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耕深度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和冠层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文娟 胡晓棠 +2 位作者 李清林 韩寒 张锦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7,共11页
为探究翻耕深度对覆膜滴灌农田小气候及棉花生长的影响机制,于2019年4—10月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20、30、40 cm 3组翻耕深度处理(T20、T30、T40),以免耕处理(NT)作为对照,分析了翻耕深度对土壤孔隙率、农田耗水量、田间... 为探究翻耕深度对覆膜滴灌农田小气候及棉花生长的影响机制,于2019年4—10月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20、30、40 cm 3组翻耕深度处理(T20、T30、T40),以免耕处理(NT)作为对照,分析了翻耕深度对土壤孔隙率、农田耗水量、田间小气候、棉花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深度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孔隙率、增加膜内耕层土壤温度、促进植株耗水;棉株从膜内土壤中消耗的水分对冠层小气候的调控作用大于膜外土壤的水分蒸发对冠层小气候的调控作用,NT、T20、T30、T40处理膜内位置的农田耗水量分别是膜外位置农田耗水量的2.48、2.52、3.08、3.47倍;全生育期内,T20、T30、T40处理的农田耗水量分别是NT处理的1.30、1.42、1.52倍;深翻导致农田耗水量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冠层湿度,延长棉花生育期,使棉花增产。全生育期内,各翻耕处理(T20、T30、T40)的近地表平均冠层湿度分别比NT处理高12.83%、14.49%、17.55%,棉花全生育期分别比NT处理长10、16、23 d,籽棉产量分别比NT处理高670.68、1252.67、1584.0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灌 翻耕深度 生长 冠层 田间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耕深度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司军 徐锐 +6 位作者 吴文琪 陈剑晖 孙书斌 周汉红 王晓丽 郭利 李梦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52-155,共4页
为探讨不同翻耕深度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式,设置翻耕深度与生物有机肥施用量2个因素,研究不同翻耕深度配施不同量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烤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讨不同翻耕深度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式,设置翻耕深度与生物有机肥施用量2个因素,研究不同翻耕深度配施不同量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烤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70~80 cm烤烟生育期延长,赤星病发病较重;深翻50~60 cm处理黑胫病、赤星病发病降低,深翻30~40 cm处理黑胫病发病较重。深翻30~40、50~60 cm后并未造成烟株农艺性状改变。A_(2)-2处理提高了烟株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Chao1指数与Shannon指数较对照分别提升了13.11%、4.63%。同时,A_(2)-2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优,上等烟比例、产值分别达73.04%、56734.20元/hm^(2)。综合考虑,深翻50~60 cm配施有机肥3000 kg/hm^(2)+发酵饼肥75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翻耕深度 生物有机肥 细菌群落结构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翻耕深度对烤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建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41-42,共2页
对烟田土壤翻耕深度设置15 cm、20 cm、25 cm 3个处理,探讨不同翻耕深度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20 cm的处理效果最优,烟株长势均衡,上等烟比例高,每667 m2烟叶产量155.2 kg、产值1857元。
关键词 翻耕深度 烤烟 产量 质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下白土的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量 被引量:7
4
作者 吴萍萍 王家嘉 李录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4-760,共7页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白土上不同耕作措施及有机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翻耕深度(10 cm和20 cm)与4种施肥模式(单施化肥、化肥+畜禽粪、化肥+秸秆、化肥+绿肥)。结果表明,单施化肥时,翻耕20 cm处...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白土上不同耕作措施及有机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翻耕深度(10 cm和20 cm)与4种施肥模式(单施化肥、化肥+畜禽粪、化肥+秸秆、化肥+绿肥)。结果表明,单施化肥时,翻耕20 cm处理两年的平均产量较翻耕10 cm处理减产7.6%;而在翻耕20 cm的基础上,秸秆还田或施用畜禽粪、绿肥则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较单施化肥分别增产14.8%、16.1%和14.6%。水稻养分吸收量也表现出相同规律,在翻耕20 cm后补充有机肥能显著增加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同时,翻耕20 cm结合秸秆还田或施用畜禽粪、绿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在白土稻田上,翻耕20 cm后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促进养分吸收,改善白土耕层土壤理化性状,是适合白土区大力推广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 翻耕深度 施肥模式 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高产栽培与漂浮育苗技术
5
作者 杨长领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22-22,共1页
