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小燕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0-74,共5页
本文结合沈从文及其在《边城》中所体现的美学特色,从翻译美学观所涉及的采风美和意境美两方面探讨了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戴乃迭译文的成功表明在文学翻译中,“求大同,存小异”或求“功能对等”不失为传达原作美学... 本文结合沈从文及其在《边城》中所体现的美学特色,从翻译美学观所涉及的采风美和意境美两方面探讨了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戴乃迭译文的成功表明在文学翻译中,“求大同,存小异”或求“功能对等”不失为传达原作美学意蕴的可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美学观 美学意蕴 艺术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话语权视域下的中国本土特色翻译理论 被引量:9
2
作者 姜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从文化话语权视角出发,回顾并分析中国翻译文化话语权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色。认为中国翻译理论需以"本土特色"为核心,在彰显一脉相承的本土文化特色并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与世界文化话语融会贯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 从文化话语权视角出发,回顾并分析中国翻译文化话语权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色。认为中国翻译理论需以"本土特色"为核心,在彰显一脉相承的本土文化特色并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与世界文化话语融会贯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如此中国翻译理论方能赢得自己的话语权,在国际文化及学术领域掷地有声。提出建构以独具中国哲学特色的"美学观"为基础,以"和合生态翻译观"为体系,以"现实功用观"为方法的中国"本土特色"翻译话语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不但象征着中国文化话语权的回归,更有利于中国翻译学以及世界文化理论体系的长足发展与完善,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提升中国翻译话语的创造力、传播中国本土特色文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话语权 本土特色 和合生态翻译 翻译美学观 翻译现实功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