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体系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铝陶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贺常付 江国健 +6 位作者 沈晴昳 周鹏 罗佳文 涂添哲 赵前程 宋晖 刘思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2-488,共7页
为了克服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采用丙烯酰胺体系(PAM)有机物体系存在的用量大、制备过程污染较大和固化温度较高等问题,本文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CMC-g-PMMA)代替原来的丙烯酰胺体系,研究CMCg-PMMA和PMA体系在粘... 为了克服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采用丙烯酰胺体系(PAM)有机物体系存在的用量大、制备过程污染较大和固化温度较高等问题,本文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CMC-g-PMMA)代替原来的丙烯酰胺体系,研究CMCg-PMMA和PMA体系在粘度、Zeta电位和沉降高度方面存在的差异,确定了在CMC-g-PMMA体系下的最佳工艺参数。对坯体和烧结体形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MC-g-PMMA体系在坯体和烧结体强度方面要优于PMA体系,经真空搅拌脱气得到的坯体强度由31.55 MPa到37.58 MPa,烧结体强度由350.86 MPa提高到452.18 MPa,两者分别增加了1/5和近1/4,改善了坯体的加工性能和提高了烧结体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 原位聚合 缺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6
2
作者 韩福芹 邵博 +1 位作者 王清文 刘一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在水介质中用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共聚物(CMC-g-MMA),合成水泥复合材料的偶联剂。实验得到最适合的反应条件。共聚物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并采用... 在水介质中用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共聚物(CMC-g-MMA),合成水泥复合材料的偶联剂。实验得到最适合的反应条件。共聚物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并采用X射线散射能量分析测量共聚物中羧甲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单元的比例。结果表明,MMA被接枝到CMC结构单元上,产物的微观形貌发生变化。热分解温度与CMC相似,但热分解行为发生变化。接入MMA单元后,CMC的结晶度明显下降。由EDXA测得接枝聚合物分子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羧甲基纤维素结构单元之比为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羧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文强 杨磊 朱明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蒸馏水高达 80 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酸 N N^+ -甲基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κ-卡拉胶/MIL-53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环丙沙星的吸附去除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娜 夏玮 +2 位作者 孙思宇 王禹洋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5-2408,共14页
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抗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其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流入水体环境中,研究CIP的高效去除技术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利用羧甲基纤维... 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抗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其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流入水体环境中,研究CIP的高效去除技术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CMC/κ-卡拉胶(κ-CG)气凝胶为载体,原位负载一种常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制备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并研究复合气凝胶对CIP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相比于CMC和CMC/κ-CG气凝胶,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不仅吸附量得以提高,其耐碱性及抗盐性均得到有效改善,在pH 4.0—9.0范围内和高盐浓度下对CIP均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CIP的吸附均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过程,在中性条件下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05 mmol·g^(-1)和1.464 mmol·g^(-1).结合表观吸附性能结果和吸附前后的FTIR和XPS光谱特征分析得出,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CIP的高效吸附是氢键、静电吸附、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络合作用等多重作用的结果.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Fe^(3+)离子浸出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浓度阈值,较好地解决了原粉末状MIL-53在实际水体中易流失难回收的问题.相比于CMC/MIL-53,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CIP具有更佳的吸附去除性能,有着更为优良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羧甲基纤维素 Κ-卡拉胶 MIL-53 环丙沙星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羧甲基纤维素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继红 赵素梅 +3 位作者 李忠 谭德新 颜凌燕 曾选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3-448,共6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氨(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耐盐高吸水性树脂P(AMPS/CMC);考察了微波功率(P)、辐射时间(t)、CMC用量、NMBA用量...