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其溶胀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汪雨 刘丹丹 +1 位作者 张洁洁 韩国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93-6198,共6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系列不同表面羧基密度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然后以疏水性荧光染料NBD与亲水性荧光染料ICG为原料,通过溶胀法制备了2种聚苯乙烯荧光微球。通过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荧光光谱对其形貌和特性进行了表...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系列不同表面羧基密度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然后以疏水性荧光染料NBD与亲水性荧光染料ICG为原料,通过溶胀法制备了2种聚苯乙烯荧光微球。通过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荧光光谱对其形貌和特性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表面羧基密度对2种微球荧光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溶胀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微球表面羧基密度对2种荧光分子的溶胀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密度 聚苯乙烯 荧光 溶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羧基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及其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清浩 郭金春 +3 位作者 冷嘉鹏 段朋 刘红彦 陈立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0,共3页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为单体、烯丙基荧光素为荧光染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两种粒径均一、表面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为单体、烯丙基荧光素为荧光染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两种粒径均一、表面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种羧基化共聚荧光微球单分散性好、荧光性能好且稳定,表面成功引入了羧基;聚合在共聚荧光微球中的荧光素与烯丙基荧光素性质一致,证实了共聚荧光微球和烯丙基荧光素在乙醇和甲苯中具有不同荧光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一步法 羧基聚苯乙烯共聚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功能化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凤珍 王文静 +1 位作者 詹一丰 郭惠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以苯乙烯、丙烯酸为单体,引入疏水性荧光染料罗丹明6G(Rh6G),采用微乳聚合法制备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丙烯酸用量对产物粒径分布的影响,考察了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 以苯乙烯、丙烯酸为单体,引入疏水性荧光染料罗丹明6G(Rh6G),采用微乳聚合法制备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丙烯酸用量对产物粒径分布的影响,考察了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纳米特性、形貌、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微乳聚合法制备出50~250nm的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粒径均一且呈单分散性。紫外光谱图测试表明,在533nm左右有吸收峰。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羧基功能化的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浓度≤0.01%,其荧光最大激发峰为527nm,最大发射峰在555nm处;浓度高于0.01%时,荧光光谱出现红移,且荧光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罗丹明6G 粒径 单分散 乳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合成及其在织物防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明 黄亮 +2 位作者 罗龙永 毕曙光 冉建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为解决防伪技术中荧光织物制备方法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CPS),再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剂,利用静电自组装法吸附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制备羧基... 为解决防伪技术中荧光织物制备方法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CPS),再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剂,利用静电自组装法吸附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制备羧基化聚苯乙烯荧光微球(CPS-FITC),最后将其负载于织物上制备荧光织物。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微球和荧光织物在紫外灯(365 nm)下具有明亮的黄绿色荧光,且放置不同时间(1~9 d)、在不同的pH值(3~11)下,经多次摩擦和水洗后均能保持良好的荧光稳定性。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荧光强度高,可用于不同织物的防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防伪 羧基聚苯乙烯 异硫氰酸荧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静电自组装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郭金春 刘清浩 +2 位作者 孟越 王俊美 刘红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47,151,共4页
以烯丙基罗丹明B为荧光染料,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并通过磺化反应,在荧光微球表面引入功能基——磺酸基。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产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能好且稳定;电导... 以烯丙基罗丹明B为荧光染料,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并通过磺化反应,在荧光微球表面引入功能基——磺酸基。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产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能好且稳定;电导率测定表明,微球表面磺酸基的含量较高,约为90μmol/g;荧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明,聚合在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中的烯丙基罗丹明B具有和烯丙基罗丹明B一致的性质,并证实磺酸基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和烯丙基罗丹明B在乙醇中具有不同的荧光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基 聚苯乙烯 共聚荧光 分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键合型含铕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荧光传感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春燕 罗建新 +3 位作者 李文军 欧丽娟 喻桂朋 潘春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制备了一种可定性定量检测水溶液中三价铁离子的含铕聚苯乙烯微球,分别用固体核磁碳谱((13)~C CP/MAS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ζ电位... 制备了一种可定性定量检测水溶液中三价铁离子的含铕聚苯乙烯微球,分别用固体核磁碳谱((13)~C CP/MAS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ζ电位分析等对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当铕配合物单体用量低于2. 5%时,可以得到稳定的单分散键合型含铕聚苯乙烯微球.用紫外光激发时,该含铕聚苯乙烯微球发射铕离子的特征红光. Fe^(3+)能猝灭该微球的荧光,酸根离子和其它金属离子对其干扰较少;猝灭效率与Fe^(3+)浓度在0~300μmol/L浓度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随着铕配合物单体用量的增加,微球的荧光增强,其在检测Fe^(3+)的荧光时,猝灭常数(K_(SV))增加,检测限(LOD)下降.调节铕配合物单体的用量,可获得热性能优异、红光发射强度高且稳定性好的单分散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对Fe^(3+)荧光检测显示出较高的选择性,在生物检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铕配合物 荧光传感 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胀法制备含铕配合物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被引量:2
