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退化过程中翅碱蓬湿地营养元素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艳
刘汝海
+2 位作者
高会旺
白洁
凌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5,20,共5页
在双台子河口选取4块样地,分别代表恢复中、长势良好、退化严重的翅碱蓬湿地和裸露的光滩,于2009年6月、2009年9月、2010年4月(代表夏季,秋季,春季)分别采集表层土壤与植物样品。通过对翅碱蓬生物量、N、P、有机质含量及土壤N、P、有机...
在双台子河口选取4块样地,分别代表恢复中、长势良好、退化严重的翅碱蓬湿地和裸露的光滩,于2009年6月、2009年9月、2010年4月(代表夏季,秋季,春季)分别采集表层土壤与植物样品。通过对翅碱蓬生物量、N、P、有机质含量及土壤N、P、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了翅碱蓬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及植物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季各种类型翅碱蓬湿地土壤的有机质(分别为1.88%、1.89%、1.19%、1.13%)和总磷(分别为496.30、498.75、435.97、404.57 mg/kg)含量顺序为:长势良好≈光滩>退化中>恢复中,同该类型湿地的演替顺序一致,说明湿地的退化导致土壤C、P素大量损失。翅碱蓬湿地的退化引起翅碱蓬植株生长状态的变化,导致同一种湿地植物植株中N、P、有机质含量在不同退化类型湿地中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湿地的退化,已经明显的影响到N、P、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台子河口
翅碱蓬湿地
营养元素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退化分区及其土壤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钱凤魁
李婉宁
+2 位作者
赵英伟
周阳
柳圭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1-617,共7页
科学掌握赤碱蓬湿地退化特征和识别退化影响因素,对恢复湿地赤碱蓬植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88~2019年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开展近30年翅碱蓬湿地的时空变化格局和退化分区研究,探讨翅碱蓬湿地退...
科学掌握赤碱蓬湿地退化特征和识别退化影响因素,对恢复湿地赤碱蓬植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88~2019年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开展近30年翅碱蓬湿地的时空变化格局和退化分区研究,探讨翅碱蓬湿地退化的主要土壤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0年研究区域翅碱蓬湿地面积发生波动式变化,其中1988~1999年和2017~2019年为小幅度波动阶段,2000~2001年和2005~2014年为显著和稳定增长阶段,2002~2004年和2015~2016年为急剧和显著退化阶段;近30年翅碱蓬湿地转出为其他地类面积减少40.65km^(2),其他地类转入后面积增加40.46km^(2),总体处于平衡态势,其中芦苇湿地和河流滩涂为主要转换类型,而人工建筑对翅碱蓬湿地破坏影响较大,是导致翅碱蓬湿地面积减少并难以恢复的主要因素;根据30年来翅碱蓬湿地时空变化格局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翅碱蓬高度、中度和低度生长湿地区以及低度、中度和重度退化湿地区以及未生长植被湿地区等7个区域。低度生长区分布相对集中,但受外围中度和重度退化区域的影响,面临较大的退化风险;0~3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呈现逐渐降低的态势,使得土壤平均全盐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限制了翅碱蓬的生长,导致翅碱蓬湿地退化程度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碱蓬湿地
退化分区
土壤因素
辽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表现型翅碱蓬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
12
3
作者
牟晓杰
孙志高
+1 位作者
王玲玲
孙万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7-190,共14页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JP1>JP2,且均符合抛物线模型。二者枯落物...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JP1>JP2,且均符合抛物线模型。二者枯落物量均呈递增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模型;JP1、JP2不同部分K、Ca、Mg含量的变化模式差异较大,其中K含量大多符合抛物线/线性模型,而Ca、Mg含量大多呈Gauss曲线变化;JP1、JP2不同时期各部分的K、Ca、Mg含量差异明显,其中JP1根、叶和枯落物的K、Ca、Mg含量大多高于JP2,而JP2茎的Ca、Mg含量则高于JP1;JP1、JP2不同部分K、Ca、Mg的相关性、储量及累积速率差异明显,茎、叶分别为JP1、JP2K的主要储库(43.02%±20.80%和48.03%±4.31%),而叶均是Ca、Mg的主要储库(40.38%±18.34%,50.58%±20.73%和62.96%±10.56%,58.02%±10.62%);JP1、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其K、Ca、Mg含量、储量、累积速率的变化及差异主要与其生态学特性、不同器官营养功能及所处生境的水盐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
CA
Mg
潮滩
翅碱蓬湿地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化过程中翅碱蓬湿地营养元素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艳
刘汝海
高会旺
白洁
凌敏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5,20,共5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辽河河口区大型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2008ZX07208-009)
文摘
