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芳 黎钢 +3 位作者 任凤霞 禹雪晴 王桂香 朱树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1,85,共5页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优化反应条件为:单体浓度20%,引发剂用量300m g/L,初始温度40℃,初始pH值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验证,并对接枝共聚物特性黏数和大分子回旋半径...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优化反应条件为:单体浓度20%,引发剂用量300m g/L,初始温度40℃,初始pH值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验证,并对接枝共聚物特性黏数和大分子回旋半径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出接枝共聚物回旋半径随聚丙烯酰胺回旋半径与羧甲基纤维素回旋半径变化的关系式,同时证明接枝共聚物在特性黏数、抗温及抗盐性质方面均优于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酰胺 共聚 特性黏数 回旋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蔡涛 杨朕 +2 位作者 杨琥 李爱民 程镕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0-505,共6页
以一种性能优越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羧甲基纤维素为基材,通过接枝改性,以丙烯酰胺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并将其作为絮凝剂应用于对一种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污水的处理中,系统地考察了... 以一种性能优越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羧甲基纤维素为基材,通过接枝改性,以丙烯酰胺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并将其作为絮凝剂应用于对一种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污水的处理中,系统地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溶液pH以及聚丙烯酰胺接枝率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 亚甲蓝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接枝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凤国 宋毅 +2 位作者 多英全 廖双泉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3,88,共4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备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制备的高吸...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备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蒸馏水高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 丙烯酰胺 研究 高吸水树脂 羧甲基纤维素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其在调湿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雯 何玉凤 +2 位作者 王荣民 王俊峰 刘发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2-1417,共6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混合单体,在羧甲基纤维素(CMC)上进行乳液接枝共聚,制备了CMC接枝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CMC-g-AE)。采用IR和TG方法对CMC-g-AE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CMC与混合单体发生了...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混合单体,在羧甲基纤维素(CMC)上进行乳液接枝共聚,制备了CMC接枝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CMC-g-AE)。采用IR和TG方法对CMC-g-AE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CMC与混合单体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探讨了原料配比对接枝聚合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原料配比为m(MMA+AA+BA):m(CMC)=7:1。将CMC-g-AE与颜填料进行混合制备调湿涂料(CMC-g-AE-C),当颜调料与CMC-g-AE的质量比为10:(5~6)时,所制备的CMC-g-AE-C符合合成乳液内墙涂料国家标准。多孔结构使CMC-g-AE-C具有良好的调湿性能,吸水率可达173%。CMC-g-AE-C是一种安全、无毒和绿色环保的调湿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湿涂料 共聚 丙烯酸酯共聚物 羧甲基纤维素 多孔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的粘性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健 谢续明 +1 位作者 张黎明 李卓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考察了复合溶液的复合比、复合物浓度、Na Cl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及 p H等因素对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粘性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复合溶液的单组分相比 ,复合溶液具有很好的协同增粘性能 ,良... 考察了复合溶液的复合比、复合物浓度、Na Cl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及 p H等因素对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粘性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复合溶液的单组分相比 ,复合溶液具有很好的协同增粘性能 ,良好的耐盐、耐温和抗剪切增粘性能 ,以及在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溶液 粘性行为 两性离子 疏水缔合作用 甲基纤维素 共聚物 聚丙烯酰胺 增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羧甲基纤维素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继红 赵素梅 +3 位作者 李忠 谭德新 颜凌燕 曾选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3-448,共6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氨(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耐盐高吸水性树脂P(AMPS/CMC);考察了微波功率(P)、辐射时间(t)、CMC用量、NMBA用量...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氨(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耐盐高吸水性树脂P(AMPS/CMC);考察了微波功率(P)、辐射时间(t)、CMC用量、NMBA用量、APS用量、AMPS的中和度(N)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采用FTIR,SEM,TG等手段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m(NMBA)∶m(APS)∶m(CMC)∶m(AMPS)=0.5∶2∶5∶100,P=195W,t=3.15 min,N(AMPS)=45%,w(CMC+AMPS)=30%)下合成的P(AMPS/CMC),在离子强度为0.154 mol/L的NaCl,CaCl2,AlCl3溶液和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126,63,20,1 345 g/g。该树脂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和热稳定性(主分解温度在250℃以上),CMC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和耐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共聚 羧甲基纤维素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及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畅 宁志刚 +4 位作者 徐昆 李羚露 宋春雷 张文德 王丕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30-233,共4页
在水相中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与丙烯酰胺(AM)的接枝共聚物。采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流变仪对接枝共聚物水溶液在不同温度及离子强度下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 在水相中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与丙烯酰胺(AM)的接枝共聚物。采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流变仪对接枝共聚物水溶液在不同温度及离子强度下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丙烯酰胺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此外,对接枝共聚物的Fe3+、Cr3+、Zr4+等金属离子交联冻胶的流变研究表明,该接枝共聚物可形成性能优良的冻胶,这种冻胶在堵水、压裂和调剖等采油工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酰胺 共聚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文强 杨磊 朱明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 ,在高浓度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 ,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蒸馏水高达 80 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 N N^+ -亚甲基丙烯酰胺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羧甲基纤维素钠接枝聚丙烯酸酯纳米粒子水分散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华 程顺成 +3 位作者 周红军 周新华 林冠权 陈铧耀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混合接枝单体,采用自由基共聚方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CMC-g-PAE),采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简称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混合接枝单体,采用自由基共聚方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CMC-g-PAE),采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简称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CMC-g-PAE为载体,以毒死蜱(chlorpyrifos,简称CH)为模型农药,利用CH在载体大分子自组装形成的胶束中的增溶作用,制备CH/CMC-g-PAE纳米粒子水分散剂;采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DSC对其形态结构、粒径大小及分布、农药的相态进行研究,探讨载体浓度和药物浓度对其粒径及载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呈现规则的球形,其平均粒径为200~240 nm,粒径分布较窄;毒死蜱以非晶体相存在于纳米粒子中;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其对药物的载药率可以通过改变CH和CMC-g-PAE溶液的浓度进行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共聚物 纳米粒子 结构表征 丁达尔现象 粒度分布 载药率 纳米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巫拱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89年第5期16-21,共6页
