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界膜翻瓣术治疗黄斑裂孔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曹维 肖博 +3 位作者 王莹 楚艳华 李岩 韩泉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1-734,共4页
目的用配对研究的方法评价内界膜翻瓣术治疗黄斑裂孔(macular hole,MH)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MH患者34例(34眼),将情况相近的患者进行配对,分为两组,A组术中行内界膜翻瓣术、B... 目的用配对研究的方法评价内界膜翻瓣术治疗黄斑裂孔(macular hole,MH)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MH患者34例(34眼),将情况相近的患者进行配对,分为两组,A组术中行内界膜翻瓣术、B组术中行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孔闭合率、MH闭合形态及椭圆体区闭合率等指标。结果A组术后BCVA为(0.50±0.07)log MAR,明显好于B组(0.91±0.12)log 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6,P=0.002);A组裂孔闭合率为94.1%(16/17),B组闭合率为70.6%(1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A组U型闭合8例,V型闭合7例,W型闭合1例;B组U型闭合4例,V型闭合8例,W型闭合0例;A组椭圆体区闭合率为29.4%,B组椭圆体区闭合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瓣术可提高MH患者术后BCVA和裂孔闭合率,使U型闭合增加,提高椭圆体区术后闭合率,是治疗M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剥除 内界膜翻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翻瓣术配合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8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邢洪波 姜书成 王仁欣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00-100,共1页
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手术,术中常需进行翻瓣、凿骨、分牙等操作(尤其是低位或埋伏阻生智齿)。传统翻瓣术式的锤击力大,易损伤颞下颌关节,劈凿的力量、方向、支点等不宜控制,容易滑脱损伤周围软组织及下颌支神经,导... 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手术,术中常需进行翻瓣、凿骨、分牙等操作(尤其是低位或埋伏阻生智齿)。传统翻瓣术式的锤击力大,易损伤颞下颌关节,劈凿的力量、方向、支点等不宜控制,容易滑脱损伤周围软组织及下颌支神经,导致断根,且术后容易发生肿胀、张口受限、干槽症等;切口术后对位不易,缝合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改良翻瓣术 高速涡轮钻 拔除 口腔颌面外科 埋伏阻生智齿 颞下颌关节 周围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翻瓣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 被引量:4
3
作者 汪学华 王鑫 +1 位作者 陆钰 吴海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翻瓣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的疗效。方法:收集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13例患者共15颗患牙在锥形束CT引导下行切开翻瓣暴露、去龋、充填,同期对不良牙周组织形态进行纠正。术后经影像学观测充填情况,分... 目的:探讨联合翻瓣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的疗效。方法:收集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13例患者共15颗患牙在锥形束CT引导下行切开翻瓣暴露、去龋、充填,同期对不良牙周组织形态进行纠正。术后经影像学观测充填情况,分别于1、3、6后检查充填及牙周情况。结果:13例患牙影像学上观测充填严密,经1、3、6个月观察充填体无脱落,无继发龋,无牙龈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3mm,成功率为87%。结论:联合翻瓣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的方法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瓣术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在改良翻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建洪 李幸宽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为了解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牙周病牙槽骨缺损的效果,作者采用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精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牙周翻瓣术中植入牙槽骨缺损处,比较两者在改良翻瓣术中的疗效差异。结果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羟基磷... 为了解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牙周病牙槽骨缺损的效果,作者采用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精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牙周翻瓣术中植入牙槽骨缺损处,比较两者在改良翻瓣术中的疗效差异。结果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羟基磷灰石,提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能更有效地用于牙周病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翻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 Coat脱敏剂与多乐氟治疗牙周翻瓣术后牙本质敏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戚燕婷 刘梦园 吴凯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1期1984-1986,共3页
目的比较MS Coat脱敏剂与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治疗牙周翻瓣术后根面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选取因中晚期牙周炎行牙周翻辩术2周后根面牙本质敏感症患者,随机分为MSCoat脱敏组、多乐氟组、空白对照组在统一标准下根据敏感程度变化进行即... 目的比较MS Coat脱敏剂与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治疗牙周翻瓣术后根面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选取因中晚期牙周炎行牙周翻辩术2周后根面牙本质敏感症患者,随机分为MSCoat脱敏组、多乐氟组、空白对照组在统一标准下根据敏感程度变化进行即刻、1个月、3个月疗效对照分析。采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离体牙构建牙本质敏感模型,根据扫描电镜(SEM)测量的牙本质小管口直径和密度,小管内封闭剂渗入量对比脱敏效果。结果MS Coat脱敏剂、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即刻均有脱敏效果(P〈0.05),多乐氟即刻疗效优于MS Coat脱敏剂(P〈0.05);1、3个月时MSCoat脱敏剂仍有脱敏效果,且优于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P〈0.05),多乐氟于1、3个月后疗效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体牙SEM结果显示:MS Coat脱敏剂和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脱敏后均会即刻减少牙本质小管口的密度与直径,渗入封闭牙本质小管(P〈0.05);且与MS Coat脱敏剂比较,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脱敏后牙本质小管口的密度与直径减少量更多(P〈0.05)。结论MS Coat脱敏剂和多乐氟对翻瓣术后根面牙本质敏感均有脱敏效果,多乐氟即刻脱敏效果较佳,而MS Coat脱敏剂的脱敏效果更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 Coat脱敏剂 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 牙周翻瓣术 牙本质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系统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重度慢性单根牙周炎及多根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凌宁 李峥 +2 位作者 叶眉 储昊 姚瑶 《安徽医学》 2019年第9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比较瑞士医迈斯(EMS)系统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重度慢性单根牙及多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 目的比较瑞士医迈斯(EMS)系统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重度慢性单根牙及多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同时依据患牙数量分别分成单根牙组与多根牙组,观察组采用EMS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治疗后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单根牙组、多根牙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龈退缩长度(GR)、临床附着丧失长度(CAL)及探诊出血阳性率(BOP)。结果观察组单根牙患者的GR及CAL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D及BOP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根牙患者PD、CAL水平及BOP阳性率较对照组高,GR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如是单根牙宜选择EMS系统治疗,多根牙则建议使用牙周翻瓣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系统 牙周翻瓣术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中切牙复杂冠根折翻瓣术后断冠再接1例
