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式翘头案样式与汉字设计研究
1
作者 董洪志 孙辰 《上海包装》 2024年第9期65-67,共3页
明式家具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古典家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翘头案作为明式家具的代表之一,更是展现了明朝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和审美理念。通过对明式翘头案的样式特征及其制作工艺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其设计元素与... 明式家具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古典家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翘头案作为明式家具的代表之一,更是展现了明朝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和审美理念。通过对明式翘头案的样式特征及其制作工艺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其设计元素与同一时期汉字书法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视觉语言的共通性。采用样本对比分析、文献回顾和视觉美学分析等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明式翘头案及相应时期的汉字书法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明式翘头案在形态构造、线条处理、装饰艺术等方面,与当时流行的汉字书法风格存在着显著的相似性,反映了明代社会文化特征和审美倾向的一致性。这种跨界的艺术互动不仅丰富了明代家具设计的内涵,还为今日的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式家具 翘头 汉字设计 艺术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翘头履的变迁及其穿着者身份的转变
2
作者 王乐 蔡欣 徐铮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2期54-62,共9页
翘头履是中国古代鞋履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品类,文章运用文献研读法、图像分析法、对比研究法梳理翘头履发展脉络以展示各时期翘头履典型形制。通过整理古代图像资料中人物所着翘头履,发现翘头履风格及穿着者的人物身份在宋代以后发生较大... 翘头履是中国古代鞋履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品类,文章运用文献研读法、图像分析法、对比研究法梳理翘头履发展脉络以展示各时期翘头履典型形制。通过整理古代图像资料中人物所着翘头履,发现翘头履风格及穿着者的人物身份在宋代以后发生较大转变,与隋唐时期相比呈现对立之态。对此现象文章结合文献资料从社会风尚、审美观念及官方思想三个维度深究得出原因:隋唐以后缠足风气的流行、宋代崇古思想的盛行,以及宋明理学官方地位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翘头 变迁 穿着者身份 服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头案的起源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爽 王磊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8-149,共2页
本文提出翘头案的起源与发展在形态上与俎、器耳有较大的关联,在思想上与“观象制器”的形象思维以及“致用利人”的朴素功能主义直接相关。
关键词 翘头 器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条件下自卸车纵向防翘头分析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强 宋明晟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24,共2页
通过建立斜坡条件下某型号自卸车举升时的简化模型,确立自卸车斜坡条件下纵向举升的力学方程,利用MATLAB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在斜坡条件下与自卸车相关的爬坡角度与举升角度的关系图,通过分析找到了翘头现象产生的原因,为自卸车... 通过建立斜坡条件下某型号自卸车举升时的简化模型,确立自卸车斜坡条件下纵向举升的力学方程,利用MATLAB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在斜坡条件下与自卸车相关的爬坡角度与举升角度的关系图,通过分析找到了翘头现象产生的原因,为自卸车斜坡条件下举升作业的安全操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卸车 翘头 爬坡角度 举升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卸车“翘头”为哪般?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志安 《专用汽车》 2010年第10期32-34,共3页
自卸车“翘头”现象,被用户称之为“坐飞机”,常指自卸车车厢在卸货时的举升状态下,由于重心严重后移导致车身前部离开地面悬于空中,犹如飞机起飞之势,这是自卸车在工地时常发生的现象。在行驶过程中自行举升的车厢碰到障碍物致使... 自卸车“翘头”现象,被用户称之为“坐飞机”,常指自卸车车厢在卸货时的举升状态下,由于重心严重后移导致车身前部离开地面悬于空中,犹如飞机起飞之势,这是自卸车在工地时常发生的现象。在行驶过程中自行举升的车厢碰到障碍物致使车头猛然崛起(图1),已不能简单地用“坐飞机”对这种“翘头”现象称呼了,它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交通事故,甚至导致车毁人亡(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卸车 翘头 飞机起飞 行驶过程 交通事故 障碍物 举升 车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翘头仰角计算探微
6
作者 舒茂修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计算中的有关问题,从精确分析和工程实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所导出的翘头仰角三种计算表达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其中的正弦函数表达式最为简捷,适于工程设计中应用。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混凝土 趾板 翘头 仰角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翘头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伟 袁宣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0,共5页