在双台子河口选取4块样地,分别代表恢复中、长势良好、退化严重的翅碱蓬湿地和裸露的光滩,于2009年6月、2009年9月、2010年4月(代表夏季,秋季,春季)分别采集表层土壤与植物样品。通过对翅碱蓬生物量、N、P、有机质含量及土壤N、P、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了翅碱蓬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及植物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季各种类型翅碱蓬湿地土壤的有机质(分别为1.88%、1.89%、1.19%、1.13%)和总磷(分别为496.30、498.75、435.97、404.57 mg/kg)含量顺序为:长势良好≈光滩>退化中>恢复中,同该类型湿地的演替顺序一致,说明湿地的退化导致土壤C、P素大量损失。翅碱蓬湿地的退化引起翅碱蓬植株生长状态的变化,导致同一种湿地植物植株中N、P、有机质含量在不同退化类型湿地中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湿地的退化,已经明显的影响到N、P、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关键词
双台子河口
翅碱蓬湿地
营养元素
季节变化
Keywords
Shuangtaizi Estuary
Suaeda heteroptera wetlands
nutrient
seasonal change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退化分区及其土壤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钱凤魁
李婉宁
赵英伟
周阳
柳圭泽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1-61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407700)。
文摘
科学掌握赤碱蓬湿地退化特征和识别退化影响因素,对恢复湿地赤碱蓬植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88~2019年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开展近30年翅碱蓬湿地的时空变化格局和退化分区研究,探讨翅碱蓬湿地退化的主要土壤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0年研究区域翅碱蓬湿地面积发生波动式变化,其中1988~1999年和2017~2019年为小幅度波动阶段,2000~2001年和2005~2014年为显著和稳定增长阶段,2002~2004年和2015~2016年为急剧和显著退化阶段;近30年翅碱蓬湿地转出为其他地类面积减少40.65km^(2),其他地类转入后面积增加40.46km^(2),总体处于平衡态势,其中芦苇湿地和河流滩涂为主要转换类型,而人工建筑对翅碱蓬湿地破坏影响较大,是导致翅碱蓬湿地面积减少并难以恢复的主要因素;根据30年来翅碱蓬湿地时空变化格局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翅碱蓬高度、中度和低度生长湿地区以及低度、中度和重度退化湿地区以及未生长植被湿地区等7个区域。低度生长区分布相对集中,但受外围中度和重度退化区域的影响,面临较大的退化风险;0~3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呈现逐渐降低的态势,使得土壤平均全盐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限制了翅碱蓬的生长,导致翅碱蓬湿地退化程度呈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翅碱蓬湿地
退化分区
土壤因素
辽河口
Keywords
Suaeda salsa wetland
degradation areas
soil environmental factors
Liaohe estuary
分类号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表现型翅碱蓬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
12
3
作者
牟晓杰
孙志高
王玲玲
孙万龙
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滨海湿地生态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7-190,共1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3)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5 种基金
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基金项目(AJ0809BX-036)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所前沿领域项目(HJ0810BX-0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3023)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基金(MELRS0918)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Cwel0903)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7KFJJ01)资助
文摘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JP1>JP2,且均符合抛物线模型。二者枯落物量均呈递增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模型;JP1、JP2不同部分K、Ca、Mg含量的变化模式差异较大,其中K含量大多符合抛物线/线性模型,而Ca、Mg含量大多呈Gauss曲线变化;JP1、JP2不同时期各部分的K、Ca、Mg含量差异明显,其中JP1根、叶和枯落物的K、Ca、Mg含量大多高于JP2,而JP2茎的Ca、Mg含量则高于JP1;JP1、JP2不同部分K、Ca、Mg的相关性、储量及累积速率差异明显,茎、叶分别为JP1、JP2K的主要储库(43.02%±20.80%和48.03%±4.31%),而叶均是Ca、Mg的主要储库(40.38%±18.34%,50.58%±20.73%和62.96%±10.56%,58.02%±10.62%);JP1、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其K、Ca、Mg含量、储量、累积速率的变化及差异主要与其生态学特性、不同器官营养功能及所处生境的水盐状况有关。
关键词
K
CA
Mg
潮滩
翅碱蓬湿地
黄河口
Keywords
potassium
calcium
magnesium
tidal flat
Suaeda salsa wetland
Yellow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退化过程中翅碱蓬湿地营养元素变化特征研究
王艳
刘汝海
高会旺
白洁
凌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退化分区及其土壤影响因素分析
钱凤魁
李婉宁
赵英伟
周阳
柳圭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表现型翅碱蓬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
牟晓杰
孙志高
王玲玲
孙万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