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8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芳香羧酸配体的有机凝胶、金属凝胶的制备及流变性能
1
作者 薛敏 芦卓妍 +2 位作者 俞露露 丁瑶 陈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合成了四个包含胆固醇基团的芳香羧酸化合物CDCn(n=4,6,8,10),分别测试了CDCn、CDCn与Tb^(3+)/Eu^(3+)在不同溶剂中形成超分子凝胶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不仅CDCn在DMF/H_(2)O和DMSO/H_(2)O两种混合溶剂中能形成超分子凝胶,而且CDCn与Tb... 合成了四个包含胆固醇基团的芳香羧酸化合物CDCn(n=4,6,8,10),分别测试了CDCn、CDCn与Tb^(3+)/Eu^(3+)在不同溶剂中形成超分子凝胶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不仅CDCn在DMF/H_(2)O和DMSO/H_(2)O两种混合溶剂中能形成超分子凝胶,而且CDCn与Tb^(3+)/Eu^(3+)在这两种混合溶剂中能通过配位作用形成金属凝胶。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金属配位完全改变了有机凝胶的微观形貌;红外光谱研究证明金属凝胶中羧酸配体与金属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流变学研究表明,金属离子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小分子凝胶的强度,且形成的金属凝胶具有完全可逆的剪切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金属凝胶 芳香羧酸配体 配位自组装 剪切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rolutamide结构片段5-乙酰基-1H-吡唑-3-羧酸的绿色合成工艺
2
作者 马卉芳 童悦 +1 位作者 王荣繁 谢建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12,共8页
以3-丁炔-2-醇为起始原料,经氧化、环化和水解三步反应,在百克级产物规模下,以大于70%的总收率和大于99%的纯度制备得到抗前列腺癌药darolutamide的重要结构片段5-乙酰基-1H-吡唑-3-羧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每步反应的关键参数均进行了优... 以3-丁炔-2-醇为起始原料,经氧化、环化和水解三步反应,在百克级产物规模下,以大于70%的总收率和大于99%的纯度制备得到抗前列腺癌药darolutamide的重要结构片段5-乙酰基-1H-吡唑-3-羧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每步反应的关键参数均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一条快速、高效的合成工艺路线。在第一步氧化过程中,采用2-碘酰基苯甲酸(IBX)作为氧化剂,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过滤即可回收2-碘苯甲酸用于IBX的再生产,滤液则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第二步环化反应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剂即可获得很好的实验结果;三步反应及后处理中,只用到丙酮和乙醇两种有机溶剂,减少了污染并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该方法具有原料安全易得、产物分离简单、反应收率和产物纯度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罗他胺 5-乙酰基-1H-吡唑-3-羧酸 2-碘酰基苯甲酸 工艺改进 绿色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酰氨基羧酸捕收剂的设计及其对细粒碳酸锰矿的浮选性能
3
作者 马鑫 孙弘宇 +4 位作者 丁旭冉 张超 王帅 曹占芳 钟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17-125,182,共10页
针对细粒碳酸锰矿质量小、比表面积大导致其浮选回收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三种新型的N-酰氨基羧酸类捕收剂:2-十二烷基酰氨基丁二酸(DAA)、2-十二烷基酰氨基戊二酸(DPA)和2-十二烷基酰氨基乙酸(DGA),用于细粒碳酸锰矿的浮选回收,考察了三... 针对细粒碳酸锰矿质量小、比表面积大导致其浮选回收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三种新型的N-酰氨基羧酸类捕收剂:2-十二烷基酰氨基丁二酸(DAA)、2-十二烷基酰氨基戊二酸(DPA)和2-十二烷基酰氨基乙酸(DGA),用于细粒碳酸锰矿的浮选回收,考察了三种捕收剂对细粒碳酸锰矿的絮团行为和浮选性能。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酰氨基和羧基中的O原子是捕收剂与矿物表面金属原子发生作用的主要活性位点,捕收剂分子中活性基团之间形成的氢键可驱使捕收剂分子在矿物表面的定向吸附,从而强化矿物颗粒疏水絮团。絮团试验结果表明,N-酰氨基羧酸类捕收剂对微细粒菱锰矿具有聚团作用,DGA聚团效果最好,DPA次之,DAA较弱。在矿浆pH值为8,捕收剂用量为5.0×10^(-5) mol·L^(-1)时,DGA对微细粒菱锰矿的浮选回收率达到94.89%,而油酸钠(NaOL)的浮选回收率仅为15.87%。实际矿石一次粗选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捕收剂油酸钠相比,N-酰氨基羧酸类捕收剂在低用量下可高效浮选回收细粒碳酸锰矿。研究结果为微细粒浮选捕收剂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氨基羧酸 捕收剂 分子设计 碳酸锰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EPEG大单体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巧 《广东建材》 2025年第2期48-51,共4页
