺术中翼兽造型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近东型、希腊型、波斯型和融合不同文化后自身创造的斯基泰型。在大致同一时期,中国境内也突然出现了带有异域风格的翼兽造型。考古发现表明,翼兽造型由希腊、西亚传入欧亚草原,后继续东传到达中国。这条传播路径就是日后所称的草原丝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草原
斯基泰艺术
格里芬
翼兽
草原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构天界:人形翼兽图像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庆俊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94-100,共7页
本文对人形翼兽图像的传播、源流及图像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形翼兽图像在公元6世纪初的流行,与南、北方皇室的舆车制度有关。作为皇室舆车的重要装饰,人形翼兽图像具有建构天界的图像功能,由此进入南、北方上层贵族的墓葬艺术中。随...
本文对人形翼兽图像的传播、源流及图像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形翼兽图像在公元6世纪初的流行,与南、北方皇室的舆车制度有关。作为皇室舆车的重要装饰,人形翼兽图像具有建构天界的图像功能,由此进入南、北方上层贵族的墓葬艺术中。随着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刺史,人形翼兽图像也传入敦煌地区,成为石窟壁画的重要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
翼兽
图像
舆车制度
墓葬艺术
敦煌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现首例人体感染港归兽比翼线虫病
3
作者
李道宁
李卓雅
+2 位作者
何蔼
王轶
詹希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一患者因生吃龟蛋、龟血和龟肝而感染此病。方法:用涂片法检查粪、痰和支气管纤维镜(支纤镜)冲洗物;以支纤镜检查气管和支气管。对检出的虫卵和经支纤镜以及服药后,钳出与排出的虫体,经活体、亚甲蓝染色甘油透明和洋红...
目的:研究一患者因生吃龟蛋、龟血和龟肝而感染此病。方法:用涂片法检查粪、痰和支气管纤维镜(支纤镜)冲洗物;以支纤镜检查气管和支气管。对检出的虫卵和经支纤镜以及服药后,钳出与排出的虫体,经活体、亚甲蓝染色甘油透明和洋红染色制成玻片标本进行测量和观察研究。结果:粪、痰和支纤镜冲洗物均查见虫卵;支纤镜下发现气管龙头分叉处有许多活动虫体,直接钳出和服左旋咪唑后排出共40多对虫体。结论:本虫为至今文献上未经描述过的虫体,命名为:港归兽比翼线虫,新种,Mammomonogamusgangguiensissp.nov.以纪念香港回归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
翼
线虫科
兽
比
翼
线虫病
港归
兽
比
翼
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纺织品装饰纹样中“有翼神兽”的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韩楚彤
贺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0,共9页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资料中多种“有翼神兽”特征的描述,并将其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MFB9736唐代半臂藏品中的纹样进行比对,判断出该藏品中的“有翼神兽”纹样称谓为“飞廉”。唐代纺织品装饰中所见“有翼神兽”纹样种类包括中国...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资料中多种“有翼神兽”特征的描述,并将其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MFB9736唐代半臂藏品中的纹样进行比对,判断出该藏品中的“有翼神兽”纹样称谓为“飞廉”。唐代纺织品装饰中所见“有翼神兽”纹样种类包括中国本土“飞廉”纹、外来“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以及最为常见的“翼马”纹、“翼鹿”纹等。而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交融发展,中国本土的“飞廉”有翼神兽纹样逐渐被外来文化中的“有翼神兽”纹所替代并逐渐消失,并且典型的外来“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也并没有成为唐代的主流纹样,反而最为常见的“有翼神兽”纹样造型则是抛弃了传统有翼神兽“多种动物形象组合”的特征,只见单一动物形象与羽翼组合方式的“翼马”纹、“翼鹿”纹等。无论是中国本土的“飞廉”有翼神兽纹还是外来的有翼神兽“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终究没有成为唐代装饰艺术中的主流。本文探究其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翼神兽“飞廉”的功能、唐代道教求道升仙观念的削弱与养生观念的提升,以及唐统治者对于外来艺术的接受态度与取舍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
翼
神
兽
纹
飞廉纹
格里芬纹
森木鹿纹
纺织品纹样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莫高窟的“人非人”形象及其启示
被引量:
1
5
作者
石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6-169,共4页
敦煌莫高窟的人形有翼兽有多种称谓,"人非人"即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类形象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在洛阳、西安、太原等地都有发现,其含义与名称也各不相同。南北朝是佛教、儒家礼教、道教、祆教等杂糅共处的时代,莫高窟的人...