7
作者 李馨怡 佘睿 +1 位作者 石启蒙 李艳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4-695,共2页
复杂冠根折是一类严重的外伤性牙损伤,其折断线位于龈下,常给治疗带来困难。结合翻瓣术,能充分暴露折断线,具有视野清晰、隔湿效果好等优点。本文报道翻瓣术辅助下对复杂冠根折的恒中切牙进行断冠再接1例,并结合该病例对复杂冠根折治疗... 复杂冠根折是一类严重的外伤性牙损伤,其折断线位于龈下,常给治疗带来困难。结合翻瓣术,能充分暴露折断线,具有视野清晰、隔湿效果好等优点。本文报道翻瓣术辅助下对复杂冠根折的恒中切牙进行断冠再接1例,并结合该病例对复杂冠根折治疗方法适应症、优缺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冠根折 翻瓣术 牙外伤 断冠再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与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赵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39-4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与牙周翻瓣术进行牙周病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2例牙周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分别采取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和牙周翻瓣术进... 目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与牙周翻瓣术进行牙周病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2例牙周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分别采取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和牙周翻瓣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附着水平、龈沟出血指数以及探诊深度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后的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牙周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较之对照组,明显较少(P<0.05)。结论:在牙周病的治疗方面,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明显要优于牙周翻瓣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翻瓣术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对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建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7期3144-3145,共2页
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对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方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根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根管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牙周... 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对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方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根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根管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牙周翻瓣术进行治疗,3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细菌清除率、细菌感染率、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略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牙周综合征 牙周翻瓣术 根管治疗 细菌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翻瓣术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丽辉 梁美玉 +2 位作者 梁晨曦 吴晓萍 罗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05-120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翻瓣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患者,均有双侧同名患牙须实施翻瓣术,每位患者随机选取其中一个牙位作为实验组,实施医护配合四手操作的翻瓣术;选取另一牙位作为对照组,由医生独自实施翻瓣术,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翻瓣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患者,均有双侧同名患牙须实施翻瓣术,每位患者随机选取其中一个牙位作为实验组,实施医护配合四手操作的翻瓣术;选取另一牙位作为对照组,由医生独自实施翻瓣术,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速度及术后25周患牙的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结果四手操作法比非四手操作法手术速度快、疗效好。结论临床护理配合是影响翻瓣术取得并保持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翻瓣术 牙周炎 四手操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戈 孙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0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上加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上加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检查指标(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治疗效果,治疗后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在根管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牙周翻瓣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各项牙周检查指标,降低细菌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翻瓣术 根管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翻瓣术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跟让 郭少楠 詹映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0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和牙周翻瓣术联合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于我院口腔科治疗的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行单纯根管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牙周翻瓣...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和牙周翻瓣术联合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于我院口腔科治疗的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行单纯根管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牙周翻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等牙周相关指数的情况及细菌感染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牙周相关指数、细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治疗和牙周翻瓣术联合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数及细菌感染率,且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牙周翻瓣术 牙髓-牙周综合征 牙周相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瓣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丹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采用翻瓣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度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牙周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采用翻瓣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度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牙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翻瓣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CAL(临床附着丧失)、SBI(龈沟出血指数)、PLI(菌斑指数)、PD(牙周袋探诊深度)]、牙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IL-1β、IL-6、TNF-α、CRP)、炎症控制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牙周临床指标、牙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炎症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翻瓣术治疗重度牙周炎效果较好,总有效率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缩短炎症控制时间,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翻瓣术 临床疗效 牙周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翻瓣术与传统翻瓣术在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康 谢春 +1 位作者 周姮 武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翻瓣术与传统翻瓣术在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需行翻瓣、去骨拔除的72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36例... 