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基酯脂肪酶与糖尿病和胰腺外分泌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荣 刘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羧基酯脂肪酶(CEL)基因编码的蛋白是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胆固醇酯的水解酶,是与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相关的7种分子中唯一非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CEL基因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突变可以导致MODY-胰外分泌综... 羧基酯脂肪酶(CEL)基因编码的蛋白是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胆固醇酯的水解酶,是与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相关的7种分子中唯一非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CEL基因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突变可以导致MODY-胰外分泌综合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酒精性胰腺炎等胰腺外分泌疾病。该文就CEL基因突变/变异与糖尿病和/或胰腺外分泌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酯脂肪酶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胰腺外分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法合成对羧基苯甲酰二茂铁四乙酰葡萄糖酯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明国 童开发 付莎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25-527,共3页
Tetraacetyl glucosyl ester of p carboxybenzoylferroce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1H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关键词 PTC法 羧基苯甲酰二茂铁四乙酰葡萄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10-乙羧基吖啶-9-羧酸苯酯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敏丽 刘传之 +1 位作者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63-2066,共4页
研究了碘化 1 0 -乙羧基吖啶 -9-羧酸苯酯 ( CACPEI)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 .结果表明 ,在 KNO3 介质中 ,于 Pt电极上施加正矩形脉冲电压时 ,1 0 -乙羧基吖啶 -9-羧酸苯酯产生很强的电致化学发光 ( ECL)信号 ,信号强弱受电化学参数和发光... 研究了碘化 1 0 -乙羧基吖啶 -9-羧酸苯酯 ( CACPEI)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 .结果表明 ,在 KNO3 介质中 ,于 Pt电极上施加正矩形脉冲电压时 ,1 0 -乙羧基吖啶 -9-羧酸苯酯产生很强的电致化学发光 ( ECL)信号 ,信号强弱受电化学参数和发光反应条件的影响 ,探讨了可能的发光机理 .在最佳条件下发光信号与 CACPEI的浓度在 5 .0× 1 0 - 1 0 ~ 1 .2× 1 0 - 7g/ 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 2 .4× 1 0 - 1 0 g/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行为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 碘化10-乙羧基吖啶-9-羧酸苯 化学发光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聚丙烯酸酯接枝邻甲酚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4
作者 黎文部 王洛礼 于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59,共4页
采用JF-220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邻甲酚环氧丙烯酸(JFA)树脂,并将JFA树脂和羧基化聚丙烯酸酯进一步反应制备羧基化聚丙烯酸酯接枝邻甲酚环氧丙烯酸(CAJFA)树脂,研究了催化剂、阻聚剂和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 采用JF-220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邻甲酚环氧丙烯酸(JFA)树脂,并将JFA树脂和羧基化聚丙烯酸酯进一步反应制备羧基化聚丙烯酸酯接枝邻甲酚环氧丙烯酸(CAJFA)树脂,研究了催化剂、阻聚剂和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三苯基磷和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用量分别为羧基的0.80%和0.06%,温度为90℃~100℃反应4h,有利于JFA树脂和CAJFA树脂的合成。同时对JF-220树脂,JFA树脂和CAJFA树脂的结构进行了I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性树脂 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膜 羧基化聚丙烯酸 邻甲酚环氧丙烯酸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合成酯的制备及其在皮革加脂中的应用
5
作者 时庆芳 兰云军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78-82,共5页
本文报导了羧基合成的酯的制备和脱色,并考察了这种合成酯对皮革的加脂性能。
关键词 混合脂肪酸 聚乙二醇 羧基酯 加脂剂 皮革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基及6-羧基-B-降胆甾醇-3-羧酸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6
作者 李君彦 庞春玲 +3 位作者 程扬 黄燕敏 崔建国 庞丽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86-1896,共11页
从胆甾醇出发,在3-位引入不同的酯基,随后臭氧氧化开环,进一步缩合环化,最后将环化产物的6-醛基氧化成为羧基或还原成为醇,得到某些6-羟基或6-羧基-B-降胆甾醇-3-羧酸酯衍生物。通过NMR及HR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从胆甾醇出发,在3-位引入不同的酯基,随后臭氧氧化开环,进一步缩合环化,最后将环化产物的6-醛基氧化成为羧基或还原成为醇,得到某些6-羟基或6-羧基-B-降胆甾醇-3-羧酸酯衍生物。通过NMR及HR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采用人乳腺导管癌细胞(T47D),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乳腺癌细胞(MCF-7)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研究,人肾上皮细胞(HEK293T)作为对照。结果表明B-降胆甾醇3-羧酸酯的6-醛基被氧化成为羧酸后,得到的产物比其前体及6-醛基还原成为羟基的产物具有更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而且这些化合物对HEK293T细胞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本研究的结果为甾体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甾醇 B-降胆甾醇 6-羟基-B-降胆固醇-3-羧酸 6-羧基-B-降胆固醇-3-羧酸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食品添加剂棓酸烷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伍焜贤 陈琳 李敏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52-655,共4页
