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立坡面植被恢复群落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
12
1
作者
胥晓刚
杨冬生
+1 位作者
胡庭兴
白史且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利用构建AHP评判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对专家建议值的统计,确定4个分时期对整个坡面植被恢复群落质量的影响权重,并计算出坡面植被质量的最终值,然后根据给出的值域进行植被恢复群落质量等级划分。
关键词
坡面
植被恢复
群落质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2
作者
徐杰
何萍
+4 位作者
刘存歧
王德旺
李代魁
王军霞
张亚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58-1669,共12页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浅水湖泊,对于维护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年、2019年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和主要环境因子的采样调查数据,分析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分布变化及其与水位和水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指数(...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浅水湖泊,对于维护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年、2019年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和主要环境因子的采样调查数据,分析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分布变化及其与水位和水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指数(SMQI)评价淀区沉水植物群落质量状况,采用综合污染指数(WQI)评价淀区水质状况.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9年白洋淀沉水植物种类数由10种变为9种,优势种由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轮藻属一种(Chara sp.)变为金鱼藻、篦齿眼子菜、狸藻(Utricularia vulgaris)、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金鱼藻出现频率无明显变化,篦齿眼子菜、狸藻、穗状狐尾藻和大茨藻(Najas marina)出现频率明显增加,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出现频率有所减少;大部分淀泊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有所提升,SMQI平均值从3.87升至4.98,淀区中部和东部的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普遍好于西部府河、孝义河入淀口附近;几乎所有淀泊水质都明显好转,WQI平均值从2.80降至0.77,尤其是入淀口至北部烧车淀区域水质改善明显.冗余分析显示,沉水植物群落分布与总磷、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著相关,其次是水深和透明度.沉水植物与水深、透明度的关系分析表明,冬春季补水不利于沉水植物的萌芽与生物量增长,且2019年白洋淀水位超出沉水植物适生范围(水深/透明度<3).沉水植物与水质的关系分析表明,白洋淀已无藻型浊水区,因此具备沉水植物自然修复的水质基础.建议白洋淀在实施生态补水时考虑沉水植物的光合特性与生活史规律,并针对沉水植物生物量较高的淀泊实施平衡收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沉水植物
群落质量
时空变化
敏感系数
水质
水位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白山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郎根栋
郭俊理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1-433,共3页
根据连续多年的调查、观测资料 ,采用多要素分析方法 ,对太白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质量与态势、植物种群结构、种群及个体数量、样方中草灌植被的覆盖度、景观优美度、环境质量等问题进行多年度对比分析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太白山风景...
根据连续多年的调查、观测资料 ,采用多要素分析方法 ,对太白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质量与态势、植物种群结构、种群及个体数量、样方中草灌植被的覆盖度、景观优美度、环境质量等问题进行多年度对比分析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太白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区段的生态系统已呈现出了明显的退化趋势。必须加强管理 ,科学规划 ,综合治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风景区
生态环境
质量
景观优美度
植物
群落质量
植物种群结构
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城市游憩型绿道综合使用评价
4
作者
陈蕾如
曹悦
许克福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基于民众直观使用感受的公共环境综合使用评价对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强调提高公众参与度,为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参考意见。以马鞍山市雨山湖环湖绿道为研究对象,结合绿道生态植被资源调查结果,整合发展潜力方向...
基于民众直观使用感受的公共环境综合使用评价对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强调提高公众参与度,为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参考意见。以马鞍山市雨山湖环湖绿道为研究对象,结合绿道生态植被资源调查结果,整合发展潜力方向,对中小城市游憩型绿道的使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从生态评价、景观评价、使用评价和综合管理评价四个维度构建综合使用评价体系,对游憩型城市绿道的使用后感受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绿道内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植被种类总数共计94种,隶属于52科83属,使用频率较高的树种有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等。植被资源丰富,乡土树种为主,外来观赏树种为辅,自然景观效果良好。(2)雨山湖环湖绿道使用后评价加权综合得分为3.8389,接近满意。生态功能综合得分(3.9656)最高,使用功能综合得分(3.7033)最低,绿道的生态效益较好。(3)指标层中,植被物种物种多样性综合评分(0.6760)最高,基础设施综合评分(0.0518)最低。绿道的自然资源保留程度完好,使用评价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是绿道建设工作中的短板,需尽快满足民众的使用需求。基于中小城市游憩型绿道综合使用评价研究结果,整合城市绿道现有的自然植被景观资源,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有助于提升城市游憩空间的实际使用效率,满足公众对生态型游憩空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型城市绿道
群落质量
使用后评价(POE)
层次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坡面植被恢复群落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
12
1
作者
胥晓刚
杨冬生
胡庭兴
白史且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基金
