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国演义》罗译本中关于文化内容的翻译手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浩然 张锡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55-59,共5页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文化内涵丰富。罗慕士先生在《三国演义》英译本中对文化内容的翻译很有特色,采取的手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加注法。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文化 翻译手法 文学翻译 直译 意译 增译 罗慕士译本 加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科技翻译中的语义与语用翻译手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14,共3页
自1965年英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J.C.卡特福德发表了 A Linguistic Therory ofTranslation(《翻译的语言理论》)一书以来,世界上有不少著名的学者(如纽马克、奈达、穆南等)都开始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理论,从而使翻译研究日趋科学... 自1965年英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J.C.卡特福德发表了 A Linguistic Therory ofTranslation(《翻译的语言理论》)一书以来,世界上有不少著名的学者(如纽马克、奈达、穆南等)都开始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理论,从而使翻译研究日趋科学化。发展迄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翻译 科技翻译 卡特福德 翻译理论 语义翻译 纽马克 翻译手法 语言理论 语用意义 科技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年文化文本《茶经》的翻译修辞手法诠释
3
作者 任强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期304-305,共2页
我国传统茶文化历史久远且深厚,并且具备着灵活多变的表达形式以及非常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在中国千年文化文本《茶经》中,有着很多有关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描述,进而其也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表达之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千年文化... 我国传统茶文化历史久远且深厚,并且具备着灵活多变的表达形式以及非常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在中国千年文化文本《茶经》中,有着很多有关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描述,进而其也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表达之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千年文化文本《茶经》的翻译修辞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文化文本 茶经 翻译修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食品贸易与语言文化翻译研究——评《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 被引量:1
4
作者 章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21-I0021,共1页
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大众对食品卫生安全、食品营养、食品加工工艺等相关问题关注度逐年上升。再加上国际食品商务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化,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下,以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实效性提升为目的的食品相关专... 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大众对食品卫生安全、食品营养、食品加工工艺等相关问题关注度逐年上升。再加上国际食品商务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化,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下,以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实效性提升为目的的食品相关专业英语教学创新也成为社会热门议题。由于汉语言与英语不属于同种语系,食品科学、食品贸易等相关专业英语教学及翻译实践中,需要注意二者的语言、文化、思维习惯的差异,并注重对应教学方法、翻译手法的灵活运用,切实提升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食品工程等相关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 食品科学技术 食品贸易 食品加工工艺 汉语言 食品营养 翻译手法 食品卫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爵夫人的爱情》中形象语言的翻译特点研究
5
作者 李晓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Z期67-68,共2页
形象语言,指的是通过人物、动物以及植物等具体存在的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在一些成语和谚语的释义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此外,形象语言常见的修辞手法多为比喻和夸张,这种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也是为世界各国作家所钟... 形象语言,指的是通过人物、动物以及植物等具体存在的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在一些成语和谚语的释义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此外,形象语言常见的修辞手法多为比喻和夸张,这种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也是为世界各国作家所钟爱的一种写作手法。本文针对加拿大作家黛博拉·黑尔(Deborah Hale)经典的历史言情小说《伯爵夫人的爱情》(His Compromised Count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特点 小说 德鲁里 注释 情节 注解 原作语言 形象替换 伯爵夫人 翻译手法 译者 翻译过程 皇家剧院 东西方文化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翻译源流简介
6
作者 王英杰 《外语研究》 1986年第4期59-62,共4页
中国翻译源远流长。远在周代,朝里就有了通译言语的官职,当时称之为“象胥”。秦汉时,中国同四夷亦常有使者往来。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同西域,天竺、波斯和东欧的联系。西汉对匈奴的和亲和战争。
关键词 翻译技巧 译经 中国翻译 翻译理论 艺术效果 原文风格 丝绸之路 艺术感染力 翻译手法 代表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 被引量:20
7
作者 山田敬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鲁迅 儒勒·凡尔纳 明治时期 文学翻译 《地底旅行》 《月世界旅行》 科学小说 翻译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汉语成语的维译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敬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97-100,共4页
成语作为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习用的、有固定结构形式或固定说法的词组或短语。这是人民群众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语言财富,它一般都具有形象鲜明、音律和谐、言简意赅和民族色彩浓厚的特点。汉语的成语也是这样,... 成语作为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习用的、有固定结构形式或固定说法的词组或短语。这是人民群众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语言财富,它一般都具有形象鲜明、音律和谐、言简意赅和民族色彩浓厚的特点。汉语的成语也是这样,既能表达非常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极为生动有力,概括精炼。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要把具有这些特点的汉语成语译得恰到好处是很不容易的。往往一个本来很生动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汉语成语译成另一种语言,有时会失掉了原来的色彩和韵味,变得平淡无奇。那么,对汉语成语进行维语翻译时,怎样才能译得比较好一点,可以采用一些什么翻译手法,这些很值得作一番探讨和研究.下面通过对《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维译本(民族出版社翻译出版,1977年7月第一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翻译出版 结构形式 民族色彩 维语 生活气息 意译 翻译手法 民族出版 原文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