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文化外译研究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30
1
作者 仲伟合 冯曼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本文分析了文化外译研究的现状,针对现有研究的失衡,以翻译社会学为视角,厘清了翻译社会学与外译研究的关系。通过深入剖析文化外译活动诸要素及其与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勾画文化外译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整体框架,划分各层面的... 本文分析了文化外译研究的现状,针对现有研究的失衡,以翻译社会学为视角,厘清了翻译社会学与外译研究的关系。通过深入剖析文化外译活动诸要素及其与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勾画文化外译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整体框架,划分各层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从而建构出该领域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社会学 文化外译 宏观 中观 微观 研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释解 被引量:88
2
作者 邵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30,209-210,共7页
翻译社会学研究方法是翻译学文化转向后的新发展。从布迪厄翻译社会学的观点来看,译者带着惯习和各种资本,在权力场中争斗,从而形成翻译场域。每个译者都带有翻译筹码,即拥有文化资本,以自身的惯习在翻译场域中,从事翻译实践;经过一段时... 翻译社会学研究方法是翻译学文化转向后的新发展。从布迪厄翻译社会学的观点来看,译者带着惯习和各种资本,在权力场中争斗,从而形成翻译场域。每个译者都带有翻译筹码,即拥有文化资本,以自身的惯习在翻译场域中,从事翻译实践;经过一段时期,在某一时间点上,一群译者就会形成翻译规范,各个译者带着各自的惯习和资本,继续在翻译场域中进行权力斗争,随后翻译规范被打破,周而复始,不断呈螺旋状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社会学 场域理论 惯习 场域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人民日报》翻译讨论的翻译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69,112,共4页
文章以布尔迪厄社会场理论为理论框架,评析了建国初翻译场的独特现象:《人民日报》这个国家媒体层面上的翻译问题密集讨论。文章认为,翻译场受到权力场的巨大影响与制约,权力场中发生重大的政治、经济变化时,翻译场也会连带受影响。若... 文章以布尔迪厄社会场理论为理论框架,评析了建国初翻译场的独特现象:《人民日报》这个国家媒体层面上的翻译问题密集讨论。文章认为,翻译场受到权力场的巨大影响与制约,权力场中发生重大的政治、经济变化时,翻译场也会连带受影响。若翻译场行事人对权力场政治、经济趋势缺乏正确把握,则会发生惯习的磁滞,影响行事人在场内的地位。翻译场的基本结构有赖权力场维持,场内资本的定义与价值,以及场内信念的定义都受到权力场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社会学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社会学”与“社会翻译学”:基于社会学的翻译研究之学科名称辨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武光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5期113-119,共7页
从社会学视角切入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学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范式。目前,基于社会学的翻译研究在我国国内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该研究领域内出现了"翻译社会学"与"社会翻译学"两个学科名称术语混用的现... 从社会学视角切入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学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范式。目前,基于社会学的翻译研究在我国国内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该研究领域内出现了"翻译社会学"与"社会翻译学"两个学科名称术语混用的现象,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该领域中术语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及分析,本文建议未来采用"翻译社会学"为其命名。术语的统一有利于学科的定位、建构及系统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社会学 社会翻译 学科名称 术语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恩著作在中国百年译介与传播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传英 田国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1-197,共7页
本文在阐述马恩著作在中国的百年译介与传播历程的基础上,依据布迪厄社会实践论中场域、资本与惯习互动的视角,从译入语社会翻译场域中受权力操控的政治抉择、赞助人的推动和译者惯习的变迁等三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 本文在阐述马恩著作在中国的百年译介与传播历程的基础上,依据布迪厄社会实践论中场域、资本与惯习互动的视角,从译入语社会翻译场域中受权力操控的政治抉择、赞助人的推动和译者惯习的变迁等三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社会学 社会实践论 马恩著作 译介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社会研究新发展——Sela-Sheffy的惯习观探索 被引量:13
6
作者 唐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86,91,共6页
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现已发展成为当今翻译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着重介绍Sela-Sheffy的社会学翻译研究观,通过回顾她对译者策略多样性、翻译场域动态建构性以及译者行为模式独特性所作的分析,展示在Bourdie... 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现已发展成为当今翻译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着重介绍Sela-Sheffy的社会学翻译研究观,通过回顾她对译者策略多样性、翻译场域动态建构性以及译者行为模式独特性所作的分析,展示在Bourdieu和Simeoni之后,社会学视角为翻译研究带来的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社会学视角 译者惯习 翻译规范 翻译场域 翻译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涌动的翻译场:美国科幻小说中译二十年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利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6-166,192,共12页