目的比较改良翻瓣术与传统翻瓣术在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需行翻瓣、去骨拔除的72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36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翻瓣术;改良组采用改良翻瓣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度,以及两组患者局部不适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22.81±3.60)min vs.(36.72±9.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平均张口度大于传统组[(2.85±0.71)cm vs.(2.14±0.5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肿胀、术后疼痛、张口困难及干槽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翻瓣术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局部不适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传统翻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翻瓣术 拔除 治疗结果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翻瓣术对复杂性前牙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15
作者 谢敏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复杂性前牙创伤患者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复杂性前牙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牙周翻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分析复杂性前牙创伤患者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复杂性前牙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牙周翻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复杂性前牙创伤效果明显,增加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前牙创伤 牙周翻瓣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束CT指导下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波 刘贤广 +3 位作者 李业东 孙光亚 于国旗 钱忠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锥束CT指导下的上颌前牙区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例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病例,行锥束CT指导下的种植体植入,种植体愈合4~6个月后永久修复,根据Jemt牙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 PIS)观察种植体永久... 目的:探讨锥束CT指导下的上颌前牙区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例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病例,行锥束CT指导下的种植体植入,种植体愈合4~6个月后永久修复,根据Jemt牙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 PIS)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年后的近远中牙龈乳头状况,根据Fuhauser的改良红色美学指数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年后与相邻天然牙唇侧龈缘位置的协调性。结果10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除2枚侧切牙区种植体外,种植修复体近远中PIS均为Ⅱ级以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均〈1 mm。种植修复体与相邻牙唇侧牙龈缘高度无差异4枚,相差〈2 mm的4枚,相差〈2 mm的2枚。结论锥束CT对上颌前牙区不翻瓣种植体植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常规不翻瓣手术仍具有较高的外科手术风险,在上颌前牙美学区应慎重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上颌前牙 翻瓣术 牙齿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徐燕群 薛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使用GTR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牙周翻... 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使用GTR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牙周翻瓣术治疗。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治疗后,两组BI、PD、CA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牙齿松动度Ⅰ度患者的占比为57.14%,高于对照组的19.05%(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52%,与对照组的14.2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GTR治疗牙周炎安全有效,且效果明显优于牙周翻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 牙周翻瓣术 牙周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正畸联合治疗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爽 唐旭炎 朱晓美 《安徽医学》 2010年第8期898-899,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前牙通过手术导萌和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颗埋伏阻生牙利用固定矫正器为其提供间隙,通过翻瓣去骨显露埋伏牙牙冠,再牵引入牙列。结果 25颗埋伏牙排入牙列。结论外科正畸联合方法是可靠的埋伏阻生牙治疗方法。
关键词 埋伏阻生牙 正畸 翻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秀芬 尤冉 +2 位作者 汪晓磊 赵露 王艳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3-785,789,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且诊断为难治性黄斑裂孔、并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手术治疗的患者14例(14眼),术后随...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且诊断为难治性黄斑裂孔、并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手术治疗的患者14例(14眼),术后随访3~13个月,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估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视力。结果 14例(14眼)患者年龄38~73(62.71±8.94)岁,随访3~13(5.78±3.33)个月。其中特发性黄斑大裂孔8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3例,外伤性黄斑裂孔2例,再次手术1例。行内界膜翻瓣术12例,内界膜移植术2例。术后视力提高者11例,视力提高率为78.57%。术后随访期间,14例(100%)患者黄斑裂孔完全闭合,且随访期内未见裂孔复发,但有2例患者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裸露愈合,裂孔周围视网膜贴附良好。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填塞术可以达到理想的黄斑裂孔闭合率,并对视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翻瓣术 内界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界膜填塞与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鲍宁 蒋正轩 +1 位作者 刘东伟 陶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针对内界膜填塞及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31例(32只眼)进行研究。分为A组(内界膜填塞)和B组(内界... 目的针对内界膜填塞及翻转覆盖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31例(32只眼)进行研究。分为A组(内界膜填塞)和B组(内界膜翻转覆盖)分别进行手术,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了解裂孔的闭合形态,根据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填塞组裂孔愈合9只眼,外层视网膜不规则13只眼;覆盖组裂孔愈合12只眼,外层视网膜不规则8只眼。3个月复查时填塞组裂孔愈合12只眼,外层视网膜不规则8只眼;覆盖组裂孔愈合14只眼,外层视网膜不规则6只眼。A组视力(logMAR)术前1.49±0.34、1个月1.15±0.35、3个月0.99±0.32;B组视力术前1.43±0.38、1个月1.12±0.36、3个月0.88±0.29;随访过程中两组视力恢复差异不明显;均较术前视力提高。结论内界膜填塞及翻转覆盖都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切实有效的方法。翻转覆盖方法术后的裂孔闭合率更高,外层视网膜形态恢复较佳,具有更大的改善视功能的潜力,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翻瓣术 内界膜移植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