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电化学检测镉离子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红媛 魏苗苗 +2 位作者 吴锁柱 程原生 樊玮鑫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基于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检测镉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采用电沉积法制得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然后,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方波伏安法研究缓冲液pH、沉积时间和沉积电位等因素对... [目的]基于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检测镉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采用电沉积法制得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然后,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方波伏安法研究缓冲液pH、沉积时间和沉积电位等因素对镉离子测定的影响。最后,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考察该方法检测镉离子的响应性能。[结果]试验表明修饰电极检测镉离子的线性范围为5×10-7~7.5×10-5 mol·L^(-1),检出限为3.6×10-7 mol·L^(-1)。[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和选择性好,有望用于水样等样品中镉离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法 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 电化学检测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铋膜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检测铅离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红媛 武晨清 +2 位作者 吴锁柱 程原生 樊玮鑫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66,71,共5页
[目的]采用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Carboxylated Graphene,CG)-铋(Bismuth,Bi)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铅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将裸GCE进行预处理,通过电沉积法将CG沉积于GCE上;然后将该电极... [目的]采用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Carboxylated Graphene,CG)-铋(Bismuth,Bi)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铅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将裸GCE进行预处理,通过电沉积法将CG沉积于GCE上;然后将该电极浸入含铋离子和铅离子的溶液中,再将Bi膜沉积于电极表面,制成CG-Bi膜修饰的GCE;利用修饰好的GCE作为工作电极,实现对铅离子的检测。[结果]考察铋离子浓度、溶液pH值、沉积电位、沉积时间对铅离子检测的影响,并且获得这些影响因素的最适宜条件为铋离子浓度0.3mg·L^(-1)、溶液pH 4.5、沉积电位-1.2V、沉积时间350s。在最适宜的试验条件下,利用方波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铅离子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75~0.500mg·L^(-1)的铅离子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值与铅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mg·L^(-1)。采用同一电极和不同电极对0.3mg·L^(-1)的铅离子进行测定,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39%和8.62%。同时考察了100倍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铝、硫酸铜、硝酸锌、乙酸镉和氯化钙对0.4mg·L^(-1)铅离子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00倍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铝、硝酸锌和氯化钙对铅离子的测定影响较小,而100倍浓度的硫酸铜和乙酸镉对铅离子的测定影响较大;最后将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铅离子的检测。[结论]这种新的电化学检测铅离子方法步骤简单、使用方便、检测快速、线性范围宽、选择性高,有望在食品检验、环境分析等领域实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石 铋膜 修饰电极 电化学检测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石墨烯基导电聚吡咯复合材料的超电容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娜 肖迎红 +3 位作者 鲁嘉 王延平 许崇正 杨小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359,共6页
制备了羧基化石墨烯基聚吡咯复合物(CG/ppy)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对修饰电极进行了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G/ppy显著提高了玻碳电极在电解液中的电流响应,降低了玻碳... 制备了羧基化石墨烯基聚吡咯复合物(CG/ppy)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对修饰电极进行了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G/ppy显著提高了玻碳电极在电解液中的电流响应,降低了玻碳电极在电解液中的电阻,修饰电极的比电容可达584 F/g,且经过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仍保持初始值的81%。首次将羧基化石墨烯基聚吡咯应用于电化学领域,证实了CG/ppy修饰电极在该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石 聚吡咯 修饰电极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日落黄检测中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锁柱 刘丽芳 +1 位作者 伊莉 郭红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48-255,共8页
为预防和避免由滥用日落黄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快速、灵敏、准确测定日落黄的分析方法。该研究基于氧化铜-羧基化石墨烯(Copper Oxide-Carboxylated Graphene,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用于日落黄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 为预防和避免由滥用日落黄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快速、灵敏、准确测定日落黄的分析方法。该研究基于氧化铜-羧基化石墨烯(Copper Oxide-Carboxylated Graphene,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用于日落黄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沉积法制备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日落黄在CuO-CG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对影响日落黄检测的条件优化后,得出较佳的试验条件为先沉积CG后沉积CuO、CG的沉积时间和沉积电压分别为900 s和-1.4 V、Cu的沉积时间和沉积电压为120 s和-1.1 V、氢氧化钠浓度为0.10 mol/L、计时电流法测定日落黄的施加电压为0.55 V。在优选试验条件下,该电化学传感器对日落黄的响应时间在5 s以内、线性范围为0.20μg/mL~4.07 mg/mL、检出限为79.36 ng/mL。进一步将此传感器用于饮料样品检测,无需复杂的样品处理步骤,测定回收率为99.35%~105.88%。该研究建立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短、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重现性好、稳定性佳、选择性和准确度高等优点,为快速准确检测食品着色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优化 氧化铜 羧基化石 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日落黄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