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氨(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耐盐高吸水性树脂P(AMPS/CMC);考察了微波功率(P)、辐射时间(t)、CMC用量、NMBA用量、APS用量、AMPS的中和度(N)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采用FTIR,SEM,TG等手段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m(NMBA)∶m(APS)∶m(CMC)∶m(AMPS)=0.5∶2∶5∶100,P=195W,t=3.15 min,N(AMPS)=45%,w(CMC+AMPS)=30%)下合成的P(AMPS/CMC),在离子强度为0.154 mol/L的NaCl,CaCl2,AlCl3溶液和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126,63,20,1 345 g/g。该树脂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和热稳定性(主分解温度在250℃以上),CMC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和耐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接枝共聚 羧甲基纤维素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g-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高吸水树脂的吸水与保水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继红 赵素梅 +3 位作者 谭德新 李忠 颜凌燕 曾选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07-1311,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CMC-g-PAMPS。考察了无机盐溶液的浓度、金属离子价态、溶液pH和单体总含量...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CMC-g-PAMPS。考察了无机盐溶液的浓度、金属离子价态、溶液pH和单体总含量等因素对CMC-g-PAMPS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其吸水速率和保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吸水倍率随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吸水倍率大小的顺序为:NaCl>CaCl2>AlCl3;在相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盐溶液中,CMC-g-PAMPS树脂的吸水能力接近;CMC-g-PAMPS树脂在pH=4~8内能保持较高吸水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羧甲基纤维素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保水性能 耐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5-氟尿嘧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敬红 石艳丽 +1 位作者 李珍 梁伯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对羧甲基纤维素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半互穿网络水凝胶(CMC/PNIPA semi-IPN)的药物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7℃、pH=7.4时,药物的释放速率以及释放量都随着凝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的增加而... 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对羧甲基纤维素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半互穿网络水凝胶(CMC/PNIPA semi-IPN)的药物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7℃、pH=7.4时,药物的释放速率以及释放量都随着凝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25℃时,pH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较小;而在37℃时,药物释放速率受pH的影响较大。该凝胶体系用做5-FU的口服释放载体具有较佳的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半互穿网络水凝胶 药物释放 5-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系离子浓度下ε-聚赖氨酸/羧甲基纤维素混合液的静电作用
8
作者 关郁芳 冯李院 +1 位作者 王辉 赵国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43-46,51,共5页
为使ε-聚赖氨酸更好地应用于含有阴离子型聚合物的食品体系,对pH为4.0时ε-聚赖氨酸(ε-PL)/羧甲基纤维素(CMC)混合体系的浑浊度、表观现象、复合物粒径及ζ-电位进行检测及观察。结果表明:通过对ε-PL/CMC表观现象的研究(pH 4.0,0.30%... 为使ε-聚赖氨酸更好地应用于含有阴离子型聚合物的食品体系,对pH为4.0时ε-聚赖氨酸(ε-PL)/羧甲基纤维素(CMC)混合体系的浑浊度、表观现象、复合物粒径及ζ-电位进行检测及观察。结果表明:通过对ε-PL/CMC表观现象的研究(pH 4.0,0.30%w/v CMC),ε-PL和CMC(DS 0.7)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3个M氨基/羧基区间,分别为透明区、浑浊区和沉淀区。体系离子浓度增加对体系的稳定性影响不大,3个M氨基/羧基区间的稳定性基本一致,但是随基质浓度增加,ε-PL/CMC复合溶液浑浊度增加,粒度增加,表明ε-PL与CMC之间的静电作用增强;随NaCl的加入,ε-PL和CMC复合物仍能形成,但是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3个M氨基/羧基区间往后推移,这是由于NaCl的加入对ε-PL和CMC电学复合物的形成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羧甲基纤维素 混合液 静电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β-环糊精皮克林乳液荷载肉桂精油的稳定性及抗菌性分析
9
