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对魔芋葡甘聚糖复合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宁芊 郭永辉 +2 位作者 吴春华 庞杰 吴先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3,共7页
为改善魔芋葡甘聚糖(KGM)凝胶的黏弹性、凝胶强度以及在高温下的热性能,在1.5 g KGM中分别加入0.2、0.5、0.8、1.0 g的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CCNC),制得CCNC/KGM复合水凝胶并做空白对照。利用流变仪分析不同配比下的CCNC/KGM的流体行为,... 为改善魔芋葡甘聚糖(KGM)凝胶的黏弹性、凝胶强度以及在高温下的热性能,在1.5 g KGM中分别加入0.2、0.5、0.8、1.0 g的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CCNC),制得CCNC/KGM复合水凝胶并做空白对照。利用流变仪分析不同配比下的CCNC/KGM的流体行为,对CCNC/KGM水凝胶的微观结构、特征官能团进行表征,并分析其热重情况。结果表明,CCNC添加量为0.8 g以内,CCNC/KGM复合凝胶体系黏度逐渐加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CNC的添加量在0.8 g时,CCNC与KGM协同所形成的凝胶网状结构空隙丰富,且在熔融状态出现后,此复配比下的凝胶质量损失较纯KGM水凝胶降低了近50%,在高温中表现出更好的热性能,并保留了一定的凝胶特性;因此CCNC和KGM质量比约为0.8∶1.5时,水凝胶的黏弹性、凝胶强度以及高温下的热性能均达到最优,凝胶特性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 复合凝胶 黏弹性 凝胶强度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对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
2
作者 岳萌 胡立新 +3 位作者 莫涯 吴万超 赵远东 胡传群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在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增韧环氧树脂(EP)研究基础上,利用物理共混法,以水性聚氨酯(WPU)为增韧剂,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CNF/WPU/WEP)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WPU对CNF/WEP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 在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增韧环氧树脂(EP)研究基础上,利用物理共混法,以水性聚氨酯(WPU)为增韧剂,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CNF/WPU/WEP)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WPU对CNF/WEP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研究了WPU对CNF/WEP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PU质量分数为15%时,增韧效果最佳;CNF/WPU/WE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25.39MPa,冲击强度达到205.22kJ/m^(2),初始分解温度可达到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协同增韧 水性环氧树脂 羧基纳米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增强的柔性透明导电弹性体
3
作者 李亿鸿 蔡君怡 +5 位作者 诸葛晓洁 吴东芮 滕德英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共9页
针对现有离子导电弹性体(ICE)存在的离子泄露或潮解的问题,受到珍珠母微米尺度的“砖-泥”结构的启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无液体本征离子导电弹性体,通过三元可聚合低共熔溶剂(T-PDES)和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纤维(CCNC)的原位聚合,CCNC表面电... 针对现有离子导电弹性体(ICE)存在的离子泄露或潮解的问题,受到珍珠母微米尺度的“砖-泥”结构的启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无液体本征离子导电弹性体,通过三元可聚合低共熔溶剂(T-PDES)和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纤维(CCNC)的原位聚合,CCNC表面电离的离子增加了离子迁移数量(电导率5.94 mS/m)。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纤维素纤维网络和T-PDES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赋予ICE良好的力学性能,最大应力为0.06 MPa,最大应变为130%,且ICE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透光率约为80%。本研究为纤维素基可持续功能性离子导体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离子导电弹性体 三元可聚合低共熔溶剂 羧基纳米纤维素 柔性 光学透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纳米纤维素乳化马来松香甘油酯乳液稳定性及超疏水纸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包康 景宜 +2 位作者 王雯璐 张琦 花祥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6-1126,1151,共12页
采用溶剂助溶乳化法制备了马来松香甘油酯(MAP-DG)乳液,比较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C)乳化MAP-DG乳液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采用双道涂布的方式,机械浆纳米纤维素(CNF)和沉淀碳酸钙(PCC... 采用溶剂助溶乳化法制备了马来松香甘油酯(MAP-DG)乳液,比较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C)乳化MAP-DG乳液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采用双道涂布的方式,机械浆纳米纤维素(CNF)和沉淀碳酸钙(PCC)作为第一道涂布,MAP-DG乳液作为第二道涂布,构建了超疏水性纸张。MAP-DG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m(马来松香)∶m(甘油)=1∶3,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0.40%(以马来松香质量为基准,下同),催化剂(纳米ZnO)用量为2.0%(以马来松香质量为基准,下同),在250℃下反应4 h。CNF-C作为乳化剂,制备的MAP-DG乳液平均粒径达到527 nm,在室温下静置90 d不破乳和分层。双层涂布制备的PCC/CNF/MAP-DG涂布纸与水的接触角为159.1°,表面吸水量(Cobb值)为2.4 g/m^(2),经过200次对折后仍具有超强的疏水性能,并且耐酸碱水溶液,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纸张的超疏水性源于微米-纳米双级结构间滞留的空气对水滴的托举,在纸张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的疏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纳米纤维素 马来松香 甘油 涂布 超疏水纸 造纸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丝对单片层蒙脱土分散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彭李圆 方志强 +1 位作者 李冠辉 林晓琪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92,共9页
本研究使用纤维素纳米纤丝(CNF)作为分散剂制备分散稳定的单片层蒙脱土(MMT)分散液,探究了CNF羧基含量和长径比对单片层MMT分散液的分散稳定性、平均粒径、黏度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氧化的CNF(TOC... 本研究使用纤维素纳米纤丝(CNF)作为分散剂制备分散稳定的单片层蒙脱土(MMT)分散液,探究了CNF羧基含量和长径比对单片层MMT分散液的分散稳定性、平均粒径、黏度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氧化的CNF(TOCNF)对单片层MMT的分散性能优于羧甲基化CNF(CMCNF)。当羧基含量为1.24 mmol/g时,TOCNF展现出最佳的分散效果。此时,分散液中主要为单片层的MMT,其平均粒径为317 nm。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使用质量分数0.1%的TOCNF(1.24 mmol/g)为分散剂时,其分散MMT的最大初始质量分数为1.5%,此时,超声离心后的单片层MMT得率和质量分数分别为52%和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丝 蒙脱土 分散稳定性 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制备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现艳 胡阳 +4 位作者 庄森炀 唐丽荣 卢贝丽 林咏梅 黄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111,共7页
