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心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立香 吴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5,共7页
运用语料库技术,对冰心原创作品和所译作品进行类比分析发现:(1)与原创文本相比,冰心翻译文本用词丰富度较低,表现出一定的简化趋势,但个别作品词汇使用没有简化倾向;译作词汇使用不受原作词汇密度和体裁的直接影响;(2)翻译文本与汉语... 运用语料库技术,对冰心原创作品和所译作品进行类比分析发现:(1)与原创文本相比,冰心翻译文本用词丰富度较低,表现出一定的简化趋势,但个别作品词汇使用没有简化倾向;译作词汇使用不受原作词汇密度和体裁的直接影响;(2)翻译文本与汉语原创在词类使用上基本一致,但翻译文本中功能词类有上升趋势;(3)与原创文本相比,翻译文本断句更频繁,句长有增长趋势;(4)翻译文本中人称代词、连词、介词使用情况都介于汉语原创文本和英语原文之间,表现出中介语言的特点,但总体来看明显更倾向于汉语使用规范;(5)翻译文本所用高频词与汉语原创文本有较大重合,说明译者在措辞方面有一定偏好,且在构建语篇过程中所用词汇具有一致性;(6)从个别词使用看,翻译语言特点受英语原文和译者风格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技术 冰心 翻译语言特征 原创和翻译的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聪明,聪明,第三个聪明”——试论鲁迅的翻译语言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松睿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2,共9页
一、引言在鲁迅的生命历程中,文学翻译无疑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从1903年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斯巴达之魂》算起,到生命最后时刻仍在翻译的《死魂灵》,可以说翻译活动贯穿了鲁迅的整个文字生涯。而他留下的那三百余万字的翻译作品,更是... 一、引言在鲁迅的生命历程中,文学翻译无疑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从1903年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斯巴达之魂》算起,到生命最后时刻仍在翻译的《死魂灵》,可以说翻译活动贯穿了鲁迅的整个文字生涯。而他留下的那三百余万字的翻译作品,更是在数量上超过了其原创著作,这就使得我们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低估翻译之于鲁迅的意义。有鉴于此,无论是鲁迅研究界还是翻译研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翻译语言 文字生涯 果戈理 论鲁迅 翻译作品 文学世界 斯巴达 五四新文学 最后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语言学理论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探究
3
作者 王博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67-368,共2页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其没有固定的规则。毕竟翻译只是一种文字解码活动,翻译人员利用特有的编码程序将不同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信息。本文在论述了翻译语言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后,又先后从两个角度阐述了茶文化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其没有固定的规则。毕竟翻译只是一种文字解码活动,翻译人员利用特有的编码程序将不同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信息。本文在论述了翻译语言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后,又先后从两个角度阐述了茶文化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最后透过翻译语言学这一理论对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语言 茶文化英语 翻译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材料的智能语言翻译系统开发及其应用
4
作者 胡家英 崔泓丽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9-740,共2页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形成了显著的障碍,严重制约了国际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传统的翻译方法,无论是人工翻译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形成了显著的障碍,严重制约了国际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传统的翻译方法,无论是人工翻译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效率瓶颈,还是早期机器翻译在处理复杂语言结构时的力不从心,都难以满足当今快速、准确、实时的翻译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语言翻译系统应运而生,为解决语言障碍问题带来了新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功能性材料 智能语言翻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分配的多语言神经机器翻译连续学习研究
5
作者 谷舒豪 冯洋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4,共8页
多语言神经机器翻译的连续学习旨在让模型能够不断支持新的翻译方向,且保证原有翻译方向的性能不发生大幅下降。然而,现有的连续学习方法往往对新支持的翻译方向存在着若干限制或者模型参数爆炸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 多语言神经机器翻译的连续学习旨在让模型能够不断支持新的翻译方向,且保证原有翻译方向的性能不发生大幅下降。然而,现有的连续学习方法往往对新支持的翻译方向存在着若干限制或者模型参数爆炸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对翻译模型重要性的“分而治之”方法。该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对预训练翻译模型的不同参数关于当前翻译性能的重要性进行评估,然后将对当前翻译性能影响大的参数在原有翻译方向和新的翻译方向之间进行共享,对当前翻译性能影响较小的参数则单独分配给新的翻译方向,用于学习新语言的知识。该文在不同的语言对上进行了实验,并与其他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模型性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机器翻译 连续学习 参数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签句子重构的多语言零样本神经机器翻译
6
