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国王与我》到《安娜与国王》看翻拍片的得与失
- 1
-
-
作者
王志英
周鹤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79,共2页
-
文摘
《安娜与国王》讲述的是一位19世纪的英国家庭女教师与暹罗(泰国)国王的故事。故事以不同的形式面世,从自传体回忆录到半自传体的小说,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七八次改编。西方国家何以多次将之搬上舞台拍成各种版本的电影呢?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试图以时间顺序还原并勾勒出英国家庭女教师的人物原型,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并探讨几度重拍这个故事的得与失。
-
关键词
文化冲突
翻拍片
得与失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土壤与嫁接——浅谈中国翻拍片《误杀》
- 2
-
-
作者
刘进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第1期93-94,共2页
-
文摘
如果我们有种过植物,就知道对于嫁接来说最重要的是土壤环境。同样的花草离开那片地理气候环境土壤而能成活并维持好长势的并不多见。当然,园丁的技术经验也很关键—这里,我想说的是中国翻拍片。迄今全球被购买版权翻拍的记录最多的是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每个国家的翻拍都有本地化的改造,我恰巧参与过该片导演保罗·杰诺维塞到中国的工作坊交流活动;我也看过这部片子的五国版本,深深感受到电影在“嫁接”过程本土化的用心良苦。因而我认为,该电影的中国版翻拍,就是二度创作,改得滋味全无;但不妨碍它在票房上的丰收。无独有偶,最近大火的内地《误杀》,也是一部卖相佳但不耐品的翻拍片。
-
关键词
二度创作
翻拍片
意大利电影
地理气候环境
工作坊
本土化
本地化
陌生人
-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徐昂的“在地化”电影改编策略论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高北晨
-
机构
四川大学传媒研究所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6-118,共3页
-
文摘
在电影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的今天,电影翻拍已成为新的趋势和创作路径,翻拍电影业已成为新的“流量和财富密码”。翻拍电影的改编是一个复杂的二次创作过程,在继承原作母本类型范式与整体框架的同时,还须针对叙事内容、人物角色和主题表达做出“在地化”改写。在数量庞大的翻拍电影中,徐昂导演的翻拍电影堪称部部经典,大众审美与作者表达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平衡。文章通过对“翻拍热”与徐昂翻拍电影的审视,进一步分析其“在地化”电影改编策略的成功之处。
-
关键词
徐昂
导演风格
翻拍片
电影改编
-
分类号
J90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文化移植的成功:论《无间行者》的改编
- 4
-
-
作者
雍文瑾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89,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好莱坞屡屡翻拍一些既叫好又叫座的亚洲电影,以弥补自身创作力的不足。能否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文化对接是翻拍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众多翻拍片中,改编自香港电影《无间道》的《无间行者》无疑是个中翘楚,其成绩得到了市场和评论界的一致肯定。其成功不仅来自于精彩的剧情、明星的阵容,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翻拍版从题材类型、文化背景、创作人员个人特色等方面加入了完美的文化移植。
-
关键词
《无间道》
《无间行者》
翻拍片
文化移植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