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
被引量:111
- 1
-
-
作者
马萧
-
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3期72-76,共5页
-
文摘
本文根据Chesterman的翻译模因论,从翻译模因进化的角度讨论了翻译模因论的历史进化观、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观以及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平行观.通过分析论证阐明了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和翻译史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翻译教学必须遵循翻译能力进化的客观规律.
-
关键词
翻译模因论
翻译理论教学
翻译史教学
翻译能力
-
Keywords
translation memetics
translation theory teaching
translation history teaching
translational competence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翻译模因论视域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冉明志
-
机构
攀枝花学院外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9-150,共2页
-
文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被引进中国。这些影片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有助于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开阔视野。与此同时,英文电影的大量引进使得有关专家和学者对其片名汉译策略更加关注,不少国内学者已从目的论、关联理论、顺应论和跨文化角度对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进行过研究。本文拟从翻译模因论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
-
关键词
翻译模因论
英文电影片名
汉译策略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翻译模因论视阈下的茶叶广告英译研究
- 3
-
-
作者
黄铁蓉
-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4期367-368,共2页
-
基金
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以CDIO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编号:17XWC09)"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更多的中国商品开始涉猎海外商机,抢占更多国际市场份额,茶叶也跻身其中。模因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传递或模仿文化的单位,而翻译是模因的生存机器。本文在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指导下探讨了模因视角下的茶叶广告英译的作用、茶叶广告英译现存的问题以及实践中应采取的英译策略,以期对相关的中国茶企广告制作有所启发,助推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
-
关键词
翻译模因论
茶叶广告
英译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模因传播与归化异化翻译的关系
被引量:13
- 4
-
-
作者
王灵芝
-
机构
中南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13-616,共4页
-
文摘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据此Chesterman提出了翻译模因进化和形成规律的翻译模因论。翻译模因理论认为,模因的传播过程对翻译构成影响。由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与模因传播的关系得出:归化翻译通过在本国文化中寻找相似的模因有助于读者理解异域模因,而忠实复制源语文化综合体的异化翻译是模因传播的要求与趋势。。
-
关键词
翻译模因论
模因传播
归化翻译
异化翻译
-
Keywords
translation memetics
transmission of meme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lienation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模因幽默翻译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外语课堂教学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苏奕华
-
机构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0-162,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语言模因幽默的翻译--从语言模因到文化复制"(编号:11YJCZH14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模因幽默翻译理论受多模态和元功能理论的启发在翻译过程中对模因幽默中的文化信息进行适度的保留与理解。它主张对于源文化的理解只是以目标语为翻译媒介等同于对源文化的野蛮破坏。翻译的意义在于诠释原文本的态度功能。因此,两种语码的混用成为该理论的全部意义,它既解决了功能的对等,又解决了文化的障碍。该理论的应用对于高校外语课堂教学不失为一条良策。
-
关键词
元功能理论
多模态
模因幽默翻译
高校外语课堂教学
-
Keywords
meta - function
multimodality
memetic humor transl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商品名称汉译的模因论研究——以鸡尾酒品名汉译为例
被引量:4
- 6
-
-
作者
李捷
周榕
黄广丽
-
机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9,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魏晋以来汉语言语行为的历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27)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特色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应用"(项目编号:2012JK338)的部分成果
-
文摘
本文从模因论视角讨论了商品名称翻译中文本类型与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有效统一问题。通过研究鸡尾酒各种品名的汉译文本,发现其中高频使用的音译法、意译法、增词法、减词法都能从不同方面译出这一特定文本类型的主要功能,有效地促进了翻译模因的复制传播。文章还提出了统辖这些具体翻译方法的三条翻译策略以指导商品名称翻译实践。从模因论来看,成功的商品名称译文就是成功的模因,能在消费者间大量广泛复制传播,拓展商品的销路。
-
关键词
模因论
翻译模因
品名
商品
翻译策略
-
Keywords
Memetics
memes of translation
trade-name
commoditi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汉语公示语英译中的模因论分析
被引量:5
- 7
-
-
作者
曹淑萍
-
机构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6-190,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B286)阶段性成果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编号:56)
-
文摘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靠复制和传播而生存。从模因论视角,翻译活动是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译者的重要使命即译者解码源语模因及用目的语模因重新编码以传播源语模因在此过程中便得以凸显。文章以模因论及翻译模因论为指导,通过构建汉语公示语模因在翻译活动中的传播路径,尝试分析汉语公示语英译中翻译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认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两种传播方式同样适用于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译者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对汉语公示语源语模因予以巧妙编码,发挥公示语在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方面应有的功能,更好地为来华外国人士提供各种便利。
-
关键词
汉语公示语翻译
模因论
翻译模因论
模因基因型
模因表现型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模因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廖红燕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8X期33-34,共2页
-
文摘
本文从翻译模因论来探讨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译者对源语模因的解码和用目的语模因重新编码这两个过程,通过对源语模因库和目标语模因库分析,发现两种语言存在多种模因关系,从而对此进行分类,按照此分类方法将网络流行语加以归类、分析。
-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翻译模因论
源语模因
目的语模因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语言中的模因
被引量:1859
- 9
-
-
作者
何自然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
出处
《语言科学》
2005年第6期54-64,共11页
-
文摘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自然语言中的模因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本文认为,语言模因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前者称为模因的基因型,后者则为模因的表现型。文章接着分析了语言模因对翻译研究、文化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的影响,最后用实例说明模因在这些方面的实际意义,并指出语言模因将有助于促进语言的进化和发展。
-
关键词
模因论与模因
基因型
表现型
模因与翻译
模因与文化
模因与语言教学
-
Keywords
memetics and memes
genotype
phenotype
memes and translation
memes and culture
mem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