作者 陈潇 杨雅婷 +3 位作者 董瑞 时现伟 马博 吐尔洪·吾司曼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针对当前多语言零样本翻译的标签策略难以提供丰富的翻译方向信息和模型对语言建模能力的不足,进而导致翻译脱靶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使用标签句子重构的多语言零样本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具体而言,首先提出了一种词级别的标签策略,在编码器... 针对当前多语言零样本翻译的标签策略难以提供丰富的翻译方向信息和模型对语言建模能力的不足,进而导致翻译脱靶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使用标签句子重构的多语言零样本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具体而言,首先提出了一种词级别的标签策略,在编码器端增加目标语言标签嵌入,在源语言句子每个词的嵌入表示中注入目标语言信息;其次设计了标签句子重构任务,对句子添加噪声和使用词级别的标签策略后进行重构操作,以达到增强模型语言建模能力的目的。在MultiUN数据集和Europarl数据集上的零样本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零样本翻译上的平均BLEU值分别超过强基线0.7和0.3。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语言标签嵌入策略和标签句子重构均能有效提升模型的零样本翻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机器翻译 语言神经机器翻译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化工英语翻译策略分析——评《化工英语》
7
作者 苏岚科 赵巍巍 畅洋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0-I0010,共1页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往来日益频繁,语言翻译作为双方沟通的重要桥梁,在专业领域中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等,化工英语翻译时不仅要注重语言专业性,处理好技术细节...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往来日益频繁,语言翻译作为双方沟通的重要桥梁,在专业领域中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等,化工英语翻译时不仅要注重语言专业性,处理好技术细节,也要能够应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挑战。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化工英语》编写组所著的《化工英语》一书,紧密结合化工生产实际,将听、说、读、写、译相结合,提出大量的化工专业英语学习方式和技巧,其涉及电子商务、新化学技术、化学设备、化学制药公司、环境与化工、化学领域职业发展与英语运用等多方面内容,可为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英语 语言差异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工专业英语 英语翻译 跨文化视角 语言翻译 技术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范式下机器学习文本分类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路径探索——以翻译汉语句法特征研究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钟书能 杨立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共17页
文本分类等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是数字人文范式下翻译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翻译语言特征研究是翻译研究的基础领域。本研究提出机器学习文本分类应用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五步法”研究路径,包含文本分类数据远观、贡献度排序特征中... 文本分类等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是数字人文范式下翻译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翻译语言特征研究是翻译研究的基础领域。本研究提出机器学习文本分类应用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五步法”研究路径,包含文本分类数据远观、贡献度排序特征中观、随机选择文本细读、语言规律总结和规律成因阐释等五个步骤。本研究依循该路径考察了翻译汉语的句法特征,发现翻译汉语相比原创汉语的最显著特征是数词在“数词+作名词的量词”表名词短语、习语、“数词+量词+名词”表模糊义等范畴边缘成员上的负使用,其认知成因在于译者倾向于忽略语义网络中突显程度较低的范畴边缘成员。案例研究表明,引入机器学习文本分类算法能够提升语言宏观描写层面的全面性、客观性与科学性,基于数据结论随机选择文本开展语例细读则有助于深入挖掘形式数据背后隐含的更细颗粒度的语言规律。本研究旨在为数字人文范式下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机器学习 文本分类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五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思维方式比较与语言翻译 被引量:18
9
作者 伍小龙 丁卫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96-102,共7页
思维是翻译活动的根本基础。然而 ,在以往的翻译研究探讨中 ,我们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多从传统的语言学角度出发 ,对思维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从思维的共性和特性入手 ,对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可揭示... 思维是翻译活动的根本基础。然而 ,在以往的翻译研究探讨中 ,我们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多从传统的语言学角度出发 ,对思维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从思维的共性和特性入手 ,对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可揭示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因此 ,在翻译中必须采取调整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差异 对比 语言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语言在线机器翻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兴华 徐春 +1 位作者 王磊 周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5期144-148,200,共6页
