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对苯氧基联接链的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及胶团化特性 被引量:27
1
作者 杜恣毅 游毅 +4 位作者 姜蓉 黄维 郑欧 黄长沧 赵剑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56-2059,共4页
合成了含对苯氧基联接链的羧酸盐 Gemini表面活性剂 ,研究了其胶团化特性 .结果表明 ,该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很低的 cmc值 ,给出了 cmc-T(温度 )以及 lncmc-( m+1 ) (烷烃链长 )的回归方程 .计算了胶团化的热力学函数变化 ,证实... 合成了含对苯氧基联接链的羧酸盐 Gemini表面活性剂 ,研究了其胶团化特性 .结果表明 ,该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很低的 cmc值 ,给出了 cmc-T(温度 )以及 lncmc-( m+1 ) (烷烃链长 )的回归方程 .计算了胶团化的热力学函数变化 ,证实胶团化过程来自熵驱动 ,并表现出焓 /熵补偿现象 ,在所考察的系列中 ,以 ( m+1 ) =1 1的胶团最为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氧基联接链 羧酸 gemini表面活性 合成 胶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娟 邹华 梅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6,共9页
采用铂金板法测定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GS-12)的表面张力曲线,考察了溶液pH、无机盐以及醇的加入对CGS-12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滴体积法测定CGS-12的动态表面张力曲线,并探讨其动态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GS-12的临界胶束浓度(c... 采用铂金板法测定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GS-12)的表面张力曲线,考察了溶液pH、无机盐以及醇的加入对CGS-12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滴体积法测定CGS-12的动态表面张力曲线,并探讨其动态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GS-1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80μmol/L和26.37mN/m;当溶液pH值为6时,CGS-12的表面张力值最低,且其表面张力随溶液pH的变化具有可逆性;CGS-12的表面张力随NaCl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GS-12的表面张力随着CaCl2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基本不变;CGS-12的表面活性随着正丁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醇碳链长度的增加,cmc的变化并不明显,但γcmc却明显降低;动态表面张力结果表明,CGS-12浓度较低时,吸附初期为扩散控制,吸附后期为混合动力学控制,浓度较高时,吸附初期曲线难以模拟,吸附后期为混合动力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gemini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性能 动态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赖璐 梅平 +3 位作者 郑延成 陈武 艾俊哲 刘华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19,235,共5页
本文研究了自制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GS-2的表面活性及NaCl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液固比、吸附时间和浓度对CGS-2在砂岩表面静态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GS-2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223 mmol/L,比普通单链表面活性剂月... 本文研究了自制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GS-2的表面活性及NaCl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液固比、吸附时间和浓度对CGS-2在砂岩表面静态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GS-2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223 mmol/L,比普通单链表面活性剂月桂酸钠低2 3个数量级,表面张力最低可降至29.49 mN/m;适量加入NaCl可降低CGS-2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GS-2在砂岩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液固比为30∶1、吸附时间为36 h,25℃下CGS-2的饱和吸附量为8.9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 gemini表面活性 吸附 表面活性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型多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烷基醚羧酸及其盐 被引量:45
4
作者 杨秀全 徐长卿 黄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33,共8页
综述了烷基醚羧酸及其盐的近期进展情况,重点论述了醇醚羧酸及其盐(AEC)的温和性、泡沫性能、表面张力、洗涤能力、耐硬水性能、生物降解性等。同时介绍了酚醚羧酸盐(APEC)和酰胺醚羧酸盐(AMEC)的物化性能和应用特点... 综述了烷基醚羧酸及其盐的近期进展情况,重点论述了醇醚羧酸及其盐(AEC)的温和性、泡沫性能、表面张力、洗涤能力、耐硬水性能、生物降解性等。同时介绍了酚醚羧酸盐(APEC)和酰胺醚羧酸盐(AMEC)的物化性能和应用特点。通过多项性能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类集温和性、多功能性和生物降解性于一身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新型产品,应用前景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烷基醚羧酸 烷基醚羧酸 功能性 温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天然混合羧酸盐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干佐 沈强 +1 位作者 郑立强 毛宏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9,63,共4页
本文是一篇专论,介绍了天然混合羧酸盐的原料(油脂下脚料),界面活性及抗二价离子的能力,简述了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筛选方法,介绍了针对我国不同酸值原油研制的含天然混合羧酸盐的3个ASP典型配方。
关键词 羧酸 表面活性 ASP 三元复合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梅平 赖璐 +4 位作者 侯聪 郑延成 陈武 艾俊哲 刘华荣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5-179,共5页
