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岭大顶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
17
1
作者
毕肖峰
彭华贵
+1 位作者
黄忠良
曹洪麟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区域,是广东省天然的绿色屏障。根据在南岭大顶山建立的1hm2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永久样地的调查,对样地所在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和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区域,是广东省天然的绿色屏障。根据在南岭大顶山建立的1hm2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永久样地的调查,对样地所在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和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应称为华润楠(Machiluschinensis)、仁昌厚壳桂(Cryptocaryachingii)-山羡叶泡花树(Meliosmathorelii)群落。该群落结构复杂,各层次的代表种类明显。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特别是乔木层(DBH>1CM)的1hm2物种数达163种,高于亚热带其它地区的森林群落。各个层次中,以层间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乔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究其原因是层间植物的均匀度指数较高。因此,该森林群落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应该加强其物种维持机制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大顶山
群落结构和组成
亚热带常绿例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牛床垫料发酵过程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2
作者
钟珍梅
林忠宁
+1 位作者
陆蒸
应朝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了探讨在外源菌剂作用下使用了3年的牛床垫料堆肥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的规律,采用三代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牛床垫料堆肥发酵过程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腐熟菌后有利于牛床垫料的发...
为了探讨在外源菌剂作用下使用了3年的牛床垫料堆肥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的规律,采用三代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牛床垫料堆肥发酵过程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腐熟菌后有利于牛床垫料的发酵进程,温度>50℃的时间保持了16 d,而对照和添加单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则没有这种效果;(2)各处理牛床垫料发酵过程优势菌均为变形菌、拟杆菌、厚壁菌和放线菌等,发酵50℃以上的主要优势菌为厚壁菌,其在发酵7 d最高,发酵21 d和28 d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P<0.05);常温优势菌为变形菌和拟杆菌,其在发酵28 d相对丰度最高,显著高于发酵7和14 d(P<0.05);放线菌在高温期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降温期(P<0.05);(3)发酵14 d,菌剂对堆肥细菌数量影响较为明显,其中FS处理的变形菌和拟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厚壁菌和放线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揭示,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受取样时间的影响大于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床垫料
细菌多样性
细菌
群落结构和组成
动态变化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的芷江白蜡虫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孟桂花
蒙盼盼
+4 位作者
南小宁
吴金文
钟芳竹
魏琮
王春燕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3-2178,共16页
为了明晰引起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白蜡虫发病的主要原因及病原种类,利用分离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分别从芷江李家界、胡家头、田家溪和杨家村采集的6份罹病白蜡虫样本(5份雄虫、1份雌虫)进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胡...
为了明晰引起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白蜡虫发病的主要原因及病原种类,利用分离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分别从芷江李家界、胡家头、田家溪和杨家村采集的6份罹病白蜡虫样本(5份雄虫、1份雌虫)进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胡家头、田家溪、杨家村的4份雄虫样本在真菌群落结构上高度相似,其优势病原菌均为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丰度达94%以上,分离率28.12%),而采集于李家界的雄虫样本真菌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和组成也明显不同于以上4份雄虫样本(P<0.05),主要病原菌为六出花链格孢(Alternaria alstroemeriae)(分离率7.76%)和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分离率9.75%)。采集自杨家村的雌虫样本真菌群落结构不同于雄虫,主要病原菌为松针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分离率18.50%)和一种横断孢属真菌(Strelitziana sp.)(丰度25.77%)。此外,芷江罹病的雌、雄白蜡虫在真菌群落组成上具有显著差异,而雄性白蜡虫的真菌群落结构受立地环境影响较大,种虫来源与白蜡虫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分离培养
昆虫病原真菌
群落结构和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大顶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
17
1
作者
毕肖峰
彭华贵
黄忠良
曹洪麟
机构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顶山保护站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树木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306)
广东省林业厅科研基金
文摘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区域,是广东省天然的绿色屏障。根据在南岭大顶山建立的1hm2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永久样地的调查,对样地所在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和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应称为华润楠(Machiluschinensis)、仁昌厚壳桂(Cryptocaryachingii)-山羡叶泡花树(Meliosmathorelii)群落。该群落结构复杂,各层次的代表种类明显。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特别是乔木层(DBH>1CM)的1hm2物种数达163种,高于亚热带其它地区的森林群落。各个层次中,以层间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乔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究其原因是层间植物的均匀度指数较高。因此,该森林群落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应该加强其物种维持机制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南岭大顶山
群落结构和组成
亚热带常绿例叶林
Keywords
Nanling Dadingsha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牛床垫料发酵过程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2
作者
钟珍梅
林忠宁
陆蒸
应朝阳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39,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8R1016-1)
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2018J01034)。
文摘
为了探讨在外源菌剂作用下使用了3年的牛床垫料堆肥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的规律,采用三代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牛床垫料堆肥发酵过程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腐熟菌后有利于牛床垫料的发酵进程,温度>50℃的时间保持了16 d,而对照和添加单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则没有这种效果;(2)各处理牛床垫料发酵过程优势菌均为变形菌、拟杆菌、厚壁菌和放线菌等,发酵50℃以上的主要优势菌为厚壁菌,其在发酵7 d最高,发酵21 d和28 d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P<0.05);常温优势菌为变形菌和拟杆菌,其在发酵28 d相对丰度最高,显著高于发酵7和14 d(P<0.05);放线菌在高温期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降温期(P<0.05);(3)发酵14 d,菌剂对堆肥细菌数量影响较为明显,其中FS处理的变形菌和拟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厚壁菌和放线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揭示,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受取样时间的影响大于菌剂。
关键词
牛床垫料
细菌多样性
细菌
群落结构和组成
动态变化
高通量测序
Keywords
cow bed mattress
bacterial diversity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dynamic chang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分类号
S823.46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的芷江白蜡虫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孟桂花
蒙盼盼
南小宁
吴金文
钟芳竹
魏琮
王春燕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怀化市芷润达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3-2178,共16页
文摘
为了明晰引起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白蜡虫发病的主要原因及病原种类,利用分离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分别从芷江李家界、胡家头、田家溪和杨家村采集的6份罹病白蜡虫样本(5份雄虫、1份雌虫)进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胡家头、田家溪、杨家村的4份雄虫样本在真菌群落结构上高度相似,其优势病原菌均为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丰度达94%以上,分离率28.12%),而采集于李家界的雄虫样本真菌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和组成也明显不同于以上4份雄虫样本(P<0.05),主要病原菌为六出花链格孢(Alternaria alstroemeriae)(分离率7.76%)和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分离率9.75%)。采集自杨家村的雌虫样本真菌群落结构不同于雄虫,主要病原菌为松针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分离率18.50%)和一种横断孢属真菌(Strelitziana sp.)(丰度25.77%)。此外,芷江罹病的雌、雄白蜡虫在真菌群落组成上具有显著差异,而雄性白蜡虫的真菌群落结构受立地环境影响较大,种虫来源与白蜡虫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白蜡虫
分离培养
昆虫病原真菌
群落结构和组成
Keywords
Ericerus pela
Culture-dependent approach
Entomopathogenic fungi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分类号
S899.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岭大顶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
毕肖峰
彭华贵
黄忠良
曹洪麟
《生态科学》
CSCD
200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牛床垫料发酵过程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钟珍梅
林忠宁
陆蒸
应朝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的芷江白蜡虫病原菌研究
孟桂花
蒙盼盼
南小宁
吴金文
钟芳竹
魏琮
王春燕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