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方法,讨论翘头鞋作为中国传统鞋履的一种重要类型,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却在近代衰落的原因。并阐述在传统文化遗产备受关注的当代背景下,翘头鞋的回归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在审美上,翘头的比例需要重新设计,可以按... 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方法,讨论翘头鞋作为中国传统鞋履的一种重要类型,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却在近代衰落的原因。并阐述在传统文化遗产备受关注的当代背景下,翘头鞋的回归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在审美上,翘头的比例需要重新设计,可以按照现在人的审美尺度进行比例上的调整;二是在工艺上,从鞋底材料、鞋面、鞋楦三方面都需要克服与当下工艺相矛盾之处,设计师可以在这些方面对翘头形制有所创新。研究表明,翘头鞋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一定价值,可应用于特定场合或迎合小众需求,不能全盘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头 形制 比例 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自卸车防翘头最大举升角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健伟 邱鑫 高远 《公路与汽运》 2014年第1期22-23,共2页
分析了自卸车在坡面举升时造成翘头现象的原因,通过力学分析得出了保证自卸车安全举升的条件方程,使用Matlab软件求解,得出自卸车安全举升时爬坡角与举升角应满足的关系曲线图,利用关系曲线图找到了自卸车举升作业时的安全区域。
关键词 汽车 自卸车 翘头 MATLAB 最大举升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头案造型的美学探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衍春 李克忠 殷丹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8年第4期64-65,共2页
作为中国传统家具中重要而独特的一员,翘头案的造型体现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和古代建筑中的相关信息的分析,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翘头案造型产生的源头。
关键词 翘头 凤鸟 屋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自卸车爬坡翘头现象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华 曾庆华 张中元 《专用汽车》 2012年第4期88-89,共2页
针对三轴自卸车在爬坡过程中常发生翘头的现象,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货物比重、前板至前轴距离、货箱内高及内长等参数均对翘头产生的原因有影响,故在进行整体布置和车辆试制时均需对这4种参数进行计算校核,以避免翘头现象的... 针对三轴自卸车在爬坡过程中常发生翘头的现象,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货物比重、前板至前轴距离、货箱内高及内长等参数均对翘头产生的原因有影响,故在进行整体布置和车辆试制时均需对这4种参数进行计算校核,以避免翘头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头 自卸车 整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鞋文化与现代鞋靴造型设计——古鞋的翘头、折叠及齿屐的应用与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霞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98-101,共4页
鞋靴造型设计是一种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调动和运用一切造型要素而进行的创造性形式美设计。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视觉形象设计,而实际生活中它属于一种具有时代特点和深刻文化内涵的消费品设计。随着时代变迁,鞋靴设计的文化内涵也发生... 鞋靴造型设计是一种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调动和运用一切造型要素而进行的创造性形式美设计。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视觉形象设计,而实际生活中它属于一种具有时代特点和深刻文化内涵的消费品设计。随着时代变迁,鞋靴设计的文化内涵也发生着很大变化,但由于鞋靴的基本功能是满足人行走,它的基本形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鞋文化 现代 鞋靴造型设计 古鞋 翘头折叠 齿屐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自卸车翘头原因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淑平 赵文星 刘福云 《重型汽车》 2014年第6期21-21,共1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自卸车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特别是目前使用的重型自卸车,载重量大,运输效率高,但是由于工作路况复杂,加上矿砂的粘度、湿度较大,在车厢举升时,矿砂有时不能完全从车厢中倒出,可能被粘滞在车厢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自卸车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特别是目前使用的重型自卸车,载重量大,运输效率高,但是由于工作路况复杂,加上矿砂的粘度、湿度较大,在车厢举升时,矿砂有时不能完全从车厢中倒出,可能被粘滞在车厢中,使车厢重心发生后移甚至偏移。根据经验,自卸车满载上坡的情况较多,若前桥轴荷达不到较理想的范围,可能会出现后桥负载过重,前轮附着力小,转向发飘现象,严重的前轮能离开地面,而车厢后厢板触地,俗称“翘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自卸车 翘头 应用 原因 城市建设 市场前景 运输效率 发飘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进水管安装“翘头”一事的商讨