使用新型的EPEG聚醚大单体,在低温条件下合成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EPEG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中氧化剂(H_(2)O_(2))、链转移剂(ME)、还原剂(E51)、酸醚比对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EG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中4个因素对分散性能影... 使用新型的EPEG聚醚大单体,在低温条件下合成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EPEG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中氧化剂(H_(2)O_(2))、链转移剂(ME)、还原剂(E51)、酸醚比对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EG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中4个因素对分散性能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氧化剂(H_(2)O_(2))>链转移剂(ME)>还原剂(E51)>酸醚比。最优合成工艺为:氧化剂(H_(2)O_(2))、还原剂(E51)、链转移剂(ME)分别占大单体质量的0.83%、0.10%、0.33%,酸醚比4.2,AB料的滴加时间分别为40min、50min,起始最佳滴加温度为15℃。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EPEG聚羧酸减水剂PCE-1具有优异的混凝土减水及保坍性能。减水剂PCE-1表征后,图谱显示产品的实际分子结构与设计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减水剂 EPEG 正交试验 性能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峰 牛德民 +1 位作者 房延凤 马健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20,共8页
目的确定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解决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随存放时间延长保塑性下降的问题。方法以丙烯酸(AA)、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及次亚磷酸钠(SHP)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得到了碳六型聚羧酸... 目的确定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解决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随存放时间延长保塑性下降的问题。方法以丙烯酸(AA)、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及次亚磷酸钠(SHP)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得到了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水化热、SEM、XRD等测试方法,研究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结果当聚醚单体分子量为3000、酸醚摩尔比为5∶1、起始反应温度为15~20℃时,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及保塑性最佳。结论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在分散性及保塑性方面均优于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型减水剂;加入稳定剂后,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保塑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减水剂 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 次亚磷酸钠 常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可见光催化合成APEG保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
6
作者 吴凤龙 宋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1-592,共12页
可见光异相催化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是进一步提高单体活性种生成率和减水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以CeO_(2)为催化剂,(NH_(4))_(2)S_(2)O_(8)为引发剂,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GE-100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马来酸酐为单体,可见光催... 可见光异相催化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是进一步提高单体活性种生成率和减水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以CeO_(2)为催化剂,(NH_(4))_(2)S_(2)O_(8)为引发剂,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GE-100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马来酸酐为单体,可见光催化聚合制备出APEG保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初始及含泥净浆流动度分别为295 mm和275 mm,30min后经时损失均为零,展现出良好的分散性、保坍性和抗泥性,性能优于相同条件下热聚合制备的同种减水剂。系统表征发现,两者性能存在差距的原因是分子量不同,但两种减水剂具有相同的水化和抗泥机理,均能延缓水泥水化进程并使蒙脱土层出现不完全的剥离或分叉,与聚合方式无关;并且CeO_(2)具有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产生的·OH和·O_(2)^(-)参与聚合反应,促进单体活性种的生成,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量和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可见光催化 羧酸减水剂 保坍 抗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球嫁接L-脯氨酸绿色催化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
7