2003年四川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文摘
利用构建AHP评判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对专家建议值的统计,确定4个分时期对整个坡面植被恢复群落质量的影响权重,并计算出坡面植被质量的最终值,然后根据给出的值域进行植被恢复群落质量等级划分。
关键词
坡面
植被恢复
群落质量
评价体系
Keywords
slope vegetation
community quality
分类号
Q145.2 [生物学—生态学]
Q948.1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2
作者
徐杰
何萍
刘存歧
王德旺
李代魁
王军霞
张亚娟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58-1669,共12页
基金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No.2019HJ2096001006)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7106004-04)。
文摘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浅水湖泊,对于维护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年、2019年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和主要环境因子的采样调查数据,分析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分布变化及其与水位和水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指数(SMQI)评价淀区沉水植物群落质量状况,采用综合污染指数(WQI)评价淀区水质状况.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9年白洋淀沉水植物种类数由10种变为9种,优势种由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轮藻属一种(Chara sp.)变为金鱼藻、篦齿眼子菜、狸藻(Utricularia vulgaris)、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金鱼藻出现频率无明显变化,篦齿眼子菜、狸藻、穗状狐尾藻和大茨藻(Najas marina)出现频率明显增加,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出现频率有所减少;大部分淀泊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有所提升,SMQI平均值从3.87升至4.98,淀区中部和东部的沉水植物群落质量普遍好于西部府河、孝义河入淀口附近;几乎所有淀泊水质都明显好转,WQI平均值从2.80降至0.77,尤其是入淀口至北部烧车淀区域水质改善明显.冗余分析显示,沉水植物群落分布与总磷、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著相关,其次是水深和透明度.沉水植物与水深、透明度的关系分析表明,冬春季补水不利于沉水植物的萌芽与生物量增长,且2019年白洋淀水位超出沉水植物适生范围(水深/透明度<3).沉水植物与水质的关系分析表明,白洋淀已无藻型浊水区,因此具备沉水植物自然修复的水质基础.建议白洋淀在实施生态补水时考虑沉水植物的光合特性与生活史规律,并针对沉水植物生物量较高的淀泊实施平衡收割.
关键词
白洋淀
沉水植物
群落质量
时空变化
敏感系数
水质
水位
生活史
Keywords
Lake Baiyangdian
quality of submersed macrophyte community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water quality
water level
life history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白山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郎根栋
郭俊理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1-43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0 710 0 5 )
文摘
根据连续多年的调查、观测资料 ,采用多要素分析方法 ,对太白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质量与态势、植物种群结构、种群及个体数量、样方中草灌植被的覆盖度、景观优美度、环境质量等问题进行多年度对比分析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太白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区段的生态系统已呈现出了明显的退化趋势。必须加强管理 ,科学规划 ,综合治理 。
关键词
太白山风景区
生态环境
质量
景观优美度
植物
群落质量
植物种群结构
覆盖度
Keywords
Taibai mountain scenic spot
ecological enviromental quality
scenery fineness degree
分类号
X826.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城市游憩型绿道综合使用评价
4
作者
陈蕾如
曹悦
许克福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63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08085MC90)
安徽农业大学引进与稳定人才项目(yj2014-1)。
文摘
基于民众直观使用感受的公共环境综合使用评价对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强调提高公众参与度,为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参考意见。以马鞍山市雨山湖环湖绿道为研究对象,结合绿道生态植被资源调查结果,整合发展潜力方向,对中小城市游憩型绿道的使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从生态评价、景观评价、使用评价和综合管理评价四个维度构建综合使用评价体系,对游憩型城市绿道的使用后感受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绿道内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植被种类总数共计94种,隶属于52科83属,使用频率较高的树种有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等。植被资源丰富,乡土树种为主,外来观赏树种为辅,自然景观效果良好。(2)雨山湖环湖绿道使用后评价加权综合得分为3.8389,接近满意。生态功能综合得分(3.9656)最高,使用功能综合得分(3.7033)最低,绿道的生态效益较好。(3)指标层中,植被物种物种多样性综合评分(0.6760)最高,基础设施综合评分(0.0518)最低。绿道的自然资源保留程度完好,使用评价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是绿道建设工作中的短板,需尽快满足民众的使用需求。基于中小城市游憩型绿道综合使用评价研究结果,整合城市绿道现有的自然植被景观资源,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有助于提升城市游憩空间的实际使用效率,满足公众对生态型游憩空间的需求。
关键词
游憩型城市绿道
群落质量
使用后评价(POE)
层次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
Keywords
recreational urban greenway
community quality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立坡面植被恢复群落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
胥晓刚
杨冬生
胡庭兴
白史且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徐杰
何萍
刘存歧
王德旺
李代魁
王军霞
张亚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太白山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郎根栋
郭俊理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小城市游憩型绿道综合使用评价
陈蕾如
曹悦
许克福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