从1997年至今的二十多年来,美国科幻小说的中译呈现出繁荣景象,译本数量众多,涵及流派类型丰富。从场域视角对这一时期的中译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科幻文化的泛起带来科幻翻译市场资本的角逐,以《科幻世界》为首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因... 从1997年至今的二十多年来,美国科幻小说的中译呈现出繁荣景象,译本数量众多,涵及流派类型丰富。从场域视角对这一时期的中译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科幻文化的泛起带来科幻翻译市场资本的角逐,以《科幻世界》为首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因其强大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而胜出,并进一步挤压那些跟风的和缺乏特色的出版机构之生存空间;民营图书公司凭借其强大而灵活的策划、创意和运作能力打造品牌科幻书系;译者队伍总体缺乏稳定性,在学院派之外,草根译者泛起。随着传播媒介日益多元化,科幻小说的译介活动也受到其他媒介场域,尤其是拥有雄厚资本的影视场域的影响。译介活跃的动因来自政治、文化、教育场域中各种力量的汇聚及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科幻 翻译社会学 场域 资本 惯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生产描述研究中的应用--以亚瑟·韦利英译《西游记》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骆雯雁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0,共7页
《猴》是众多《西游记》英译本中在西方传播最为广泛的版本,对西方人了解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原则为基础,通过调整使其适应翻译研究的需要,建立理论框架;以雷丁大学的特色馆藏(Univ... 《猴》是众多《西游记》英译本中在西方传播最为广泛的版本,对西方人了解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原则为基础,通过调整使其适应翻译研究的需要,建立理论框架;以雷丁大学的特色馆藏(University of Reading,Special Collections)“Records of George Allen&Unwin Ltd.”中《猴》的相关出版资料为主要的数据来源,还原20世纪40年代初《猴》译本的生产过程。描述并讨论翻译《猴》的各个生产阶段、参与其中的翻译行动者,以及这些行动者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的实际翻译活动中如何行动并建立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翻译生产 亚瑟·韦利 《西游记》 《猴》 翻译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科学视阈下的译者行为批评范式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明蓉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6期100-107,共8页
本文探究译者行为批评与翻译批评第一、第二阶段的思维范式差异。研究发现,翻译社会学视域下的译者行为批评弥补了翻译内文本批评和翻译外文化批评思维范式的不足之处,符合翻译社会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利于翻译学的跨学科构建。译者行... 本文探究译者行为批评与翻译批评第一、第二阶段的思维范式差异。研究发现,翻译社会学视域下的译者行为批评弥补了翻译内文本批评和翻译外文化批评思维范式的不足之处,符合翻译社会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利于翻译学的跨学科构建。译者行为批评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其术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如"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等),均体现出复杂性科学思想,吻合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则,是翻译研究范式的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译者行为批评 翻译批评 翻译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研究十周年:回顾与前瞻——兼评“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 被引量:44
10
作者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0-34,共15页
作为“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倡导者,作者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与译者行为批评的学派意识、译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学界对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反响,并对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 作为“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倡导者,作者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与译者行为批评的学派意识、译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学界对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反响,并对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译者行为研究具有可持续性,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也需要不断完善,以便为翻译批评作出更大的贡献。“译者行为研究”与“译者行为批评”是研究领域与研究工具之间的关系。为了使描写和研究做到全面、客观和科学,就需要将其置于科学的理论视域内,用一定的理论工具加以描写和解释,因此译者行为批评应运而生。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后来的学者拓宽研究的视野,使该领域的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 发展趋势 翻译批评 翻译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