作者 蒋卫华 黄湖 +1 位作者 滕巧巧 孟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4-680,共7页
将L-脯氨酸嫁接在树脂氯球上,催化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丙二酸酯直接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反应具有选择性强、产率高、成本低、三废少、后处理简单、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催化的特性。实验表明:反应在100℃下,醛... 将L-脯氨酸嫁接在树脂氯球上,催化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丙二酸酯直接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反应具有选择性强、产率高、成本低、三废少、后处理简单、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催化的特性。实验表明:反应在100℃下,醛和酯的摩尔比为1:1.2,催化剂的用量1 g,10 mL DMF中反应5h,反应的选择性≥98%,产率高达92%;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反应的产率仍在85%以上。在此优化的反应条件下,高效合成了一系列其他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产品的结构和纯度通过了NMR、IR和熔点等手段进行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水杨醛 丙二酸二乙酯 氯球 香豆素-3-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U-Ag杂金属半刚性羧酸配体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8
作者 仝小兰 陈瑶 +5 位作者 罗巧琳 田婧睿 林剑桥 刘淑娟 辛建华 熊剑波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0,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锕系元素的配位行为,基于半刚性羧酸配体3-(羧基甲氧基)苯甲酸(H_(2)L),合成了一个三维结构的U-Ag杂金属配合物[(L)(HL)Ag(UO_(2))](简称UAg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 为了深入研究锕系元素的配位行为,基于半刚性羧酸配体3-(羧基甲氧基)苯甲酸(H_(2)L),合成了一个三维结构的U-Ag杂金属配合物[(L)(HL)Ag(UO_(2))](简称UAg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配合物UAgL中铀原子处于稍变形的五角双锥配位环境中,银原子则处于五配位的四方锥配位环境中。铀酰离子中的氧原子参与配位且处于轴向位置,完全脱质子的配体L和部分脱质子的配体HL则采取两种配位模式将铀中心与银中心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层状结构之间又通过铀酰氧原子连接成三维的网络结构。进一步探讨了配合物UAgL的热稳定性和在室温下的固态荧光性质,认为其可作为潜在的光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羧酸配体 U-Ag杂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不饱和羧酸苄酯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9
作者 沙赟颖 杨珊珊 +4 位作者 燕韦婷 张卓周 王立中 翟子君 刘竺云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72-76,共5页
研究采用药效基团融合策略,设计合成了25个α,β-不饱和羧酸苄酯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对抑菌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了小麦幼苗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供试真菌表现出较高的抑制... 研究采用药效基团融合策略,设计合成了25个α,β-不饱和羧酸苄酯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对抑菌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了小麦幼苗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供试真菌表现出较高的抑制率,化合物B9和B16对所有供试真菌的抑制率都大于80%,B2对5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大于80%。选取抑菌活性较强的化合物B9进行小麦幼苗安全性试验,发现B9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总体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构效分析表明,苯环上引入卤素原子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β-不饱和羧酸苄酯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构效关系 苄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型树脂催化合成1,2,3,4-丁烷四羧酸四甲酯工艺研究
10
作者 王洋洋 田军 +2 位作者 范小鹏 刘荣新 王慧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以1,2,3,4-丁烷四羧酸和甲醇为原料、磺酸型树脂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1,2,3,4-丁烷四羧酸四甲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添加量、投料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 以1,2,3,4-丁烷四羧酸和甲醇为原料、磺酸型树脂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1,2,3,4-丁烷四羧酸四甲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添加量、投料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醇酸摩尔比为6∶1,催化剂型号为amberlyst35,催化剂添加量15%,反应48 h,产品收率可达到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树脂 1 2 3 4-丁烷四羧酸 1 2 3 4-丁烷四羧酸四甲酯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芳香多元羧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呼延成 张文静 曹景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100,共14页