以十二胺、二溴乙烷与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CGS-2;采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CGS-2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在较佳合成条件下,中间产物的产率达52.4%,从中间产物到最... 以十二胺、二溴乙烷与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CGS-2;采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CGS-2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在较佳合成条件下,中间产物的产率达52.4%,从中间产物到最终产物的产率达91.5%。CGS-2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23×10-5mol.L-1,比月桂酸钠低3个数量级,表面张力最低可降至29.49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羧酸 合成 表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与两亲聚合物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康万利 蔚新燕 +2 位作者 孟令伟 张磊 孟祥灿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根据黏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数据研究了羧酸盐表面活性剂(HF-E)与两亲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随HF-E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两亲聚合物的质量浓度越大,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表面张力越高;... 根据黏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数据研究了羧酸盐表面活性剂(HF-E)与两亲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随HF-E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两亲聚合物的质量浓度越大,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表面张力越高;随着水的矿化度的升高,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先略有增加,到一定值后反而降低,而表面张力则随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升高,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随之降低而其与大庆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则升高。优化后的高黏度低界面张力二元体系配方为HF-E和两亲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和1.5 g·L-1;此外,还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1的烷基醇酰胺(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表面活性 两亲聚合物 黏度 界面张力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耐温清洁压裂液——以在塔里木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应用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善法 赵成洋 +1 位作者 田磊 周天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1,共7页
为构筑新型低伤害耐温性清洁压裂液,在合成表征系列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测试其水溶性的基础上,采用MR301界面流变仪考察了分子结构(疏水链长度及联接基碳数)、浓度、纳米粒子含量对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增稠清洁压裂液效果的影响,... 为构筑新型低伤害耐温性清洁压裂液,在合成表征系列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测试其水溶性的基础上,采用MR301界面流变仪考察了分子结构(疏水链长度及联接基碳数)、浓度、纳米粒子含量对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增稠清洁压裂液效果的影响,并按行业标准SY/T 5107—2005评价了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纳米粒子清洁压裂液性能,用FT—IR和1H—NMR谱图确认了产物为所需的合成结构,水溶性实验确立系列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解温度为34~65℃。黏度测试结果表明:①疏水链碳数越多,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增稠能力越强,溶液黏度突变升高对应活性剂浓度越小;②疏水链碳数相同,联结基碳数增加,其增稠能力越强,耐温性越好;③ 0.04%纳米ZnO可使3%DC16-4-16溶液高温(100℃)黏度由10 m Pa·s升至30 m Pa·s;④最优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耐温清洁压裂液配方是3%DC16-4-16+0.04%纳米ZnO,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剪切稳定性、携砂稳定性及快速破胶性。该清洁压裂液应用于塔里木盆地致密砂岩气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羧酸双子表面活性 分子结构 纳米粒子 黏度 高温 塔里木盆地 致密砂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检测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邹信芳 孔艳 +2 位作者 巩继海 胡仲敏 宋立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60,共3页
监测三元试验区采出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变化是了解三元注剂流向和驱油效果的重要指标。羧酸盐是油田常用驱油表面活性剂的一种,通过对三元驱采出液中羧酸盐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优选建立了2种适合油田现场需要的检测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方法,... 监测三元试验区采出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变化是了解三元注剂流向和驱油效果的重要指标。羧酸盐是油田常用驱油表面活性剂的一种,通过对三元驱采出液中羧酸盐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优选建立了2种适合油田现场需要的检测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方法,即DDC比色法和分相、分步滴定法。对新的检测方法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加标回收率好;通过现场检测表明,选用的检测方法所检测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并且分析方法使用仪器易得、操作简便,适合油田矿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羧酸 表面活性 DDC比色法 分步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静吸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吉瑞 康万利 吴文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实验基础上,探讨了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静吸附量随液固比、时间、活性剂浓度变化的规律及机理,研究了电解质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指出了活性剂在油砂上最大吸附损失的浓度界限。
关键词 石油羧酸 油砂 吸附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对功能化Gemini表面活性剂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喆 宋冰蕾 +1 位作者 裴晓梅 冉国侠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0-625,666,共7页
