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文学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我怎样写《翻译文学导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67,共7页
 我国翻译文学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已有的翻译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包含在"翻译学"中的翻译文学研究,二是把"文学翻译"作为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的"文学翻译"研究,三是"翻译文学"...  我国翻译文学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已有的翻译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包含在"翻译学"中的翻译文学研究,二是把"文学翻译"作为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的"文学翻译"研究,三是"翻译文学"的研究,即把"翻译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属于文学研究及文学文本研究,这类研究最为薄弱。要建立翻译文学的本体理论,就不能简单地将"翻译文学导论"置于一般的文学概论或文学原理的框架结构中。必须以中国翻译文学为感性材料,以中国传统翻译文学理论为基本资源,构筑翻译文学的独特理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 翻译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的整合与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查明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40,共15页
埃文-佐哈提出的"多元系统论"促成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创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在多元系统理论的启发下,勒菲弗尔、赫曼斯、苏姗·巴斯奈特等人提出了"改写论"、"操纵论",为... 埃文-佐哈提出的"多元系统论"促成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创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在多元系统理论的启发下,勒菲弗尔、赫曼斯、苏姗·巴斯奈特等人提出了"改写论"、"操纵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以上理论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翻译文学史研究若孤立地运用以上某一种理论,还不能全面观照和深入分析翻译文学现象,应将以上理论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综合性的"系统理论"研究方法,以满足翻译文学史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文学研究 翻译文学性质 多元系统论 系统理论 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被引量:7
3
作者 骆贤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8-81,共4页
科学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一切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提供了方向。翻译研究必须与文化研究、文化转向相互结合,形成互动。只有让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走出各自的象牙塔有机结合在... 科学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一切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提供了方向。翻译研究必须与文化研究、文化转向相互结合,形成互动。只有让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走出各自的象牙塔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渊源、发挥翻译的强大功能并形成指导翻译实践的宏观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基础 文学研究 文学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文学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汝蕙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9-188,共10页
西方文学翻译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戈吉奥(Emilio Goggio)于1925年在美国Modern Language Journal(《现代语言杂志》)上发表的题为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in Modern Language Courses的文章,据考证是文学翻译研... 西方文学翻译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戈吉奥(Emilio Goggio)于1925年在美国Modern Language Journal(《现代语言杂志》)上发表的题为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in Modern Language Courses的文章,据考证是文学翻译研究领域最早出现的历史文献。历经近50年的发展,西方文学翻译研究日趋成熟,并在2000年以后形成爆发式增长态势。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于1972年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文章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的名与实》),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翻译学研究的正式建立。与一般翻译不同,文学翻译作为一项艺术活动和实践活动,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文学翻译同时也是一项历时久远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翻译 翻译研究 一般翻译 知识图谱分析 名与实 跨文化传播 文学翻译研究 历时久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解魅与反抗虚无——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稀方 张宝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一、关于翻译与翻译文学研究问题 张宝林(以下简称张):赵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胡政平先生的委托,利用这次来社科院文学所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对您做一次学术专访。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 一、关于翻译与翻译文学研究问题 张宝林(以下简称张):赵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胡政平先生的委托,利用这次来社科院文学所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对您做一次学术专访。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和翻译文学这三个领域。在《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一书的“后记”中,您曾写道:“前两个领域的著作较有反响,独有翻译研究应者寥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学术 翻译文学研究 研究 赵稀方 《甘肃社会科学》 虚无 反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文学研究的浅俗化弊病与“译文学”的介入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向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许多成果,所依据的常常不是外文原作而是译文,没有意识到只有对外文原作所进行的研究才是真正的"外国文学"研究。由于既脱离了原文,又没有原文与译文转换的"译文学"意识,只能采取"作家作... 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许多成果,所依据的常常不是外文原作而是译文,没有意识到只有对外文原作所进行的研究才是真正的"外国文学"研究。由于既脱离了原文,又没有原文与译文转换的"译文学"意识,只能采取"作家作品论"的模式,习惯于在主题、题材、人物、叙事情节等层面上展开作品评论与作品分析,以主观性、鉴赏性的"评论",混同、取代、掩蔽了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导致了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论的模式化、浅俗化弊病。在这种情况下,"译文学"的介入有助于对这种倾向加以遏制与矫正。只有具备"译文"的概念,才能具备"原文"的意识,而只有面对原文,才能使外国文学研究成为真正的"外国文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翻译文学研究 文学 文学评论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中华 送东风——《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品评
7
作者 胡雪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5-75,共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文化软实力、构建国家形象的需求愈加迫切。翻译作为文化输出的主要方式,之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意义重大。马士奎、倪秀华的《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文化软实力、构建国家形象的需求愈加迫切。翻译作为文化输出的主要方式,之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意义重大。马士奎、倪秀华的《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系统梳理清末民国、新中国早期与十年"文革"三个历史阶段由本土力量发起的文学外译史,既有译事全貌的勾勒,又含典型个案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 文学翻译研究 文化形象 传播能力 译史 中华 本土 文化心理 翻译研究 翻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译“牛奶路”及其他─—顺致冷子兴先生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天振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8期78-80,共3页
赵译“牛奶路”及其他─—顺致冷子兴先生谢天振多年以前,曾经看到过华君武先生的一幅题为“抢球”的漫画,画面上但见一群球员围在一起正在起劲地“抢球”,抢得满头大汗,但实际上球却躺在球场的另一角的地上……读了《鲁迅研究月刊... 赵译“牛奶路”及其他─—顺致冷子兴先生谢天振多年以前,曾经看到过华君武先生的一幅题为“抢球”的漫画,画面上但见一群球员围在一起正在起劲地“抢球”,抢得满头大汗,但实际上球却躺在球场的另一角的地上……读了《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3期上冷子兴先生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象 牛奶路 冷子兴 鲁迅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文学翻译研究 文化内涵 翻译问题 汉民族 戈宝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