芳香多元羧酸,如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等是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可以制备各种聚合物材料,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这些芳香多元羧酸是以石油基衍生的芳香烃为原料进行高温高压催化氧... 芳香多元羧酸,如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等是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可以制备各种聚合物材料,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这些芳香多元羧酸是以石油基衍生的芳香烃为原料进行高温高压催化氧化获得。在双碳背景下,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生产芳香多元羧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质转化过程是首先在化学或生物催化下,将生物质降解到一系列C1~C6的平台化合物,然后再通过这些化合物之间的耦合转化制备工业化学品。详细总结了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芳香多元羧酸的研究进展。这些工作的创新点是开拓新的生物质基合成工艺来生产芳香多元羧酸,关键挑战步骤是芳环的构建。针对该难点,成功开发了两种策略:①呋喃类分子与烯烃的Diels-Alder反应与后续脱水芳构化反应;②醇脱水生成共轭二烯烃,再与烯烃进行Diels-Alder反应以及后续的脱氢芳构化反应。按所生产芳香多元羧酸的种类进行分类,包括对苯二甲酸、苯酐/邻苯二甲酸、苯三甲酸以及均苯四甲酸。研究为生物质催化转化新体系的研发与工艺过程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多元羧酸 生物质 催化转化 平台化合物 DIELS-ALDER反应 脱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酰胺醚羧酸盐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培义 赵小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7,共4页
以月桂酸为原料,经酰胺化、羧甲基化等合成了月桂酰胺醚羧酸盐(LAEC),考察了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酸单乙醇酰胺):n(氯乙酸钠):n(NaOH)= 1.0:1.6:3.0,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在... 以月桂酸为原料,经酰胺化、羧甲基化等合成了月桂酰胺醚羧酸盐(LAEC),考察了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酸单乙醇酰胺):n(氯乙酸钠):n(NaOH)= 1.0:1.6:3.0,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酰胺转化率达90%以上,产物的γcmc=2.529 mN/m,cmc=1.26 mmol/L,罗氏泡沫高度为183 mm,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酰胺醚羧酸 月桂酸单乙醇酰胺 氯乙酸钠 酰胺醚羧酸 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化法合成油酸单乙醇酰胺醚羧酸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培义 赵小红 张应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以油酸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和羧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油酸单乙醇酰胺醚羧酸盐(OAEC).正交实验考察了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油酸单乙醇酰胺)∶n(氯乙酸钠)∶n(NaOH)=1∶1.55∶3.5... 以油酸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和羧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油酸单乙醇酰胺醚羧酸盐(OAEC).正交实验考察了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油酸单乙醇酰胺)∶n(氯乙酸钠)∶n(NaOH)=1∶1.55∶3.5,65℃反应4 h.在此条件下,油酸单乙醇酰胺的平均转化率达95.94%.IR分析表明合成产物为目的产物,HPLC分析表明产物纯度较高.产物OAEC的表面张力为29.06 mN/m,发泡力为64 mm,去污力为16.90,属低泡温和型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单乙醇酰胺醚羧酸 羧甲基化法 烷醇酰胺醚羧酸 羧酸 油酸 单乙醇胺 氯乙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酰胺醚羧酸盐的物化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培义 赵小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1,共3页