7
作者 彭超 陈磊 万谦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28,共3页
用溶胀剂溶胀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使稀土配合物铕-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Eu(DBM)3phen]渗透进入微球中,制备出含铕配合物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系统的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溶胀剂的选择和用量、Eu(DBM)3phen的用量及溶胀时间对微球形貌和... 用溶胀剂溶胀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使稀土配合物铕-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Eu(DBM)3phen]渗透进入微球中,制备出含铕配合物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系统的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溶胀剂的选择和用量、Eu(DBM)3phen的用量及溶胀时间对微球形貌和荧光强度的影响。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微球的形貌、粒径和荧光强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条件优化,可以制备出单分散的高亮度荧光微球,微球中铕配合物的最大含量为5.5%,并且荧光微球在pH=1~14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胀法 铕配合物 聚苯乙烯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胀法制备高强度聚苯乙烯荧光及编码微球 被引量:4
8
作者 田爽 王秋玲 陈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859-863,866,共6页
通过对荧光微球制备的传统溶胀法的改进,以二氯甲烷作溶胀剂,0.25%SDS水溶液作分散体系(促进疏水性染料溶胀进入种子微球以增加微球荧光强度),制备出了荧光强度高,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3.6μm,变异系数3.7%),光学性质稳定,定量染色的绿... 通过对荧光微球制备的传统溶胀法的改进,以二氯甲烷作溶胀剂,0.25%SDS水溶液作分散体系(促进疏水性染料溶胀进入种子微球以增加微球荧光强度),制备出了荧光强度高,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3.6μm,变异系数3.7%),光学性质稳定,定量染色的绿色、橙色、红色三种荧光微球。将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两种染料同时溶胀进种子微球中,制备了能产生双荧光信号的荧光编码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溶胀法 单分散 聚苯乙烯荧光 荧光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改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对其聚乙二醇悬液的剪切增稠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凯杰 万红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0-176,共7页
以丙烯酸(AA)为改性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将其聚合接枝于聚苯乙烯(PS)微粒表面。使用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分析了其物性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粒子直径及阵列,使用接触角测量仪对比测试了PS粒子改性前后的接触角,分析了表... 以丙烯酸(AA)为改性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将其聚合接枝于聚苯乙烯(PS)微粒表面。使用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分析了其物性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粒子直径及阵列,使用接触角测量仪对比测试了PS粒子改性前后的接触角,分析了表面接枝基团对粒子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S粒子平均粒径为250 nm,表面富含羧基,亲水性得以改善。通过高能球磨法将合成的羧基化PS粒子分散在聚乙二醇200中,得到一种有机高分子体系的剪切增稠液(STF),分别采用动态流变仪和扩散波谱仪对其机械流变性能和微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二者所测数据均表明流体具有显著的剪切增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 聚苯乙烯 羧基化改性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单分散交联微孔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枝芝 赵妍 +1 位作者 高姗 张高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32,共7页
以苯乙烯为主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腈和甲苯为溶剂,采用回流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羧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然后以1,2-二氯乙烷为溶胀剂,二甲氧基甲烷为外交联剂,在三氯化铁的催化... 以苯乙烯为主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腈和甲苯为溶剂,采用回流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羧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然后以1,2-二氯乙烷为溶胀剂,二甲氧基甲烷为外交联剂,在三氯化铁的催化下发生傅-克超交联反应,实现微孔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及Zeta电位、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对微球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球形形貌和单分散性的交联微孔聚苯乙烯微球;随着丙烯酸含量增加,交联微球的带电量增加;随着DVB含量的增加,实现了微孔化且比表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当DVB用量为60%时,其比表面积达到606.06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回流沉淀聚合 超交联 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e/CdS量子点及量子点@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凯 亢宁 +4 位作者 周亚鸣 陈敏 林得志 孙本强 任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9-625,共7页