作者 柴向华 王文莉 +3 位作者 吴克刚 段雪娟 何东 张志豪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2,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β-环糊精(β-CD)为乳化稳定剂,山茶油和肉桂精油为油相,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得皮克林乳液。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和粒径测试研究CMC质量浓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体积比肉桂精油与山茶油对乳液稳定性和抗菌性...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β-环糊精(β-CD)为乳化稳定剂,山茶油和肉桂精油为油相,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得皮克林乳液。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和粒径测试研究CMC质量浓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体积比肉桂精油与山茶油对乳液稳定性和抗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CMC质量浓度(>35g/L),所制备的山茶油皮克林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微米级液滴可均匀分布于水相中;肉桂精油与山茶油体积比为3:1、1:3和1:5的皮克林乳液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荷载肉桂精油的皮克林乳液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当山茶油占比较高时,抑菌能力在前期衰退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Β-环糊精 皮克林乳液 肉桂精油 稳定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改性纳米钯铁双金属去除水中2,4-二氯苯酚的影响因素及机理
10
作者 钟金魁 齐永辉 +3 位作者 谢欣卓 李静 郑博文 王立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38,144,共7页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nZVI)、纳米钯铁双金属(Pd/Fe)、羧甲基纤维素(CMC)改性nZVI(CMC-Fe)和CMC改性钯铁双金属(CMC-Pd/Fe)4种铁基纳米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4种材料对水...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nZVI)、纳米钯铁双金属(Pd/Fe)、羧甲基纤维素(CMC)改性nZVI(CMC-Fe)和CMC改性钯铁双金属(CMC-Pd/Fe)4种铁基纳米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4种材料对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表观去除率,考察了铁基纳米材料投加量、Pd负载量、溶液初始pH及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CMC-Pd/Fe去除2,4-DCP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4种材料中,CMC修饰的CMC-Pd/Fe的分散性最好,粒径明显小于未用CMC修饰的nZVI和Pd/Fe。4种材料对2,4-DCP的表观去除率为CMC-Pd/Fe>CMC-Fe>Pd/Fe>nZVI。随着CMC-Pd/Fe投加量和Pd负载量的增加,CMC-Pd/Fe对2,4-DCP的表观去除率增大,而随着2,4-DCP浓度的升高,CMC-Pd/Fe对2,4-DCP的表观去除率下降。当溶液初始pH=3、5和7时,CMC-Pd/Fe对2,4-DCP的表观去除率分别为94.34%、99.50%和96.62%;但当溶液初始pH=11时,其表观去除率仅为51.28%,这主要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带负电的2,4-DCP与CMC的静电排斥作用远大于π-π共轭吸附作用,阻碍了CMC-Pd/Fe的电子向污染物传递,导致2,4-DCP表观去除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钯铁双金属 羧甲基纤维素 2 4-二氯苯酚 表观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美玲 彭进平 +1 位作者 刘超 王俊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7-239,共3页
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备水葫芦羧甲基纤维素(CMC),以制得的水葫芦CMC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水葫芦CM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高吸水性树脂。其中,以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红外光谱,热... 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备水葫芦羧甲基纤维素(CMC),以制得的水葫芦CMC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水葫芦CM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高吸水性树脂。其中,以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对水葫芦CMC/AA/AMPS高吸水性树脂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表明:该树脂吸水率为1239.7g/g,对氯化钠(NaCl,浓度为0.9%)溶液吸率为105.5g/g,对浓度为50mg/L的磷酸根离子(PO_4^(3-))溶液和硝酸根(NO^(3-))溶液的吸取率分别是66.3%,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酸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李院 关郁芳 +2 位作者 颜才植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共5页
以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与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Na)相互作用体系的混浊度、Zeta电位和粒度为指标,研究了CMC-Na的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和相对分子质量对ε-PL/CMC-Na相互作用体... 以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与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Na)相互作用体系的混浊度、Zeta电位和粒度为指标,研究了CMC-Na的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和相对分子质量对ε-PL/CMC-Na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 4.0时,ε-PL与CMC-Na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主要依赖于ε-PL氨基与CMC-Na羧基的物质的量比;同时,CMC-Na的取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均对ε-PL/CMC-Na相互作用具有显著影响,且CMC-Na取代度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羧甲基纤维素 ZETA电位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碱-酶耦合法预处理竹粉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霞 叶杭钰 +3 位作者 陈嘉诚 刘家辉 蔡王芝 陈蔚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00-103,109,共5页
