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尔推力器羽流发散角的定向探针测量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宁中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5-899,共5页
针对霍尔推力器的聚焦型束流,提出了一种利用定向探针在近场区快速测算羽流发散角的方法,并且还能获到喷口附近离子通流密度的分布及扩散特性。不确定度分析显示,利用该方法计算羽流发散角的偏差来源主要是离子电流的径向截断,但对于聚... 针对霍尔推力器的聚焦型束流,提出了一种利用定向探针在近场区快速测算羽流发散角的方法,并且还能获到喷口附近离子通流密度的分布及扩散特性。不确定度分析显示,利用该方法计算羽流发散角的偏差来源主要是离子电流的径向截断,但对于聚焦型等离子体束流在合理选择测量位置的情况下,其测算不确定度最小可达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推力器 羽流发散 定向探针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平面型霍尔推力器的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任林渊 王亚楠 +3 位作者 靳丽云 付瑜亮 孙安邦 丁卫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为了解决低功率霍尔推力器存在的寿命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平面型霍尔推力器。该推力器取消了内部放电通道,前壁和阳极在同一平面,电离和加速过程完全发生在推力器外部的开放空间中。推力器在0.6~1.0 mg/s的氙气流量下,实现稳定放电。本... 为了解决低功率霍尔推力器存在的寿命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平面型霍尔推力器。该推力器取消了内部放电通道,前壁和阳极在同一平面,电离和加速过程完全发生在推力器外部的开放空间中。推力器在0.6~1.0 mg/s的氙气流量下,实现稳定放电。本文实验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下推力器的阳极电流特性、推力特性和羽流束流特性。结果表明,阳极电流的振荡频谱主要集中在20~60 kHz,与常规霍尔推力器的呼吸振荡频率范围相似。在62~245 W的功率下,推力为3.2~10.5 mN,阳极效率为8%~22%。推力水平与同功率等级的传统霍尔推力器相当,而阳极效率偏低。利用法拉第探针获得离子的束流特性,结果表明:较低的羽流发散效率是造成目前推力器阳极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平面型霍尔推力器与传统霍尔推力器在离子加速方面的差异。本文设计的平面型霍尔推力器为解决霍尔推力器的壁面侵蚀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推力器 点火 阳极效率 负梯度磁场 羽流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FEEP聚焦电极阵列设计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林 周逸浩 +1 位作者 杨铖 沈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7-224,共8页
为消除场致发射电推力器(Field emission electric propulsion,FEEP)羽流发散角度过大给推进器寿命和可靠性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聚焦电极阵列空间位置对羽流聚焦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给出了最优电极分布。通过数值仿真对FEEP... 为消除场致发射电推力器(Field emission electric propulsion,FEEP)羽流发散角度过大给推进器寿命和可靠性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聚焦电极阵列空间位置对羽流聚焦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给出了最优电极分布。通过数值仿真对FEEP的离子运动过程建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电极阵列进行研究,关注其在不同空间位置下的聚焦效果,得到了离子出射半角分布和推力大小。结果表明,聚焦极的位置决定了羽流的聚焦效果,其次是提取极和加速极;聚焦极径向距离发射极1600μm,且提取极径向和轴向坐标为(800μm,500μm)时能得到最优的聚焦效果。本文验证了正交试验方法在聚焦电极阵列设计上的可行性,同时还为聚焦电极阵列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和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 聚焦离子束 正交试验 聚焦电极阵列 优化设计 羽流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