测定了C12、C14、C16、C18饱和脂肪酸和油酸单乙醇酰胺醚羧酸盐(LAEC,MAEC,PAEC,SAEC,OAEC)的表面张力γcmc临界胶束浓度(cmc)、发泡、去污、润湿、分散、乳化等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并与醇醚羧酸盐(AEC3N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C12-C1... 测定了C12、C14、C16、C18饱和脂肪酸和油酸单乙醇酰胺醚羧酸盐(LAEC,MAEC,PAEC,SAEC,OAEC)的表面张力γcmc临界胶束浓度(cmc)、发泡、去污、润湿、分散、乳化等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并与醇醚羧酸盐(AEC3N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C12-C18范围内,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饱和烷醇酰胺醚羧酸盐的cmc逐渐减小,而γcmc变化不大;MAEC的发泡性和去污性最好,优于AEC3Na;LAEC的发泡性虽不及AEC3Na,但去污性优于AEC3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烷醇酰胺醚羧酸 酰胺醚羧酸 物化性能 烷醇酰胺 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碳链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提高磷在土壤中的扩散距离和有效性
15
作者 孔维众 张水勤 +5 位作者 李燕婷 徐久凯 许猛 高强 赵秉强 袁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3-1172,共10页
【目的】有机酸与磷肥结合施用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磷固定,但有机酸碳链长度与磷肥有效性的关系尚不明确。将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研究其对磷酸二铵在土壤中的扩散及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高效磷肥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有机酸与磷肥结合施用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磷固定,但有机酸碳链长度与磷肥有效性的关系尚不明确。将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研究其对磷酸二铵在土壤中的扩散及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高效磷肥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草酸(OA)、丁二酸(BA)、己二酸(AA)、辛二酸(SA)为供试材料,分别按0.5%的质量比与粉状磷酸二铵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得到4个含有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磷肥试验样品(代号分别为OAP、BAP、AAP、SAP),磷酸二铵样品(DAP)也按照同样方法挤压造粒。磷培养试验以5个肥料样品为处理,以不添加磷肥为对照(CK),每个处理设置18个重复。在培养的第1、3、7、14和28天,进行滤纸可视化显色,测定肥料磷的扩散距离(半径),同时采集土样测定速效磷、Ca2-P和Ca8-P含量,测定pH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DAP相比,OAP、BAP、AAP、SAP处理均增加了磷素扩散距离,扩散距离各处理的排序为OAP>BAP>AAP>SAP,OAP处理的磷扩散距离较DAP平均增加了29.5%。培养28天时,4个二元羧酸磷酸二铵复合磷肥处理的土壤平均速效磷、Ca2-P、Ca8-P含量分别较DAP提高了0.48%~12.6%、4.06%~37.1%、1.25%~20.9%,均以OAP的提高幅度最高。在培养3~28天,二元羧酸磷酸二铵复合磷肥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DAP,以OAP处理的活性最高。与CK处理相比,施磷肥处理土壤pH显著下降,以OAP处理降幅最大。【结论】供试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均可减少磷的固定,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磷肥在土壤中的扩散距离;其中,以草酸磷酸二铵复合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羧酸 碳链长度 羧基含量 磷扩散 速效磷含量 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甲基咪唑-2-羧酸盐辅助制备SnO_(2)量子点及其对乙醇的气敏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松涛 郑贤军 +3 位作者 杨凯 孙仲明 方晨羽 侯海云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为了制备气体灵敏度良好的SnO_(2)量子点,以聚乙二醇200(PEG200)为分散剂,采用咪唑基离子液体前驱体1,3-二甲基咪唑-2-羧酸盐辅助制备粒径约为4 nm、气敏性良好的SnO_(2)量子点。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对SnO_(2)量子点的物... 为了制备气体灵敏度良好的SnO_(2)量子点,以聚乙二醇200(PEG200)为分散剂,采用咪唑基离子液体前驱体1,3-二甲基咪唑-2-羧酸盐辅助制备粒径约为4 nm、气敏性良好的SnO_(2)量子点。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对SnO_(2)量子点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比表面积分析仪测试SnO_(2)量子点的纯度、光学性质和比表面积,并采用气敏测试系统检测SnO_(2)量子点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结果显示:制备的SnO_(2)量子点颗粒大小均匀,比表面积为123.89 m^(2)/g,对可见光透过率达90%以上,乙醇气敏性能优良;在250℃,乙醇体积分数为300×10^(-6)时,SnO_(2)量子点的灵敏度可达19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量子点 1 3-二甲基咪唑-2-羧酸 光学性质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二元羧酸分离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一诺 方静 +3 位作者 徐阳 李浩 李洪娟 王亚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在工业生产己二酸过程中会副产丁二酸和戊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均为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将这三种酸统称为混合二元羧酸(DBA)。寻找合适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离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述了DBA的应用及分离方法,并对DB... 