1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1选择适合的高粱品种。各地农户在种植高粱时应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种子。农业技术人员也要及时指导,帮助农户选择优质品种。1.2选地与整地。采取轮换种植模式,选好地块后先进行一轮马铃... 1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1选择适合的高粱品种。各地农户在种植高粱时应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种子。农业技术人员也要及时指导,帮助农户选择优质品种。1.2选地与整地。采取轮换种植模式,选好地块后先进行一轮马铃薯、玉米、大豆的种植,等到这轮的农作物丰收后再把土地进行深度翻耕,翻耕深度最好达到25 cm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土地的内层湿润。还要适当的施加肥料,以保证土壤的肥沃,并清除各种杂草杂物,使土地环境更有利于高粱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品种 种植模式 漂浮育苗技术 优质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技术人员 翻耕深度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白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萍萍 王家嘉 李录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白土稻区4年大田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2种翻耕深度(10 cm、20 cm,分别标记为T10、T20)和4种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化肥+畜禽粪肥、化肥+秸秆还田、化肥+绿肥,分别标记为F、F+M、F+S、F+G),通过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分别提取表层土... 以白土稻区4年大田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2种翻耕深度(10 cm、20 cm,分别标记为T10、T20)和4种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化肥+畜禽粪肥、化肥+秸秆还田、化肥+绿肥,分别标记为F、F+M、F+S、F+G),通过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分别提取表层土壤水溶性物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白土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措施下,翻耕20 cm处理(T20+F)土壤总有机碳和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均低于翻耕10 cm处理(T10+F),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翻耕20 cm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增施畜禽粪(T20+F+M)、秸秆还田(T20+F+S)和增施绿肥(T20+F+G)3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胡敏酸、富里酸和水溶性物质碳含量较T20+F处理分别提高14.57%~30.64%、10.36%~30.57%、0.74%~12.31%和14.25%~26.80%。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胡敏素碳含量,T20+F+M、T20+F+S和T20+F+G处理较T20+F处理提高18.87%~35.78%。4年不同翻耕与施肥措施对白土腐殖质性质未产生显著影响。增施有机肥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PQ值、胡富比、E4/E6值和色调系数。相关性分析表明,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碳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物质碳含量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 翻耕深度 施肥措施 腐殖质组分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漪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38-38,共1页
一、定植及田间管理技术1.定植前准备(1)定植地块整理①深翻晒地。定植前15天深翻田土,翻耕深度25—30cm。②定植前3~5天起垄。按厢包沟1.2m宽起垄,起垄质量要求较高。
关键词 种植技术 大棚黄瓜 田间管理技术 翻耕深度 定植 起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高粱的栽培方法
8
作者 马英君 柴凤久 +1 位作者 刘泽东 尤海洋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6期31-31,共1页
1选地整地 饲用高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均可种植,但以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为6.5~7.5,黑土层较厚的土壤为好。以秋季深翻地为宜,翻耕深度应20—30厘米。有灌水条件的地块也可早春深耕、起垅、灌水,为播种作好... 1选地整地 饲用高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均可种植,但以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为6.5~7.5,黑土层较厚的土壤为好。以秋季深翻地为宜,翻耕深度应20—30厘米。有灌水条件的地块也可早春深耕、起垅、灌水,为播种作好土地准备。由于饲用高粱种子比较小,播种前必须要精细整地,土地要平整,无杂物和杂草,整地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出苗和保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高粱 栽培方法 灌水条件 土地准备 有机质含量 选地整地 翻耕深度 精细整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植技术优化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国君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2期4-6,共3页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玉米种植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这对玉米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掌握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根本上控制病源和虫源,为实现玉米高产、高质奠定良...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玉米种植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这对玉米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掌握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根本上控制病源和虫源,为实现玉米高产、高质奠定良好基础。1玉米种植技术优化1.1整地首先,要对玉米种植区域土地进行深翻,严格控制翻耕深度,一般保持在20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高产 促进作用 翻耕深度 病虫害防治工作 虫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地草本花卉播种培育方法
10
《现代农业》 2005年第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培育方法 花卉播种 草本 露地 整地作畦 苗圃地 杂物清除 花卉种子 土壤状况 花卉种类 翻耕深度 苗床长度 作层 年生长 基肥 害虫 萌芽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