木立口 酸丙酯 (PG)、异丙酯 (iPG)、丁酯 (BG)、异丁酯 (iBG)及十二烷醇酯 (DG)均采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以梯度升温法合成。PG的合成还革除了带水剂。最佳合成条件 ,PG :n(酸 )∶n(醇 )∶n(催化剂 ) =0 .0 82 5∶0 .934∶0 .0 0 5 2... 木立口 酸丙酯 (PG)、异丙酯 (iPG)、丁酯 (BG)、异丁酯 (iBG)及十二烷醇酯 (DG)均采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以梯度升温法合成。PG的合成还革除了带水剂。最佳合成条件 ,PG :n(酸 )∶n(醇 )∶n(催化剂 ) =0 .0 82 5∶0 .934∶0 .0 0 5 2 4,反应温度 12 0℃ ,反应时间 2h ,收率 94.2 % ;BG和iBG :n(酸 )∶n(醇 )∶n(催化剂 ) =0 .0 5 2 2∶0 .874∶0 .0 0 394,反应温度 115~ 12 0℃ ,反应时间 5h ,收率分别为 86 .8%和 83.9% ;DG :以 1,4 二氧六环作溶剂 ,4A分子筛作吸水剂 ,n(酸 )∶n(醇 )∶n(催化剂 ) =0 .0 75∶0 .0 91∶0 .0 12 ,反应温度 12 4℃ ,反应时间 14h ,收率 93.7% ;iPG :采用干燥氯化氢作催化剂 ,n(酸 )∶n(异丙醇 ) =0 .147∶1.34,加热回流 8h ,收率 88.1%。研究了木立口 酸烷醇酯(AG)在花生油中的抗氧化性能 ,其抗氧化活性顺序为DG >BG >PG ,直链烷醇酯与支链烷醇酯的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区别。AG对血小板聚集有对抗作用 ,药理活性与其抗氧化活性呈平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苯甲酸 合成 食品添加剂 Bang酸烷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甲氧基香豆素-3-羧酸-N-琥珀酰亚胺酯用于神经肽的标记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军 刘祥军 +4 位作者 赵睿 熊少祥 马会民 吕强 许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97-2299,共3页
Labeling analysis of three neuropeptides(Met-enkephalin, Leu-enkephalin, and neurotensin) with 7-methoxycoumarin-3-carboxylic acid N-succinimidyl ester(MCSE)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label... Labeling analysis of three neuropeptides(Met-enkephalin, Leu-enkephalin, and neurotensin) with 7-methoxycoumarin-3-carboxylic acid N-succinimidyl ester(MCSE)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labeling reaction and HPLC analysis of the neuropeptide derivatives were optimi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labeling reatction could be achieved at 37 ℃ for one hour in H3BO3-NaCl-Na2B4O7 buffer(pH=8.3) with a labeling ratio of about 80%. The derivative mixture from the three peptides can be separated in a 40 min linear gradient from 60% to 20% of solvent A(100 mmol/L sodium acetate, pH=5.0) and from 40% to 80% of solvent B[60%(volume fraction) acetonitrile in water]. The resulting labeled products were also confirmed by MALDI-TOF-MS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e native neuropeptides, the resulting labeled products have a longer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wavelength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ffective elimination of background fluorescence interference from biological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 标记分析 7-甲氧基香豆素-3-羧基-N-琥珀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丁俊杰 谢德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5-649,692,共6页
以N,N-羰基二咪唑(CDI)为活性剂,将羧基封端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HO-PTMCCOOH,Mn=1964 g/mol)与聚富马酸丙二醇酯(PPF,Mn=1079 g/mol)偶联,成功合成了PPF与PTMC的新型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GPC测试表明数均分子量达到10357 g/mol。红外... 以N,N-羰基二咪唑(CDI)为活性剂,将羧基封端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HO-PTMCCOOH,Mn=1964 g/mol)与聚富马酸丙二醇酯(PPF,Mn=1079 g/mol)偶联,成功合成了PPF与PTMC的新型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GPC测试表明数均分子量达到10357 g/mol。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表征证实了产物的组成与结构。产物经热固化后拉伸强度为(39.9±1.6)MPa。对该材料的降解性能以及细胞毒性进行评价,体外模拟降解28 d后其降解率达到12.07%(m/m),细胞毒性评估为1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富马酸丙二醇 羧基封端聚三亚甲基碳酸 机械性能 生物降解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CEL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眼肌面积性状的关联分析
10
作者 蔡有鑫 王维民 +14 位作者 田慧彬 张德印 赵源 张煜坤 徐丹 杨晓斌 马宗武 黄志强 刘晓强 何丽娟 韩坤潮 吴伟伟 高飞 王立忠 张小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1-238,共8页