针对量子点在聚苯乙烯(PS)微球中包载率不高的问题,首先通过热循环单前驱体耦合法制备出高效发光的CdSe/CdS核壳量子点,再采用配体交换及乳液聚合法将制备的CdSe/CdS核壳量子点包载在PS微球中.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Se/CdS核壳量子点... 针对量子点在聚苯乙烯(PS)微球中包载率不高的问题,首先通过热循环单前驱体耦合法制备出高效发光的CdSe/CdS核壳量子点,再采用配体交换及乳液聚合法将制备的CdSe/CdS核壳量子点包载在PS微球中.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Se/CdS核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超过90%;经过配体交换,不仅提高了量子点的溶解度,而且PS微球对量子点的包载率提高至87%.该结果对于提高量子点荧光微球在荧光免疫分析中的检测灵敏度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聚苯乙烯 荧光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酞菁的新型光敏聚苯乙烯微球的原位共聚合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丹丹 汪雨 +3 位作者 郭健 张洁洁 关建宁 韩国志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以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MPS)修饰的二羟基硅酞菁(SiPc(OH)_2)为荧光单体(SiPc,OSi(C_9H_(17)O_4)_2)、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原位共聚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单分散聚苯乙烯荧光微球(P(St... 以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MPS)修饰的二羟基硅酞菁(SiPc(OH)_2)为荧光单体(SiPc,OSi(C_9H_(17)O_4)_2)、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原位共聚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单分散聚苯乙烯荧光微球(P(St-co-SiPc))。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微球的形貌与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荧光单体与苯乙烯的用量、反应温度对微球形貌与荧光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紫外光谱进一步研究了该微球的光敏特性。结果表明,柔性不饱和侧链修饰的硅酞菁单体与苯乙烯的相容性良好,合成的荧光微球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与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酞菁 聚苯乙烯 荧光 原位共聚 单线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脲醛树脂磁性荧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13
作者 刘清浩 时国庆 +4 位作者 郭金春 张银秋 弓亚琼 刘红彦 陈立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8-172,177,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并合成出水溶性好的5(6)-羧基罗丹明衍生物。以5(6)-羧基罗丹明衍生物为荧光染料,尿素、甲醛为单体,硝酸为引发剂,Fe3O4为核,水为分散介质,制备了脲醛树脂磁性荧光微球,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在...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并合成出水溶性好的5(6)-羧基罗丹明衍生物。以5(6)-羧基罗丹明衍生物为荧光染料,尿素、甲醛为单体,硝酸为引发剂,Fe3O4为核,水为分散介质,制备了脲醛树脂磁性荧光微球,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引入硅羟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热失重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磁性荧光微球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脲醛树脂磁性荧光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粒径分布窄,荧光性能好且稳定,具有超顺磁性且磁响应性强;在微球表面成功引入了硅羟基;分散在乙醇或水中的磁性荧光微球的荧光发射光谱相对于5(6)-羧基罗丹明衍生物发生了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5(6)-羧基罗丹明衍生物 羟基脲醛树脂磁性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量子点编码磁性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思 张鼎晟子 +2 位作者 刘冰 徐宏 古宏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9-516,共8页
基于改进的层层组装法,以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作为反应溶剂,将油溶性CdSSe/ZnS量子点装载到表面氨基修饰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MS)表面,通过调节量子点浓度,制备出高性能CdSSe/ZnS量子点编码磁性微球(CdSSe/ZnS-MBs).研究了氯仿和氯仿/正... 基于改进的层层组装法,以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作为反应溶剂,将油溶性CdSSe/ZnS量子点装载到表面氨基修饰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MS)表面,通过调节量子点浓度,制备出高性能CdSSe/ZnS量子点编码磁性微球(CdSSe/ZnS-MBs).研究了氯仿和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对CdSSe/ZnS-MBs制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不仅能避免氯仿等量子点良溶剂对聚合物微球的形貌破坏,同时能促进CdSSe/ZnS量子点高效地装载到磁性微球表面.所制备的CdSSe/ZnS-MBs在水相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荧光强度变异系数(CV)小,形貌均一.该方法为简单、精确可控地制备高编码容量的量子点编码微球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 编码 层层组装 硒硫化镉 硫化锌 磁性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法生物气溶胶监测仪计数效率评价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一廷 张国城 +4 位作者 霍胜伟 田莹 刘佳琪 杨振琪 商宇扬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生物气溶胶监测仪是一类快速、实时监测空气中生物气溶胶的新兴仪器。为系统评价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的计数效率,开展了荧光法生物气溶胶监测仪总粒子和荧光粒子2个通道的计数效率评价。首先设计搭建了1套生物气溶胶监测仪计数效率评价装置... 生物气溶胶监测仪是一类快速、实时监测空气中生物气溶胶的新兴仪器。为系统评价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的计数效率,开展了荧光法生物气溶胶监测仪总粒子和荧光粒子2个通道的计数效率评价。首先设计搭建了1套生物气溶胶监测仪计数效率评价装置,然后通过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SI-ATRP)制备了单分散、荧光性质稳定的荧光聚苯乙烯微球。采用制备的荧光微球雾化法发尘,模拟生物气溶胶环境,开展计数效率的评价,总粒子数和荧光粒子数计数效率分别为98.9%和98.1%,评价结果表明搭建的装置能满足荧光法生物气溶胶监测仪计数效率的评价需求,对生物气溶胶检测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生物气溶胶 计数效率 荧光聚苯乙烯 雾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粒子簇的设计、制备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微 王博蔚 +1 位作者 姜洋 李龙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45-1351,共7页
通过匹配激光光斑直径与胶体微球的尺寸,设计制备了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并将其用于研究单个银纳米粒子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制备纳米粒子的过程中,考察了等离子体刻蚀时间与银沉积厚度对“单”银纳米粒子结构与... 通过匹配激光光斑直径与胶体微球的尺寸,设计制备了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并将其用于研究单个银纳米粒子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制备纳米粒子的过程中,考察了等离子体刻蚀时间与银沉积厚度对“单”银纳米粒子结构与形貌的影响.将吡啶、巯基苯和罗丹明R6G作为SERS探针分子,研究了其SERS效应,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理,实现了染料分子在单银纳米粒子簇上的SERS效应.SERS光谱测试与相关计算结果表明,单个银纳米粒子簇的拉曼增强因子能够达到约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银纳米粒子簇 拉曼增强因子 聚苯乙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