敦煌莫高窟的人形有翼兽有多种称谓,"人非人"即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类形象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在洛阳、西安、太原等地都有发现,其含义与名称也各不相同。南北朝是佛教、儒家礼教、道教、祆教等杂糅共处的时代,莫高窟的人形有翼兽恰好就处在一个交叉点上。不同的信仰者均使用了同一类图像,这就使研究者产生很大分歧,在图像与观念、实物与文献之间不断产生困惑。正如早期基督教艺术对希腊罗马异教图像的篡改一样,汉地旧有的神灵图像也在佛教、道教、祆教图像的建立过程中被挪用和更改,这是莫高窟的人形有翼兽带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石雕形象
人形
翼兽
“人非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格里芬纹样在中国的传播与会通
6
作者
仪德刚
钱怡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4-134,共11页
作为在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史中颇具影响的格里芬纹样的起源和在中国本土的传入、传播与发展,是纺织服饰史和丝路交流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问题。结合新近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发现,文章认为格里芬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古埃及,随后传播至...
作为在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史中颇具影响的格里芬纹样的起源和在中国本土的传入、传播与发展,是纺织服饰史和丝路交流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问题。结合新近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发现,文章认为格里芬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古埃及,随后传播至两河流域和古希腊,并伴随欧洲大陆的“罗马化进程”向东传播,通过北方草原民族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元代以格里芬为主题的纳石矢织金锦,从艺术和织造技术上综合反映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对格里芬纹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路径和范围理解更加细化,对中国丝织品纹样史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芬
有
翼
神
兽
纺织品纹样
纳石矢
中西交流
传播与会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欧亚草原翼兽造型探源——以格里芬为主要线索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龙海
机构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88-9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15ZDB059)
文摘
翼兽造型是斯基泰艺术动物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斯基泰艺术中的出现和发展与外来格里芬造型密切相关。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斯基泰艺术中翼兽造型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近东型、希腊型、波斯型和融合不同文化后自身创造的斯基泰型。在大致同一时期,中国境内也突然出现了带有异域风格的翼兽造型。考古发现表明,翼兽造型由希腊、西亚传入欧亚草原,后继续东传到达中国。这条传播路径就是日后所称的草原丝绸之路。
关键词
欧亚草原
斯基泰艺术
格里芬
翼兽
草原丝绸之路
Keywords
Eurasian Steppe
Scythian Art
Griffin
Winged Chimera
Steppe Silk Road
分类号
K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天界:人形翼兽图像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庆俊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94-100,共7页
基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美术史”(项目编号:20ZD1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对人形翼兽图像的传播、源流及图像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形翼兽图像在公元6世纪初的流行,与南、北方皇室的舆车制度有关。作为皇室舆车的重要装饰,人形翼兽图像具有建构天界的图像功能,由此进入南、北方上层贵族的墓葬艺术中。随着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刺史,人形翼兽图像也传入敦煌地区,成为石窟壁画的重要题材。
关键词
人形
翼兽
图像
舆车制度
墓葬艺术
敦煌壁画
Keywords
humanoid winged beast images
carriage system
burial art
Dunhuang murals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现首例人体感染港归兽比翼线虫病
3
作者
李道宁
李卓雅
何蔼
王轶
詹希美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
出处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46-249,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一患者因生吃龟蛋、龟血和龟肝而感染此病。方法:用涂片法检查粪、痰和支气管纤维镜(支纤镜)冲洗物;以支纤镜检查气管和支气管。对检出的虫卵和经支纤镜以及服药后,钳出与排出的虫体,经活体、亚甲蓝染色甘油透明和洋红染色制成玻片标本进行测量和观察研究。结果:粪、痰和支纤镜冲洗物均查见虫卵;支纤镜下发现气管龙头分叉处有许多活动虫体,直接钳出和服左旋咪唑后排出共40多对虫体。结论:本虫为至今文献上未经描述过的虫体,命名为:港归兽比翼线虫,新种,Mammomonogamusgangguiensissp.nov.以纪念香港回归祖国。
关键词
比
翼
线虫科
兽
比
翼
线虫病
港归
兽
比
翼
线虫
Keywords
Syngamidae
mammomonogamosis
zoonoses
分类号
