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核糖体翻译质量控制系统与疾病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慧 李毅夫 刘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4-1179,共6页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特定情况下,翻译过程中会发生异常核糖体停滞导致无法有效回收核糖体及翻译的元件,从而影响细胞内正常的转录效率。同时,异常翻译的新生多肽通过积累聚集而扰乱蛋白质稳态环境,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核糖...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特定情况下,翻译过程中会发生异常核糖体停滞导致无法有效回收核糖体及翻译的元件,从而影响细胞内正常的转录效率。同时,异常翻译的新生多肽通过积累聚集而扰乱蛋白质稳态环境,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核糖体翻译质量控制(ribosome associated protein quality control pathway, RQC)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回收、降解错误的新生多肽提供一条拯救途径。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表面也存在RQC调控,称为线粒体RQC(mitochondrial ribosome associated protein quality control, mitoRQC)。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参与能量生成和物质代谢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中超过98%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运输到线粒体内,这些蛋白质可能会受到mitoRQC的调控。mitoRQC与线粒体内部调控机制共同维持线粒体的稳定性。阐明线粒体蛋白质翻译的调控机制对研究人类线粒体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讨论RQC系统和mitoRQC系统的功能及与疾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翻译质量控制 线粒体核糖体翻译质量控制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翻译环境下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彬 郭红梅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108,共6页
近年来媒体曝光了一些翻译质量事故,这提醒我们必须注意翻译的质量控制问题。传统翻译流程中质量控制手段单调,且存在检查的深度、广度以及能否有效检查的问题。计算机辅助翻译为翻译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便捷方法,能够改善术语一... 近年来媒体曝光了一些翻译质量事故,这提醒我们必须注意翻译的质量控制问题。传统翻译流程中质量控制手段单调,且存在检查的深度、广度以及能否有效检查的问题。计算机辅助翻译为翻译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便捷方法,能够改善术语一致性、自动质检、质检的便捷性等,提供多形态、多层次的质检措施,能够极大地降低翻译中的出错率,为校阅流程提供自动化质检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翻译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质量控制 计算机辅助翻译 翻译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