报导了以Fe^(2+)-H_2O_2或TU—H_2O_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所制得的玉米淀粉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废水处理,尤其是在各类纸产品生产线上的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还介绍了此类接枝淀粉具有作为纸质电池浆层纸涂层的特殊用途。
关键词 玉米 淀粉 聚丙烯酰胺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清华 宋明超 +2 位作者 张娜 王茂宁 马松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7,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根据实验分析得到最佳条件为:m(CMCNa)/m(AA)=0.1,m(NMBA)/m(AA)=2.9×10-2,m(Na2S2O8+Na2SO3)/m(AA)=6.5×10-3,m(Na2S2O8)/m(Na2SO3)=2,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20oC,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0.9%的Na Cl水溶液为99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 N N-亚甲基丙烯酰胺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淀粉与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13
作者 刘培丽 沈国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0,共2页
该文简述羧甲基淀粉与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机理、聚合方法及反应中引发剂选择问题,并对羧甲基淀粉与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羧甲基淀粉 聚丙烯酰胺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接枝再生纤维素复合膜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潇 杨乐 熊晓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1-485,共5页
为开发可再生资源纤维素的高值化功能材料,将再生纤维素膜浸泡于丙烯酰胺溶液中,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在再生纤维素上的原位接枝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接枝再生纤维素的复合膜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再生纤维... 为开发可再生资源纤维素的高值化功能材料,将再生纤维素膜浸泡于丙烯酰胺溶液中,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在再生纤维素上的原位接枝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接枝再生纤维素的复合膜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再生纤维素膜和复合膜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和分析了复合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将该复合膜应用于膜分离领域.结果表明,复合膜材料的拉伸强度达107MPa,饱和吸水率达347%,较再生纤维素膜均有显著提高;复合膜材料的水通量为26.4L/(m^2·h·MPa),是再生纤维素膜的2倍以上,对分离牛血清白蛋白也具有更高的截留率.因此,该复合膜在吸水、保水材料和膜分离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聚丙烯酰胺 聚合 吸水性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研究Ⅰ. 两性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业邦 张黎明 李卓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用过硫酸铵和四甲基乙二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两性共聚物(CGD),研究了反应温度、pH、原料羧甲基取代度、引发剂用量、反应物料配比和外加盐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两性 共聚物 DMAEMA CG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黎明 谭业邦 +1 位作者 尹向春 李卓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39,共5页
采用KMnO4/H2SO4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首次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同时含有阴离子羧甲基和阳离子季铵基团的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研究了CMC取... 采用KMnO4/H2SO4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首次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同时含有阴离子羧甲基和阳离子季铵基团的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研究了CMC取代度、DMDAAC加量、KMnO4用量和H2SO4浓度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纤维素 共聚物 羧甲基纤维素 DMDA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与表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7-260,共4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超声技术合成的羧甲基纤维素(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表面活性、粘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表面活性受大单体种类、组成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及胶束直径有关。CMC与烷... 本文研究了采用超声技术合成的羧甲基纤维素(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表面活性、粘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表面活性受大单体种类、组成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及胶束直径有关。CMC与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增粘能力。与化学合成的共聚物相比,超声合成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共聚物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g-DNA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18
作者 李敏 邢朝晖 +1 位作者 田艳芝 姜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90-1595,共6页
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侧链上的羧基;在室温下再将活化的CMC与5'端经氨基修饰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NA)齐聚物(ODNs)反应,获得CMC上接枝ODNs... 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侧链上的羧基;在室温下再将活化的CMC与5'端经氨基修饰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NA)齐聚物(ODNs)反应,获得CMC上接枝ODNs的共聚物(CMC-g-ODNs),以Lambda 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接枝的ODNs扩增为长度为13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从而制得CMC侧链上接枝DNA的共聚物CMC-g-DN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CMC与NHS形成的中间体;用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垂直板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CMC-g-DNA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了CMC-gDNA接枝共聚物,且在酸性条件下CMC的活化效果更好;同时,接枝在CMC上的DNA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迁移速率加快,而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迁移速率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DNA) 羧甲基纤维素 共聚物 凝胶电泳 聚合酶链式反应 迁移速率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容剂对聚酰胺1010/聚丙烯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风霞 王雪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6-40,共5页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3种增容剂增容的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烯-丙...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3种增容剂增容的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对PA1010/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和非增容体系相比,PP-g-MAH、POE-g-MAH和PTW的拉伸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25%、89%和94%,冲击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40%、200%和200%,PTW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1010 聚丙烯 共混物 马来酸酐乙烯辛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聚丙烯 乙烯-丙烯酸丁 酯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CMC接枝AA/AMPS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继红 陶俊 +1 位作者 谭德新 熊现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33,共4页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接枝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高吸水性树脂,并用红外光谱对树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中和度和微波功率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接枝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高吸水性树脂,并用红外光谱对树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中和度和微波功率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倍率达690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90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接枝到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共聚 羧甲基纤维素 微波辐射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