旨在探讨羧基酯脂肪酶基因(CEL)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湖羊眼肌面积的相关性。选取1049只具有准确表型记录且健康的湖羊,屠宰后测定其眼肌面积,采集血液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和KASPar SNP分型技术对CEL基因进行目的片段扩增和基因分型,并... 旨在探讨羧基酯脂肪酶基因(CEL)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湖羊眼肌面积的相关性。选取1049只具有准确表型记录且健康的湖羊,屠宰后测定其眼肌面积,采集血液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和KASPar SNP分型技术对CEL基因进行目的片段扩增和基因分型,并与湖羊眼肌面积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T-qPCR检测CEL基因在湖羊10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湖羊CE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十二指肠中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存在一个g.4039718 C>T的同义突变,呈中等多态。性状关联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与湖羊的眼肌面积显著关联,TT型个体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C型个体。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眼肌面积的变异系数为12.29%,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相关性分析表明,眼肌面积与体质量、体高、体长、胸围、屠宰率、胴体质量和宰前活质量等生长性状和屠宰性状呈正相关。结果表明,g.4039718 C>T多态位点可作为候选分子标记用于湖羊眼肌面积性状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羧基酯脂肪酶 眼肌面积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消化的生理规律 被引量:3
11
作者 E.Bauer 王彦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7期i004-i004,共1页
脂质在被肠道吸收之前,其消化过程可以被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脂质乳化、水解和微粒形成。脂质乳化作用从胃中开始,并受机械力调控,在胃脂酶的作用下,部分日粮中的脂肪分解又能够增强脂质的乳化作用。脂肪在十二指肠继续消化,在十... 脂质在被肠道吸收之前,其消化过程可以被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脂质乳化、水解和微粒形成。脂质乳化作用从胃中开始,并受机械力调控,在胃脂酶的作用下,部分日粮中的脂肪分解又能够增强脂质的乳化作用。脂肪在十二指肠继续消化,在十二指肠里胰甘油三酯脂酶(PTL)催化下脂肪分解出50%~70%的膳食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消化 生理规律 乳化作用 胃脂酶 胰甘油三脂酶 辅脂酶 羧基酯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外模型中黑素小体转运的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解士海 陈志强 +6 位作者 马鹏程 卜今 周武庆 崔盘根 高建明 李玲珺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并且在模型中观察黑素小体的转运。方法:分别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用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然后将两种细胞共培养,并在... 目的: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并且在模型中观察黑素小体的转运。方法:分别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用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然后将两种细胞共培养,并在倒置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模型中黑素小体由黑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结果:培养至第3天和第7天可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存活,并通过树突发生联系,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黑素小体由黑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结论:成功建立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并利用CFDA-SE标记,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黑素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共培养 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在鼠消化道内定植能力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义刚 崔丽春 +2 位作者 唐丽杰 赵丽丽 李一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2,共3页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在小鼠肠道中定植能力及分布规律。利用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琥珀酰亚胺酯分子探针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进行标记,以每只1010mL-1的量,口服途径喂给BALB/c鼠,分别于口服后的第1,3,5,...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在小鼠肠道中定植能力及分布规律。利用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琥珀酰亚胺酯分子探针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进行标记,以每只1010mL-1的量,口服途径喂给BALB/c鼠,分别于口服后的第1,3,5,6 d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等肠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肠内的标记阳性菌。实验结果显示:经口服后第5 d,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开始在BALB/c鼠肠道中定植,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定植率分别为28.70%,29.77%,15.63%,26.17%,第6 d标记的阳性菌出现明显的生长趋势,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77%,57.31%,65.44%,53.13%。研究表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具有良好的肠道定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定植能力 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琥珀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21基因转染的Sp2/0瘤苗细胞的抗肿瘤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褚莉莉 窦骏 +4 位作者 赵枫姝 唐权 张爱凤 王永仿 顾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CFSE,7-AAD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 目的: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CFSE,7-AAD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用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CXC家族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瘤苗细胞膜表面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明显上调。