利用稳态和动态剪切实验考察了功能化Gemini表面活性剂1,3双-(二羟乙基十二烷基溴化铵)-丙烷[简写为12(2OH)-3-12(2OH)·2Br]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酸钠、十四酸钠和十六酸钠)混合体系在25℃下的流变性质。12(2OH)-3-12(2OH)&... 利用稳态和动态剪切实验考察了功能化Gemini表面活性剂1,3双-(二羟乙基十二烷基溴化铵)-丙烷[简写为12(2OH)-3-12(2OH)·2Br]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酸钠、十四酸钠和十六酸钠)混合体系在25℃下的流变性质。12(2OH)-3-12(2OH)·2Br的浓度为50 mmol/L时,十二酸钠、十四酸钠和十六酸钠均可以增强溶液的黏弹性。十二酸钠与12(2OH)-3-12(2OH)·2Br的混合摩尔比β为0.3时,溶液的零剪切黏度η0出现最大值,为12.35 Pa·s,平台模量G'∞为31.88 Pa;β=0.4时,G'∞值为14.67 Pa。混合体系的黏弹性顺序为:十二酸钠/12(2OH)-3-12(2OH)·2Br>十四酸钠/12(2OH)-3-12(2OH)·2Br>十六酸钠/12(2OH)-3-12(2OH)·2Br。改变12(2OH)-3-12(2OH)·2Br的浓度到60 mmol/L且十二酸钠/12(2OH)-3-12(2OH)·2Br的混合摩尔比β为0.3时,零剪切黏度η0和平台模量G'∞均增大,分别为33.92 Pa·s和46.41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表面活性 gemini表面活性 蠕虫状胶束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美龙 吴一慧 +1 位作者 黄宏度 刘锐锋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2期12-16,共5页
根据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岩心上的吸附损失,讨论了电解质浓度、离子强度及表面活性剂的一次抽提液与二次抽提液的复配对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的影响,分析了碱/石油羧酸盐/聚合物(HPAM)三元复合体系... 根据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岩心上的吸附损失,讨论了电解质浓度、离子强度及表面活性剂的一次抽提液与二次抽提液的复配对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的影响,分析了碱/石油羧酸盐/聚合物(HPAM)三元复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对羧酸根离子吸附的贡献。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的浓度及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三元复合体系中石油羧酸盐的吸附量远远低于表面活性剂单独作用时的吸附量;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对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 表面活性 吸附特性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乃妮 郑敏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6-1281,共6页
双子表面活性剂又称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在气/液表面吸附和降低表面张力的性能良好、复配协同效应强、Krafft点低、易聚集生成胶团、润湿性和钙皂分散能力良好、易生物降解等独特优势,在能源、医药、农业、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双子表面活性剂又称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在气/液表面吸附和降低表面张力的性能良好、复配协同效应强、Krafft点低、易聚集生成胶团、润湿性和钙皂分散能力良好、易生物降解等独特优势,在能源、医药、农业、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介绍了羧酸盐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合成方法,分析了羧酸盐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及皮革工业、日用化工、三次采油、煤炭工业、金属防护、有机农药和新材料的制备等领域的应用概况,并对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 阴离子 gemini表面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成路 宋府璐 +5 位作者 周龙 韩珍 白茹 杨帆 王楠 孙越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1-279,共9页
为筛选环境友好的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以水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5个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EODPN 1-EODPN 5[2,2′-(1,2-CH2CH2-二-O-)-二-(4-CnH2n+1 COPhCOONa),n=5,7,9,11和13],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 为筛选环境友好的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以水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5个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EODPN 1-EODPN 5[2,2′-(1,2-CH2CH2-二-O-)-二-(4-CnH2n+1 COPhCOONa),n=5,7,9,11和13],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探究了EODPN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并利用Gibbs表面吸附方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相关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目标分子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低(最低达0.4 mmol/L),表面张力性能优良(最低达29.74 mN/m),单位面积表面吸附量(Γ)高(最高达3.37×10^-6 mol/m^2)。通过改变疏水基烷基碳链的长度,优化了EODPN的表面活性和自组装能力,筛选出EODPN 4为最佳的表面活性剂。借助EODPN 4能与铜离子稳定结合,实现了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羧酸 热力学参数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碱驱油体系中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宏度 何涛 +1 位作者 吴一慧 万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3,371,共4页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126/WGN(2 4/0 6g/L)溶液中O126和WGN的静吸附量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加入电解质NaOH,NaCl或Na2CO3(9 0g/L)使吸附量增大,其中Na2CO3的影响程度较小;在液固比1∶4下,吸附后的不含和含电解质的溶液中O126和ORS 41的摩尔浓度比大体上接近初始比值(0 7971)。在大庆去油油砂上,吸附后ICO435/WGN/Na2CO3(5 33/0 67/10 0g/L)溶液中ICO435与WGN的摩尔浓度比,在液固比1∶4时为0 9063,接近初始比值(0 8919)。在人造岩心驱油中,注入O126/ORS 41/NaOH/HPAM(0 77/0 82/12 0/1 2g/L)驱油溶液0 3PV和HPAM(0 8g/L)溶液0 3PV后,流出液中O126和ORS 41的质量浓度与初始质量浓度之比随累计流出体积(0 31~3 49PV)的变化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认为:在接近实际驱油过程的液固比下(1∶3~1∶4),石油羧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的色谱分离较弱,在驱油液中可大体上保持初始比例。