为了探究高效、简便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CCN)制备工艺,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一锅法制备出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优化... 为了探究高效、简便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CCN)制备工艺,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一锅法制备出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优化。再采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晶体特性、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铵浓度与时间、温度与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比过硫酸铵浓度与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对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影响显著。通过优化得到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时间204 min、过硫酸铵浓度2 mol/L、温度62℃,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为46.41%,与模型预测值(46.93%)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有效的。CCN为直径10~30 nm、长度50~200 nm均匀分布的棒状,Z均粒径为96.92 nm;在1 731 cm-1出现了羧基基团的CO特征峰,表明过硫酸铵分解产生的氧化剂H2O2选择性地把纤维素C6原子上的羟基氧化成了羧基;CCN属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78.35%;羧基化后的CCN热稳定性相对于MCC有较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过硫酸铵 羧基 纳米纤维素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POSS杂化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红霞 耿思敏 +3 位作者 王世其 王林冲 韦春 吕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66,共5页
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SCNW),通过KH550直接水解缩合法制备八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制备POSS接枝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其表... 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SCNW),通过KH550直接水解缩合法制备八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制备POSS接枝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其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POSS成功地接枝到SCNW的表面,并且SCNW接枝POSS后,其热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初始失重温度从145℃提高到256℃,共提高了111℃,700℃时的残炭率也高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纤维 纤维素纳米晶须 八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晶须的表面醋酸酯化改性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振钰 王文俊 +1 位作者 邵自强 李永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1026,共6页
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晶须,再以冰醋酸为分散介质,浓硫酸为催化剂,醋酸酐为酯化剂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不同程度醋酸酯化改性,得到醋酸酯化的纳米纤维素.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 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晶须,再以冰醋酸为分散介质,浓硫酸为催化剂,醋酸酐为酯化剂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不同程度醋酸酯化改性,得到醋酸酯化的纳米纤维素.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改性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纤维素晶须中醋酸酯基的平均取代度过小或过大时均不适宜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当改性纳米纤维素晶须中醋酸酯基的平均取代度为0.05时,醋酸酯化反应只发生在纳米纤维素晶须的表面.此时,晶须能在丙酮中稳定悬浮,表现出流动双折射现象,并保持了改性前纳米纤维素晶须的棒状形态和高结晶度.将这种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作为增强相与醋酸纤维素通过溶液浇铸法制成纳米复合膜,结果显示,与空白醋酸纤维素膜相比,添加改性纳米纤维素晶须后,纳米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都得到了提高.在玻璃化转变区间纳米复合膜储能模量的降低幅度小于空白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须 醋酸酯 醋酸纤维素 纳米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蛀粉直接氧化降解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表征 被引量:7
9
作者 胡阳 卢麒麟 +4 位作者 唐丽荣 游惠娟 陈燕丹 陈学榕 黄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7-550,共4页
以毛竹蛀粉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直接氧化降解制备了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晶体(CC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蛀粉及所制备的CCN的微观形貌、谱学性能及晶型结... 以毛竹蛀粉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直接氧化降解制备了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晶体(CC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蛀粉及所制备的CCN的微观形貌、谱学性能及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蛀粉颗粒呈撕裂状,形状不规则,尺寸为10-50μm;所制备的CCN为球形,粒径约为10-30 nm.FTIR分析结果表明CCN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在1731 cm-1附近出现了羧基的C=O特征峰.XRD图谱表明制备的CCN属于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5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蛀蛀粉 过硫酸铵 羧基纳米纤维素晶体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晶须增强生物聚酯P(3,4)HB复合材料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仁华 张蕤 +2 位作者 黎航 凌敏 刘志鹏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0,共6页
