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中叶北京高分辨率沙尘天气记录:《翁心存日记》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煜达 成赛男 满志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574,共10页
《翁心存日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记录天气现象最为详细的历史天气日记,保留了难得的19世纪中叶北京的沙尘天气记录。归纳了对历史文献记录中的沙尘天气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翁心存日记》,重建了19世纪中叶北京沙尘天气情况。分析发现... 《翁心存日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记录天气现象最为详细的历史天气日记,保留了难得的19世纪中叶北京的沙尘天气记录。归纳了对历史文献记录中的沙尘天气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翁心存日记》,重建了19世纪中叶北京沙尘天气情况。分析发现当时北京年平均沙尘日多达31.36天,高于近60年来北京沙尘天气的平均水平。而19世纪中叶的北京沙尘天气中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的构成和现代基本相似,年内分布特征也较相似。但19世纪中叶夏季沙尘比例较现代明显偏多46%,而冬季沙尘比例仅为现代比例的75%,这说明古今间沙尘天气的季节分布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另外,19世纪的沙尘天气同样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且本地降水是影响年际变化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心存日记》 沙尘天气 19世纪中叶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中后期生员入学年龄新探——读翁心存辑生员名册两种 被引量:2
2
作者 叶鹏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1,共11页
清代生员入学年龄问题以往聚讼颇多,未有定论。根据翁心存辑录的《粤东校士录》《西江校士录》,可以提取出4626名文生员、1757名武生员的入学年龄,统计得出文生员平均进学年龄约26.14岁,武生员约21.84岁。研究发现,个人文化水平高低与... 清代生员入学年龄问题以往聚讼颇多,未有定论。根据翁心存辑录的《粤东校士录》《西江校士录》,可以提取出4626名文生员、1757名武生员的入学年龄,统计得出文生员平均进学年龄约26.14岁,武生员约21.84岁。研究发现,个人文化水平高低与入学早晚有密切关联,入学较早者往往院试名次较高或能考取高级功名,而地方文教发达、家族三代有高级功名等外因则会对生员更早入学产生正向作用。加之“官年”现象影响,生员实际入学年龄应比本文估值更晚。前人研究所据样本较少,且结构失衡,影响了估算结果。根据新估值计算,清中后期生员总数将比前人结论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童试 生员 入学年龄 翁心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版本补考 被引量:9
3
作者 谈蓓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4,共11页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台新咏》原貌。本文除论证与赵均刻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冯班抄本并不是后人伪造外,着重介绍了翁心存影抄冯知十藏本的情况,指出冯知十藏本与赵均刻本也出于同一底本,再通过冯班抄本、翁抄本与赵刻本的比较,进一步证明赵均刻本对其底本的不忠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版本 冯班抄本 翁心存影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禧改诗 吓疯状元
4
作者 田中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4期45-45,共1页
清代同治二年,江苏常熟人翁曾源在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中,夺取了头名状元,立即在京城引起轰动。状元本来就有轰动效应,何况翁曾源出身于著名的书香宦门!他的祖父翁心存此时正是内阁大臣,他的叔父翁同和七年前以头名状元大魁天下,他的父... 清代同治二年,江苏常熟人翁曾源在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中,夺取了头名状元,立即在京城引起轰动。状元本来就有轰动效应,何况翁曾源出身于著名的书香宦门!他的祖父翁心存此时正是内阁大臣,他的叔父翁同和七年前以头名状元大魁天下,他的父亲虽然当时正因镇压太平天国贻误军机,待罪"请室",却也是科第出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第出身 曾源 请室 镇压太平天国 翁心存 江苏常熟 科举考试 待罪 李商隐 大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朽弄权:晚清官场老人进退与政局消长
5
作者 王学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4-56,共3页
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二十二日,享有"三代帝师""四朝文臣"之誉,被左宗棠称为"身留京师,系天下望"的重臣祁藻驾鹤西去,终年74岁,清廷赐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可谓隆遇。不及半载(同治六年四月),又一显宦周祖培撒手人寰,时... 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二十二日,享有"三代帝师""四朝文臣"之誉,被左宗棠称为"身留京师,系天下望"的重臣祁藻驾鹤西去,终年74岁,清廷赐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可谓隆遇。不及半载(同治六年四月),又一显宦周祖培撒手人寰,时年75岁。清廷亦未怠慢,赐谥号"文勤",实属优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藻 贤良祠 撒手人寰 赐谥 帝师 文臣 蕴章 翁心存 体仁阁大学士 江苏巡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