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作为认知目标与工具的翻译: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下的翻译隐喻 |
李曙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
2
|
中国减贫话语的隐喻翻译研究——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译为例 |
袁微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认知意象、跨语映射与中国政治隐喻的英译——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例 |
黄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4
|
概念隐喻视角下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或方法选取背后的认知机制 |
王明树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
5
|
认知理论视域下的中医隐喻翻译 |
张斌
杜福荣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1 |
27
|
|
|
6
|
绝对暗喻——概念隐喻理论视角的庞德隐喻翻译研究 |
张曦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7
|
图式理论之于隐喻翻译 |
王晓俊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8
|
试析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不可译性——从汉英音韵差异角度 |
李英军
熊莉清
张文宇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
9
|
隐喻翻译的应用对策——以《围城》为例 |
胡学坤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10
|
朱生豪莎剧隐喻翻译的认知归化倾向——以四大悲剧“愤怒”隐喻为例 |
陈洁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9 |
2
|
|
|
11
|
试析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不可译性——从汉英语言形态差异角度 |
李英军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
12
|
英美文学中茶文化的隐喻与翻译 |
胡大芳
|
《福建茶叶》
|
2019 |
2
|
|
|
13
|
认知增量与优化:论隐喻翻译的信度与效度 |
李海峰
陈萍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14
|
浅谈关联理论与隐喻翻译 |
陈恳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
15
|
基于态度的政治隐喻翻译模型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 |
侯奕茜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
16
|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蓄意隐喻的识别与翻译 |
邵璐
于亚晶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17
|
论“一带一路”研究报告中茶文化政经类文本的隐喻翻译 |
杨铭
|
《福建茶叶》
|
2019 |
0 |
|
|
18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实践——以《雪花与秘密的扇子》中译本为例 |
张文
林芬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2 |
4
|
|
|
19
|
概念隐喻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隐喻的韩译方法研究 |
黄进财
罗兹深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1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