瘤苗接种组小鼠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病理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并检测到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上调。结论:肿瘤细胞瘤苗Sp2/0-mIL21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T细胞的增殖、活化,促进NK细胞的分化成熟,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以及增强NK细胞和CTL的细胞毒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瘤苗 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CFSE) 7-氨基放线菌素D(7-AAD) 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 抗肿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1型截短糖蛋白B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
15
作者 李光源 贺冰 +3 位作者 冯非 孟祥俊 宋忆淑 王晓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目的:构建、制备单纯疱疹病毒1型截短糖蛋白B DNA疫苗,检测其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 gB14-507氨基酸序列的一段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载体中,构建... 目的:构建、制备单纯疱疹病毒1型截短糖蛋白B DNA疫苗,检测其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 gB14-507氨基酸序列的一段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载体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Bt,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鉴定。于BALB/c鼠注射免疫3次,抗体分析CD4+、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碘化丙碇(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TL活性。结果: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插入的克隆基因与GenBank中HSV-1F株gB基因序列一致,证实了HSV-1 gBt核酸疫苗的构建;pcDNA3-gBt免疫组BALB/c鼠的CD4+T细胞数较空质粒(pcDNA3)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CTL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但是pcDNA3-gBt免疫组BALB/c鼠的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SV-1 gBt核酸疫苗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型 疫苗 DNA 糖蛋白B截短基因 流式细胞术 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SE标记法分析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番鸭回肠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明慧 廖吕燕 +6 位作者 刘珍妮 严萍 朱正 吴春琳 李健 黄一帆 吴异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旨在建立一种可靠的体外活番鸭淋巴细胞的荧光标记方法,并用于分析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雏番鸭回肠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选择活细胞荧光染剂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CFSE)对分离的番鸭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和利用流式细... 旨在建立一种可靠的体外活番鸭淋巴细胞的荧光标记方法,并用于分析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雏番鸭回肠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选择活细胞荧光染剂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CFSE)对分离的番鸭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和利用流式细胞术对体外标记的淋巴细胞体内示踪检测分析,并利用该方法对MDRV感染雏番鸭回肠组织的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流式细胞术和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分析;结果最终确定CFSE体外标记番鸭淋巴细胞的条件为以PBS为孵育液,终浓度10μmol·L^-1,37℃30 min;试验结果表明番鸭外周血内的CFSE+淋巴细胞率基本稳定在2%~5%,CFSE^+淋巴细胞峰值出现顺序依次为脾、空肠、回肠、盲肠、十二指肠、法氏囊和胸腺;此外,感染MDRV后1~10 d MDRV组中CFSE+淋巴细胞率极显著(P<0.01)高于MOCK组,该结果与α4+淋巴细胞率和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CFSE标记的淋巴细胞可用于体内淋巴细胞示踪,初步应用结果提示MDRV感染促进番鸭淋巴细胞向回肠归巢,为进一步阐明MDRV感染的肠道组织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 番鸭 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两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思齐 邓志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比较并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人NK细胞体外细胞毒功能的方法。方法:采用Calcein-AM释放法或CFSE/7-AAD法分别对靶细胞进行标记,按10∶1和20∶1效靶比与7例NK细胞在37℃5%CO2培养箱共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不同标记方法的靶细胞... 目的:比较并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人NK细胞体外细胞毒功能的方法。方法:采用Calcein-AM释放法或CFSE/7-AAD法分别对靶细胞进行标记,按10∶1和20∶1效靶比与7例NK细胞在37℃5%CO2培养箱共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不同标记方法的靶细胞死亡率。结果:各实验组中CFSE/7-AAD法检出的靶细胞死亡率均高于Calcein-AM释放法,在低效靶比、弱细胞毒作用条件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毒作用较弱时,Calcein-AM释放法平均荧强度变化不显著、结果误差较大;而CFSE/7-AAD法则能更加敏感地检出靶细胞的死亡率。结论:CFSE/7-AAD法能够特异、灵敏地检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所获得的结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细胞毒作用 NK细胞 钙黄绿素乙酰甲 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 7-氨基-放线菌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