描述了通过使用外部知识库和基于短语的翻译模型,利用多线程、任务分发的技术实现了一个在线的、高性能的多语言翻译引擎,已初步实现了维汉、哈汉、柯汉三种语言间的翻译。翻译引擎很容易扩展到其他语言对,具有翻译词、短语、句子、文... 描述了通过使用外部知识库和基于短语的翻译模型,利用多线程、任务分发的技术实现了一个在线的、高性能的多语言翻译引擎,已初步实现了维汉、哈汉、柯汉三种语言间的翻译。翻译引擎很容易扩展到其他语言对,具有翻译词、短语、句子、文件和网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翻译引擎 多线程 任务分发 维汉 哈汉 柯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语言翻译——兼谈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化应对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秀明 董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51,共9页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西方国家设立、并以西方文学和文化为标准的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奖,不仅带有意识形态倾向,而且还与文本载体的语言问题密切相关。对于非欧洲语言区域的作家来说,语言翻译并非是简单的对外文学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他还面...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西方国家设立、并以西方文学和文化为标准的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奖,不仅带有意识形态倾向,而且还与文本载体的语言问题密切相关。对于非欧洲语言区域的作家来说,语言翻译并非是简单的对外文学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他还面临欧美强势文化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规训与改写的问题。对诺贝尔文学奖语言问题的剖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中国文学自身处境的视角。为使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我们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文化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语言翻译 文化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初探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81-85,共5页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不一样,使用不同语言进行语言互译时就会遇上许多难题。如何做到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能为读者所理解,还要符合语言习惯,且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还须注意保持作品的风格,这对翻译工作者来讲是一个...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不一样,使用不同语言进行语言互译时就会遇上许多难题。如何做到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能为读者所理解,还要符合语言习惯,且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还须注意保持作品的风格,这对翻译工作者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及语言习惯进行深入研究,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语言翻译 直译 意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景观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 被引量:71
13
作者 孙利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53-156,共4页
语言景观的变迁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景观的翻译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映射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基于温州市语言景观个案阐述语言景观的概念及功能,分析语言景观翻译的现状,并针对温州市语言景观翻译中的不规... 语言景观的变迁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景观的翻译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映射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基于温州市语言景观个案阐述语言景观的概念及功能,分析语言景观翻译的现状,并针对温州市语言景观翻译中的不规范、错译、漏译和误译等具体问题,提出了语言景观的交际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语言景观翻译 交际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99,共6页
法律语用修辞是具有法律文化负荷的用语,是词汇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法律文化特色。为实现法律文本翻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译文不仅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转达原文信息,而且要透过语言形式体现其文化语用内涵,体现中外... 法律语用修辞是具有法律文化负荷的用语,是词汇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法律文化特色。为实现法律文本翻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译文不仅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转达原文信息,而且要透过语言形式体现其文化语用内涵,体现中外法律文本特有的文化内容在法律语言中所产生的语义效果及不同的语用特征。文章拟通过探讨法律语用修辞对于法律文化的构成性作用,从而使法律文本翻译能够超越语言的表面形式兼顾文化和语用内涵而实现功能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修辞 法律语言翻译 法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语言翻译观对传统的颠覆及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萍 韩松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152,共5页
沃尔特·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翻译观在形式与意义、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可译性等一些基本翻译问题上颠覆了传统观念:驳斥了"译意"的观点;消解了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悬置了"可译"与"不可译"二分... 沃尔特·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翻译观在形式与意义、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可译性等一些基本翻译问题上颠覆了传统观念:驳斥了"译意"的观点;消解了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悬置了"可译"与"不可译"二分。反传统的纯语言翻译观带给文学翻译这样的启示:文学翻译应重视形式的传译,摆脱意义的束缚,跳出语言的框囿,实现译作对原作的超越,把握可译性意味着强调语言的差异性,追求语言的互补性。译例的分析揭示了纯语言翻译观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实践表明:文学翻译中释放、转换纯语言、显示语言间的亲缘性、追求语言间的互补性是可能的。译者的天职正是完成语言间共生互补的伟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翻译 传统观点 颠覆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化与欧化——试析清末民初翻译文学语言的建构倾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4,共6页
