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翻模技术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 1
-
-
作者
余天庆
朱宁
李娜
邱英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北省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69,80,共4页
-
文摘
十堰至漫川关高速公路巷子口大桥空心墩和十字墩采用翻模技术施工。介绍该桥翻模施工的过程及特点,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引起墩身轴线偏移的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高墩
翻模技术
桥梁施工
-
Keywords
expressway
high-rise pier
turnover formwork technique
bridge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U445.55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翻模技术在高速过流面混凝土施工中的运用
- 2
-
-
作者
蔡冬炜
胡继峰
-
机构
武警水电第二总队三峡工程指挥所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9-90,97,共3页
-
文摘
某临时船闸改建冲沙闸,其下游防冲建筑物上闸首纵缝Ⅳ以下及消力坎墩部位为高速过流区,其混凝土施工外观和内在质量均有较高标准,混凝土施工方法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由于不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备仓浇筑,因此需对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翻模浇筑人工抹面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过流面混凝土浇筑质量难保证、外型难控制等技术难题。
-
关键词
翻模技术
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
临船改建冲沙闸
下游防冲建筑物
-
分类号
U64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岱
常焕生
张云山
刘伟艳
-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23,共4页
-
文摘
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施工是一项关键项目。翻模固坡技术将模板应用于垫层料上游坡面施工,实现垫层料填筑与砂浆固坡同步完成,固坡坡面平整,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是完全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翻模固坡技术
研究
应用
-
Keywords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technology of slope-fixing with turned-over formwork
research
application
-
分类号
TV5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基于修正证据理论的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桑莹雪
韩风霞
乔亮
李占成
王守西
-
机构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6-1334,共9页
-
基金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资助项目(202209140002)。
-
文摘
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多属性决策工作,主要通过收集专家的定性描述来确定其指标权重做出风险评估。为了更好地把专家的定性描述转化为更为客观的定量化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熵权法和修正证据理论的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案。该方案结合高耸结构翻模施工特点,以模板安装、钢筋安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提升、模板拆除等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同时运用贝叶斯近似法修正的证据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多层递阶评价,得到了风险评价结果。实证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能有效的反映出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对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可靠的,为类似工程的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
关键词
高耸结构
翻模施工技术
风险评估
结构熵权法
证据理论
-
Keywords
towering structure
formwork system
risk assessment
structure entropy weight method
evidence theory
-
分类号
X947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岩石裂隙可视化渗流装置可行性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杰
黎照
杨渝南
张子睿
唐洪宇
高进
申剑
-
机构
三峡大学湖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27-4136,4144,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439003,No.5157913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5BAB07B08)
+2 种基金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SKLGP2016K023)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计划(No.2018CFA065)
三峡大学拔尖人才计划(No.KJ2014H012)。
-
文摘
自主研发一套能从可视化角度反映岩石单裂隙渗流特征的装置,并以模拟岩石的变形模量为主要技术指标,获得了K39透明类岩石材料的添加剂含量为:促进剂0.8%、硬化剂0.6%、消泡剂0.6%;通过二次翻模精确复刻技术得到原岩裂隙面粗糙度,为研究细微观裂隙渗流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可视化装置与原岩装置模拟试验,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系数,进而推出原岩渗流流量的修正公式,获得了渗流量、渗流面积等能反映原岩性能的相关参数。阐明了K39透明类岩石材料对渗流量的影响效应β总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与以ELE仪器为研究平台的渗流试验进行异同性分析,得到两者渗流量之间存在差异的相对变化系数,证明可视化渗流装置研究岩石裂隙渗流是合理可行的。利用该装置开展空间多角度试验,在耦合粗糙度、渗透压、围压、空间多角度、水自重效应等多因素下,通过渗流面积数字化自识别技术为精确获取岩石渗流特征的相关参数提供基础。
-
关键词
可视化渗流装置
K39透明类岩石材料
二次翻模精确复刻技术
数字化自识别技术
-
Keywords
visual seepage device
K39 transparent rock material
accurate reproduction technique of double turn die
digital self-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U411.4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