以竹粉为原料,经碱-纤维素酶耦合法预处理,提取纤维素,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碱液-纤维素酶耦合处理的工艺为:竹粉4 g,5%Na OH 40 m L,碱解温度为50℃,时间1 h,减压过滤后加入400 U/m L酶液30 m L,酶的最适p H为5.5,酶解温度为49℃,时间3... 以竹粉为原料,经碱-纤维素酶耦合法预处理,提取纤维素,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碱液-纤维素酶耦合处理的工艺为:竹粉4 g,5%Na OH 40 m L,碱解温度为50℃,时间1 h,减压过滤后加入400 U/m L酶液30 m L,酶的最适p H为5.5,酶解温度为49℃,时间30 min。经该工艺处理,竹粉中的α-纤维素含量达84.1%,以此为原料制备的CMC 2%浓度水溶液粘度值达162 m Pa·s,取代度为0.95,红外光谱检测显示产物具有羧甲基特征峰,扫描电镜检测显示产物具有盐的特征。本研究在原料预处理上采用生物-化学耦合方法,对环境污染少,成本相对较低,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也为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竹粉 纤维素 -酶耦合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黑素细胞刺激素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干眼大鼠眼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窦泽夏 茹玉莎 +5 位作者 刘会娟 曾孝宇 孟珠 谷中秀 张琰 赵少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8-505,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具有抗炎作用,可缓解氢溴酸东莨菪碱诱导的大鼠干眼模型的眼表异常,而人工泪液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能够润滑干眼眼表,但α-MSH能否在大鼠干眼模型中促进人工泪液CMC的治疗效果尚有待进... 背景研究表明,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具有抗炎作用,可缓解氢溴酸东莨菪碱诱导的大鼠干眼模型的眼表异常,而人工泪液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能够润滑干眼眼表,但α-MSH能否在大鼠干眼模型中促进人工泪液CMC的治疗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α-MSH联合CMC对氢溴酸东莨菪碱诱导的大鼠干眼模型中眼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I点眼组、CMC点眼组、α—MSH点眼组和OL—MSH+CMC点眼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于每日9:00、12:00、15:00、18:00接受0.5ml(6mg/m1)氢溴酸东莨菪碱皮下注射,共28d,以诱导干眼模型,NaCl点眼组、CMC点眼组、α-MSH点眼组和α—MSH+CMC点眼组于注射后第1天分别用质量分数0.9%NaCl溶液、质量分数0.5%CMC滴眼液、1×10^-3 mg/mlα-MSH溶液、1×10^-3mg/mld—MSH+0.5%CMC混合液点右眼,每日2次(8:00和17:00)。各组大鼠分别于用药后0、7、14、21和28d行Shirmer试验I检测(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并于用药后28d完成检查后处死,取包含上下眼睑的整个大鼠眼球,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角膜的形态学变化,大鼠结膜组织行过碘酸希夫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膜杯状细胞的数量。结果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大鼠sIt值和BUT值逐渐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逐渐增加,造模后各时间点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大鼠用药后7、14和21和28d,NaCl点眼组SIt值、BUT值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7、14和21d,仅-MSH+CMC点眼组大鼠Sit值分别为(4.800±0.789)、(4.100±0.516)和(4.300±0.856)mm,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NaCl点眼组的(2.875±0.719)、(2.375±0.619)和(2.532±0.95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药后7d,n—MSH点眼组和α-MSH+CMC点眼组的BUT值分别为(4.938±1.843)S和(5.000±1.491)s,明显高于NaCl点眼组的(3.250±1.00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用药后各时间点CMC点眼组、α-MSH点眼组和α—MSH+CMC点眼组大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NaCl点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α-MSH+CMC点眼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最低。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和NaCl点眼组大鼠出现角膜上皮层增厚、角膜水肿、角膜上皮粗糙和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紊乱,α—MSH+CMC点眼组大鼠角膜水肿和上皮细胞的增生轻微,角膜形态接近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膜组织过碘酸希夫染色显示,CMC点眼组、α-MSH点眼组和α-MSH+CMC点眼组大鼠结膜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和NaCl点眼组(均P〈0.01)。结论单独使用α—MSH和CMC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干眼大鼠的角膜组织损伤、角膜形态学异常以及结膜杯状细胞数量的减少,但相对于单独用药,α—MSH和CMC联合应用在造模后早期对改善干眼模型大鼠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稳定性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药物疗法 眼表 保护作用 羧甲基纤维素 α-促黑素细胞刺激素 疾病模型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的溶胀及可塑性
15
作者 JiriKrejci RahulaJanis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4年第4期3-6,共4页
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的溶胀性和可塑性是对其应用来说十分.其中,这种材料的溶胀性除受到溶液pH值、离子强度、反离子种类的影响外,还受到材料本身交联网络密度的影响;其成膜的可塑性则主要受其成分的影响.本论文主... 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的溶胀性和可塑性是对其应用来说十分.其中,这种材料的溶胀性除受到溶液pH值、离子强度、反离子种类的影响外,还受到材料本身交联网络密度的影响;其成膜的可塑性则主要受其成分的影响.本论文主要讨论反应条件和络合稳定化方式对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的溶胀性及其成膜的可塑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 溶胀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对蒽醌正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君玲 赵磊 +1 位作者 谢龙 邵自强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采用淤浆法制备水溶性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并进行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和SEM分析。