图1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 石油羧酸 复配表面活性 吸附研究 驱油体系 NA2CO3 人造岩心 NaOH 初始比值 质量浓度 吸附量 液固比 混合溶液 净化污水 静态吸附 NaCl 影响程度 驱油溶液 变化趋势 驱油过程 色谱分离 工业品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成洋 唐善法 +3 位作者 田磊 薛汶举 周天元 崔琰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在合成系列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采用MR301界面流变仪考察了质量分数、分子结构(疏水链长度及联接基碳数)、温度、剪切速率、无机盐对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胶束微观结构。黏度测试结果... 在合成系列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采用MR301界面流变仪考察了质量分数、分子结构(疏水链长度及联接基碳数)、温度、剪切速率、无机盐对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胶束微观结构。黏度测试结果表明,疏水链碳数(10≤m≤16)越多,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增稠能力越强,溶液黏度突变所需活性剂质量分数越小;疏水链碳数(m=16)相同,联结基碳数(s=2、3、4)增加,其增稠能力越强,耐温性越好;随着无机盐质量分数的增加,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DC 16-2-16溶液黏度先升高后降低,离子强度越强的无机盐其最佳加量越小;微观结构检测的SEM图证实了增长疏水链长度可以促进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胶束从线形向网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双子表面活性 分子结构 黏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酸盐与Gemini表面活性剂复合物构建的纳米纤维和囊泡(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丽杰 黄丹丹 +2 位作者 李钦堂 许冠辰 陈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15-2421,共7页
Gemini表面活性剂(Cs H2s-α,ω-(Me2N+Cm H2m+1Br-)2,m-s-m)与胆汁酸盐(BS)利用静电作用构建超分子复合物,通过改变m-s-m和BS的结构,可以分别得到纳米纤维和囊泡状超分子聚集体.聚集体的形貌、结构和性质分别通过偏光显微镜(POM)、透... Gemini表面活性剂(Cs H2s-α,ω-(Me2N+Cm H2m+1Br-)2,m-s-m)与胆汁酸盐(BS)利用静电作用构建超分子复合物,通过改变m-s-m和BS的结构,可以分别得到纳米纤维和囊泡状超分子聚集体.聚集体的形貌、结构和性质分别通过偏光显微镜(P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其它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通过改变m-s-m的烷基链长和间隔基团的长度,以及BS胆甾骨架上羟基的数目和位置,聚集体的形貌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聚集体主要依靠静电相互作用,并在疏水作用及氢键的协同作用下形成,本文的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离子自组装机理,并对超分子聚集体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gemini表面活性 胆酸 聚集体 超分子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及其pH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新富 赵剑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羧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Na与相同烷烃链的月桂酸钠(SL)水解产生的酸式分子,使水溶液表面张力曲线呈现下凹状,电导曲线的转折点明显向较大浓度偏移(SL曲线),甚至消失(C11pPHCNa曲线)。添加10mmol·L-1NaBr仅表现出盐效应,不... 羧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Na与相同烷烃链的月桂酸钠(SL)水解产生的酸式分子,使水溶液表面张力曲线呈现下凹状,电导曲线的转折点明显向较大浓度偏移(SL曲线),甚至消失(C11pPHCNa曲线)。添加10mmol·L-1NaBr仅表现出盐效应,不影响其水解。在临界的pH=8.2时,它们的水解影响被初步抑制,表面张力曲线表现出通常的上凸状。在pH=12时,CMC、c20和γCMC分别为9.30×10-2mmol·L-1、3.33×10-3mmol·L-1和35.4mN·m-1(C11pPHCNa)以及25.1mmol·L-1、5.37mmol·L-1和37.2mN·m-1(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gemini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pH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徐长卿 王军 李运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0-24,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表面活性好、应用范围广的新的脂肪醇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能和应用。对开辟或拓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脂肪醇醚 羧酸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布醇醚羧酸盐与常用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福利 张威 王丰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1,155,共5页
用氧化法合成的窄分布醇醚羧酸盐(NAEC9)与月桂醇醚硫酸铵(ALES)、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八/十烷基葡糖苷(APG0810)进行复配,研究了NAEC9不同质量分数对复配体系表面张力、泡沫性、润湿性、乳化性、去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窄分... 用氧化法合成的窄分布醇醚羧酸盐(NAEC9)与月桂醇醚硫酸铵(ALES)、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八/十烷基葡糖苷(APG0810)进行复配,研究了NAEC9不同质量分数对复配体系表面张力、泡沫性、润湿性、乳化性、去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窄分布NAEC9与1631复配后在表面张力、泡沫性、润湿、乳化性能上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NAEC9质量分数为66.7%时协同作用最强,此时,润湿时间由不润湿降低至37 s,30s泡沫体积最大(500 mL)。而NAEC9与ALES、APG0810复配体系在性能上协同作用不显著。在去污性能上,NAEC9与ALES复配体系对皮脂污布去污性能最好,对蛋白污布去污能力最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AEC9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31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增强的同时不会产生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分布醇醚羧酸 协同作用 复配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