清末民初翻译文学是一个妥协与反叛、归化与欧化的集合体。在中国古代雅文学语言的立场下,吴汝纶、严复较完整体现出在典雅文言语体下建构翻译语言的归化思想。从戊戌变法开始,小说、诗歌等的翻译基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不同语言体式资源... 清末民初翻译文学是一个妥协与反叛、归化与欧化的集合体。在中国古代雅文学语言的立场下,吴汝纶、严复较完整体现出在典雅文言语体下建构翻译语言的归化思想。从戊戌变法开始,小说、诗歌等的翻译基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不同语言体式资源,显示出各异的归化的主流倾向。愈到后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愈在内部生成"西方范式",藉此突破以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体式来翻译西方文学的局面,同时也促进了"翻译体"欧化倾向白话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化 欧化 清末民初 翻译文学语言 西方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翻译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佳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X期41-42,共2页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也是英美文学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段之一。在文学作品中充分语言模糊性的特征,既能够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使用方法,也能使作品的审美意蕴得到极大的增强,同时作品中留下的空白也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如...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也是英美文学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段之一。在文学作品中充分语言模糊性的特征,既能够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使用方法,也能使作品的审美意蕴得到极大的增强,同时作品中留下的空白也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如果在翻译中对这些模糊性语言不加注意甚至没有了解它们的重要性,没有真正译出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会使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有误差甚至片面扭曲。为了使翻译的英美文学作品更加原汁原味,让读者通过翻译了解到英美国家有别于中国但同样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必须去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通过模糊对模糊、精确对模糊、模糊对精确三种翻译策略来实现对模糊性语言的完美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模糊性 语言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文学作品的语言翻译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鸿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39-40,共2页
随着全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往来日益频繁,对异国文学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展示了国际交往水平的同时,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对异国的文化了解甚多。由于异国文化的差异性,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存在些许瑕疵,令文学作品缺乏一定... 随着全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往来日益频繁,对异国文学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展示了国际交往水平的同时,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对异国的文化了解甚多。由于异国文化的差异性,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存在些许瑕疵,令文学作品缺乏一定的认同感。为了进一步研究跨文化视角下文学作品的语言翻译情况,提高翻译水平,本文介绍了翻译的重要性,分析了作品赏析程度,探究语言翻译现状,提出语言翻译策略,以期达到研究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视角 文学作品 语言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交际功能视角下的语言翻译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丽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92-93,共2页
语言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应该要遵循语言学的相关原则,提高交际过程中的效率。在语言翻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语用交际功能理论的把握,以实现语言交际为前提,达到精确、有效的翻译。本文从语用交际功能视角出发对语言... 语言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应该要遵循语言学的相关原则,提高交际过程中的效率。在语言翻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语用交际功能理论的把握,以实现语言交际为前提,达到精确、有效的翻译。本文从语用交际功能视角出发对语言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语言翻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交际 语言翻译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语言翻译学研究的八大领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仕章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60,共5页
俄罗斯语言翻译学是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问题的一个独特学派。其研究内容涉及翻译与翻译学问题、语言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语言翻译学的基本理论、翻译过程、翻译单位、对等与等值、翻译标准、翻译技艺等八个主要领域。
关键词 语言 翻译 俄罗斯 基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