由于纳米纤维素晶须(CNW)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亲水性强,制约了其在疏水性聚合物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改性,降低其表面的亲水性,再以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STCNW)为增强相、可生物降解聚(3-羟... 由于纳米纤维素晶须(CNW)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亲水性强,制约了其在疏水性聚合物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改性,降低其表面的亲水性,再以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STCNW)为增强相、可生物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为基体,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3,4)HB/STCNW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拉伸测试和热重分析仪等对其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可均匀分散在P(3,4)HB基体中形成纳米复合结构,能促进P(3,4)HB结晶的形成,提高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但热稳定性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须 硅烷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藻渣TEMPO法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及阳离子染料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丽娜 朱锦 +2 位作者 付月 刘长斌 王连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86-10192,共7页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生物大分子,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由纤维素分解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因其优越的特性可被用作吸附剂进行污水处理。小球藻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丰富而几乎没有木质素,是制备纳米纤维的优质原料。通过TEMPO介...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生物大分子,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由纤维素分解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因其优越的特性可被用作吸附剂进行污水处理。小球藻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丰富而几乎没有木质素,是制备纳米纤维的优质原料。通过TEMPO介导氧化法从小球藻藻渣中制备了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CNF),其平均直径约为2 nm,长度在300 nm左右,羧基含量为1.54 mmol/g。并以亚甲基蓝(MB)为模型染料进行了TCNF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TCNF对MB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在吸附8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TCNF对MB的吸附受pH影响较大,pH=8时具有最大吸附量;TCNF对MB的吸附量随MB浓度升高呈线性增加,当浓度高于10 mg/L后吸附趋于饱和;吸附等温线分析发现TCNF对MB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TCNF表面均匀,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变化不大,为单层吸附。总之,利用小球藻藻渣制备TCNF进行工业废水中阳离子染料的去除,是一种简单且很有前途的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藻渣 TEMPO 羧基纤维素纳米纤维 染料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C、CNF及BC对纸张加固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艳丽 邢惠萍 李玉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6,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接触角、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对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纳米纤丝化纤维素(CNF)、细菌纤维素(BC)3种纳米纤维素性能进行表征,分别采用这3种纳米纤维素分散液处理纸样,以研究它们对纸样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与CNC和... 采用X射线衍射、接触角、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对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纳米纤丝化纤维素(CNF)、细菌纤维素(BC)3种纳米纤维素性能进行表征,分别采用这3种纳米纤维素分散液处理纸样,以研究它们对纸样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与CNC和CNF相比,BC具有结晶度高、成膜后致密性好,热稳定性、透光性及强度性能好的优点;3种纳米纤维素均能对纸样起到一定的加固效果,其中BC能大幅度提高纸样的强度性能,且对纸样颜色的改变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须 纳米纤丝纤维素 细菌纤维素 纸张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MMA抗紫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佰开 王玮 +3 位作者 姜帅 白绘宇 张胜文 东为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首先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CNC)/二氧化铈(Ce O_2)抗紫外复合膜。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压贴合的方法使之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制备了具有阻隔紫外功能的PMMA/CCNC/Ce O_2膜。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 首先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CNC)/二氧化铈(Ce O_2)抗紫外复合膜。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压贴合的方法使之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制备了具有阻隔紫外功能的PMMA/CCNC/Ce O_2膜。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证明了CCNC/Ce O_2膜被成功制备且Ce O_2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CCNC膜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结果表明PMMA/CCNC/Ce O_2膜在330 nm处紫外光屏蔽率高达99. 70%,且复合膜的断裂强度较纯PMMA膜提升了35. 15%。结果表明,PMMA/CCNC/Ce O_2膜具有较好的紫外屏蔽效果,且为提高其他聚合物的紫外屏蔽性能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纳米纤维素 二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抗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G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14
作者 邓曼娜 孙永坤 +4 位作者 耿鑫 王浩 许云辉 刘思良 韩晓建 《印染》 2025年第9期17-22,共6页
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体(C-CNC)通过共混法掺入至角蛋白(keratin)中,以增强材料的韧性和机械性能;再添加作为纳米填料的氧化石墨烯(GO)增强其吸附能力;最后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角蛋白/C-CNC/GO复合气凝胶。结果表明,在C-CNC和GO的联合作... 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体(C-CNC)通过共混法掺入至角蛋白(keratin)中,以增强材料的韧性和机械性能;再添加作为纳米填料的氧化石墨烯(GO)增强其吸附能力;最后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角蛋白/C-CNC/GO复合气凝胶。结果表明,在C-CNC和GO的联合作用下,复合气凝胶的最大压缩强度可达366.34 kPa,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容量为477.01 mg/g。吸附过程遵循准二阶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研究表明,角蛋白/C-CNC/GO复合气凝胶具有高效稳定的吸附性能,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羧基纤维素纳米晶体 石墨烯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