R383.19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R532.104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纺织品装饰纹样中“有翼神兽”的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韩楚彤
贺阳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8ZD20)
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NHFZ20190111)。
文摘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资料中多种“有翼神兽”特征的描述,并将其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MFB9736唐代半臂藏品中的纹样进行比对,判断出该藏品中的“有翼神兽”纹样称谓为“飞廉”。唐代纺织品装饰中所见“有翼神兽”纹样种类包括中国本土“飞廉”纹、外来“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以及最为常见的“翼马”纹、“翼鹿”纹等。而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交融发展,中国本土的“飞廉”有翼神兽纹样逐渐被外来文化中的“有翼神兽”纹所替代并逐渐消失,并且典型的外来“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也并没有成为唐代的主流纹样,反而最为常见的“有翼神兽”纹样造型则是抛弃了传统有翼神兽“多种动物形象组合”的特征,只见单一动物形象与羽翼组合方式的“翼马”纹、“翼鹿”纹等。无论是中国本土的“飞廉”有翼神兽纹还是外来的有翼神兽“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终究没有成为唐代装饰艺术中的主流。本文探究其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翼神兽“飞廉”的功能、唐代道教求道升仙观念的削弱与养生观念的提升,以及唐统治者对于外来艺术的接受态度与取舍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有
翼
神
兽
纹
飞廉纹
格里芬纹
森木鹿纹
纺织品纹样
唐代
Keywords
winged chimera pattern
Fei Lian pattern
Griffin pattern
Senmurv pattern
textile patterns
the Tang Dynasty
分类号
TS941.19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莫高窟的“人非人”形象及其启示
被引量:
1
5
作者
石炯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6-169,共4页
文摘
敦煌莫高窟的人形有翼兽有多种称谓,"人非人"即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类形象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在洛阳、西安、太原等地都有发现,其含义与名称也各不相同。南北朝是佛教、儒家礼教、道教、祆教等杂糅共处的时代,莫高窟的人形有翼兽恰好就处在一个交叉点上。不同的信仰者均使用了同一类图像,这就使研究者产生很大分歧,在图像与观念、实物与文献之间不断产生困惑。正如早期基督教艺术对希腊罗马异教图像的篡改一样,汉地旧有的神灵图像也在佛教、道教、祆教图像的建立过程中被挪用和更改,这是莫高窟的人形有翼兽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莫高窟
石雕形象
人形
翼兽
“人非人”
Keywords
the Mogao Grottoes
the image of stone carving
huhaan -shaped winged animal
"non-human man"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里芬纹样在中国的传播与会通
6
作者
仪德刚
钱怡
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4-13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19VJX143)
东华大学“一带一路”项目(22D111013/005)。
文摘
作为在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史中颇具影响的格里芬纹样的起源和在中国本土的传入、传播与发展,是纺织服饰史和丝路交流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问题。结合新近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发现,文章认为格里芬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古埃及,随后传播至两河流域和古希腊,并伴随欧洲大陆的“罗马化进程”向东传播,通过北方草原民族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元代以格里芬为主题的纳石矢织金锦,从艺术和织造技术上综合反映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对格里芬纹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路径和范围理解更加细化,对中国丝织品纹样史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格里芬
有
翼
神
兽
纺织品纹样
纳石矢
中西交流
传播与会通
Keywords
Griffin
winged beast
textile pattern
Nasij
Sino-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introduction and local evolution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65.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欧亚草原翼兽造型探源——以格里芬为主要线索
张龙海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构天界:人形翼兽图像研究
陈庆俊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发现首例人体感染港归兽比翼线虫病
李道宁
李卓雅
何蔼
王轶
詹希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代纺织品装饰纹样中“有翼神兽”的研究
韩楚彤
贺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敦煌莫高窟的“人非人”形象及其启示
石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格里芬纹样在中国的传播与会通
仪德刚
钱怡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