在工业生产己二酸过程中会副产丁二酸和戊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均为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将这三种酸统称为混合二元羧酸(DBA)。寻找合适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离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述了DBA的应用及分离方法,并对DBA的分离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二元羧酸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明明 欧志华 黄文峰 《上海建材》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差会导致混凝土急凝、坍落度经时损失大和离析泌水等情况,粉煤灰的掺加会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在0.29和0.23这2种水胶比下,基准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比硅酸盐水泥与减水剂...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差会导致混凝土急凝、坍落度经时损失大和离析泌水等情况,粉煤灰的掺加会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在0.29和0.23这2种水胶比下,基准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比硅酸盐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好,并且水胶比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好,故水胶比为0.29时,基准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更好;粉煤灰的掺加改变了减水剂掺量、饱和掺量点和离析点,适量的粉煤灰掺量可以改善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考虑到浆体的初始流动度和流动度经时损失,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30%;相对于粉煤灰FA1,粉煤灰FA2的饱和掺量点低,60 min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小,故FA2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羧酸减水剂 相容性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保坍剂分子序列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陈露 李申桐 +4 位作者 杨勇 周栋梁 张志勇 胡聪 张铭洋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6期114-118,共5页
通过普通自由基聚合合成侧链密度不同的无规序列结构聚羧酸保坍剂PCE-1、PCE-2;通过可逆加成-碎裂链转移聚合(RAFT)合成侧链在主链上分布形式分别为“外密内疏”和“外疏内密”梯度序列结构的聚羧酸保坍剂PCE-3、PCE-4。通过凝胶渗透色... 通过普通自由基聚合合成侧链密度不同的无规序列结构聚羧酸保坍剂PCE-1、PCE-2;通过可逆加成-碎裂链转移聚合(RAFT)合成侧链在主链上分布形式分别为“外密内疏”和“外疏内密”梯度序列结构的聚羧酸保坍剂PCE-3、PCE-4。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试证明PCE-3、PCE-4的分子质量与转化率呈线性关系,符合“活性”聚合特征。净浆和混凝土试验发现,各减水剂分散性能排序为PCE-4<PCE-1<PCE-2<PCE-3,即“外密内疏”的序列结构最适合发挥PCE的分散性,而“外疏内密”不适合作为PCE的结构。含蒙脱土的净浆试验表明,具有“紧密”侧链序列的PCE-1、PCE-3有着更好的抗泥效果。吸附试验表明,吸附能力排序为PCE-4<PCE-3<PCE-1≈PC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 可逆加成-碎裂链转移聚合 梯度 分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羧酸酯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杂种优势表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宫田娇 张春杨 +3 位作者 张世宇 靳向东 郭鸿儒 张海东 《北方蚕业》 2024年第2期24-28,39,共6页
选择3个柞蚕亲本以及6个杂交组合的五龄柞蚕幼虫,测定不同组织中羧酸酯酶的活性,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羧酸酯酶活性与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探讨羧酸酯酶活性用于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柞蚕幼虫组织羧酸酯酶活性的... 选择3个柞蚕亲本以及6个杂交组合的五龄柞蚕幼虫,测定不同组织中羧酸酯酶的活性,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羧酸酯酶活性与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探讨羧酸酯酶活性用于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柞蚕幼虫组织羧酸酯酶活性的杂种优势表现不同。不同组织中羧酸酯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不同,脂肪体中羧酸酯酶活性与茧层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且与其杂种优势率也呈极显著负相关;血淋巴中羧酸酯酶活性与生命力性状(死笼率、虫蛹生命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杂种优势率也显著相关。因此,柞蚕幼虫脂肪体羧酸酯酶活性可作为预测茧质性状(茧层率)杂种优势、血淋巴中羧酸酯酶活性可作为预测柞蚕生命力性状(死笼率、虫蛹生命率)杂种优势的一种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羧酸酯酶 经济性状 相关性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