对蒽醌(AQ)正极进行了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以CMC为粘结剂的AQ电极,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比以PVDF为粘结剂的更高... 采用淤浆法制备水溶性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并进行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和SEM分析。对蒽醌(AQ)正极进行了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以CMC为粘结剂的AQ电极,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比以PVDF为粘结剂的更高。以0.2 mA/cm2的电流密度在1.5~3.5 V循环,以高取代度(DS=1.23)的CMC-1为粘结剂的AQ/CMC-1电极首次和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26.4 mAh/g和70.9 mAh/g。高取代度的CMC-1的电化学性能好于低取代度(DS=0.86)的CM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蒽醌(AQ)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粘结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半纤维素的制备及其与湿强剂PAE的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飞宇 魏琪 +2 位作者 马浩 刘霄 武书彬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5,共7页
采用醚化法制备了具有较高羧基含量、较高分子质量的羧甲基半纤维素(CMX),并将其与聚酰胺多胺-表氯醇树脂类湿强剂(PAE)联用以提高纸张的湿抗张强度。通过对CMX制备过程中碱用量、碱化反应时间、碱化反应温度、反应体系、醚化剂氯乙酸(S... 采用醚化法制备了具有较高羧基含量、较高分子质量的羧甲基半纤维素(CMX),并将其与聚酰胺多胺-表氯醇树脂类湿强剂(PAE)联用以提高纸张的湿抗张强度。通过对CMX制备过程中碱用量、碱化反应时间、碱化反应温度、反应体系、醚化剂氯乙酸(SMCA)用量、醚化反应温度、醚化反应时间等条件的分析,探究CMX较优制备工艺,并分析其与PAE联用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CMX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碱化反应时间1 h,碱化反应温度25℃,商品半纤维素(AXU)与NaOH的摩尔比为1∶2;醚化反应时间5 h,醚化反应温度55℃,AXU与SMCA的摩尔比为1∶1。当CMX溶液(质量分数1. 25%)的用量为4. 8%,PAE湿强剂溶液(质量分数12. 5%)用量为2. 0%时,纸张湿抗张指数达到了9. 63 N·m/g,相较于PAE单独使用时,湿抗张指数提高了25.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CMX) 聚酰胺多胺-表氯醇树脂(PAE) 醚化 湿抗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界面上酪蛋白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体系的稳定性
18
《中国乳业》 2012年第8期56-56,共1页
我国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体系pH值=7时,随着羧甲基纤维素(CMC)浓度的增加,由酪蛋白酸钠(CN)制备的水包油乳化液表面蛋白的覆盖率增加,且β-酪蛋白最易与CMC发生吸附作用;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酪蛋白酸钠 相互作用 油水界面 稳定性 水包油乳化液 Β-酪蛋白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活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姜心 陈伟 +2 位作者 周波 黄坤勇 韩明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8,共4页
研究和分析了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糖化力的实验条件,尤其是对测定波长的选择、底物和酶液加量、空白样的选择、酶液稀释倍数对酶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究;另外对常规性的影响因素:酶促反应时间、反应pH、底... 研究和分析了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糖化力的实验条件,尤其是对测定波长的选择、底物和酶液加量、空白样的选择、酶液稀释倍数对酶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究;另外对常规性的影响因素:酶促反应时间、反应pH、底物的浓度等传统因素做了研究。实验表明:在40℃,pH4.6,底物浓度为10g/L,底物和酶液加量各2mL,酶促反应时间5min,空白样选择终止空白,测定波长480nm处测定OD值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活力 3 5-二硝基水杨酸(DNS)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桑树枝条中纤维素优良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娜 褚衍亮 +2 位作者 黄莹 严敏 倪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4-576,共3页
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平板培养基结合刚果红染色法,从14个样品中筛选出11株具有较好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它们都能利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生长碳源。将菌株分别接种在以桑树枝条粉末为主要碳源的固体复筛培养基上,11株菌株均能够生长,... 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平板培养基结合刚果红染色法,从14个样品中筛选出11株具有较好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它们都能利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生长碳源。将菌株分别接种在以桑树枝条粉末为主要碳源的固体复筛培养基上,11株菌株均能够生长,但0-18、9-9、13-2、13-3和12-1生长缓慢,其余6株生长良好。将生长良好的6株菌株接种在液态复筛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发酵,7 d后测定发酵液中纤维素酶活,结果显示7-7、0-8和0-10具有较高的产纤维素酶能力,其中7-7和0-8菌株具有较高的产滤纸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0-8和0-10表现出较高的产β-葡萄糖苷酶活力。这3株菌株均为酸性菌,最适生长pH值为5~7,0-8和0-10号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在32℃,而7-7号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在3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筛选 纤维素 滤纸酶 羧甲基纤维素 Β-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