13
作者 周叙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1985年第1期63-63,共1页
在《排灌机械》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中,由浙江省水利厅机电排灌总站何修性同志写的“兰溪泵站的节能改造”一文中提到:“为解决消除底阀后的水泵启动问题,在进水管转弯处做一个翘头,这样不用充水、抽气,只要空转1~2分钟,即可出水,因操作方... 在《排灌机械》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中,由浙江省水利厅机电排灌总站何修性同志写的“兰溪泵站的节能改造”一文中提到:“为解决消除底阀后的水泵启动问题,在进水管转弯处做一个翘头,这样不用充水、抽气,只要空转1~2分钟,即可出水,因操作方便,深受机手欢迎”。此种做法是否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管 翘头 汽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哥教你玩车之翘头
14
作者 一块铁 《摩托车》 2007年第1期52-53,共2页
喜欢摩托车运动的朋友们,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踌躇满志的你练习时不知什么原因总找不到感觉?要么一段时间不曾骑车后突然手脚生疏?要么在不经意的摔车后突然信心不足?要么忙里偷闲骑车追风时不是前轮乱摆就是后轮打滑,好不容易杀... 喜欢摩托车运动的朋友们,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踌躇满志的你练习时不知什么原因总找不到感觉?要么一段时间不曾骑车后突然手脚生疏?要么在不经意的摔车后突然信心不足?要么忙里偷闲骑车追风时不是前轮乱摆就是后轮打滑,好不容易杀入弯道竟然收不住车冲了出去,不知怎的爱车变成了烈马,你只能望轮兴叹!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的!相信摩友铁哥的玩车心得会让你增长一些技艺,增加获胜的勇气和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头 摩托车运动 信心 弯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哥教你玩车之四轮翘头
15
作者 一块铁 《摩托车》 2007年第4期48-49,共2页
第四讲:四轮翘头 四轮翘头所用车辆是四轮沙滩车,这种车的特点就是速度慢、扭矩大,安全系数比较大,做这个动作应该说有其独到的地方。如果四轮沙滩车带离合器、有挡位,那么练习的方法和第一讲两轮车的动作要领基本相同。
关键词 翘头 四轮沙滩车 安全系数 离合器 两轮车 动作 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明铁力翘头“大案”
16
作者 王世襄 《中国书画》 2004年第6期33-33,共1页
余久已不写有关家具文字。《经典》杂志创刊号有记者访问记,说明原由,兹不赘。去秋张君德祥来访,出示铁力大"案"巨帧照片,气势雄伟,讶为重器,藏者为广州周坚先生。惟未见实物,翘头、牙条、四足是否有修配,足底有无朽蚀补接,... 余久已不写有关家具文字。《经典》杂志创刊号有记者访问记,说明原由,兹不赘。去秋张君德祥来访,出示铁力大"案"巨帧照片,气势雄伟,讶为重器,藏者为广州周坚先生。惟未见实物,翘头、牙条、四足是否有修配,足底有无朽蚀补接,均不可知。适德祥又有广州之行,烦其详细审视,俾知究竟。返京后告我再次观察,确均完好无损。旋接周先生来函,有盼为"案"作铭之意。遂如其请,书讫邮奉。铭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头 访问记 周坚 补接 不可知 张君 此器 气势雄伟 美器 壶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翘头爆胎的应对方法
17
作者 刘万珍 《农村新技术》 2009年第11期39-39,共1页
1.拖拉机翘头应对方法 拖拉机刚翘头时,前轮刚离开地面。这时可踏下离合器踏板,让前轮着地,随后立即踩制动器踏板。若翘头角度较大,但还不至于有翻车危险时,可立即同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制动器踏板,使拖拉机稳定在这个高度,减... 1.拖拉机翘头应对方法 拖拉机刚翘头时,前轮刚离开地面。这时可踏下离合器踏板,让前轮着地,随后立即踩制动器踏板。若翘头角度较大,但还不至于有翻车危险时,可立即同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制动器踏板,使拖拉机稳定在这个高度,减小油门再将变速器挂空挡,并关闭油门使发动机熄火,再缓松制动器踏板,同时缓松离合器踏板,再踏下制动器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翘头 离合器踏板 爆胎 发动机熄火 制动器 小油门 变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翘穗头”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兴明 陈积祥 +2 位作者 陈明秋 刘劲松 金四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2,共1页
调查了低温冷害及阴雨寡照对早稻的为害情况 ,分析了“翘穗头”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低温冷害 早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稻“翘穗头”成因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9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9,共1页
2001年10月7日,连云港市种子站受灌云县种子委托,组织市水稻育种、栽培、植保等方面专家,对发生在灌云县的部分田块水稻"翘穗头"现象进行了鉴定,初步形成了如下意见:
关键词 水稻 现象 成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翘穗头”籽粒后代种植表现
20
作者 陈伟民 吴金根 王学斌 《农业装备技术》 2002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现象 籽粒后代 种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