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翘曲修正曲面展开四节点单元在某汽车油底壳快速成形模拟中的应用
1
作者 那景新 闫亚坤 麻文焱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19,共4页
为提高油底壳成形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效率,研究了国内外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带翘曲修正的曲面展开四节点等参膜单元模型,应用于某汽车油底壳成形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增量法模... 为提高油底壳成形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效率,研究了国内外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带翘曲修正的曲面展开四节点等参膜单元模型,应用于某汽车油底壳成形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增量法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改进后的一步成形模拟结果与增量模拟结果非常接近,计算时间仅为增量法的3%~5%,进而验证了一步成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成形 逆有限元法 面展开 翘曲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翘曲位移模式的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被引量:64
2
作者 张元海 胡玉茹 林丽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50,共7页
选取剪力滞效应引起的附加挠度作为描述剪力滞变形状态的广义位移,在合理构造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的多参数修正模式基础上,提出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分离解析理论,避免了已有文献中将剪力滞变形状态与初等梁挠曲变形状态联合在一起分析... 选取剪力滞效应引起的附加挠度作为描述剪力滞变形状态的广义位移,在合理构造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的多参数修正模式基础上,提出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分离解析理论,避免了已有文献中将剪力滞变形状态与初等梁挠曲变形状态联合在一起分析时的复杂性。用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变分法建立关于附加挠度的控制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通过对箱形截面引入两个整体修正系数,使剪力滞翘曲应力在箱梁横截面上不合成轴力和弯矩,以充分反映剪力滞翘曲应力的自平衡性质。对悬臂翼缘板引入边界约束修正系数,以便反映悬臂翼缘板与顶板的不同边界约束对剪力滞翘曲模式的影响。根据空间有限元计算的翼缘板应力结果,确定悬臂板边界约束修正系数的具体数值。简支箱梁及连续箱梁数值算例表明,按本方法计算的翼缘板应力与空间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本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箱梁 剪力滞效应 修正位移模式 附加挠度 边界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梁剪切挠曲性能解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茂定 蔺鹏臻 张元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188,共8页
为快速准确地获得薄壁梁的挠曲应力及位移,提出一种考虑各板剪切变形影响的薄壁梁挠曲分析方法。从薄壁板剪应变与位移关系出发,推导出具有明确力学机制的挠曲纵向位移函数;选取剪切变形引起的挠度作为广义位移,通过解耦挠曲性能提出剪... 为快速准确地获得薄壁梁的挠曲应力及位移,提出一种考虑各板剪切变形影响的薄壁梁挠曲分析方法。从薄壁板剪应变与位移关系出发,推导出具有明确力学机制的挠曲纵向位移函数;选取剪切变形引起的挠度作为广义位移,通过解耦挠曲性能提出剪切翘曲应力及挠度的一种简化分析方法;基于矩形板条的平面应力解,导出翼板翘曲应力修正系数的表达式;利用中支点的变形连续条件及简化分析理论,提出薄壁连续梁的剪切挠曲简化分析方法。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求得的应力结果与3D FEM结果最大误差在3%以内,挠度最大误差为6%以内,说明所提方法可靠且精度较高;参数分析表明,材料泊松比及板宽比对翼板的翘曲应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梁 剪切变形 解耦分析 简化方法 翘曲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逆有限元法在某轿车翼子板快速成形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闫亚坤 庄蔚敏 那景新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为提高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的模拟精度,将四节点等参膜单元应用于一步成形计算,并对空间四边形单元的四个节点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引起的单元翘曲进行了修正,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某轿车翼子板进行了实际模拟,通过一步模拟结果与增量法模拟... 为提高一步成形逆有限元法的模拟精度,将四节点等参膜单元应用于一步成形计算,并对空间四边形单元的四个节点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引起的单元翘曲进行了修正,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某轿车翼子板进行了实际模拟,通过一步模拟结果与增量法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改进后的一步成形模拟结果与增量模拟结果已非常接近,而计算时间不到增量法的1/30,进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成形 逆有限元法 等参膜单元 翘曲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DKT组合薄壳单元及对侧翻一步碰撞算法的改进
5
作者 王童 陈轶嵩 刘永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13-1120,共8页
针对客车侧翻有限元分析过程中部分单元翘曲的问题,首先对四节点薄壳单元进行翘曲修正改进。基于改进后的四节点薄壳单元和全量应变理论,将DKT四节点薄板单元和传统四节点等参膜单元组合,构造一种新型四节点DKT组合薄壳单元。接着,用该... 针对客车侧翻有限元分析过程中部分单元翘曲的问题,首先对四节点薄壳单元进行翘曲修正改进。基于改进后的四节点薄壳单元和全量应变理论,将DKT四节点薄板单元和传统四节点等参膜单元组合,构造一种新型四节点DKT组合薄壳单元。接着,用该单元替代客车侧翻一步碰撞初始算法的四节点Mindlin壳单元,并对初始算法进行改进。最后,应用改进算法对某12 m公路客车典型车身段模型进行侧翻模拟,并与初始算法、LS-DYNA和实车侧翻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四节点DKT组合薄壳单元在实际工程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侧翻 翘曲修正 新型DKT组合薄壳单元 一步碰撞算法 全量应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